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政府行为规范的林业产业化推进措施

来源 :农业与技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yong7904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以北票市林业产业化发展中政府的行为为例,提炼了该地区的成功做法和有益经验,并针对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对策措施。作为我国林业产业化经营的1个典型案例,为我国政府制定林业产业化经营支持政策和发展措施提供了有用范本。
  关键词:政府行为;林业产业化;推进措施
  中图分类号:F326.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51033075
  1 转变地方政府的发展理念
  1.1 坚持以市场为导向推进林业产业化
  推进林业产业化,必须以市场需求为根本导向和基本前提。林产品要转换成生产力,在培育、繁殖、推广、生产、加工、销售的各个环节,都必须立足于市场需求,由其决定林业的产业布局以及产业关联。总之,必须以需求来推动产业的发展。
  1.2 因地制宜地推进林业产业化
  在不同区域,以及同一区域的不同时期,由于自然资源条件、劳动力条件、生产技术条件和市场需求的不同,推进林业产业化不能仅靠单一方式,必须因地制宜。在对林业产业化组织方式进行选择时,决不能盲目地随意模仿攀比,更不能局限单一的模式,而是要看它是否有利于林业健康发展。这又是由各地的不同的资源条件所决定的。
  2 规范地方政府的经济行为
  2.1 加强生态环境建设,改善综合区位条件
  加大环保执法和监管力度,严控环境污染,着力抓好生态环境建设;结合产业结构调整,坚决关闭高污染、低技术含量的落后产能,大力推广环保工艺和技术,争取实现清洁生产,力求减少“三废”产量;坚持保护与开发并重,提高资源幵发利用效率;以改变林业生产方式、恢复植被、水土流失、荒漠化和石漠化治理为重点,继续抓好退耕还林工作、封山育林、全民植树造林和沙土流失治理等活动;积极拓宽融资渠道,多方筹集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资金,加快建设生态环境治理工程;运用价格、税收等经济手段对破坏生态环境者实行严厉惩罚,加大破坏生态环境建设的成本。
  2.2 慎重选择主导产业,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当前,要加快地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区域经济发展,应由地方政府通过产业政策对该地区的产业结构特别是主导产业的选择和安排。立足市场选择主导产业,实现从"我有什么就发展什么”向“市场需要什么就发展什么”转变,突出重点、宁缺毋滥。在选择主导产业时,切忌过多过滥,否则可能影响资源要素向优势产业的转移,使得主导产业流于形式,最终有碍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健康发展。
  3 进一步推进林权制度改革
  3.1 深化集体林权改革
  深化集体林权改革,在落实林业承包权和林业经营权到户的基础上,建立规范有序的林权流转制度和林木釆伐管理制度。探索发展林业要素市场,建立林业资产评估制度、林权抵押贷款制度,引导广大林农和企业投资林业产业发展,最大限度盘活林业资产。不断深化国有林场和林业企业改革,建立产权明晰、责权明确、运转高效、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探索国有林森林资源资本化的途径和办法,加快推动国有林产业化经营。
  3.2 加强林权管理
  对已经承包到户的集体林地,要按照承包合同保持长久不变;对多户联合承包的集体林,要将林地面积和份额量化到户,并完善相关经营管理制度。对集体经济统一经营的集体林,要实行民主管理。加强林权登记、变更、注销和抵押登记,对林权重、错、漏登记发证的应依法纠正。建成林权管理信息系统。建立林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仲裁机构。
  4 加快培育新型林业经营主体
  4.1 “合作经济组织 林农”发展模式
  这种林业产业化发展模式是指,在家庭经营的基础上建立跨村社、跨乡镇的林业合作经济组织。通过建立合作经济组织将林农联合起来,对内统一经营管理、对外开拓销售市场,从而最终形成产供销、种养加、贸工农于一体的自我积累、自我调节、自我发展的服务实体。此类型经营模式的最大特点是投资较低、但收益高,可实现林户利益共享、风险共担,平等互助、共同发展。但也存在一些不足,如果发展初期,启动资金不足、领头人开拓能力不强的话,那么将名存实亡,难以维持。因此,需要会管理、善经营的领导人来凝心聚力。
  4.2 “林业专业技术协会 林农”发展模式
  这种模式建立在技术指导和信息服务基础上,把林业产业链上的林农、林业企业和地方政府联系起来,协会向会员提供技术、农资、信息、销售等服务,但对成员采取有偿服务。通过这种方式为林农提供较为完备的生产科技和市场信息。协会一般通过与地方政府林业局紧密联系,长期订阅相关技术的报刊,聘请相关专家和技术人员现场教学,并组织会员参加各地展销活动,如此以来得到共同受益。这类形式特点是:专业性强、技术水平高、信息广。很适用在技术要求高的林产品生产中,这种形式能够引导林农稳步的进入市场。
  参考文献
  [1] 耿玉德.中国林业产业化发展问题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博士论文,2002.
  [2] 张瑜.资本市场与林业产业发展关系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博士论文,2009.
其他文献
摘 要:本文在对特色农业发展背景分析的基础上,介绍了国内外典型特色农业发展的主要做法,总结出政府扶持、科技支撑、一体化经营等国内外特色农业发展的成功经验,以期更好地促进赣南等原中央苏区特色农业的发展及其研究。  关键词:特色农业;赣南等原中央苏区;经验启示  中图分类号:F320文献标识码:A  1 赣南等原中央苏区特色农业发展背景分析  从现实看,我国自古以来就是农业大国,农业一直是国民经济的基
摘 要:宣汉县作为四川省最适合中药材生长的县区之一,为了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繁荣民族经济,必须做好中药材生产、发展工作。但就现阶段来说,宣汉县中药材发展还存在很多瓶颈,例如管理经验不足、资金缺乏、交通不便、产业结构不完善、信息闭塞等,对此,要通过政府的引导,加大中药产业结构调整力度,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健全产业开发体系等措施,做强宣汉县中药材特色产业,带领土家族人民致富。本文主要以
摘 要:提高乡镇气温预报准确率,要研究、掌握各乡镇的气温差异规律;掌握各乡镇气温实况与数值预报的误差;建立预报经验公式,三者结合,效果较好。  关键词:乡镇气温;差异分析;预报方法研究  中图分类号:P457.3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50733172  辽北地区是寒潮多发地区,冬季非常寒冷,最低气温一般可达-20℃以下。寒冷给人们的工作、生活和出行等都带来了
摘 要:土地整理的综合效益分析是土地整理研究及实践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土地整理的最终目的是谋求综合效益的最大化,也就是土地整理后的社会、生态和经济效益的自然融合。本文以河南省杨庄社区为例,对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进行了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的分析。  关键词:土地整理项目;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生态效益  中图分类号:F291 文献标识码:A  1 土地整理的概念  20世纪以来,由于人口急剧增长,
摘要 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是推进“互联网 教育”的具体实施计划,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途径。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多媒体辅助教学已经成为现代教学的重要手段。对教师来说,掌握现代化教学手段是十分重要的。  关键词 新媒体技术;学生;移动终端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20)02-0142-01  《食物在口腔里的变化》是教科版
摘 要:桤木作为一种拥有较高生态价值与经济开发价值的阔叶林木,其种植与开发应用拥有较好前景。本文分析了桤木的几大典型作用,并就栽培技术做了介绍,希望能为桤木价值开发提供参考。  关键词:桤木;作用;栽培技术  中图分类号:S792.1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50633088  桤木是我国较为常见的落叶乔木,该乔木对土壤适应性较强,即使在石灰岩、砂岩地貌也可生
摘 要:脱毒马铃薯的繁育分为原原种生产,原种生产以及一、二级种生产。文章结合各生产阶段的栽培技术,简单介绍了脱毒马铃薯的栽培技术要点,以期为脱毒马铃薯栽培技术提供理论支持。  关键词:脱毒;马铃薯;栽培  中图分类号:S53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50833119  目前,我国生产上用的马铃薯种薯都是通过营养繁殖的方式来进行繁殖的,这种繁殖方式能保留亲本原有
摘 要:文章根据历史气象资料总结了永州冰雹的气候概况及天气预报指标,提出了永州烤烟人工消雹的关键时段、技术流程、技术方法、实践体会。  关键词:永州;烤烟生产;人工影响天气应用研究  中图分类号:P48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50633180  永州因适宜的气候及土壤条件,使得永州烟叶具有品质优良、浓香型特色突出的质量特点,深受工业企业的青睐,市场需求旺盛。
摘 要:随着生态文明建设步伐的加快,人们关注生态的意识日益加强,林业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地位更加突出,林业技术推广是重要的支撑保障体系,因此加强林业技术推广工作,意义重大,结合我县实际,提出了本县的林业技术推广发展思路,以此加快林业技术推广步伐。  关键词:睢县;林业技术推广;发展思路  中图分类号:TU986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50833196  1 加强
摘 要:中国是农业大国,同时也是一个消费大国。正所谓:“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保证足够耕地,坚守1.2亿hm2的红线,这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底线”,是一个不能再少的数字,这与社会的和谐、政治的稳定、经济的持续发展息息相关。通过对四十里村的走访和调查,作者发现农村近几年来耕地数量持续减少,质量也不断下降,农村耕地保护面临严峻挑战。针对这些现象和问题提出了几点建议。  关键词:四十里村;农村耕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