雾与霾:一样的遮蔽,不一样的待遇

来源 :初中生世界·七年级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wait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秋冬季的到来,除了一股股冷空气陆续造访,还有时不时出来作怪的雾霾。
  其实,有时候是雾,有时候是霾,有时候既有雾又有霾。下雾时,一切总是湿漉漉的。都说雾是接地的云彩,是無处安放的水滴,可见却又无形,可弄湿人的衣裳却不会被抓住。有好多人赞美雾,因为雾让一切变得朦胧,也变得清新,为世界增添了诗意;雾可以为植物带来水分,如高山云雾茶深得雾的滋养。也有人不喜欢雾,因为它耽误了旅人的行程,模糊了情人的眼睛,遮蔽了心灵的阳光。
  可是,随着人类工业化的进程,一种类似雾的天气状况——霾——诞生了。它比雾更令人讨厌。如果说雾在人间还有知己和朋友,那么霾就像过街的老鼠。它不光影响交通出行,可怕的是,还进入人的身体,危害大家的健康。不过,近两年,我国大力倡导环境保护,“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雾霾已经越来越少了。我们有理由相信,雾霾很快就会毫无立锥之地,不得不从华夏大地溜走!
  总之,雾和霾同样能遮蔽人的眼睛,但得到的待遇可是云泥之别。
其他文献
A novel differential-phase-shift-keying (DPSK)/pulse-position-modulation (PPM) orthogonal modulation is proposed for optical labeling applications,with PPM data
期刊
Ultrafast third-order nonlinear optical response of bulk 6H-SiC undoped and doped with different nitrogen concentrations are investigated utilizing fetosecond Z
期刊
学生是祖国的希望和未来,他们的健康成长、全面发展关系着祖国的前途与命运.作为教育工作者要站在讲政治的高度,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工作全局,真正做到情为学生所系,利为学生所
期刊
An investigation into the properties of nanocrystalline(NC) materials with sample lengths less than 30 mm seems to be a challenge by using conventional mechanic
期刊
山上,云多,雾也多;一到冬天,就好像住在云中、雾里。  有时候,云是云,雾是雾;有时候,云雾一家,混沌不分。我坐在窗前,常常可以看见如烟似的轻雾自谷中袅袅升起,如丝如缕。  刚刚还是朗朗乾坤,青色山脉犹向你招手含笑,霎时便白茫茫一片,山在虚无缥缈间,仿佛真有“仙乐风飘处处闻”呢!打开窗子,它们便像不请自来的客人,施施然、悠悠然地登堂入室,真想掬它一把,做一支棉花糖,有薄荷的清凉、栀子花的芬芳,化入
期刊
期刊
电视时政新闻节目要取得理想的传播效果,除了题材典型、内容鲜活、导向正确外,叙事体系也要相应地变化和改进。在当前新兴媒体快速崛起的全媒体时代,生硬、刻板、僵化的播报
最无奈的吐槽:rn落日川渚寒,愁云绕天起.rn短翮不能翔,徘徊烟雾里.rn——〔南北朝〕鲍照《赠傅都曹别》rn吐槽:不要总羡慕自由的小鸟,那些翅膀短的鸟飞不高又怕冷,特别是遇到
期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