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地质量等别年度更新评价研究

来源 :现代农业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ream_6247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为满足耕地的可持续发展,国家出台土地开发整理复垦、耕地占补平衡等政策以保障耕地数量不减少、质量不降低。耕地质量等别年度更新评价工作对切实加强耕地数量和质量管理,保持耕地质量等别成果的现势性具有重要意义。以广东省博罗县为例,以2013年土地利用变更调查数据、2012年耕地质量等别年度更新评价成果等材料为基础,利用ArcGIS,对2012—2013年耕地数量及质量变化进行分析评价,形成2013年博罗县耕地质量等别年度更新评价成果,为当地土地规划、土地利用、土地整治和耕地保护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 耕地质量;等别;更新;评价;ArcGIS;广东博罗
  中图分类号 S15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09-0195-02
  Abstract In order to meet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cultivated land,the nation put forward series of policies such as land development and consolidation reclamation and balance of arable land system to ensure the quantity of cultivated land and the quality of cultivated land. Research on annually renewal valuation of cultivated land quality grade has an important significance for strengthen the quantity and quality of cultivated land as well as maintaining the quality of cultivated land. Taking Boluo County in Guangdong Province for example,based on land use change survey data in 2013 and the quality of cultivated land in 2012,ArcGIS was employed to do analysis and evaluation of cultivated land quantity and quality change between 2012 and 2013,and formed the annual update evaluation results of Boluo County in 2013,so as to provide scientific basis for land use planning,land consolidation and land protection work.
  Key words cultivated land quality;grade;renewal;valuation;ArcGIS;Boluo Guangdong
  我國人口多耕地少,保护耕地数量和质量对国家粮食安全来说至关重要。为及时掌握耕地变化情况,发现土地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国土资源部在全国范围内全面开展耕地质量等别年度更新评价工作。为保证耕地质量研究成果的现势性,自2011年起广东省开展耕地质量等级年度变更工作,每年在土地变更调查数据的基础上,开展各县区年度耕地质量等别更新评价工作。笔者以博罗县作为研究区域,以2013年土地利用现状变更调查数据、2012年度耕地质量等别年度更新评价结果及野外调研资料为基础,利用ArcGIS软件,依据《农用地质量分等规程》等要求对2012—2013年度新增、减少的耕地进行质量等别更新评价,形成2013年度博罗县耕地质量等别年度更新评价数据库,以期对广东省其他县区开展耕地质量等别年度更新评价工作提供参考[1]。
  1 研究区概况及数据来源
  1.1 研究区概况
  博罗县位于北纬23°3′50″~23°43′20″,东经113°49′50″~114°45′50″。地处广东省中南部,珠江三角洲东北端。东北接河源市,东南与惠州市区相连,南隔东江与东莞市相望,西连广州市,北邻龙门县。地势东北高西南低,自东北向西南倾斜,有丘陵、山谷平原、丘陵台地、小冲积平原等地形地貌。全县母岩及成土母质主要有花岗岩、片麻岩、砂页岩、变质砂岩、紫色砾岩、紫色砂岩、玄武岩、石灰岩及河流冲积层9种。一方面全县山川交错,谷宽坡缓,热量丰富,雨量充沛,植物速生,种类众多,河流密集,水资充足,为全县大农业的综合利用及全面发展提供了极为优越的自然条件。另一方面,由于山丘多、平地少,水热分配与人为作用长期影响,也表现出一些不利因素,如暴雨多、迳流强,有效水分低,侵蚀强度大;森林砍伐多、培育保护少,植被破坏大,覆盖面积小;河流短促,水流湍急,枯涨明显,洪涝干旱威势大。
  1.2 数据来源
  基础资料来源于2013年土地利用现状年度变更调查数据库、通过验收的2011—2013年博罗县土地开发与整治项目资料并落实到图上、2012年耕地质量等别年度更新评价成果、土壤普查材料、国土资源部下发的2013年度变更监测图斑以及相对应的实地照片、野外实地调研数据等。
  1.3 研究思路
  围绕耕地质量等别年度更新评价目标和要求,整理分析完善耕地质量等别更新资料,应用ArcGIS空间分析功能,将2013年土地利用现状变更数据库中的耕地图层与2012年耕地质量等别更新评价成果叠加,提取2013年度内新增、减少耕地图斑;对于未发生变化的耕地图斑,应该ArcGIS的属性链接功能,沿用至2013年度[2]。根据《农用地质量分等规程》《广东省农用地分等参数》《分等因素属性分级说明》等,确定研究区域耕地质量等别相关参数及分等因素指标体系,计算出新增及减少耕地的省级自然质量等指数、省级利用等指数、省级经济等指数[3-4],对2013年度耕地数量、质量变化进行分析评价,形成2013年度耕地质量等别年度更新数据包及耕地质量等别更新成果(图1~3),更新2013年度耕地质量等别数据库。   2 结果与分析
  2.1 2013年新增耕地变化分析
  博罗县2013年共新增耕地面积226.86 hm2,主要来源于土地开发、土地整理等项目,其中土地开发新增耕地223.42 hm2,占新增耕地总面积的98.48%;土地开发3.44 hm2,占新增耕地总面积的1.52%。新增耕地主要分布在杨侨镇、杨村镇、观音阁镇,其中杨侨镇新增耕地150.07 hm2,占新增耕地面积的66.15%。杨村镇新增耕地面积59.78 hm2,占新增耕地面积的26.35%。观音阁镇新增耕地17.01 hm2,占新增耕地面积的7.5%。新增耕地的质量等别见表1。
  通过表1可以看出,研究区域内新增耕地面积中质量相对偏低,主要是因为新增的耕地分布位置远离县城、位置较偏、交通等配套基础设施相对落后,还需大量投入改善耕地的生产生活条件。
  2.2 2013年减少耕地变化分析
  博罗县2013年度減少耕地177.22 hm2,其中新增建设占用耕地163.55 hm2,占减少耕地面积的92.29%;农业结构调整占用耕地33.67 hm2,占减少耕地面积的19.00%。减少的耕地主要集中在石坝镇和罗阳镇,共75.39 hm2,占减少耕地总面积42.54%左右。其次是园洲镇、石湾镇、杨侨镇和长宁镇,减少面积在10~20 hm2之间。其余各镇减少面积均在10 hm2以下。各乡镇耕地面积减少幅度与其发展趋势是相符的,罗阳镇作为县政府所在地,吸引众多项目前来投资,建设需要占用大量耕地;石坝镇引进河源电厂坑子灰场等重点项目,也需要占用大量耕地。园洲镇、石湾镇等毗邻东莞,受东莞经济辐射影响,交通优势优越,前来投资企业多;杨侨镇作为县域东部工业园区的重要组成乡镇,也吸引企业前来投资;长宁镇紧靠罗浮山,大力发展旅游经济,商住用地增加较快。
  减少的耕地质量等别分布见表2。与新增耕地质量等别相比,减少耕地的质量等别要差,说明在博罗县在发展建设过程中,优先考虑使用质量相对较差的土地,有效防止了质量较高的耕地的占用,保持了土地的可持续发展。
  3 结论与讨论
  博罗县耕地质量等别更新评价是根据当地土壤因素及其他影响因素进行的综合评定,真实准确反映了区域内农用地实际利用情况,为区域内优化布局、耕地占补平衡由单纯数量平衡向数量和质量综合平衡升级提供了依据,为土地整治规划编制、项目设计提供基础资料,为下一轮耕地质量等别年度更新评价工作奠定基础。此次耕地质量等别评价未纳入环境指标影响,随着经济快速发展,污染物排放量增加,环境对耕地影响越来越大,但此次由于基础资料的有限性,未将环境对耕地影响纳入评价指标体系,有待于将来更深入的研究。
  4 参考文献
  [1] 沈仁芳,陈美军,孔祥斌,等.耕地质量的概念和评价与管理对策[J].土壤学报,2012,49(6):1210-1217.
  [2] 程柱.耕地质量等别年度更新评价研究:以湘潭县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15,43(36):315-317.
  [3] 徐进才.中国耕地质量等级调查与评定:内蒙古卷[M].北京:中国大地出版社,2010.
  [4] 李立强,张青璞,仲静.县级耕地质量等别时空变化特征[J].西部资源,2015(6):129-132.
其他文献
摘要 蔬菜和水果中有机氯、拟除虫菊酯类的检测一直是人们关注的重点和热点。该文探讨了采用气相色谱仪测定蔬菜和水果中9种有机氯、拟除虫菊酯类的方法,重点改进优化了样品前处理的技术方法,蔬菜和水果样品匀浆后,经乙腈提取,再经过分离、净化、浓缩,毛细管气相色谱柱分离,最后定量检测,能够准确测定蔬菜和水果中9種有机氯、拟除虫菊酯类。该文提供的方法操作简便快速、结果准确可靠,适合蔬菜和水果中有机氯、菊酯类农药
摘要 RNA植物病毒常用的检测方法有生物学检测法、电子显微镜技术、血清学方法和分子生物学方法等,对这些方法的应用及其特点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相应的总结,以期能够更好地运用这些方法,进行植物RNA病毒的检测与研究。  关键词 植物RNA病毒;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中图分类号 S432.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09-0150-03  Abstract Commonly
摘要 总结了云南弥勒蔗区甘蔗螟虫的发生与危害情况,分别从螟虫种类、甘蔗种植制度、蔗区环境气候差异、甘蔗生产农户分散经营现状、防治误区等方面分析螟害发生原因,提出以化学防治为主、物理防治和农业防治为辅的防治对策。  关键词 甘蔗螟虫;危害;发生原因;防治对策;云南弥勒;蔗区  中图分类号 S435.66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
摘要 总结晋中地区四季丰菜豆早春大棚栽培技术,包括整地做畦、定植、定植后管理、病虫害及常见问题防治、采收等方面内容,以供种植户参考。  关键词 四季丰菜豆;早春;大棚;栽培技术;晋中地区  中图分类号 S643.704 .7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23-0072-01  菜豆品种四季丰是山西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经济研究所自主选育出的一个蔓生性菜豆品种,主要特点为
摘要 目前威海地区已成为全国最大的西洋参主产区,病害问题十分突出。阐述了威海地区西洋参病害发生的种类、时期、规律及病害的防治原则,并从农业防治、化学防治等方面提出了综合防治技术,以期为我国西洋参产业生态有机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 西洋参病害;综合防治技术;山东威海  中图分类号 S435.675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07-0123-02  Abstra
摘要 利用2004—2014年5—9月的常规气象资料和青海省东北部10个自动气象站的小时气象要素资料,对青海省东北部短时强降水的时空分布特征、地面气象要素特征、环流形势、云图TBB变化特征等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表明:青海省东北部短时强降水多以局地对流性降水为主,范围小、持续时间短,主要集中在7—8月,以夜雨为主,16:00—24:00为主高峰;由副高压与高空槽形成的“东高西低”的天气形势是出现短时
摘要 总结西藏大花红景天栽培技术,包括育苗、整地移栽、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内容,以期为大花红景天的人工栽培提供参考。  关键词 西藏大花红景天;育苗;移栽;田间管理  中图分类号 S567.2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23-0087-01  红景天系景天科红景天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大花红景天植株强健,地下茎肥厚,地上茎簇生、粗壮而直立,花期9—10月,伞房花序
摘要 为明确2种阿维菌素B2产品5%阿维菌素B2乳油和柏威霉素对苦瓜根结线虫病的防治效果和施药方法,进行了田间试验。结果表明,试验药剂5%阿维菌素B2乳油对苦瓜根结线虫病的防治效果显著。其中5%阿维菌素B2乳油1 000倍液蘸根并于定植后60 d随水冲施防效最高,达到93.22%左右。柏威霉素单独使用对苦瓜根结线虫病防效不明显,但同5%阿维菌素B2乳油配合使用,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在施药后60 d达
摘要 分析了江西省基层气象为农服务社会化工作开展情况,指出了基层气象为农服务社会化工作中存在的基层气象为农服务力量不足、承接为农服务组织少、承接主体从业人员素质不高等问题,并提出了建立健全政府购买气象为农服务体制机制、积极探索气象为农服务社会化发展的新途径、培育气象为农服务社会化力量等对策,以期为基层气象为农服务社会化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 气象;为农服务:社会化;现状;对策  中图分类号 S1
摘要 利用临夏州1971—2015年6个气象站霜冻(地面最低温度≤0 ℃)资料,系统分析了该区域霜冻的时空分布、强度和持续性等气候特征。结果表明:临夏州霜冻天气主要发生在东乡、和政等高海拔地区,全州年、年代霜冻日数总体呈减少趋势,出现的时间主要在4月、5月及9月的中下旬;各种强度的霜冻日数差别很大,随着霜冻强度的增强,霜冻日数逐渐减少,同时霜冻的强度逐年减弱的趋势明显;4月上旬及中旬的前半旬每日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