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颤音

来源 :美术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deshab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杜海军/城市阳光200cm×150cm 2019年

  杜海军画了自己特点的城市绘画,由此读去让我们想到诸多联想。

印象剧场


  看杜海军的画,很容易联想到现代主义艺术的开端,那些印象派画家们惯常的题材与表现。我们知道,印象派是从城市印象开始的。没有城市化的城市,便没有现代主义艺术,这是因为城市化彻底颠覆与改变了传统的市井生活,或面对城市化的建筑产生了新的空间关系,使得画家们的感知变了,心性变了,也因此增加很多的新体会、新知识。所以,他们才大胆地去改变画法,实验新的画法,不怕使用没有见过的画法。
  可以说,城市印象作用于人的视觉后,造成了那一代人的觉悟,所以他们要做属于他们的新东西,自然而然地开启了艺术的现代性历史。
  中国当代有强烈的现代感,也同样是从城市开始。城市意味着诸多的现代性矛盾:单一、拥挤、忙碌、重复。长期生活在城市里,渐渐地适应着这些城市特征,但也有一批不适应者和回应者。杜海军就是这样的回应者,他成长于中国最快速城市化的时段内,彻底感知了中国的城市速度,也深深地发现这是一场全然不同的生活结构聚变。
  是因为这样,杜海军选择了他感受到的城市,让他的绘画心源来自这样的城市印象。

达达想象


  现代主义有其发展,达达功不可没,少了达达的先锋和异见,就没有艺术的另类现代化,甚至可以说,真正的现代艺术是达达一脉开启的。达达的主旨是怀疑现代性,是强调人在现代社会中的存在和可能意义。可以这样认为,在今天,达达不再是一种标签,而是一种观察方法,也是一种认识态度:敢于翻转习俗做法、惯常行为,而针对各个世界的细节发出疑问和批判。
  杜海军的城市绘画,虽然是静态观看城市,但看到了城市的种种想象,他是把绘画作为解剖城市秘密的武器来用的。这一个个方格子式的城市建筑群,无不述说着城市的故事和空间的紧迫。它们绝不是简单的建筑罗列,而是我们的一切被挤压后的结果。这里面蕴涵着各种可以解读中国社会存在与现状的密码,其华章异彩的背后是千千万家庭与个体的现实故事,绝不简单。
杜海軍/意大利印象80cm×60cm 2017年
杜海军/外滩14号200cm×150cm 2016年

  面对现代性的节律和速度,必须有达达般的敏感和透彻,杜海军温和,但放弃了固定模式化的工作,漂寄在上海,从头到底领略了城市的意味。这让他能近距离地去看、去读、去遭遇何为城市生存。他观察到了城市里最具特征和象征的,就是一扇扇像眼睛一样的窗户。他像侦探一样,想象着、推理着,甚至窥视着这些窗内的人和景,简笔一构,即场景和故事,足令人们观视和演绎。这就是青年画家杜海军这些年通过城市的空气去想象的事情,也因此他一步步发现着何谓城市,何谓生活在城市。
  城市是可以唱的,看你唱出什么曲、哼什么调。每个人都可以发出自己连绵不绝的声音,抖动着,时而畅快,时而阻塞,甚至悲咽。杜海军用绘画来小心翼翼地捕捉这些音符,它们不是大声喧哗的,但都有低低的颤音,欲说还休。城市是一曲永远唱不完的歌,天天在变调。绘画也许停住了一些镜头,凝固在那里,仿佛是声音弥漫开来,飘过你的心田。

异象生活


  有了杜海军的这些画,我们才好俯首好好思考一下城市。它是人类文明的载体,由古及今,绵绵不绝,发展到近代,成为现代性的象征,成为全球化的标志。凡有城市的地方,都寄寓着无数的美好和想象;进入现代社会以来,城市完全变成了一种异化的生活,它不再是和乡村文化无缝融洽的空间,传统中,城与乡村没有区隔、没有分别,城不意味着文化与文明的聚集地,也不意味着城的地位崇高性,相反,乡村倒是田园的乌托邦生活,是融洽于土地的自然而为的生活。在中国,诗书画印都发生在这种乡村的环境里,科举功名都在这里发生,城市并不是身首异处的地方。
  唯独现代化的工业革命以来,城市不再与乡土维系血脉,而成了吞吐一切社会资源的人造空间灵异,尤其是全球化以来的今天,不看世界,只看看中国的所有大大小小的城市就知道城市已经是什么样的怪物了。城市是充满悖论的地方,所有的美好生活都向往着城市,城市成为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的中心,掌控周遭的一切。一方面,它承载了现代化的文明和所有进步;另一方面,由于速度、由于体量、由于天生具有的吸纳能力,将社会的形态、社会产生以来的种种生活格局全部颠覆,我们看一下中国,就深深地经历了、体验了这一切。高楼是有了,车辆是多了,讯息便捷了,但又深陷在嘈杂、忙碌、疲倦、混乱之中。也因为如此,才兴起另外的生活向往:旅游、乡居、游玩,甚至文化艺术的出现和需要,也是为了打破这些烦躁而有的。   杜海军从苏南来到杭州都市求学,体验了城市的苦乐。毕业后再从小城来到大都市上海,更加品味了城市的奇异与迷离,也深为这种幻象不知所措。杜海军用画布折射了他的不知所措,他戏剧化地提取了城市的性格方程式:单一建筑与单一的窗口。这是传递城市想象与幻觉的透镜,也是怀疑过度城市化的指向。这是表达者的悖论:不得不寄寓在城市来表达城市,不得不在表达中质疑城市。
杜海军/和谐号一60cm×200cm 2016年
杜海軍/和谐号二60cm×200cm 2016年
杜海军/和谐号三60cm×200cm 2016年
杜海军/城市地铁A60cm×200cm 2016年
杜海军/高铁复兴号200cm×600cm 2018年

  艺术进入到现代化之后,也同样变得城市化起来:举凡城市题材、关于城市的思考、城市中的人等,都成了艺术的优先选项。各种艺术流派相继兴起于城市,城市也变成一种思考模式,似乎没有了城市,就没有了人的一切存在——人人都向往城市,但又迷离在城市的流动中,甚至为之抛弃。读杜海军的城市绘画,仿佛看到了那些孤岛中的人们,这里有无尽的怅惘。在杜海军的笔下,他们都成了一个未知数。
  还好,还有机会。这就是我们如何生活在城市的事实,无论什么心情,我们都是在城市里生存着,从这个角度,杜海军的绘画就是一种视觉提示了。随着它,我们的听和视都融在了一起。

杜海军


  1978年生于江苏宜兴。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2008年作品《N个窗》获全国第三届青年美展优秀奖;2009年作品《都市印象》获第十一届全国美展优秀奖;2014年作品《大玻璃》获法国国际沙龙展金奖,同时获法国沙龙特邀评审团评的绘画类金奖(法国)。
  在北京、上海、江苏、深圳、法国巴黎等地多次举办个人画展。多幅作品被中国美术馆、中国国家画院、中华艺术宫、今日美术馆、中国油画学会等收藏。
其他文献
【摘要】本文在太原工业学院产品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设计的指导思想指引下,围绕产品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设计的基本原则,从突出应用,总体优化;加强实践,强化能力;合作教育,协同育人;分流培养,因材施教;完善教育体系,培养创新创业能力五个方面入手。制定产品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目标,构建人才培养方案的教育体系设计,规划人才培养方案的具体设置情况,使该专业培养方案真正围绕地方经济解决实际问题。  【关键词】
期刊
30多年前,东山魁夷前往奈良的招提寺创作壁画《山云》《涛声》,在通往寺院的路上,沿途风光让他心生欢喜和感动,后来他在文章中写道:“这是一条令人喜欢的路,路上立着一些快要倒塌的瓦顶板心泥墙、成排朴素的民房,显得非常恬静。这一带保存着西京平和的风貌。沿路有稻田,庸俗和喧嚣没有涌到门前来,优美至极。”30多年前,我在乡下的时候,这样的田园风貌随处可见。村头的小河平静又清澈,屋后的树林里听得见小鸟啁啾,老
期刊
【摘要】对于夏俊娜的绘画,很多人认为画家是为了突出异国风情的小资情调。笔者认为这类分析还停留在其绘画的表面,并未深入到夏俊娜绘画意义的根本。夏俊娜绘画的意义并不在绘画图像的所指,而是淋漓尽致地诠释了在绘画语言方面的能指优势,回归绘画的诗性。她将自我感觉审美化,把抽象的感觉具体化,具体到画面肌理、色彩关系、图像关系,一步步在画面中从局部到整体扩展。  【关键词】夏俊娜;能指优势;诗性  每次读到马致
期刊
刘懿兄是我学长,我们认识多年,深知他在繪画上不断奋进求索的过程,从本科到硕士,再到博士,包括后来从地方高校入省国画院,他多年如一日地进行中国画的研习、实验、创作,其中的艰辛冷暖可想而知。  如今,他正值不惑之年,慢慢迈入艺术生命的成熟期。在这一阶段,绝大多数画家都经历着“艺术从何而来,又将向何而去”之惑。正所谓“为学日益,为道日损”。就绘画本身而言,前者当为技法实践层面的硬指标,后者则为内在精神、
期刊
认识某件艺术品,应该先要认识艺术家,我们有那么多的史学家、艺术评论家,他们是如何研究艺术品的?我觉得必须要研究艺术家及他们的时代,这样才能更好地理解艺术家的作品及所包含的意义。  艺术评论家所研究的艺术家的信息往往是二手的甚至是三、四手的。故,不免会有道听途说之嫌。而我今天所评论的是我认识的老同学,共事了40多年的雷务武教授。  我们都是“文革”后恢复高考的77级广西艺术学院美术系的同学。我们版画
期刊
期刊
我喜欢方延寿这个纯朴、热情的人,也喜欢他很有味道的水彩画。我早就计划写点方延寿的读画感,一想到文字,就不知从何说起。美术作品是视觉艺术,靠可视图像激发观者情绪,从而引发共鸣。从这个意义上说,文字解说无异是强加于人的,实属多余!这里说的仅是一孔之见,一家之言。  在当下“流行偶像时代”社会浪潮中,水彩界也不例外:崇洋媚外,唯外国画家最牛,中国无大师;追风趋众,模仿名家,不求个性感受,急功近利,不踏实
期刊
陈忠和是一位真正拥有艺术灵性的画家,因为他的一支精工画笔能呈现梦境,美伦致尚,他施墨色能染出奇幻,神逸万分。超级的工笔技能,加上超能的艺术想象力,让陈忠和的绘画作品拥有了独特的神秘特质。目游其间,如梦如幻,精彩万分。  到底是如何让人“致幻”的呢?请看《蒲溏》这幅作品,没骨工笔,不显线条,以淡淡紫青的融与间,绘成翩翩蒲茎,无骨而韧,因色而神,交错成谜,既平凡入目,又浩荡如云,一池柔蒲成唐妃,美姿万
期刊
写意风景油画在当今已成为油画之中最普遍的题材,它不似抽象风景油画赋予人们多角度想象,也不似古典风景油画在视觉上给人们带来的华贵感,而是注重当下实际景色的捕捉和描绘以及画者情感深处的表达。  蔡涛这几年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屡屡在全国大展中获奖,这与他的勤奋坚持和不断突破是分不开的。这些作品在我看来是做了减法,天、地(水)、物三大关系一目了然,色彩的强度也减弱,往日的激情也有收敛。倒是形成一种明显状态,
期刊
郭庆志出生于安徽北部的一个叫郭洼的小乡村,据他说在记忆中天空很清澈,月亮下可以看书,可以依稀看到几十里外的大山在天边有一道墨色的轮廓,如云如烟荡漾在儿时的梦里。那是县城周边的山,距离郭洼五十多里,正是太阳升起的方向。上学路上,大山在旭日的光照下璨然,像圣洁的辉煌中托举着一块碧玉摇曳着一份召唤,让他时时仰望。  在真实的触碰那些大山后,年轻的郭庆志也渐渐了解这些大山的故事,那些拥有着美好结局的故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