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梗阻的外科护理

来源 :中国保健营养·上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inwo4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研究肠梗阻的外科护理方式。方法我院选择2010年8月——2012年8月间进行诊治的肠梗阻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研究,同时研究其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通过对肠梗阻患者进行积极的护理,患者临床治愈率相对较高,减轻患者的痛苦。结论根据患者不同的治疗方法,选择不同的护理方式,可给患者心理及生理上提供一定的保障。
  【关键词】肠梗阻;外科护理
  不论什么原因导致的肠内容物通过障碍均称为肠梗阻,是临床外科常见的急腹症之一。肠梗阻的类型和病因多种多样,患有肠梗阻后,不仅是肠管的功能和形态上出现变化,同时还会引起一系列全身性病理生理变化,严重者可威胁到患者的生命安全。
  1非手术治疗的护理
  1.1饮食肠梗阻的患者应绝对禁食,如梗阻有所缓解,可进食流质饮食,禁食牛奶及甜食等易产气的食物。
  1.2禁食、胃肠减压保持胃肠减压通畅,胃肠减压是运用负压吸引的方法将胃肠内的气体和液体析出,缓解腹胀的程度,降低肠道压力,促进肠道血液循环。在对胃肠进行减压期间,应对引流液的颜色和性状进行观察,同时记录引流液的量,如出现血性液体,要考虑是否存在肠梗阻。
  1.3体位生命体征稳定者取半卧位,这样可将膈肌降低,缓解呼吸、循环对腹胀的影响,指导患者采取舒适的体位。
  1.4缓解腹胀和腹痛如果不存在肠麻痹及肠绞窄,可根据医嘱服用阿托品类抗胆碱药物,这可组织胃肠道平滑肌痉挛,缓解腹痛症状[1]。如病人为痉挛性、不完全性以及单纯蛔虫所引起的肠梗阻,可顺时针轻柔腹部。
  1.5呕吐的护理指导患者进行呕吐是可将头部偏向一侧或者坐起,防止发生误吸导致吸入性肺炎或者窒息,及时将口腔内的呕吐物清除,观察呕吐物的性状、颜色以及量,定期进行口腔护理。
  1.6记录出入液量和合理输液肠梗阻患者的液体大量丢失,要注意病人的脱水量。统计患者呕吐量、尿量以及胃肠减压量,在依照血气分析结果及血清电解质的测量结果进行补液。
  1.7防治脓毒症和感染按时、正确的服用抗生素可有效的预防细菌感染,防治产生毒素,同时对药物的不良反应及治疗效果进行观察。
  1.8严密观察病情密切观察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定时测量血压、脉搏、体温,询问患者有无腹痛、腹胀以及呕吐等现象,如果患者的临床症状未见好转反而加重,要考虑有可能出现了肠绞窄。
  2心理护理
  通过和患者进行沟通,综合评估患者对肠梗阻的恐惧和焦虑程度,护理人员在于其交流时,应鼓励患者说出自己的想法和心存的疑问,同时将检查结果及时的通知患者,为其制定适合的治疗计划。
  如果需要手术治疗的肠梗阻,患者需要面对首次手术和再次手术。特别是再次手术的患者,心理上对手术产生一定的恐惧,对术后效果没有信心。因而,在对患者进行护理时,应首先向患者讲解相关的治疗知识,耐心的为患者解释,对其心理进行疏导,增加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更好的配合医生治疗[2]。
  3术后护理
  3.1观察病情密切观察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引流液情况以及伤口敷料情况,运用腹带进行包扎,缓解腹部切口的张力。
  3.2体位当患者的血压稳定后,采取半卧位。
  3.3饮食进食期间给予适当补液,当肛门排气及长蠕动恢复后,可食用少量流质饮食,进食后未感觉有不适症状,可食用半流质饮食。
  3.4胃肠减压和腹腔引流管的护理将引流管妥善固定,确保引流通畅,防止引流管受压、变形,对引流液的颜色、性状及量进行详细记录[3]。
  3.5早期活动麻醉过后,嘱患者在床上适当进行翻身,24小时后可下床活动,这样可以有效的预防肠粘连及肺部并发症的出现。
  4并发症的观察和护理
  4.1出血手术后的24-48小时有出血现象,这时病人的面色苍白、脉搏细速、出冷汗、脉压差缩小以及血压下降,切口处可见有渗血,引流液的颜色为红色,每小时的出血量超过200ml,这是应立即向上级医生报告[4],以便及时进行处理。
  4.2肠粘连肠梗阻患者术后有再次出现肠粘连的可能,对于术后的患者要嘱其早期下床活动,促进肠蠕动,防止出现粘连。
  4.3腹腔感染肠梗阻术后,特别是绞窄性肠梗阻患者,如果腹部持续发热、胀痛、腹壁切口红肿以及白细胞计数增高等要考虑是否出现切口感染或者腹腔感染等,要向上级医生报告,同时协助医生进行处理[5]。
  4.4切口裂开低蛋白血症、营养不良以及严重腹胀患者,术后切口容易裂开,这时应进行减张缝合,咳嗽时要用双手保护切口,将腹带的松紧调节到适中的位置。
  参考文献
  [1]黄秀艳.优质护理服务在泌尿外科护理中的临床应用[J].中国实用医药,2012(32):52-53.
  [2]多伶俐,安慧颖.护理风险管理在脑外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05):761-762.
  [3]李彬,倪啸尘.亲情护理模式在心胸外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05):882-883.
  [4]刘建红.双因素理论在普外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医学创新,2012(06):961-962.
  [5]刘哲妍,奚伟,郭娜.舒适护理在骨外科护理临床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2(04):72-74.
其他文献
本文对脑电图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诊断和预后评估中的作用进行综述。
目的探讨感染性眼内炎的玻璃体手术疗效与病原学检测的重要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6月至2014年5月在唐山眼科医院就诊的51例(51只眼)经临床诊断的感染性眼内炎患者,其中,男性39例,女性12例;年龄5~78岁,平均(41.50±4.30)岁;外伤性眼内炎38只眼,内源性眼内炎3只眼,内眼手术后眼内炎10只眼。均进行最佳矫正视力、眼压、裂隙灯显微镜、直接和间接检眼镜检查及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后确
【摘要】高血压脑出血是一种急性脑占位病变,高血压脑出血起病急骤、病情凶险、死亡率非常高。急性期的高血压脑出血病人应注意休息,保持呼吸道畅通并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定时测量生命体征,防治并发症。术后护理中加强生命体征检测,注意呼吸和消化系统的护理。预防潜在并发症的发生。总之在脑出血的治疗及护理工作中,应注重身体与心理的整体护理。  【关键词】脑出血;发病原因;护理  高血压脑出血(Hypertensiv
期刊
目的 研究高原地区肺大泡外科治疗诊治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外科2016年10月——2018年10月期间收治的80例肺大泡患者为例,建立临床研究小组,所有患者均为高原地区患者,给予胸片
脑血管病中75%~90%是缺血性脑卒中.Hass等人通过对4748人脑血管造影资料进行分析,提示脑缺血、脑卒中60%是由颅外脑血管疾病引起的.本文结合颅外脑血管疾病的治疗,对颈动脉内
椎动脉型颈椎病的发病率在我国愈来愈高,患者需要既有效而又快的治疗方法.我们从1995~1997年10月运用两种综合方法治疗102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结果如下.
目的观察自体富血小板凝胶-羊膜复合物治疗难治性眼表面疾病疗效,评价其临床应用价值和意义。方法对2014年1~12月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眼科就诊的33例43只眼重度眼表疾病患者,采用自体富血小板凝胶联合羊膜移植敷贴治疗。随访1~6月,观察患者眼表的修复情况及症状改善程度。结果患者眼表上皮均得到不同程度修复,自觉症状均有不同程度减轻。19例24只眼化学及热烧伤患者中18例23只眼眼表上皮基本修复
目的:对我院抗生素不合理应用情况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方法根据药品说明书、临床药理知识、参考资料等对我院门诊2010份抗生素不合理应用处方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10份
目的 探讨FCR方案即治疗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2月期间收治的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80例,采用随机分组分为观察组与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