有趣的木头人

来源 :莫愁·家教与成才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ishe65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山,山,山,山上有个木头人,一不许动,二不许笑……”我们今天要玩木头人的游戏了,我非常开心。
  这次的木头人游戏与以往的玩法可不太一样,每个木头人都要给自己设计一个独特的造型。两人一组,一人做木头人,另外一人可以用表情、动作和语言逗笑木头人,木头人在一分钟内笑了,逗的人就赢,没有笑,那逗的人就输了。
  儿歌响起,游戏正式开始。同桌是木头人,我是逗笑人,于是我用双手捏着耳朵,眼睛瞪得大大的,双脚平放在地上。我先问同桌:“这是几?”同桌没有回答,我就跟另一个逗笑人“聊天”了,聊了一会儿,突然在木头人面前大叫一声,同桌动都没动。我又开始瞪着她,瞪了好一会儿,都没有动静。这一轮,我没能成功逗笑同桌。
  下一轮,轮到我做木头人,我把手放在眼睛旁边,眼睛翻白,口吐“白沫”,做装死的动作,只不过是坐着装死。同桌把头紧紧地靠在我的头旁边,一个劲地晃动她的脑袋,我快被她晃晕了,只好动了一下,可惜,我没能坚持到最后。
  木头人的游戏真有趣,我也懂得了:做任何事情都要有定力,不要受他人干扰。
  点评:
  一个普通的游戏,在小作者的笔下却是妙趣横生。精彩的动作描写是本文的一大亮点,能让读者仿佛置身于这个有趣的游戏中,意犹未尽。
  (指导老师:吴青容)
其他文献
VS“妖魔”  这天从幼儿园放学回家,儿子说要和我们一起选画《西游记》中的卡通人物,下周还要参加班级展评呢。他兴奋地拍着小手,“我要画孙悟空,降妖除魔最厉害!”  准备用水彩笔勾画轮廓线时,我发现那支黑色笔已经画不出水了。哎,上周刚把这些文具从超市抱回家,准是小家伙成天涂涂画画,不用完才怪。没办法,我只好另找一支粗芯黑色中性笔,将就着对付啦。  描好边,儿子在我的指导下开始给孙悟空上色。  “孙悟
期刊
热闹的森林大街上,警察大象在忙碌着:他不停地挥动长鼻子,指挥来来往往的车辆,还给行人指路。大家都亲切地喊他“长鼻子警察”。  一天,长鼻子警察搀扶一个老熊过了街,刚想下班回家,忽然听见背后传来一阵喊叫声:“抓小偷,抓小偷!”他转身一看,只见矮矮胖胖的豪猪太太边跑边喊,在追一个又瘦又小的狐狸。豪猪太太看见了长鼻子警察,急忙指着前面说:“小、小偷,他偷走了我的钱包!”  “你别着急。”长鼻子警察大步跨
期刊
活泼欢快的音乐《青春修炼手册》响起,我条件反射般拿起手机接听电话,通话完毕,帆帆说:“老师,这首歌真好听。”“我也听过。”琪琪喊。“对了,我爸爸手机里也有!”乐乐也高声叫。是啊,好听的音乐总是能引起孩子们的共鸣。  “老师,唱歌的那些大哥哥可帅了,还这样跳。”话没说完,西西酷酷地跟着旋律扭动起来,或半蹲,或踢腿,像模像样;紧跟着丫丫、琪琪也加入了扭动大军,这边的动静引来了其他孩子的目光,掌声次第响
期刊
在好大好大一片绿油油的玉米地里,住着两个可爱的小玉米人兄弟。他们喜欢和蝈蝈玩抓强盗的游戏,喜欢和地鼠玩捉迷藏,喜欢站在玉米秆尖上晒太阳。  有一天,小玉米人兄弟听见一群小伙伴儿在讨论什么是美好时光。  燕子说:“美好时光就是飞越千山万水遇见自己最喜欢的朋友。”  小青蛙说:“美好时光就是躺在小河边,听河水哗啦啦唱歌。”  大肚蝈蝈说:“美好时光就是吃到最美味的东西。”  金龟子说:“美好时光就是听
期刊
我有一个悠悠球,是我最爱的玩具。它有一个圆圆的脑袋,全身布满蓝红相间的条纹,仿佛一轮朝阳从海平面上冉冉升起。奇妙的是,它的身体中央有一条白线,是用来扯动身体的,可使悠悠球在瞬间转动起来。  一见到心爱的悠悠球,我的心就痒痒的。我小心翼翼地把它拿在手里,丢出去,收回来,悠悠球在被“催眠”了30秒之后,就像一个乖巧的娃娃,在“如来佛”的掌心中变化出眼花缭乱的超级招式——弯月回旋、天外银龙、水平翻转。哈
期刊
4—5岁,心理成长的一次大跨越  宝宝满4岁后,你应该能察觉到他几乎每天都在发生着明显的变化,他的自理能力、理解力及行动力等都有了大大的提高。我的两个女儿都是这样,4岁一过,她们都迅速地脱掉了“奶气”,完成了从小婴儿到幼儿的快速转变。  也就是说,4岁以后,婴幼儿进入了一个各项能力的快速发展期,内心的成长也非常惊人。很快,你就会发现他与3岁多时有大大的不同了。到4岁半左右时,他已经能做这些事情了:
期刊
一  厨房是幸福的摇篮。一家人系着围裙,在厨房里忙前忙后,再吃上一顿团圆饭,可能是中国人最幸福的事儿了。你能想象一屋子娃娃系着围裙,在炊烟袅袅的教室里忙碌的幸福吗?  我们学校有个传统,每年元旦总要让娃娃们在教室里下回厨,过个团圆年。这个活动既能锻炼孩子们的实践能力,又能增进友谊,培养团结合作的意识。这个校园习俗延续了几十年,据说最早熬过稀饭,煮过汤团;我来之后的十几年里,包过饺子,擀过面条,吃过
期刊
张菱儿:儿童文学作家,作品入选新闻出版总署向全国青少年推荐百种优秀读物,被《儿童文学》杂志评选为全国十大“魅力诗人”。  女儿高尔雅:就读于北京大学医学部,八年制本硕博连读。  女儿从上小学开始,各科成绩一直都不错,如果说哪科最好,还是语文,每次考试几乎都是名列前茅,也时常在报刊上发表一些小文并获奖。在老师和同学们的眼里,她将来就是一位“文科生”。我们却不愿早早给女儿定位,在她成长的过程中,我们更
期刊
1  儿子昊昊上五年级时,西安市小升初成绩公布,楼上的垚垚考上了西安交大附中。儿子知道这个消息后,脸上写满了惊讶,“垚垚哥哥真的考上了交大附中?”  是啊,垚垚和儿子就读的小学教学质量很一般,最近几年很少有学生考上西安五大名校的初中部。  得知他们打算在交大附中附近租房时,儿子顷刻间“晴转阴”,小脸上写满了失落,反复问垚垚妈:“阿姨,你和哥哥还会经常回来住吗?是不是以后我和哥哥就不能在一起玩了?”
期刊
“你们再讲话,就把课文抄五遍!”陈老师大发雷霆,这可把那些调皮鬼吓坏了。  陈老师已经五十岁出头了,性格特别像男士,说起话来声音十分洪亮,所以我们给她取名为“灭绝师太”。这位老师曾经还教过我的爸爸妈妈,妈妈一听说陈老师来教,那可是喜笑颜开,而我却是愁眉苦脸,头顶上乌云密布,电闪雷鸣。不信,我们一起去瞧一瞧吧!  记得有一次,陈老师讲一道新题,一开始,她提了一个非常简单的问题,但是只有几位同学会答,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