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特自由与责任关系的三个层面研究

来源 :西江文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anr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萨特是20世纪最伟大的思想家之一, 被誉为“存在主义的大师”。他的“自由哲学”自身有着一套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萨特把纯粹意识、自为的存在、主观性、人的自由、虚无等同起来作为他的本体论为基础。进而对这种自由观做了进一步解释,并致力于建立一种以此为核心的自由与责任的观点。对自由与责任观的正确理解对当时世界反法西斯斗争及战后修复有积极作用。
  一、人承担起自己的自由与责任
  二战期间,萨特主要关心的是人要对自己负责,自己承担起自己的责任,他引用法国作家若尔·罗曼的话:“在战争中,没有无辜的牺牲者。”因为,一旦我选择了战争而不是别的,就意味着我已经预料到了战争的后果。一切就都说明我对这场战争是应当承担完全责任的。这场战争只为我而且只通过我而存在是取决于我的,是我决定了它的存在。这场战争对我既不是强制的,我也没有任何托辞。因此,剩下的只有我要求这场战争。萨特还认为应该加上一句“人们拥有与之相称的战争。”于是,我们是完全自由的,我对战争负有深重的责任。
  有学者认为“存在先于本质”中的“存在”指的是个人的存在,是我自己的存在造就了我自己,我有选择我将成为什么人的自由,同时我应当为我自己的选择负责。学者认为萨特的自由是绝对的自由,要承担的责任是个人责任,而忽视了社会责任。导致了很多人打着存在主义大旗为所欲为,割裂自由与责任,只讲自由,不讲责任。只对自己负责,不对社会负责。
  二、人承担起他人的自由与责任
  (一)为他的承担
  1.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一种“主奴关系”
  萨特认为为他的存在是对他人而言的存在,与为我的存在无关,为他的存在和为我的存在之间隔着一个我无法填满的虚无,我根本没法触碰到它。正是他人的自由造成了我的分裂。在萨特看来,人与人之间的基本关系就是冲突,每个人都想将他人当做对象,将自己当做主体,而我的为他的存在又总是逃脱我的控制。萨特将这种状态归结为一句话:“他人就是地狱”。个人自由和他人自由是一种“主奴关系”,自己的主体性是“主”,他人的主体性是“奴”。在自己的目光中,他人是自己的奴隶,在他人的目光中,自己就变成了奴隶。这意味着个人自由总是与他人自由处于对立地位。人与人之间注定了是一种对立和冲突的关系。因此,不存在尊重别人的自由,即使我有可能打算尊重别人的自由,我对别人所采取的态度也仍然是对别人自由的侵犯。
  2.为他的承担自由与责任只能是承担全世界的自由与责任的一部分
  当我们说人自己作选择的时候,的确是指我们每一个人必须亲自做出选择;但是我们这样说也意味着,人在为自己做出选择时,也为所有的人做出选择。因为实际上,人为了把自己造成他自己愿意成为的那种人而可能采取的一切行动中,没有一个行动不是同时在创造一个他认为自己应当如此的人的形象。这就是说,如果存在先于本质,而且在模铸自己形象的同时我们要存在下去,那么这个形象就是对所有的人以及我们所处的整个时代都是适用的。换句话说。一切人类之中包含着自我与他人两部分,说为全人类负责,就意味着也要为除了自己以外的他人负责。通过对全人类的负责,间接对他人负责。
  (二)为我的承担
  萨特试图设定一个第三者而把众多人联系在一起同为主体或同为客体。这样得出个人自由与他人自由相互依赖的结论:“我们在要求自由的时候,发现自由完全依赖他人的自由,而他人的自由,又依赖于我们的自由。”,“自由作为一个人的定义来理解并不是依靠别人的,但只要我们承担责任,我就非得同时把别人的自由当做自己的自由追求不可,我不能把自由当做我的目的,除非把别人的自由同样当做自己的目的。”
  他认识到除非别人承认他如此,否则他是不可能成为什么的。除非通过另一个人的介入,我是无法获得关于自己的任何真实情况的。这种承担起他人的自由与责任的目的实际上并不是他人,而是自己。是出于为我的目的人才去追求他人的自由。
  三、人承担起世界的自由与责任
  在《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这本书中萨特针对一些反对观点进行辩护并试图消除一些消极的社会影响。有人指责萨特的存在主义哲学充满了对人生采取无所作为的绝望态度,过度强调人类处境的阴暗一面。抹杀人类的一致性,孤立地看待人类。萨特在晚期的这本书中明确指出“当我们说人对自己负责时,我们并不是指他仅仅对自己的个性负责而是对所有的人负责。”[26],“我们的责任因此要比先前设想的重大得多,因为它牵涉到整个人类。”[27]
  萨特举了两个例子,这两个例子都跟他人生中的重大选择相关。第一个是对于共产党的态度,参不参加共产党的公会就成为了一个我的自由选择的问题。如果我以一个公会会员的资格,宣称亲共是最好的选择,这就不仅仅是自己一个人承担责任的问题,它代表个人的观点,同时也是我展现给世界的观点。我的行动是代表全人类承担的责任。另一个例子同样与萨特人生的重大选择有关,是否结婚,是否生儿育女,尽管这一决定只是根据个人的处境、个人的情感或者欲望作出决定的,但这一来却不仅为自己承担责任。所以在对自己负责的同时,也应该对所有人负责。我在创造一种我希望人人都如此的人的形象。在模铸自己的同时,我模铸了他人。
  参考文献:
  [1]萨特.存在于虚无[M] .陈宣良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2
  [2]萨特.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M] .周煦良汤永宽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12
其他文献
每一季,都会抽出一个下午的时间去整理衣橱。我喜欢下午的时间,除了偶有的忧伤以外。强烈的光线透过窗子照在皮肤上,有一些温润的暖暖。光线里的飞舞的灰尘,看起来很懒散,我就坐在这样的尘里,一件件地翻出那些衣物,将过了季节的束之高阁,再将换季的拿出来,一些不再喜欢的整理打包送人,其他的统统拿出来清洗,晾晒,再仔细地挂起来。那被约束了一个季节的衣物带着阳光的味道又鲜活了起来。一件件地摩挲过去,还带着如有若无
期刊
【摘要】: 秦汉时期给后世留下了丰富的政治和文化遗产,对比西欧中世纪封建社会,秦汉社会性质和秦汉王朝的灭亡原因也有很多不同之处。不了解秦汉史,就无以了解以后中国数千年的历史文化;了解了秦汉史,才能深刻理解秦汉时期在整个中国历史进程中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秦汉时期;封建制;移民  秦汉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大一统时代,对以后的中国历史影响深远。这一时期历史的很多方面的的问题,吸引着我们去分
期刊
【摘要】:爱玩是孩子的天性,玩具是孩子的天使。开展一物多玩活动,首先要引起幼儿对器械的兴趣。幼儿的兴趣点在于教师的调动,因此教师每投放一种器械,首先把幼儿组织起来进行“鼓劲”,激发幼儿的探究欲望。再引导幼儿研究出更多玩法,并加以肯定。最后,鼓励幼儿采取不同形式进行练习与巩固。为此,我园大胆尝试,积极探索,将“一物多玩”融于民间游戏中,发展幼儿的创新能力,开辟了幼儿教育新天地。  【关键词】: 幼儿
期刊
【摘要】:对于歌唱气息的研究可能是一个普遍注意的问题,而对于钢琴演奏中的气息问题却很少有人去研究。作为一个从事多年钢琴教学的教师,在教学中经常看到学生在演奏中由于气息运用不当,导致演奏的音乐没有感染力、没有神韵,甚至有的学生对音乐产生了厌烦情绪,从此远离了音乐。使笔者想从学生实际演奏的气息问题入手,对钢琴教学进行了反思,结合实践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气息训练方法,来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钢琴。  【关键词
期刊
【摘要】::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全面深化改革的持续推进,我国城镇化建设进入了新的阶段,诸多问题也日益凸显。其中,失地农民被侵权的事情时有发生,他们的维权之路变得困难。本文试从新型城镇化过程中失地农民权益受损的现状出发,分析其原因,进而探求出相应的解决办法。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失地农民;维权  新型城镇化是以城乡统筹、城乡一体、产业互动、节约集约、生态宜居、和谐发展为基本特征的城镇化,是
期刊
已经记不清有多久了,我对钓鱼慢慢有了一种难以割舍的情怀。  闲来无事,一竿在手。把杂念卸下,把心事放下,只留心情在水边。泥土的清香、苇草的绿意、水波的涟漪、云脚的悠然,在钓者的心头映成一幅纯自然的写生画。而我,作为一名标准的“钓者”,每每也会自觉自愿地甘当画中的主角。冬去春来,寒暑易度,在留恋岸畔、坚守水波的时光里,我对生命、对岁月,也有了一重全新而朦胧的感悟;在扬杆静守、淡看风云的日子里,我从中
期刊
【摘要】:见贤思齐一直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优良品德,一个人如果能以欣赏的眼光发现别人长处,并且取长补短,学习别人的优点,将从中得到永恒的教诲与财富。  【关键词】:善于;发现;美  我们都知道,江河中容纳有污泥浊水,山林中暗藏有毒虫猛兽,美玉中隐藏有斑痕裂纹,这些都是很正常的事,一个人有缺点,也是无可厚非的。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对于他人的缺点,我们万万不可以狭隘的心胸和只盯着别人缺点的目光随意瞧不起
期刊
【摘要】: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进程中,经济与政治的发展决定了群众文化的建设问题与发展问题也会被赋予新的内涵,同时,群众的物质与精神需求也决定了群众文化发展的必要性。本文阐述了群众文化在新形势下的发展必要性,探究了如何建设、如何发展群众文化的问题。  【关键词】:新局面;文化需求;群众;机制  群众文化,顾名思义,即大众的文化,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精神利益的文化。新的经济形势、政治
期刊
【摘要】:符号互动理论是奠定社会心理学基础的一种理论取向,是带有社会学特色的社会心理学理论。它强调事物的意义、符号在社会过程及在社会心理、社会行为中的作用。在人际交往中,符号互动理论侧重研究个体和他人的关系,重视人的主观因素,强调人既是主体又是客体,认为个体的自我概念是个体和他人互动的产物。符号互动理论注重对个人之间的互动过程的研究。  【关键词】:符号、符号互动理论、人际交往。  符号互动理论是
期刊
我出生在北京,北京是祖国的首都,我是唱着“我爱北京天安门”慢慢长大的,我非常热爱这座城市。北京位于祖国的北方,地处华北平原的西北部,一年四季分明,动植物资源丰富多样。在成长过程中,我经历了北京的各个季节,北京的每个季节都很有特色,都给我留下了美好的回忆,但是如果问我最爱北京哪个季节,我会毫不犹豫地说,我最爱北京的秋天。  北京的秋天是丰收的季节。春华秋实,在经过半年的孕育,北京的秋天硕果累累,瓜果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