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的生态观对现代生态社会建设的启发

来源 :美与时代·城市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uese123456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杜甫生活于大唐帝国由盛转衰的历史阶段,在这一大背景下,其作品风格也受到了显著影响,由少年优游时的“放荡齐赵间,裘马颇轻狂”到西南漂泊时期的“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然而无论其诗风如何变化,杜甫诗作中对自然、生态的描写和关注没有改变。
  关键词:杜甫;生态观念;社会建设;启发
  “保护生态环境,构建和谐社会”是绿色发展理念的基本要求。在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的21世纪,重温诗人杜甫的生态观,或许能够对现代生态建设提供有意义的借鉴和启发。通过初步的统计发现,杜甫现存的1400余首诗作中,有近1000首描写到了各种各样的自然生物,诗人在为我们展现生灵真实姿态的同时,也从侧面衬托出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生态社会的重要性。
  一、中国传统生态观
  中国传统文化中所包含的生态观,本质上是古代社会人们在处理人与自然关系时所体现出来的一种基本态度和理想思考,对于丰富我国传统文化有着重要作用。根据其关注内容的不同,可以将中国传统生态观大致分为三类。
  (一)重生的生态观
  所谓重生,就是以生命为重,不仅注重人生,也珍惜自然界的生命。从生态学角度来说,在地球生态系统中,人类只是其中的基础组成成分,是成千上万消费者中的一类,而整个生态系统的稳定运行和长期发展,必须要实现消费者、生产者和分解者的和谐共存。生态观中的重生思想,就是要求人们要实现个体生命和自然界生命的和谐共存,保障整个生态系统的稳定与发展。
  (二)贵和的生态观
  贵和,就是以和为贵,不仅注重人类和谐,也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在农业经济发展的早期,受生产技术、思想观念等因素的影响,人类开始从被动适应自然向利用自然转变,强调人类与自然之间的协调与统一,例如庄子所提倡的“天人合一”思想,便是对当时生态环境和社会现状的客观反映,在今天看来仍然具有较强的借鉴意义。中国古代的许多流派都主张这种贵和的生态观,除了庄子所代表的道家学派外,还有儒家孔子在《礼记》中提出的“诸侯无故不杀牛,大夫无故不杀羊,庶人无故不食珍”,墨家学派墨子提出的“节用、非命”等观点。因此,生态观中“以和为贵”的观念,是我国劳动人民长期从事农业生产,主动顺应自然生态环境背景下的一种必然选择[1]。
  (三)天人合一的生态观
  从生态学角度来说,天人合一不仅仅是一种古朴的哲学思想,更是一种自然生态状态。不可否认的是,封建时期人们所提倡的“天人合一”生态观念,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和盲目性。但是如果仅从其在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系统构建方面来说,要想达到“天人合一”,就必须要规范人类在自然界中的行为,尊重生态发展的客观规律,实现人类与自然的协调共存。天人合一的生态思想,贯穿于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发展历程,它通过强调人与自然之间辩证统一的关系,来规范和指导人类的自然活动行为。
  二、杜甫作品的生态观反映
  杜甫作为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其作品中包含了大量对自然环境和动植物的描写,从侧面体现出了诗人杜甫对自然生态的关注。我们在赏析杜甫作品时,可以从中体悟到诗人所处社会的生态特点和诗人所要表达的生态观。
  (一)杜甫作品的生态特点
  第一,自然生物品种描写广泛。杜甫现存作品中绝大多数都包含对自然生物和生态环境的描写,其中既有像《为农》中“圆荷浮小叶,细麦落轻花”这样对自然景物的直接描写,也有像《登高》中“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这样以景映情的侧面烘托。但是总体来说,无论是何种形式、何种风格的作品,其中都包含了对特定自然生物和自然景色的刻画。据粗略统计,杜甫现存的1400余首诗作中,有近千首涉及到对自然生物和生态景色的描写,包含的动植物种类多达300余类。纵观中国古代诗人,恐怕再也找不出哪位诗人像杜甫一样热衷于刻画自然生物,关注生态景象,这也是诗人杜甫高度关注生态环境的有力证明。
  第二,诗句呈现生动,体现诗人生态情怀。作为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诗中对生物、生态的刻画极为细致,我们在欣赏杜甫诗作时,往往能够如身临其境般感受到诗人所见所闻,并从中体会诗人的生态情怀。通过杜诗佳句赏析可以发现,诗人杜甫对生态环境和自然景物的描写,并不仅仅是为抒情做铺垫,而是着重突出生态景观的自身特点,使其成为一个个特色鲜明的个体。正是这种从细处着手的生物、景色描写,有力地证明了诗人杜甫对生态的关注。
  第三,居住环境描写细腻,关切自然生态环境。安史之乱后,杜甫为避战祸,从甘肃陇右迁居到四川成都,并在亲朋好友的资助下,于浣花溪畔修建茅屋一座,以供居住。杜甫在草堂居住约四年时间,期间创造了大量描绘草堂及周边环境的诗作,充分展现了诗人在客居他乡、流离失所环境下的乐观和豁达胸怀。
  自安史之乱后,中原地区连年征战,烽火连天,杜甫游历四方却并不能找到一块安静闲适的“净土”,因此在定居浣花溪草堂之后,被草堂周边环境所吸引,强烈的环境反差使作者更加珍惜草堂周边的自然生态环境,因此急切地想通过写诗的形式,来记录眼前这一片生机盎然、闹中取静的生态景象。据相关史料记载,杜甫在草堂居住的四年时间内,栽种松、竹、桃等树种十余种,仅桃树就栽种了一百多棵。
  (二)杜甫作品所反映出的生态观
  第一,杜甫生态观意识由重生转向忧生。通过研究杜甫生平,我们可以将其一生分为四个阶段,分别是年少优游阶段、为官入仕阶段、战乱流离阶段和西南漂泊阶段。在这四个阶段中,杜甫经历了唐帝国由盛转衰的大转折,其生活环境也从“风平浪静”转为“颠沛流离”,正是受这种大环境的影响,杜甫的生态意识也从重生过渡到忧生,这在其后半生的诗作中表现尤为明显。正如上文中提到的,杜甫对于重生和忧生的态度,并不仅仅局限在对个人人生的感叹,而是包含了对身边自然生物、景物,乃至整个自然界的关注。例如《春望》中“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病橘》中“群橘少生意,虽多亦奚为”等,都表明在国家战乱的环境下,自然生态遭到破坏的客观景象,以及作者对构建和谐生态环境的向往。可以说,诗人杜甫生活环境的改变,使其所见、所闻、所思、所想也受到了相应的影响,进而使其生态观从重生转向忧生,并在诗作中表现出来[3]。   第二,杜甫的桃源情结。桃源环境是中国古代文人所极力追求的生活环境之一,尤其是在战乱纷争的年代,人们更加渴望有一片宁静祥和的土壤,以供人们劳作和休息。自安史之乱后,杜甫为避战乱,辗转流离,生活困苦不堪,因此其诗作中表现出对“世外桃源”的强烈向往。例如《岳麓山道林二寺行》中的“一重一掩吾肺腑,山鸟山花吾友于”,就表达出了诗人对山间鸟语花香、万物祥和之景色的向往。杜甫桃园情节的产生,固然与社会大环境有直接关系,但是也与诗人本身受中国传统观念(老庄思想)的影响有一定联系,总体来说,这种桃园情节是诗人对美好自然生态环境的一种向往,也是借以批判社会残酷现实的有力表现。杜甫的这种桃园情节,事实上是对中国传统生态观的具体反映:战乱环境下,无论个人生命还是自然景物,都免不了遭到屠杀和践踏,通过“重生”“贵和”,最终实现“天人合一”,成为诗人所追求的理想生态环境。
  三、杜甫生态危机意识
  杜甫的生态危机意识是在见证了眼前美好自然景物遭到无情破坏后所产生的一种对生态环境的忧虑。自然生态的危机往往也就是社会生态的危机。诗人杜甫常将天然灾害与人为灾难联系起来评述是很有见地的。他在诗中曾记述黄河泛滥之灾,反复抒写苦雨、苦热的切身感受,表达对天然灾害的忧虑;但他写得更多的是“苦战”,是人为的差役之苦、网罟之祸;天灾多因人祸而行,人祸又猛于天灾。著名的“三吏”“三别”主要描述战争对乡村家庭生态的摧残,诗人深沉地叹息“乾坤含疮痍,忧虞何时毕”(《北征》)正是对生态危机的忧虑,他以此真诚地期望人们有所警醒。
  四、生态建设启发
  (一)绿色发展理念
  杜甫见证了大唐帝国从“盛世”到“乱世”的转变,这也是他亲身感受到自然美好景物和生态环境的脆弱,即便是有“锦江春色”这样的美景,也难免遭到“西山寇盗”的侵略和践踏(《登楼》)。绿色是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和人民对于美好生活的重要体现,解决好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问题,即绿色发展。其所倡导的人与自然统一的生态观警醒着我们在发展经济的同时,要尊重自然规律,起到有效防止作用,在开发利用上少走弯路,保持经济新常态。坚持可持续发展,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建设新格局,推进美丽中国建设,谋求人与自然的共同福祉。
  (二)自觉珍爱自然,保护生态
  在杜甫人生的最后几年,他仍眷恋草堂周边自己亲手栽种的植物和新建的药圃,并在《寄题江外草堂》中写道“尚念四小松,蔓草易拘缠”,表明了自己对草堂树木的关切和怜惜之情,抒发了同病相怜的生态危机感。他以此警示人们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突出地位,重视生态环境承载力,增强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维持生态平衡,建立人与自然间一种动态的平衡。
  五、结语
  杜甫生态观的形成与其生活环境的转变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时至今日,虽然无论是生活环境还是人文观念都发生了巨大改变,但是杜甫生态观念中所强调的“万物平等,和谐相处”的态度,在21世纪的今天仍然具有实用和借鉴价值。通过欣赏杜诗,重新认识人与社会及自然环境的关系,并以此为指导构建新型的生态价值观,为贯彻落实“绿色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曹春如,刘明华.自然视域中的天水诗歌——兼论杜甫陇右诗与时下天水诗人创作的关系[J].文艺生活与理论,2016,(07).
  [2]李庆亮,王顺发.纵横捭阖立新论历久弥新启深思——读王志清先生的《纵横论王维》[J].唐代文学研究,2014,(23).
  [3]张军强,周学文.论《去蜀》诗是杜甫对严武不告而别的告别——漫议杜严关系演变始末(下篇)[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2014,(04).
  作者单位:
  佳木斯大学
其他文献
【正】 儿童在学习阅读中遇到的困难已引起心理学家的极大关注。英国牛津大学的两位研究人员L.Bradley和P.E.Bryant为揭示音素分类的能力与学习阅读的成功程度之间可能存在的
目的了解胶原膜作为生长因子缓释材料治疗颌骨骨折的应用前景。方法用12只新西兰大耳白兔制备双侧下颌骨骨折模型,采用小型接骨板行坚固内固定,左侧置放rb-bFGF/rhBMP-2/胶原
本文通过探讨心理护理对奥氮平治疗患者体重、腰围、血糖血脂的影响。得出结论:对奥氮平治疗患者,有计划进行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可较好控制奥氮平治疗引起的体重增加和血糖血脂升
【正】 潘菲洛夫所著《语言学的哲学问题(认识论方面)》一书,系苏联科学出版社于1977年在莫斯科出版。包括前言及正文五章三十节,共二百八十八页,汇集了作者长期研究的成果。
《语言学中的新问题》第三集(1963)收集了六篇论述类型学的文章。其中雅可布逊和兹维金采夫两人的文章已分别译载于《语言学资料》1962年第10期,1965年第6期。其余的四篇是:
摘 要:思想政治工作要跟随现代化发展的步伐做出相应的调整,公安院校的思想政治工作应该更加完善。文章概述了公安院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现状及相应的问题,并从充分利用“两课”工作体制、构建“以人为本”的工作模式和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等几点出发,对公安院校思想政治工作现代化的途径进行了探析。  关键词:公安院校;思想政治;现代化;途径  一、公安院校思想政治工作现代化概述  (一)思想政治工作现代化  思想政治工
对于检察学概念的界定和检察学理论体系的构建,学界一直众说纷纭。作为一门研究检察制度和检察活动及其规律的科学,检察学的独立法学学科的地位还没有得到普遍认可,基本理论研究
【正】 (1) 本文目的是阐述话语语言学同普通语言学有关的一些本质方面。本文不拟用罗列文献的方法去详述话语语言学的现状,描述话语语言学发生和发展的语言理论前提是一项专
牙周病已成为危害人类口腔健康的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促进人类对牙周病防治的认识是其预防工作的关键。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以生物一心理一社会观点为基础的干预模式在提高
生脉注射液治疗冠心病162例报告姚成才,宾懋礼桂林市第二人民医院(桂林541001)我院自1994年6月至11月应用生脉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共162例,均获得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162例冠心病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