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栓性疾病的病因及预防问题的探讨

来源 :按摩与康复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824151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879(2012)03-0079-01
  血栓指非正常情况下发生的止血栓子。尽管生理的止血栓与病理的血栓在形成机制上并无本质区别,但原因和后果却大相径庭。生理止血功能异常包括两方面:止血功能低下常导致出血倾向,止血功能亢进则导致血栓形成。据专家研究统计,前者与后者在临床出现的频率约为1∶2,表明血栓形成是一个较出血倾向更为常见而需要重点研究的问题。
  血栓栓塞性疾病不仅发病率高,而且死亡率与致残率亦高。血栓性疾病一旦发生,治疗相当困难,大多是缓解症状而非治愈,所以预防工作就显得相当重要。谈到预防就要明确发病机制及危险因素,从这些环节入手,使血栓病得到根本控制。
  1 血栓性疾病的发病机制与危险因素
  1.1 发病机制。
  1.1.1 血管壁损伤。血管壁的内皮具有抗血栓形成的功能,如各种原因使其受损,内皮下胶原纤维的暴露,致使血小板与凝血因子活化,从而促进血栓形成。
  1.1.2 血流变化。血流淤滞与涡流均可导致血栓。
  1.1.3 血液成份的改变。除血液中各类有形成份增高外,血液成份的改变主要涉及的是凝血因子改变与血小板的数量增多及功能亢进。
  1.2 危险因素。仅述及生活因素相关的危险因素。
其他文献
随着当今科技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显著提高。生物技术作为与人类生活关系最密切的科学技术之一,它的迅速发展已经对人类生活产生了深远影响。生物技术的应用可谓
颈源性头痛是由于颈部的急慢性损伤,刺激压迫了颈部的神经,血管而引起的头痛,临床上多由颈部软组织损伤,枕筋膜增厚,颈椎小关节错位,钩椎关节增生等病变引起.临床我们对300例
本文从产业集群形成和效应发挥的机理出发,从产业链特征、自组织能力、技术创新能力和市场营销以及集群网络结构等方面分析了我国农业产业集群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为制定适合我
目的:了解迪庆州中职学校2013级新生性健康知识认知情况。方法: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问卷调查2013级迪庆州中职学校新生600人,有效问卷556份,分析问卷结果。结果:男女生月经初
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对苯甲酸钠中邻苯二甲酸进行分离,并测定其含量。方法:检测波长228 nm,流速1 m L/min,柱温50℃,色谱柱Wakopak,Handy ODS,250 mm×4.6 mm×5μ
目的:观察下肢取穴加用电针治疗剖宫产术后尿潴留的临床疗效,避免传统腹部取穴为主治疗产后尿潴留对腹部切口的影响.方法:67例产妇选用下肢穴位,加用电针,留针30~35分钟,上、
本文在清晰界定政府能力和政府规模的概念后,分析认为政府规模的合理扩张对政府能力的提高起到了积极作用,而政府规模的极度膨胀会导致政府能力的下降.进而在公众对政府信任
当前,处于经济转型期的我国社会要求把德治建设提升到重要的地位.法治和德治建设应同时并举,相互渗透,相互促进.在推进政府法制工作进程中,应重视的几个问题.
目的:探讨慢性阑尾炎急性发作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结合近期文献,分析45例慢性阑尾炎急性发作病例的临床资料.结果:45例患者均行阑尾切除术,术后疗效满意,均痊愈出院.结论:慢性
目的:探讨安全目标管理模式对产科护理不良事件的影响。方法:120例住院孕产妇随机平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予常规护理管理,研究组开展安全目标管理,对照两组孕产妇护理不良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