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河西地区行政建置的变迁

来源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andianzhul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元代河西地区行政建置大致可分三个阶段:西夏行省、宣慰司、宣抚司、提刑按察司迭相交替时期,安西王相府与陕西行省兼领时期,甘州行省与宁夏行省分立、合并时期。河西地区元代行政建置较西夏时期最大变化为安西王忙哥刺白海行邸与甘州先后成为河西地区东、西部新崛起军政中心,且甘肃行省治所由中兴府徙置甘州。甘肃行省典型特征是军事色彩十分浓厚,但行政区划过于简单。厘清元代河西地区行政建置沿革,有助于深入了解甘肃行省有元一代应援西域、协防漠北的重要历史地位,以及其时西北复杂军政格局。
其他文献
明代琼州乡族科举网络,以琼山家族师友关系为中心而展开,呈现出数量大、地域分布广、内部联系紧密的特点,并与琼州北部、东部贸易港的分布有密切关系。琼州文人重视科举的态度,以及受贬谪文人影响而成的文化性格,体现了边缘岛屿文化对大陆中原文化的认同理念,加强了琼州与中央朝廷的政治、经济和文化联系,使二者的关系变得更加紧密。他们以开放前卫的海洋意识和国际视野,从地理边缘走向朝政中心,并将影响辐射至全国。
中国早期物产信息散见于各类文献,未出现专志。汉唐间“异物志”勃兴,成为彼时物产专志的主要撰述形式,具有地域明确、内容专门、记述细致、追求科学精神、命名方式统一等特点,这类著作多记南方边地特产,既拓展了人们的眼界,也适应了汉唐间知识学科和著述门类不断细化的趋势。唐后物产专志编撰形式走向多样化,或绍继“异物志”的写作精神形成相关地理杂记;或冲破地域局限流向全国,形成以“物产志”命名的专志;或为物产谱录,完成了以“地”为中心到以“物”为中心的置换。宋后地方志中的物产记述常以“条目”“注释”结合的方式撰写,承载着
A Big Family  张晓刚,1996  “我更关心个人记忆。我相信大范围的记忆是由小范围的记忆累积而成的,这也是我选择从家庭角度入手的原因。家庭是小范围记忆的基本单位,便包含了整个民族和人民的整体记忆。”  今年中秋,你在哪里过呢?“阖家团圆”本是中秋题中之义,但身为现代人,我们的生活半径早已越过“家”的边界,学习工作亦不再囿于一乡。在这个被信息资源统治,微信和Facebook(脸书)当道
期刊
中国作家、诗人和学者对以西南联大历史为题材的创作,产生了许多具有思想性、艺术性和时代性的文学作品,丰富了中国现当代文学的表现空间.在西南联大诞生以来的80余年间,不同的创作者在文学作品中对战乱现实的书写,实现了战争个体记忆与集体记忆的建构,并引发了良好的互动;同时,创作者们在作品中对战争进行了反思、对人性进行了关注,用文学作品强化了人类对战争的记忆和书写,这在一定程度上塑造了国家认同、凝聚了民族精神、构建了抗战记忆.
秦始皇时代位于咸阳与“秦东门”交通线.上的彭城,是秦始皇出行线路上的枢纽性坐标。彭城是徐州治县。秦汉之际,因楚怀王以彭城作为指挥中心,其重要的交通地位更得以显现。于是有“楚人起彭城”,“乘利席卷,威震天下”之说。项羽“都彭城”,是有战略眼光的决策。彭城在两汉交通体系中地位重要。从大彭城的视角看,这里是三辅、三河正东方向的另一经济文化重心。彭城地当东方海岸线中点位置,东海郡武库的规模可以说明其战略意义。在内河水运交通及海路交通系统中,彭城也占据重要的战略坐标点。东汉末期若干强势军阀集团的“徐州”“共争”,也
小众青年艺术家的身份未必显赫,作品也未必完美,但是从他们的作品中能看出一种蓬勃的生命力。比如日本小众画家村冈贵美男,作品的色调如同古埃及壁画,透着浓浓的历史气息和故事感;丹麦插画家Kay Nielsen,画的是童话,但又流露出些许诡异与迷离。近几年,一批中国小众青年艺术家呈现出了一种飞速成长的状态,他们的作品有—种对美的执着和纯粹,看似小众,却足以惊艳到你。杜秋锐  关键词  色彩、波普、叙事  
期刊
杨守敬《历代舆地图》付梓至今的110年来,中国历史地图(集)的编绘事业在继承优秀学术传统基础上发扬光大,成绩令人瞩目。其中,谭其骧主编的《中国历史地图集》具有科学、全面、准确、精细、严谨等学术特征,成就突出,影响巨大。从国际学术现状分析,综合、专题、区域、时序是历史地图集的四大发展趋势;国内历史地图以区域性、专题性历史地图集较为丰富,而断代(时序)历史地图集付阚,故正在编绘的《清史地图集》十分值得期待。中国研制历史地图集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随着学术理论、学术标准等方面深入探讨,未来历史地图的编绘将呈现广阔
大连市图书馆藏《榆林府城图》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通过对该图所绘建筑(刘公祠)和大量注记文字的考证,发现该图实绘制于光绪八年(1882),并非如一些著作所认为的同治二年(1863)或前后;该图也不是一般的“城市图”,而是一幅专门的“城市水患治理图”。榆林域的水患问题是清代乾隆年间开始显现并逐步加重的,这与同时期开始的榆溪河上游的土地垦殖高潮直接相关。愉林城的水患案例警示我们,半干旱地区的域市水患问题丝毫不容忽视。
B.B.巴托尔德是俄国著名的东方学家。他运用历史批判的研究方法,率先将中亚历史地理问题研究纳入科学轨道,成为中亚历史地理学的奠基人。他以解决实际问题为目标,以考古学、阿姆河流向、人工灌溉和政权更迭等问题为导向,对中亚区域史地问题进行研究,构建了他的中亚区域历史地理观。开启了中亚历史地理研究的先河;他的中亚区域历史地理观,对中亚历史地理学科的发展具有重大指导意义,对当今区域历史地理研究和国别研究具有深远影响。
康熙《皇舆全览图》所标示的“土门江色禽”,是反映穆克登定界结果的重要标识,可说明穆克登立碑处位于长白山东南麓,而不是小白山。马孟龙先生讨论立碑处之所以出错,一方面只选取了对自己有用的东西,而撇开了其他,史料运用产生偏颇;另一方面被史料中的错误信息所引导,如将“行五日始到立碑处”,理解成“行五里始到立碑处”,导致地理方位的错认;所持的小白山立碑说,实际上并非指小白山,而是指北胞胎山。另外,根据洪重孝有关英祖四十三.年(1767)立碑处距离长白山一日程的不准确发言,得出碑尚在小白山也是不成立的。因为根据此前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