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唑酮在设施栽培土壤及大白菜中的消解动态及残留

来源 :环境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ww1234c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评价三唑酮在大白菜施用后的环境安全性,建立了GC测定蔬菜及土壤中三唑酮残留的方法。进行露地与设施栽培条件三唑酮在大白菜和土壤中的消解动态和最终残留研究。在大白菜和土壤中的最低检测质量分数均为0.001mg/kg,三唑酮的平均加标回收率为81.5%~110.6%,变异系数为1.32%~6.04%。消解动态试验为2倍推荐使用剂量施药1次.三唑酮在设施栽培大白菜的半衰期分别为2.72~3.30d和3.21~3.35d:露地栽培为2135~2.87d和2.30-3.12d。设施栽培大白菜中三唑酮残留量与用药量正
其他文献
通过催化剂表面修饰控制催化剂表面活性组分颗粒的表面迁移能力,可以提高催化剂的抗烧结性能。通过蒸发诱导自组装(EISA)法修饰催化剂表面制备抗烧结催化剂,并对其性能进行研究
通过静态水热法合成了系列低硅铝比,且具有一维十元环孔道的酸性、孔径适中的ZSM-48分子筛,考察晶种加入量对晶化时间、结晶度和酸性的影响。选用结晶度较高的分子筛作为酸性组
通过超声微波耦合作用,采用无溶剂法制备蔗糖脂肪酸酯,研究催化剂类型、催化剂用量、超声微波功率、酯糖物质的量比和反应温度对蔗糖脂肪酸酯产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超声微波
采用共沉淀法制备不同Fe含量的Fe(x)-γ-Al2O3复合氧化物载体,并采用真空浸渍法制备了Pt—Sn—K/Fe(X)-γ-Al2O3催化剂。对制备的催化剂进行XRD、N2物理吸附-脱附和NH3-TPD表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