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石家庄人才外引内培机制研究

来源 :中国市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ocsecurity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是党中央、国务院在新时期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京津冀协同发展为石家庄建设成为区域中心城市注入了强大外力,增添了巨大活力,人才发展为石家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智力支撑和重要保障。为抓好人才工作这个“牛鼻子”,下好人才发展这一“先手棋”,对于奋力开创打造区域中心城市的石家庄来说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基于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时代背景,拟从“引外力”和“强内力”两个方面着手,分析导致石家庄“引不足”“培乏力”的制约和影响因素,并针对问题提出石家庄的人才发展思路与政策制定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人才外引;人才内培;区域中心城市
  [DOI]10.13939/j.cnki.zgsc.2021.19.181
  1 前言
  2014年,京津冀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石家庄市是河北省的省会,地处河北省南部地区,与北京、天津形成了特有的三角关系。京津冀三地之间地域相邻、人缘相亲、文化相近、交往半径相宜,客观上已经形成了一个资源相互流動、经济相互交叉、社会相互影响的京津冀生态圈。在此背景下,京津冀三地的协同发展为石家庄建设成为区域中心城市注入了强大外力,增添了巨大活力。长期以来,京津两地对河北省,甚至是对省会石家庄的人才,特别是高端人才都产生了巨大的虹吸作用,随着京津冀一体化发展,尤其是人才一体化发展,“虹吸效应”将会被两地显著的“溢出效应”所替代,从虹吸到反哺、从辐射到溢出将成为京津冀三地城市发展的新常态。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的时代背景与战略机遇下,石家庄需要尽快有效地将“外引”京津人才与“内培”石家庄本地人才有机结合起来、融合发展起来。
  2 石家庄人才外引内培的现状分析
  在河北省委、省政府和石家庄市委的坚强领导下,石家庄将结合区位优势与发展特色,力争将石家庄打造成为区位优势明显、特色突出、人口与经济社会协同发展的区域中心城市。近年来,石家庄各级政府高度重视人才工作,将人才的培育作为“一把手”工程抓总抓细抓落地,推动了石家庄人才事业的蓬勃发展。特别是自2018年《石家庄市人才发展促进条例》出台以来,各级政府与相关部门坚持把人才作为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把人才工作作为推动石家庄市高质量发展的战略举措,紧紧围绕构建“4+4”现代产业发展格局,创新完善人才政策体系,大力优化人才发展环境,人才工作呈现出创新发展、深入推进的良好势头,区域性人才高地正逐步形成。
  在招才引智方面,截至2019年11月全市柔性引进国家级高端人才近百名;引进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毕业生5100多人;全市共办理人才绿卡A卡723张、B卡5000张、县(市、区)卡12477张。
  在人才发展平台建设方面,目前在建立的院士工作站总数已达到73家,联络院士130多名,位居全省首位。全市高新技术企业达到1326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达到11494家;拥有国家和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193家,诺贝尔奖获得者工作站、院士工作站、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等90家,众创空间127家。
  3 影响因素分析
  3.1 区域人才结构与京津冀协同发展功能定位不适应
  北京市人才资源丰富,但缺乏世界级顶尖战略科学家和科技领军人才,与建设全国科技创新中心要求不相适应。天津市产业人才结构不合理,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高技能人才短缺,与建设全国先进制造研发基地要求不相适应。河北省人才资源不足,特别是配套产业转型升级创新及技术技能人才短缺,与建设全国产业升级试验区要求不相适应。协同发展背景下,京津与河北人才发展落差呈持续增大趋势,部分产业同构现象突出,未能促进区域内人才差异化配置,人才优势互补难以形成。
  3.2 优质教育资源缺乏,内培力不足
  石家庄市虽然教育资源相对丰富,但优质教育资源缺乏,知名院校更少,唯一的一所“211院校”——河北工业大学也落户在天津市,这种客观情况下,石家庄市对人才的培养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另外,河北省、包括石家庄市高校的专业设置与“4+4”产业布局不匹配的问题非常突出。
  3.3 人才公共服务水平差距大,外引力欠缺
  目前北京、天津、河北三省市人才公共服务水平落差较大,石家庄虽然距离北京、天津较近,交通方便(目前通勤时间在两个小时以内),但是对人才的吸引力仍然不足,公共服务差距表现在三地教育资源实力悬殊,北京、天津知名高校众多,河北高等教育资源相对滞后,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比京津落后2年甚至是3年;医疗资源差距更为明显,北京拥有全国最好的医疗资源,每千户籍人口执业医师、注册护士、医院床位数等方面具有较大优势,在这方面,河北省和天津市就存在很大不足;社会保障水平也相差明显,河北省一般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水平与天津存在较大差距,与北京更是难以比较。
  3.4 招才政策吸引力仍需进一步提升
  2019年以来,全国多个城市上演了“抢人大战”。很多城市为加快各类人才的引入,出台了各类重大利好政策。如南京市“在2018年1号文件《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安居工作的实施意见》提出B、C类高层次人才,可选择共有产权房、人才公寓、购房补贴和租赁补贴中的一种安居方式”;济南出台“在区域内就业的全日制本科及以上学历应届高校毕业生,可申请办理‘泉城人才交通卡’,免费乘坐市内公交车、地铁”。与这些先进区域城市相比,石家庄的招才引智政策比较优势不突出,在激烈的全国抢人大战中往往处于不利地位。
  4 石家庄市建设京津冀区域中心城市的人口发展的主要举措
  4.1 进一步提升石家庄的城市首位度
  “首位度”是一个地区最重要的那个城市占整个地区经济总量的比重。放眼全国,石家庄的首位度不仅明显落后于武汉、西安等国内知名区域城市,甚至落后于太原、郑州等城市。就河北省内来说,石家庄虽作为河北省的省会城市,但从地理位置来讲,张家口、承德、唐山、秦皇岛以及廊坊都被北京和天津相隔离,另外保定、沧州又临近北京和天津,南部的邯郸市靠近河南省会郑州市,甚至包括现在的雄安新区承接的是北京的非首都功能,未来对人才也具有虹吸效应,这就更加剧了石家庄作为河北省省会的首位度偏低,仅在冀中南地区邢台、衡水等地有相应的辐射影响力。   4.2 持续强化推进京津冀人口协同发展
  (1)构建促进京津冀协同发展的人口流动机制。完善与人口流动相关的公共服务政策,有序推进京津冀医疗保障、公共交通、通信网络等公共服务一体化。构建有利于京津冀深度融合、协同有序、互补互利的产业集群。建设养老服务综合园区,打造养老服务新模式、新业态,促进区域养老产业发展。搭建良好的创业平台,吸引京津高层次人才和技术人才。
  (2)构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育人机制。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补齐石家庄市教育发展短板,形成区域统筹、服务一体、资源共享、合作共赢的教育发展新格局。共建协同创新中心,组建学校联盟,推进校企合作,鼓励实施教育协同发展计划,借助京津教育人才优势,提升石家庄市的整体教育质量。开展合作办学,共建高水平实训基地,深化职业教育产学研合作,提升石家庄市高等学校学科建设、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的能力与水平,实现职业教育与产业转型升级的深度融合。加强与京津高等学校之间的联系与合作,促进市重点高等学校快速发展,推进高等学校建设和高等教育强市建设,培养高层次人才。
  4.3 大力实施石家庄人才柔性引进工程
  坚持“不求所有,但求所用,不重其形,但重其效”的原则,吸引京津地区高层次人才通过挂职、兼职、座谈、技术咨询、专家指导等形式,助力石家庄市经济发展。
  高度重视“血缘”“地缘”“业缘”“学缘”等各种人缘关系,充分发挥感情基础、友情链接、历史关联,扩大柔性引才渠道和覆盖面。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正定工作期间发布的“人才九条”人才理念,以识才的慧眼、爱才的诚意、用才的胆识、容才的雅量、聚才的良方,把各方面优秀人才吸引过来、凝聚起来。成立专门机构,加强与驻省会高校合作,以高校学科专业调整为契机,系统对接石家庄市主打产业与高校专业匹配度,将高校和科研院所作为柔性引才的重点目标,扩大市校合作领域,丰富市校合作内容。通过各类基地建设,将石家庄市打造成人才聚集的“低洼地”、科研成果转化的“承接地”,实现人才与工程对接、智力与项目对接,促进人才、智力、成果柔性引进。
  4.4 进一步提升石家庄现有劳动力的质量
  (1)充分挖掘培育内部潜力。主动适应经济形态更高级、分工更精细、结构更合理的发展趋势,依靠持续的知识积累和技术进步提高新增劳动力供给质量。加快教育现代化,着力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等学校毕业生和技能劳动者。统筹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高度重视农村义务教育,办好学前教育、特殊教育和网络教育,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尤其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互联网+教育”模式助力教育公平,无论是身处偏远地区还是居住在大城市,都可以通过平台观看优秀教师的习题视频讲解,享受到同样优质的教学资源。由此,通过信息化让城乡教育资源更加均衡。还要充分发挥健全学生资助制度,坚持扶贫与“扶志”“扶智”相结合,让贫困地区的孩子们接受良好教育,是扶贫开发的重要任务,也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途径。
  (2)加强职业教育培训。完善职业教育与培训体系,以就業技能、岗位技能提升和创新创业为主,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加快发展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和继续教育,城乡新增劳动力普遍得到技能培训。构建就业创业服务体系,建设面向大众的就业创业服务平台,实施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创业促进计划,建立涵盖毕业生校内校外各阶段、求职就业各环节、创新创业全过程的服务体系。
  (3)挖掘劳动者潜能。①提高就业率和就业质量。坚持就业优先战略和积极就业政策,实现更高质量和更充分就业。大规模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注重解决结构性就业矛盾,做好过剩产能企业职工分流安置和再就业工作,鼓励创业带动就业。坚持政府促进、市场调节与自主就业相结合,提供全方位公共就业服务,促进高等学校毕业生等青年群体、农民工多渠道就业创业。破除妨碍劳动力、人才社会性流动的体制机制弊端,使人人都有通过辛勤劳动实现自身发展的机会。开展职业劳动安全教育,加强职业病预防,提高劳动者健康素质。②加快推进农业劳动力转移。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支持和鼓励农民就业创业。面向现代农业发展,构建有效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体系,加快推动传统农民成为新型职业农民,建立高素质的现代农业生产经营者队伍。持续推进农业富余劳动力进城务工并稳定生活,落实农业转移人口就业扶持政策,健全职业培训、就业服务、劳动维权“三位一体”的工作机制。凝聚政府与市场合力,建设一批返乡创业园区和县、乡特色产业带,为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创造条件。
  5 结论
  石家庄市正处于深化供给侧改革,加快经济社会结构转型升级,全力推动各项事业创新发展、绿色发展、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期,本次研究主要从京津冀一体化的背景下,进一步从“引外力”和“强内力”入手,对奋力开创打造石家庄区域中心城市、制定石家庄的人才发展思路与政策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京津冀三地人才工作领导小组.京津冀人才一体化发展规划(2017—2030年) [EB/OL]. [2017-07-07].http://www.cnr.cn/tj/ztjjj/tj/20170707/t20170707_523837798.shtml.
  [2]孙琳琳,张恺.京津冀协同发展下河北省科技人才聚集现状及对策[J].商讯,2019(12).
  [3]邸晓星.京津冀一体化背景下人才队伍建设面临的问题与对策,[J].求知,2017(5).
  [基金项目]本文为石家庄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2020年度社科专家培养资助项目“科技创新平台建设与人才培养机制研究”(项目编号:2020zjpy14)阶段性研究成果。课题负责人:刘冬,课题组成员:路召飞、韩琳、苏建宁、赵然、陈芳。
其他文献
[摘 要]我国自1981年恢复注册会计师制度以来,注册会计师审计制度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并且已经成为市场经济控制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确保了市场经济的有效运转。但是在注册会计师审计发展的同时,也能看到其与预期存在较大的偏差,近年来审计失败的案例屡有发生,这些都使得注册会计师饱受争议以及批评,这不仅使得审计行业成了高危行业,对构建良性的市场经济体系也起到了负面影响。文章简要地概述了审计失败的相关概念
[摘 要]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发展速度较快,而且高校规模不断扩大,这也使其经济活动增多,因此对于高校财务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为了能够实现对高校资金的有效使用,进一步提高办学效率,则需要通过构建高校财务管理体系,以此来推进财务管理的优化和创新,进一步提高财务管理工作的水平,使高校发展能够更好地与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相适应。文章从高校财务管理体系建设的意义入手,分析了高校财务管理的基本原则,并进一步阐述
[摘 要]创新创业实践是创新创业教育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但由于认知、资源等多方面原因,高职院校对实践体系的重视程度不够,大学生对于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实践指导的满意度也较低。文章着力于探讨构建校企深度融合创新创业实践体系,旨在提升高职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能力。  [关键词]校企融合;创新创业;实践能力  [DOI]10.13939/j.cnki.zgsc.2021.19.183  1 国内外高职
[摘 要]现阶段我国土地制度改革速度持续增快,对于相关部门来说需要持续地提升土地利用水平,改善土地资源管理措施,能够看出在可持续发展理念背景下,各项措施的落实都得到了可靠的保障,因此我国土地利用使用水平也得到了显著的提升。不过在这个时期,土地资产管理还是存在较多的问题,一部分地区存在滥用土地或者违法用地等情况,这就需要及时地采取措施进行应对,防止给土地资源的正常使用造成影响。  [关键词]土地利用
[摘 要]高校工会是高校与广大教职工联系的重要纽带,文章从我国高校工会人才队伍建设的角度出发,提出了建立高校工会内部的激励机制、创新工作内容和工作方法、注重心理健康问题、加快信息化服务与创新、协同创新实现高校工会全面协调发展、重视二级学院工会建设和构建制度文化、关注青年教职工发展几个方面的建议,意在促进高校工会人才队伍建设,提高高校工会服务教职工的能力和范围,为高校教育事业做出贡献。  [关键词]
[摘 要]习近平总书记2018年曾做出重要批示,强调“建设好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让广大农民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由此可见,我国目前高度重视农村地区的经济建设及发展,有效利用各方面的资源,实施农村振兴战略。为了提高农村振兴的成效,有必要充分发挥财务审计在农村经济建设和资金管理中的监督作用。在研究财务审计对实施农村振兴战略的基础上,客观分析了财务审计对实施农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性。同时,财务审计为帮助农村
[摘 要]近年来,建筑信息模型(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BIM)技术在工程建设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为行业带来新的技术革新。BIM技术是促进工程建设领域信息化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同时,工程审计也提倡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开展工作,促进工程项目的经济廉政建设。文章以审计工作是建立廉政建设的关键之一为前提,分析工程审计工作中的要点与难点,总结如何通过引入BIM技术解决传统
[摘 要]油田统计基础工作规范化会直接影响基础工作数据质量与安全,同时其与油田企业决策及未来发展密不可分,因此,只有通过有效方式提高油田统计基础工作规范化,并提高工作效率,才可以促进油田企业发展。基于此,文章针对油田统计基础工作规范化的作用开展分析,针对油田统计基础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开展研究,进而制定出油田统计基础工作规范化的有效实现策略,旨在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帮助。  [关键词]油田统计;基础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