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高职教学目标浅析

来源 :山西教育·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yucanq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育部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职业教育要以区域产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为依据,强化办学特色,促进“五个对接”,即:专业与职业岗位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五个对接”对现代高职教师业务水平和教学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优化教学设计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前提,是应对现代高职教育发展的重要策略。其中,教学目标占据着核心的地位,是教学设计的关键环节。

一、高职教学目标及其地位、作用


  1.教学目标的含义及其地位。
  “教学目标是对教学活动的预期”,即教学活动促使学习者发生变化的预期。教学目标“决定了教学活动的方向和教学的进程,影响教师对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选择,同时为教师提供检验教学效果的标准。明确的教学目标有助于教师与学生之间进行有效的交流,恰当的教学目标对学习者具有导向和激励的作用”。由此看来,教学目标对学生、教师、课程、教法、评价及其相互关系的作用是多重的、全方位的,而科学的教学设计必然以合理地设置教学目标为前提。
  2.设置教学目标是教学设计的核心任务。
  教学设计也称教学系统设计、备课。它的直接目的是为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通过统筹规划形成系统的教学方案。主要教学目标要素有学情、课标(大纲)、教材、重点与难点、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学过程、教学资料等。其中,分析课标(大纲)、教材、学情是为设置教学目标而服务的,而其他要素则是贯彻执行教学目标的手段、方法和过程。因此,分析学情、课标(大纲)、教材与设置科学的教学目标便构成了教学设计的核心任务。
  3.教学目标是实现教学目的的有效措施。
  教学目的是知识和技术技能内容的表述,也即学习任务(教师的教学任务);目标是学习知识和掌握技术技能所达到程度标准的表述。简单地说,教学目的是指学什么、做什么,而教学目标则是学到何种程度、做到何种程度。教学目标同时对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均有直接的指向作用,能使教和学目标一致,既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更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把教和学两方面的积极性较好地统一起来。

二、正确把握教学目标的特征


  1.正确把握教学目标的多重性。
  教育的功能是多重的,因而教学目标也是多重的。自近代工业革命以来,系统教学思想提出以后,教学目标不再是单一的。自以夸美纽斯对教学提出教学知识、发展才能、培养德行三项任务以来,我国基本上把教学目标分为知识目标、能力目标、素质目标(或价值目标、情感目标)三个类别的目标。因此,在设计教学目标时,无论是课程目标、单元目标,还是课时目标,都要注重目标的全面性,特别是高职课程,在能力目标和素质目标上,要特别予以关注,以此承接专业目标能力要求和对应行业、企业、岗位群的素质要求。
  2.正确把握教学目标的层次性。
  层次性是教学目标共性与个性的统一。学生的特征是共性与个性的统一,因而教学目标是基础性目标与发展性目标的统一。基础性目标是全体学生应该达到的目标,即基础性目标是依据高职学生生理特征、心理特征、学习基础和认知能力共性的基础上,对全体学生提出的基本的、共同的学习要求;发展性目标是基础性目标实现后部分学生能够达到的目标。因此,“教学目标的设计要遵循‘因材施教’原则,设计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以满足不同学生需要”,从而促使每一个学习者在教学活动后发生预期的变化。
  3.正确把握教学目标的动态性。
  教学目标是确定性与动态性的统一。在实施教学设计之前所设置的教学目标是确定的,它对教学材料的选取,对教学模式和方法及手段的选择,对教学情境和环节的创设,教学时间的安排都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然而,这种既定性是预设的,并非一成不变的。因为教学要素会随时发生变化,相应地对预设教学目标也需进行调整,甚至在生成教学目标的课堂也会发生调整,生成新的教学目标。因此,我们要有教学目标始终是动态的理念,注重把行业、企业的新技术、新知识补充进来以弥补教材的落后性,顺应课堂学生的反应变化改变教学方法和手段以提高教学实效性。

三、设置教学目标的主要依据分析


  设计教学目标的主要依据有学情、课标(教学大纲)、教材和教师的专业素质。学情、课标和教材是影响教学目标设计的外部因素,教师的专业素质是影响教学目标设计的内部因素。
  1.高职学情分析。
  在学习能力方面,高职学生在高中阶段储备了一定的知识结构和基础能力,但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缺乏系统性和有效的自我学习能力和精神。感性认知能力强,抽象思维能力弱。在职业能力方面,求知好学有理想,但缺乏持之以恒的信念和吃苦耐劳精神的支撑。兴趣广泛有热情,但缺乏明确的职业指向和引领。有较强的发展就业创业能力的愿望,但缺乏奉献精神、协作精神、竞争意识、就业创业意识,对实践性教学积极参与,重视技术技能的培养,对理论教学兴趣差,忽视理论知识的储备。
  2.高职课标(大纲)分析。
  课标(大纲)是教学任务规范性的表述和准则性要求,是组织教学活动的重要依据,是教材的纲领,同时也是检验教学和学习质量是否能够达到教学目的的准绳。根据教学目的与教学目标的辩证关系,课标(大纲)为教学目标提供了学习基本内容和预期方向的依据。分析课标(大纲),要明确教学任务及层次达成度的要求,理解课标中蕴含的教学思想、教学理念和教学建议,正确把握教学目的,从而为设置目标的多重性、层次性和达成度提供基本依据。目前,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是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课程体系的构建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以职业岗位能力为依据,目的是使学生在典型工作任务的驱动下学习理论知识,掌握职业技能。所以《高职课程标准》必须以就业为导向,以实际工作任务为依据确定课程内容。
  3.高职教材分析。
  教材是进行教学的基本材料,是学习和掌握知识、技术技能、素质养成的基本内容,是课标(大纲)的细化和展开,是课程的载体。分析教材的首要任务,是把握每一单元的知识和技术要点、重点和难点、教学内容的逻辑结构,为设计不同类型的教学目标提供学习基本内容依据并为实现教学目标创造条件。分析教材的主要任务是分析重点、难点,依靠科学的方法和途径找到解决的办法,为实现教学目标解决主要矛盾;主题是围绕预设教学目标将教材体系转化为教学体系,形成教案。这个转化过程,就是实现教学目标的规划过程,教案是实现教学目标的蓝图。
  4.高职教师专业素质分析。
  “教师的专业素养主要包括专业思想、专业知识、专业能力及个性心理品质等方面”,而每一方面对教学目标决策都起着一定的影响作用。专业思想、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均包含教育学科和教师所学学科两个方面的内涵,是一个比较复杂的体系。鉴于高职类院校的培养目标和实践类课型突出的要求,教师在具备教育学科专业知识和能力的基础上,必须在所学学科专业方面下功夫,专业知识必须扎实,专业技术技能必须娴熟。同时,还要具备一定的文化修养,以全面的发展和完善的人格对教学目标决策施以积极的影响。
  高职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具备某一特定职业或职业群所需综合职业能力、从事生产和管理第一线服务的应用型和技术型人才。因此,高职教学设计要把加强职业道德和职业技能训练作为最终教学目标,以生产实践的实际情况为依据,兼顾职业岗位的短期、中期和长期變化,面向市场、面向实际职业岗位设计教学模式,培养能够适应社会需要的高级技能人才。
其他文献
作为一名初中数学教师,我在家访中常常发现,班里所谓“差生”,他们的小学成绩似乎还不错,但是进入初中阶段后成绩却日渐下滑。其实,在小学向初中过渡阶段,学生的成绩出现波动,这是一个极其普遍的现象。做好过渡阶段教学的衔接直接关系到学生后期的学习状态。一、小学数学与初中数学教学衔接不当的因素  1.思维方式的要求差异。由于小学阶段属于教育的基础阶段,学生需要完成一些基础数学知识的积累。由于小学生的能力有限
期刊
音乐审美能力,某种程度上讲,直接决定了学生的音乐素养。对于初中生来说,音乐审美能力是沟通音乐与美术的桥梁,通过其审美能力的培养可以推促音乐与美术实现无缝对接。相对而言,音乐更多地属于个人素养,在一定程度上依赖于学生个体的天赋。因而,在培养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同时,教师必须要系统地研究学生,精准地把握他们的音乐水平和兴趣以及所掌握的音乐常识,采取针对性措施,推促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提升。一、激发兴趣,奠
期刊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帮助学生养成自主学习和主动探究的良好习惯是当前教育的重点。然而,在传统教学方法的影响下,初中阶段的学生普遍缺乏自主学习意识,在学习上容易滋生惰性。因此,教师可以引进导学案,利用有效的导学案,启发学生自主学习,促进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本文结合牛津初中英语教学实例,深入剖析如何优化导学案,让导学案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提高英语教学效果,促进学生发展。一、课前
期刊
快乐体育是让学生在体育运动中体验到参与、理解、掌握以及创新运动的乐趣。在立足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同时,注重激发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创新意识,使师生在体育教学课堂中形成融洽、合作的教学气氛,使体育教学更加生动活泼,使学生能够体验运动过程中克服困难而取得成功的快乐情感。  近年来,太原市示范性综合实践基地将快乐体育内容融入体育教学,它对于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丰富教学内容和形式、改革教学方法发挥了良好的作用
期刊
《英语课程标准》提出,现代外语教育注重语言学习的过程,强调语言学习的实践性,主张学生在语境中接触、体验和理解真实语言,并在此基础上学习和运用语言。在英语课堂中,角色扮演是一种在故事情境中通过扮演角色进行互动的教学活动。在这种教学活动中,学生根据特定的角色要求和特定情境,用贴合情境的语言、动作及表情将角色自然地表现出来。把角色扮演引入英语课堂,让学生在情境中体验理解英语,学习和运用英语,可以极大地调
期刊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体育教学活动在小学的教学体系中占据了重要比例。在小学体育课程中合理地运用游戏,不仅能培养小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还能增加他们对其他课程的学习兴趣。一、激发兴趣,调整心态  在目前的体育课程中,大部分教师只是让学生做简单的热身运动,如沿着操场慢跑或做定位操,只是单纯地让学生在上课前做好运动的准备。如此枯燥乏味的准备活动让学生提不起学习兴趣,从而使体育教学活动达不到理想效果。因此,合理
期刊
我国古代有“一言可以兴邦,一言也可以误国”之说,也有“一人之辩重于九鼎之宝,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之论。当今,人们又把口才、美元和电脑看做“三大战略武器”,口才的作用和价值可见一斑。那么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口才?仅仅依靠课本上的口语交际远远不够,还需要教师多维度、多渠道进行培养。一、立足课堂,让学生开口说  在教学中我们发现,很多学生“金口难开”,很少主动张口说话,为了能让学生敢说,我利用课堂教学的
期刊
语文阅读的知识点是一个整体,阅读能力的形成不仅包括基本的语言知识,还包括阅读理解能力和驾驭材料语篇的能力。这种知识特点要求语文教师在开展阅读教学时,要将零散的文章根据体裁进行划分,进而形成一个知识系统,在此基础上针对不同体裁采取相应的教学方法,实现对学生进行阅读能力全面培养和提升的教学目标。一、“体裁教学法”在诗歌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诗歌是重要的阅读教学内容之一,现有小学语文苏教
期刊
思维导图(Mind Mapping)又称为心智图,它作为一种可视化的思维工具,是放射性思维的表达,同时也是表述大脑思维的图解工具。教师在英语教学中,结合自身的教学策略和教育智慧,运用非线性思维工具将思维教育与情感教育相结合,可以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一、思维导图的内涵与应用优势  思维导图是一种广泛应用于课堂教学的可视化思维工具,它有助于学生放射性思维的表达。思维导图其实质是人类思维的自然表达过程,
期刊
对于小学数学这一技能型学科来说,设计一定数量的作业,有利于巩固学生所学技能,推促其内化,为其能力形成提供铺垫。对此笔者认为,针对数学学科来说,需要作业,但是更要优化作业,以便让学生在巩固所学知识的同时,从中享受学习。一、立足学生实际,设计趣味作业  传统作业只关注题型,关注知识点是否训练到位,形式比较单一,只是一味地让学生写,这对于生性活泼好动的小学生来说,自然是一个负担。因而要让学生真正爱上作业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