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神经营养因子TAT-13DNF对胚胎干细胞分化的影响

来源 :中国骨与关节外科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ngyin_wangy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合成的新型神经营养因子TAT-BDNF对胚胎干细胞(ESCs)分化的影响,为进一步TAT-BD-NF联合干细胞移植治疗脊髓损伤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取ESCs E14进行体外培养,在全反视黄酸诱导分化的基础上加入20μg/L TAT-BDNF,通过免疫细胞化学染色观察此融合蛋白对ESC分化的影响.结果 TAT-BDNF能促使E14胚胎干细胞分化为多巴胺能神经元和γ氨基丁酸能神经元.随着作用时间的延长,表达成熟神经元NF-200的细胞比例逐步提高(7 d时约37.4%±2.7%、21 d时82.3%±7.6%);TH阳性的细胞比例也逐渐增多(7 d时约7.9%±1.6%,21 d时44%±3.5%),而且神经元的轴突也更加细长.结论 新型神经营养因子TAT-BDNF能促进ESCs细胞向神经元分化并促进神经元成熟.
其他文献
本文从施工阶段安全监理的主要工作内容、建设工程安全监理的工作程序、施工过程中安全监理方法等方面着重阐述了工程监理是如何做好施工阶段安全监理工作的。
肺表面活性蛋白A除参与肺炎症反应过程外,还在变应性疾病中发挥重要的生物学功能.本文概述了肺表面活性蛋白A的结构、生物学功能,综述其与变应性疾病的关系、参与变应性疾病的作用机制及在基因敲除小鼠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目的 探讨自体脂肪颗粒移植在面部软组织凹陷畸形矫正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注射器法从供区皮下抽吸脂肪颗粒,经过冲洗后少量多层次的注射移植到面部凹陷部位.结果 18例患者均进行了随访,最短者1.5个月,最长者2年,平均14个月,全部患者面部凹陷畸形得到不同程度的矫正,充填后丰满平坦,双侧对称者占77.8%;凹陷术后较丰满,双侧基本对称占16.7%;凹陷较丰满双侧轻度不对称者占5.5%.无1例出现血肿、脂
目的 通过研究环孢素A对吻合血管异体骨移植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s)表型改变的影响,探讨移植物血管动态变化的规律. 方法 建立兔吻合血管异体骨移植修复股骨大段缺损的模型,动物分为实验组(术后应用环孢素A)及对照组(术后未应用环孢素A),在不同时段取出移植物血管制作组织学切片,观察血管壁形态和结构变化,研究VSMCs的表型改变. 结果 实验组和对照组的供体血管都呈进行性狭窄,血管内膜逐渐增厚,但实
目的 探讨围绝经期子宫异常出血的子宫内膜组织病理学变化,了解引起围绝经期子宫异常出血的常见原因.方法 对870例围绝经期子宫异常出血的子宫内膜活检标本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围绝经期子宫异常出血的子宫内膜病变中最常见的是子宫内膜增生(76.67%),其中绝大多数表现为单纯性增生(66.12%),患子宫内膜癌的患者占3.0%,以高分化子宫内膜样腺癌居多(88.46%).子宫内膜样腺癌的组织学特点是:子
目的 通过有限元方法对内收型股骨颈骨折的不同角度空心加压螺钉固定技术进行比较,判断何种技术生物力学更稳定. 方法 以内收型股骨颈骨折为研究对象建立有限元模型,模拟单腿站立时的受载情况,对倒三角构型不同角度5组模型置钉技术分别进行有限元计算. 结果 三钉固定时,各模型抗扭能力相当,5个模型中,传统模型抗张性较好,其中模型2综合指标最好,低角度模型中,虽然模型4、5抗压能力强,但综合指标要差些,其中模
目的:利用孕妇血浆中的胎儿DNA进行无创伤性β地中海贫血产前基因诊断.方法:从需要进行β地中海贫血产前基因诊断的高危夫妇中筛选出丈夫为β珠蛋白基因密码子(CD)17、CD43、
本院自2002年3至2005年12月采用"双针法"行输精管结扎23例,现介绍如下: 1.手术器械:直针2根(可用缝衣针代替),血管钳(蚊式)1把,注射器(5ml)1只,注射针头(6#或7#)1只,1#丝线
近几年汉坦病毒的研究进展较快,新型或新亚型病毒不断被发现,目前汉坦病毒至少可分为34个血清型/基因型,并证实至少有22个型的汉坦病毒可引起人类疾病,其中7个型引起肾综合征出血热,15个型引起汉坦病毒肺综合征,尚有10多型汉坦病毒与人类疾病关系还不太清楚.本文就汉坦病毒的血清学和基因分型方法、一些新型病毒的发现以及各型病毒的宿主、分布及致病性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并对我国汉坦病毒分型现状和存在的
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TRAIL)是近年来颇受关注的一个新的凋亡分子,可选择性促进肿瘤细胞凋亡,对正常细胞的凋亡作用较弱.目前发现的该家族成员包括TRAIL和它的5个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