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视化技术在大数据审计中的应用——以某制造企业IPO审计项目为例

来源 :财务与会计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bing090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数据审计目前尚处于萌芽阶段,如何引进先进技术、完善大数据审计框架是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以某化工类制造业企业IPO审计项目为例,介绍可视化技术在大数据审计中的应用问题,通过展示数据采集和预处理、可视化分析、可视化展示等过程,直观呈现审计全过程,为大数据审计实践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
其他文献
近年来信息技术和互联网技术快速发展,财务共享中心越来越成为大型集团企业的选择.本文以多元化背景下的A集团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建设为例,对其开展多元化企业集团财务共享中心建设实践情况进行介绍,总结其实施过程中的经验规律,为多元化大中型企业财务转型升级提供借鉴.
本文通过对永续债的财税处理规定的梳理和分析,认为:虽然理论上发行和投资双方财税处理会存在多种选择情形,但实务中仅一种情形最为多见;永续债的持有期利息收入是否缴纳增值税,不应取决于会计处理结果,也不应取决于企业所得税上的认定,而只应按照增值税的规定进行独立判断;建议明确和允许登记结算机构出具的债券兑息材料作为合法有效凭证进行税前扣除.
推动高质量发展是“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题.面对新形势对企业财务管理工作提出的更高要求,中国石化提出持续财务转型,构建战略型集约化财务管控体系.中国石化将通过加强战略理念宣贯,强化全面预算管理,开展高质量发展指标评价,全面推进管理会计应用,并系统提升财务核心工作的集约水平,逐步建成战略型集约化财务管控体系,支撑服务公司世界领先发展方略,全面推进高质量发展.
对于大型建筑施工企业建造合同的会计核算,新收入准则与原建造合同准则并无本质差异.新收入准则中确定履约进度的产出法和投入法,更具导向性和选择性.大型施工建造合同,按成本法确认收入在实务中面临一些问题,本文认为,验工计价更能如实反映建造合同的履约进度和向客户转移商品控制权情况,可选择该指标用来确认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