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室间隔缺损矫治术后左侧房室瓣反流的外科治疗

来源 :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05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为提高房室间隔缺损修补术后左侧房室瓣反流的外科治疗效果,探讨其瓣膜的病理改变、手术方法的选择,总结围手术期处理经验.方法 回顾分析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1995年1月至2009年12月收治29例房室间隔缺损矫治术后左侧房室瓣反流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6例,女13例;年龄4~62岁,平均年龄26.5岁;术前心功能分级(NYHA)Ⅱ级10例,Ⅲ级17例,Ⅳ级2例;曾行部分性房室间隔缺损矫治术18例,完全性房室间隔缺损矫治术11例;再次手术行心瓣膜修复术17例,心瓣膜置换术12例.结果 手术后早期因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1例;1例患者行心瓣膜置换术后发生永久性Ⅲ°房室传导阻滞而安装永久心脏起搏器,1例4岁患者行心瓣膜置换术后不能撤离体外循环而行左心辅助56 h后痊愈出院.术后随访25例,失访3例,均为行瓣膜修复患者;术后随访6个月~14年,平均8.2年;随访14例心瓣膜修复患者,左侧房室瓣前向血流均无明显加快,10例左侧房室瓣轻微或轻度反流,1例中度反流,3例分别于再次手术后10 d、3年和6年再发左侧房室瓣重度反流,最终行心瓣膜置换术;25例患者术后心功能明显改善,Ⅰ级17例、Ⅱ级6例、Ⅲ级2例;胸部X线片示:心影较术前明显缩小,心胸比率0.53~0.67(0.60±0.11);未发现远期死亡.结论 对房室间隔缺损矫治术后再发生的左侧房室瓣反流,进行及时的手术治疗,选择恰当的手术方式,能取得满意的近期和远期疗效.
其他文献
合理进行农村的能源规划,对农业发展和污染治理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本文在分析了中国农村能源利用现状的基础上,为新农村建设中能源规划提出了若干建议.
"中国季度宏观经济模型(CQMM)"课题组于2010年2月6日在北京举行了中国季度宏观经济模型第八次预测发布.课题组利用最新发表的宏观经济季度数据估计模型(CQMM),对2010年和2011
目的评价规范验光对LASIK疗效的影响。方法首先分别对成人近视患者77例(154眼)进行自然瞳孔电脑验光、散瞳电脑验光和视网膜检影,及复瞳后显然验光的检查。应用NIDEKEC5000准
对早春小拱棚黄瓜常见的7种生理性病害的症状、病因、防治技术分别进行介绍.
文章主要论述了农业院校,以及农业院校的毕业生在建设新农村中的作用.指出农业院校在新农村建设的人才培养,科技研发,以及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决策中占有重要地位,同时文章还
本文对临床分离的12株鸭大肠杆菌进行了ESBLs检测,并用K-B纸片法测定了其对常见几种抗菌药物的敏感性,以期为抗菌药的临床合理应用提供依据.结果表明:临床分离的12株大肠杆菌
采用电子万能试验机、显微硬度计以及电化学综合测试仪分别测试了Ni-Ga-Fe-Co系合金抗压强度、显微硬度和在w(NaCl)=3.5%溶液中的阳极极化曲线;研究了热处理对Ni-Ga-Fe-Co系
当前水稻田间稻纵卷叶螟发生严重,自"两高"农药禁用后,农民防治药剂以毒死蜱为主,长期单一的施用将带来较多隐患.经试验分析,30%丙溴磷*毒死蜱EC防治稻纵卷叶螟药效好,防效较
为了探寻形成冲压件表面冲击线的影响因素,采用Dynaform板料成形软件,以曲面扁壳件为模型对不同工艺条件下的成形过程进行模拟分析。模拟结果表明,间隙压边对冲压件表面冲击
目的:检测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转化生长因子βⅡ型受体(TGFBR2)的表达,并探讨其表达的变化与NSCLC的发生的相关性及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方法:采用组织芯片技术和免疫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