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后暗香仍残留

来源 :阅读与鉴赏(高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uoluo13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雷雨》第二幕中,侍萍与周朴园“意外重逢”这场戏因其紧张、激烈、人物内涵丰富而被选入了高中语文第四册课本。这场戏中有一个师生争论不休的、也是《雷雨》研究中历来有争议的话题——周朴园真的爱侍萍吗?他对侍萍的怀念到底是真实的还是虚伪的?许多读者都认为像周朴园这样一个放水淹死了2200个小工、血腥屠杀罢工工人的资本家早已丧尽天良,泯灭人性,在他的身上怎么可能还存有真情呢?假若他真的爱侍萍,那他怎么可能在大年三十的夜里赶走刚生了孩子才三天的侍萍,三十年后,当他与侍萍“意外重逢”时,又怎么会讲出那样无情无义的话呢?
  确实,这样的理由不能不令人怀疑周朴园那满天的怀念与眷恋都是虚假的。然而,周朴园也是一个人,假如我们能站在人性的立场上去分析,可能会别具慧眼。为了钱,故意淹死2200个小工,这是他作为资本家的人性;爱他所爱的人,在他生活的圈子里需要感情的温暖,这是他作为普通人的人性。让时光倒流三十年,我们来讨论当年英俊多情的周大少爷对聪明伶俐、年轻漂亮的侍萍是诱奸还是真心相爱,这里有四个事实可以证明他们当年是真爱。
  一、从周萍和大海的出生,从侍萍绣一朵梅花补周朴园衬衣上的破洞等细节中,我们可以窥见他们当年的爱情生活是真实而和谐的。
  二、侍萍在大年三十的夜里被赶走,对此,周朴园本人未必是完全同意的。这从鲁侍萍在对周朴园诉说自己不幸遭遇时的用词可以看出,她用了“你们逼着我”、“你们老太太”这样的字眼而不是“你”。就连彻底反封建的斗士——鲁迅都未能逃脱母亲馈赠礼品式的包办婚姻,我们又怎能怪罪身处封建营垒的周朴园未同那个旧制度决裂呢?
  三、侍萍在三十年后与周朴园意外重逢时的“言行举止”反照出他们之间曾有的是真情而不是欺诈。侍萍在认出周朴园后并没有马上离开,而是一步一步主动地亮明身份。“她望着朴园,眼泪要涌出。”“她说:‘朴园,你找侍萍么?侍萍在这儿。你不要怕,鲁贵他永远不会知道。’”倘若三十年前他们之间不是真爱而是玩弄,那么三十年后的重逢就应该是仇人相见分外眼红,侍萍也就一定会渴望撕破周朴园的假面具。然而她没有,这就是一个女人对于爱情、对于初恋的理解。
  四、在《雷雨》的第四幕中,周朴园有三次不自觉地拿起侍萍当年的相片观看,并且准备收藏起来以防搬家时丢掉。对于他的这种怀念(包括记住侍萍的生日,保留关窗的习惯……),许多人都认为这是周朴园填补自己空虚心灵的需要,是自欺欺人,是又一个“叶公好龙”。然而笔者对此论断却不敢苟同。依当年侍萍被赶走后的情形分析,她是必死无疑的,那么对一个过世之人的怀念用得着自欺吗?恰恰相反,这正表明周朴园对侍萍的怀念、对初恋的铭记。
  《雷雨》的研究者通常认为,你周朴园不是念念不忘侍萍的吗?那么为何当侍萍站在你的面前时却又恶语相加呢?你这难道不是虚伪的“叶公好龙”吗?其实不然,周朴园与鲁侍萍的“意外重逢”是一场爱情与阶级利益的较量,绝非“叶公好龙”所能解释。在这场较量的开端,周朴园“资本家式的条件反射”是阶级利益高于一切的具体表现。我们千万要认识到,如今的周朴园已不是过去只知道谈情说爱的周大少爷了。面对突然出现的侍萍,作为一个在尔虞我诈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资本家,他的“第一反应” (“你来干什么?谁指使你来的?”)必然是他那个阶级所共有的思维方式。因此从这个角度分析,周朴园开始时的绝情是可以预见、可以理解、可以接受的,否则他就不叫周朴园了。但绝情不等于无情,现实的利益暂时占了上风也并不预示着爱情之花就将永远笼罩于金钱之下。周朴园这个人之所以难于分析,就在于他的矛盾性。他既不会脱离自己的阶级属性,同时也不愿丢掉铭记的爱情。于是等他冷静下来以后,先是给钱,然后三次不自觉地拿起侍萍当年的相片观看,并在剧本的末尾向周萍和侍萍认了错。我们不妨问一下——是什么原因使得周朴园这样的专制家长也能后悔认错呢?我把它归结为“爱情的力量与复苏的良知”。是“铭记的爱情”创造了奇迹,是“复苏的良知”为残忍的周朴园挽回了一点点的面子。
  综上所述,周朴园对侍萍的怀念和爱是复杂的,且伴随周朴园的一生(这在剧本的结尾处得到了证实)。我们不能因为他冷酷的一面而将他的另一面也全部否定。
其他文献
中学生作文如何写得精彩?不少大家已经有过许多精彩论述。我以为,多读名家作品,从中吸取丰富的营养,应该是一个很好的方法。余秋雨散文历来备受推崇,而对比艺术的运用,使得作家笔下的古城、石窟、庙宇、楼阁、山水、草木都具有了呼之欲出的文化品格,通过对比,作家的感悟、见识、睿智、情思全都融化在字里行间,其意蕴丰厚的散文也就很自然地成为当代散文领域的一个标志。因此,探讨余秋雨散文的对比艺术肯定对学生作文有不少
期刊
  
期刊
  
期刊
在现实生活中,每一个人既需要物质层面上的立命之所,又需要精神层面上的栖息之地。有时,这二者能够和谐一致,但在更多情况下,二者处于错位的状态,尤其是在物质的缺乏与精神的丰富形成明显反差的社会中。  作者居住的物质空间,是钢筋混凝土的现代建筑,在七楼,来回只有七步,面积只有十几平方米,其空间之小、环境之差,显出作者在物质生活上的清贫。然而,物质的匮乏并不等于精神的匮乏,在作者看来,他居住于“阳光之下,
期刊
闲适的早晨,风也是懒洋洋的。沐浴着和煦阳光的厅堂里,一只可人的花脚猫,坦卧于皮沙发一角,似有轻鼾起伏。此刻,我正捧读着新买的《帕斯卡尔思想录》。不经意间,那枚描有柳叶图案的书签,掉到地板上,俯拾它的瞬间,竟兀自勾起我对既往的追忆。于是,在这个丝毫不担心上班迟到的从容周日,我跳跃的思绪忍不住疾步走向时间的旷野,捡拾起一截有关读书的片断。  ……那年,也是一个晴好的春日。田野里的麦苗葱翠欲滴。那个早晨
期刊
记得柳青说过:“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但紧要处常常只有几步,特别是当人年轻的时候。”高考,是人生道路上重要的一步,面对祖国和人民的挑选,它需要一个人集聚所有的才力和精力方能走好。可谓体力与智力的考验,肉体与精神的历练。自然,这些日子也就成了人生中最不该饥馑的日子。  张丽钧的散文《孩子,其实你不必这样》为我们深情地叙述了一桩感人的故事,一位品学兼优、严于律己的青年程海,在高考前他不愿接受“我”善意的
期刊
第 Ⅰ 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18分)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有误的一组是()   A.戏谑xuè 伫立zhù 罢黜chù 商贾ɡǔ馀勇可贾ɡǔ    B.寂寥liáo 恪守kè 阁楼ɡé竹篙ɡāo 槁木死灰ɡǎo   C.挑剔tī龃龉yǔ 会晤wù事迹jì 光风霁月jì    D.档案dǎnɡ桎梏ɡù 诰封 ɡào 肖像xiāo惟妙惟肖xiào  2.下列成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
期刊
高中语文教材中所选的古代诗歌,均是历代名家在特定背景中至情至性的即兴之作。悠悠千百载后,我们重新品味它的情感、内蕴,有时很难准确捕捉作者其时为文的那种感觉和作品的内容指向。即使是作者本人,时过境迁,重温自己的作品,恐怕也很难找回那种久违的创作灵感,缺少了那种不能自已的激情。因此,在鉴赏古代诗歌的过程中,腾飞想象的翅膀,合理进行二度创作,是值得我们深入思考的问题。  凡是让我们心动、心惊、心喜、心羡
期刊
屈原先生,明天是您的忌日。  2282年前,你受奸佞小人的排挤谗害,两度被昏庸的楚王贬谪放逐,远离朝廷国都,披发行吟,流浪于湘水两岸,开始了你泣血呼号的旅程。2282年前的今日,你长发散乱,裙裾破损,满脸憔悴,形容枯槁,在前一晚的汨罗江边上,伴随着呜咽的流水,沐浴着凄冷的夜风,你该是经过一整夜的踉跄踯躅,经过一整夜的煎熬思索,在黑夜行将逝去的时刻,你拒绝接受黎明,回首再看一眼遥远的郢都,你看到的是
期刊
杞人忧天,从我们见到这个词那天起,我们就开始嘲笑杞人胡思乱想,天下居然有这样可笑、愚蠢的人,天塌下来离我们太远,这哪里是杞人应操的闲心!这种不必要的荒诞的忧虑,着实让我们嘲笑了几千年。周国平的文章简直就是当头棒喝,让人猛醒,原来我们正在暗杀一个天才、一位哲人。  每当我们仰望浩渺的天空,面对奥秘难测的寰宇,我们便想起许多有关的诗文警句,如屈原《天问》:“天何所沓?十二焉分?日月安属?列星安陈?”《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