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例小儿感染性心内膜炎外科治疗近期疗效

来源 :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ngchal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99年1月至2009年8月我们共收治感染性心内膜炎(IE)患儿39例(不包括术后并发IE者),现总结手术近期(院内)疗效,报道如下.   资料和方法本组39例中男22例,女17例,占同期心脏手术患儿3.04%‰.年龄0.6~15.0岁,平均(7.8±4.0)岁,中位数为7岁,其中5~11岁患儿21例.体重4.5~44.0 kg,平均(21.9±9.2)kg,中位数为19 kg。

其他文献
病人 男,42岁.体检发现上纵隔包块.查体和实验室检查未发现异常.128层胸部增强CT显示双肺野清晰,右后纵隔旁见一椭圆形稍高密度影,大小约4.27 cm×6.73cm×3.69 cm,边缘较光滑,增强扫描可见病变渐进性强化(图1).三维重建显示病变与邻近上腔静脉关系密切(图2).纤维支气管镜提示支气管黏膜充血,管腔内见较多浓痰.心电图正常.腹腔彩色超声未见明显异常.2010年4月全麻下经右第4肋
期刊
随着女性老龄化、肥胖人群的增加、代谢综合征以及糖尿病发病率的不断增加,女性心血管病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1].糖尿病作为冠心病的危险因素日益受到重视.现回顾性总结2009年9月至2010年7月131例女性不停跳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的临床资料,分析糖尿病对OPCAB疗效的影响。
期刊
目的 探讨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OPCABG)术后再发脑卒中的危险因素及临床特点.方法 收集2006年1月至2009年7月437例OPCABG手术并且术前具有脑卒中史病人资料,采集病人手术前、后资料,根据术后有无再发脑卒中分成两组,进行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437例中术后再发脑卒中32例(7.3%),均为脑梗塞,无脑出血病例.单因素分析发现左室射血分数≤0.50、
过去40年,Bentall手术是治疗主动脉根部病变的经典术式,业已成为一种标准治疗方法.近20年,一系列保留主动脉瓣主动脉根部重建外科技术用来治疗主动脉根部病变,所有技术演变都是基于对主动脉根部解剖和功能的不断理解。
期刊
目的 探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CABG)术后围术期急性心肌缺血的病因和外科治疗.方法 2001年1月至2009年1月,28例CABG术后早期进行了紧急再次手术.其中男18例,女10例.平均年龄54岁.主要病因包括早期移植物栓塞、乳内动脉(IMA)异常、靶血管吻合口异常,桡动脉(RA)痉挛、心肌血管化不完全.首次手术到再次手术时间间隔1~48 h,平均8 h.紧急再次手术中仅2例选择非体外循环不停跳手
患者女,55岁.右侧胸闷不适2月余.查体:无明显异常.X线胸片示右下心缘旁类圆形致密影(图1).胸部CT示前纵隔心右缘椭圆形占位影,边缘光整,大小约7.6 cm×4.5 cm,与心包关系密切,CT值-5~3 HU,注射造影剂后强化不明显(图2).各常规实验室检查未见异常.2010年10月在全麻胸腔镜辅助下行剖胸探查.术中见病变位于右前下纵隔,椭圆形,约8 cm×5 cm×5 cm大小,囊性,包膜完
期刊
微创冠状动脉外科是冠心病治疗的学科发展方向,规范的围术期管理路径和手术技术是医疗安全的核心。由北京大学医学部心血管外科学系主办、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心脏外科承办的继续教育项目“微创冠状动脉外科学习班”将于2011年5月29日-6月1日举办。
期刊
病人女,20岁.咳嗽2月余,左侧胸痛20天.查体左下肺叩浊,听诊呼吸音减弱.胸部增强CT(图1)示左下肺有一大小约11.6 cm×9.0 cm的软组织密度团块影,密度不均,强化不均匀,边界不清,左下肺实变.全身核素骨扫描未见全身骨骼异常显像。
期刊
目的 分析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ICU监护时间延长的危险因素.方法 1997年至2009年间单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病人1318例,按ICU监护时间分2组,ICU监护时间≤72 h l113例,ICU监护时间>72 h 205例.对两组病人术前多项指标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 病人平均年龄(67.4±9.4)岁,男996例(75.6%),女322例(24.4%),两组病人的ICU监护时间分别为(4
病人男,47岁.4天前被钢筋击伤胸部,伤后当地县医院予左胸腔闭式引流术及对症治疗,转入我院.查体:血压129/87 mm Hg(17.2/11.6 kPa),气管居中,前胸壁广泛塌陷,以左侧为重,胸骨下2/3下陷,明显反常呼吸。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