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通过临床病例资料观察经颅多普勒(TCD)联合彩色多普勒超声(彩超)在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SSS)患者100例的临床诊断中的效果。方法:100例SSS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采用TCD对患者双侧椎动脉血流速度及频谱的变化进行检测,采用彩超对锁骨下动脉血管闭塞及狭窄程度进行检测。结果:本组100例患者中,经TCD检测Ⅰ期盗血47例(左侧23例、右侧24例);Ⅱ期盗血33例(左侧19例、右侧14例);Ⅲ期盗血20例(左侧11例、右侧9例)。经彩超检测Ⅰ期盗血49例(左侧25例、右侧24例);Ⅱ期盗血21例(左侧13例、右侧8例);Ⅲ期盗血30例(左侧18例、右侧12例)。SSS锁骨下动脉起始部彩超表现:轻度狭窄59例,中度狭窄27例,重度狭窄10例,闭塞4例。结论:在SSS的临床诊断中应用TCD操作简便,结果直观清晰,联合彩超可以提高对SSS病因、病变部位及程度的检测准确性。
【关键词】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经颅多普勒;彩色多普勒超声
【中图分类号】R44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8439(2015)05―0046―01
以往临床中对于SSS的诊断以血管造影(DSA)或CT为主,操作及诊断的难度都很大。20世纪80年代初,Aaslid等发现,TCD能够对患者血流速度、频谱改变、颅内及颈部血管的狭窄或闭塞程度进行准确的判断,联合彩超可以明确锁骨下动脉及无名动脉的狭窄部位、程度及病因,丰富了SSS的诊断信息,大大增加了诊断的准确性。本文中将通过临床病例资料观察TCD联合彩超在SSS患者临床诊断中的效果,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本院2013年1~7月行TCD联合彩超检测的100例SSS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其中男54例,女46例;年龄47~82岁,平均年龄(65.61±6.24)岁;临床症状为头晕、耳鸣、视物模糊、发作性晕厥、双侧上肢脉压差增大、肢体运动异常等,排除患有心、肺、肾功能障碍及精神障碍的患者。
1.2 方法
1.2.1 TCD检查 采用德国DwL公司生产的DoppLer2型经颅多普勒诊断仪,患者取平卧或侧卧位,将2MHz探头由双侧颞窗及枕窗进行探测,观察患者的大脑中、前、后动脉,椎动脉以及基底动脉,并详细记录血流方向、血流速度、搏动指数及频谱形态。
1.2.2 彩超检查 采用美国通用公司生产的Logiq7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5~7MHz;检查中患者去枕平卧,头偏向对侧,先对其颈动脉、椎动脉及锁骨下动脉进行常规检查,并记录声像图表现、血流显像及脉冲图形,在锁骨下动脉近心端检查时如果高频探头扫查不理想可改用凸阵或扇形探头扫查[1]。
1.3 评价标准[2] TCD诊断将SSS分为三期:①Ⅰ期:血流方向改变微小,出现收缩期切迹;②Ⅱ期:收缩期血流反向而舒张期血流正向;③Ⅲ期:血流完全反向。锁骨下动脉近心端狭窄或闭塞程度诊断标准:①轻度狭窄(30%~49%):收缩期峰值流速150~200cm/s;②中度狭(50%~75%):收缩期峰值流速200~400cm/s;③重度狭窄(>75%):收缩期峰值流速>400cm/s;④闭塞:无血流信号。
2 结果
本组100例患者中,经TCD检测Ⅰ期盗血47例(左侧23例、右侧24例);Ⅱ期盗血33例(左侧19例、右侧14例);Ⅲ期盗血20例(左侧11例、右侧9例)。经彩超检测Ⅰ期盗血49例(左侧25例、右侧24例);Ⅱ期盗血21例(左侧13例、右侧8例);Ⅲ期盗血30例(左侧18例、右侧12例)。SSS锁骨下动脉起始部彩超表现:轻度狭窄59例,中度狭窄27例,重度狭窄10例,闭塞4例。
3 讨论
SSS是指锁骨下动脉或无名动脉近心段发生狭窄或闭塞性损害,形成虹吸作用,进而引起患侧椎动脉血流逆行流向患侧锁骨下动脉远心段,导致椎—基底动脉缺血性发作和(或)患侧上肢缺血性症候。DSA对不完全盗血患者的诊断敏感性较差,而CT会对患者产生放射损伤,可重复性差,而且对检测条件的要求较高,都不适合作为SSS的常规诊断方法。
TCD的工作原理是将低频声波与脉冲多普勒技术,利用声波穿透颅骨薄弱部位,可以对颅内动脉血流动力学变化有直观的反映,而且对血流方向(微小血流方向改变)有很好的敏感性。彩超可以通过观察血流动力学变化对颅内、颈部动脉狭窄或闭塞的部位及程度进行判断,并通过血流方向判断盗血的存在与程度,但是,对于狭窄部位较深或椎动脉颅外段走向曲折的患者,彩超的漏诊率还是比较高的,因此在诊断中要注意联合TCD与彩超检查以提高准确率。
综上所述,在SSS的临床诊断中应用TCD操作简便,结果直观清晰,联合彩超可以提高对SSS病因、病变部位及程度的检测准确性。
[1]闫进,杨志娟,于德林.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的诊断方法探讨.中国城乡企业卫生,2012,152(6):13.
[2]杨志娟,于德林,王新平.经颅多普勒结合悦栽血管造影对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的诊断价值.山东医药,2012,52(21):77
【关键词】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经颅多普勒;彩色多普勒超声
【中图分类号】R44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8439(2015)05―0046―01
以往临床中对于SSS的诊断以血管造影(DSA)或CT为主,操作及诊断的难度都很大。20世纪80年代初,Aaslid等发现,TCD能够对患者血流速度、频谱改变、颅内及颈部血管的狭窄或闭塞程度进行准确的判断,联合彩超可以明确锁骨下动脉及无名动脉的狭窄部位、程度及病因,丰富了SSS的诊断信息,大大增加了诊断的准确性。本文中将通过临床病例资料观察TCD联合彩超在SSS患者临床诊断中的效果,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本院2013年1~7月行TCD联合彩超检测的100例SSS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其中男54例,女46例;年龄47~82岁,平均年龄(65.61±6.24)岁;临床症状为头晕、耳鸣、视物模糊、发作性晕厥、双侧上肢脉压差增大、肢体运动异常等,排除患有心、肺、肾功能障碍及精神障碍的患者。
1.2 方法
1.2.1 TCD检查 采用德国DwL公司生产的DoppLer2型经颅多普勒诊断仪,患者取平卧或侧卧位,将2MHz探头由双侧颞窗及枕窗进行探测,观察患者的大脑中、前、后动脉,椎动脉以及基底动脉,并详细记录血流方向、血流速度、搏动指数及频谱形态。
1.2.2 彩超检查 采用美国通用公司生产的Logiq7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5~7MHz;检查中患者去枕平卧,头偏向对侧,先对其颈动脉、椎动脉及锁骨下动脉进行常规检查,并记录声像图表现、血流显像及脉冲图形,在锁骨下动脉近心端检查时如果高频探头扫查不理想可改用凸阵或扇形探头扫查[1]。
1.3 评价标准[2] TCD诊断将SSS分为三期:①Ⅰ期:血流方向改变微小,出现收缩期切迹;②Ⅱ期:收缩期血流反向而舒张期血流正向;③Ⅲ期:血流完全反向。锁骨下动脉近心端狭窄或闭塞程度诊断标准:①轻度狭窄(30%~49%):收缩期峰值流速150~200cm/s;②中度狭(50%~75%):收缩期峰值流速200~400cm/s;③重度狭窄(>75%):收缩期峰值流速>400cm/s;④闭塞:无血流信号。
2 结果
本组100例患者中,经TCD检测Ⅰ期盗血47例(左侧23例、右侧24例);Ⅱ期盗血33例(左侧19例、右侧14例);Ⅲ期盗血20例(左侧11例、右侧9例)。经彩超检测Ⅰ期盗血49例(左侧25例、右侧24例);Ⅱ期盗血21例(左侧13例、右侧8例);Ⅲ期盗血30例(左侧18例、右侧12例)。SSS锁骨下动脉起始部彩超表现:轻度狭窄59例,中度狭窄27例,重度狭窄10例,闭塞4例。
3 讨论
SSS是指锁骨下动脉或无名动脉近心段发生狭窄或闭塞性损害,形成虹吸作用,进而引起患侧椎动脉血流逆行流向患侧锁骨下动脉远心段,导致椎—基底动脉缺血性发作和(或)患侧上肢缺血性症候。DSA对不完全盗血患者的诊断敏感性较差,而CT会对患者产生放射损伤,可重复性差,而且对检测条件的要求较高,都不适合作为SSS的常规诊断方法。
TCD的工作原理是将低频声波与脉冲多普勒技术,利用声波穿透颅骨薄弱部位,可以对颅内动脉血流动力学变化有直观的反映,而且对血流方向(微小血流方向改变)有很好的敏感性。彩超可以通过观察血流动力学变化对颅内、颈部动脉狭窄或闭塞的部位及程度进行判断,并通过血流方向判断盗血的存在与程度,但是,对于狭窄部位较深或椎动脉颅外段走向曲折的患者,彩超的漏诊率还是比较高的,因此在诊断中要注意联合TCD与彩超检查以提高准确率。
综上所述,在SSS的临床诊断中应用TCD操作简便,结果直观清晰,联合彩超可以提高对SSS病因、病变部位及程度的检测准确性。
[1]闫进,杨志娟,于德林.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的诊断方法探讨.中国城乡企业卫生,2012,152(6):13.
[2]杨志娟,于德林,王新平.经颅多普勒结合悦栽血管造影对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的诊断价值.山东医药,2012,52(2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