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想国 无中之舍

来源 :BOSS臻品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aweawel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无舍之无
  所谓大盈若缺、大音希声,在中国哲学之中,“有与无”便如同阴阳双鱼,至大者近于无形,或者说,虚胜实,不足胜有余,虚即是无,实即是舍,不足即是无,有余即是舍,无形者即为无,至大者即需舍。
  无舍,其实是一种近乎矛盾又统一的存在,这群IBBSER共同出资、设计和完成的作品以此为名,位于大理洱海西岸。
  无舍酒店门前的洱海中,有两棵树,一棵茂盛无比,一棵只剩下枯枯的树枝。“那一棵树还能够救活吗?”“让它们自然存在,有对比难道不好吗?”
  事实上,无舍度假酒店同样矛盾得让普通人无法理解。颇具现代风格的酒店楼体,无舍却偏偏设定了一个原汁原味的大理传统民居门头,它所在的地方正在大理热点景区双廊的湖对岸,这里没有那么多商业或者热门景点,甚至连出租车都懒得过来,远离大理市区和大理古城,指望人流量?不可能!这群IBBSER甚至还与房东达成了这样的协议:“房子我们出资我们建造,我们管理经营二十年,之后再还给你们。”
  有的时候,正是因为无,所以才会有更多的可能。
  BOSS:你们是怎么分工来设计的?
  老K:我们当时提出这个想法之后,没有想到的是大家的反响特别的热烈,一位IBBSER‘老头’当时就承诺做所有的设计图纸,图纸一画就画到凌晨四五点钟,然后再电话叫醒我让我去看,还有我们戴爷,把自己闷在房间里好几天,画了三条线,2012年4月我们开始了项目,折腾两年多,七百多个日日夜夜,这才算是有个结果,每一位参与者都尽了自己的努力来为无舍付出。
  戴晓龙:别小看我的三条线呢,我定好了前院线、大厅的线和后院的线,这不是洱海边画三条线吗?
  蓝古:除了酒店的设计和制作,我们还制作了无舍的微信公众号,甚至直接可以通过微信客户端来订房。
  张伟:要说我们谁负责哪一块还真的很难界定,但是在这两年中,我们都在往返于我们生活的城市与大理之间,做自己能做的事情。
  无舍之舍
  大理无舍,问什么风格是没有意义的,朴素实在是它的特质,拥有云南白族建筑的基本特征:延用于唐代的飞檐、六七十公分厚的石墙,木质的地板、天花和柜子、从宽敞通透的玻璃窗、天窗透来的自然采光,当然,还有窗外的洱海和苍山,并且,每一个窗外的景观都不一样。坐在无舍度假酒店的院子里,在大理洱海边整整的坐了一天,远处的苍山、蓝天、白云,在如镜一般的水面上,每时每刻都幻化着不同的色彩,大自然带来的感动是最直接的,最触及心灵的感动。
  如果仔细看无舍的细节,也许你会看到天花板上的油漆并不平整,或者有些柜子关起来并不那么严丝合缝……别奇怪,这就是大理。如果你能想象,想法思维多变的设计师,遇到今天下个雨都觉得应该在家睡觉不该工作的大理本地装修工匠,会是怎样的情形,你也许就能理解了。
  无舍之舍,是无舍度假酒店客观存在的建筑和室内细节?还是平衡于设计的执着,纠结以及大理美景、生活状态的舍与得,借与让……
  BOSS:能谈谈酒店的细节吗?关于装修,或者关于经营。
  老K:大理冬季昼夜温差大,所以我们在室内都装了地暖,苍山飘雪,你也可以光脚站在木地板上。床垫是金可儿,床品80支,我们认为,在洱海边睡个好觉很重要。
  琚宾:如果从大型国际度假酒店的标准来看无舍,我只能说,这就是个玩票的性质,过于宽阔的公共空间,商业化的功能体现并不明显,但是如果你能够理解大理的生活状态、生活态度,你就能理解,在这里,赚钱并不是那么重要,因为在我看来,人类最真实的震撼是来自于自然景观,而非来自于巨大的皇城、皇陵或者教堂,而无舍则是在试图最大限度的呈现属于大理的东西,自然的东西。
  蓝古:从做工艺的角度来讲,无舍的装修细节不那么严谨,但是就像你买了个檀木的桌子一样,把桌子严密的包起来使用是一种做法,让它自然的与空气、划痕、碰撞遭遇也是一种做法,你可以选择其中的一种,但是都不能说另外一种有错。有了生活痕迹的东西更有韵味。
  张伟:你是无法想象用杭州或者广州的施工工艺来要求大理的工匠师傅的,比如说我们要求木工放水平线,答应的很好,结果做起来之后就全部抛到脑后了……最后做歪了,我们跟他讲,要他按我们的要求做,他会回答,从他进这一行,就是这么做的,如果要他按要求做,他回村里会抬不起头,别人也不会再找他做木工活了。
  老K:这样的事情太多了,比如哪天早上下雨,你是不用指望工匠们会来开工的,因为他们觉得今天适合呆在被子里(笑)。
  戴晓龙:其实我们也很纠结,为了三楼的采光,我们原本设置了两个透明天窗,后来又精简到一个,然后为了三楼房间的隔断样式,我记得我们改了好多次。
  老K:当时记得全国各地的IBBSER都来大理,来一拨,觉得隔断有问题,要改,我们一想,不就是一万块钱的费用吗?推了重来,又来一拨,又推了,反反复复好几次,最后施工队受不了了,“你们想好之前,我们不开工了!”
  余微微:如果你仔细看,无舍还是有很多细节的,中国的建筑很讲究形式感和仪式感,从进门的院子开始,每一个空间都没有特意的去做什么外立面造型,每一个空间都有门,有路径,比如大厅右边的门,由于一扇屏风的存在,进去以后既可以直接上楼进房,也可以绕过屏风进入公共区域和前台。所谓移步换景,每一扇窗户外面,都是不一样的风景,这就是借景,而无舍将客房区域缩小,将空间让给公共空间,则是一种让,这种借与让,是一种舍弃,也是一种建筑的存在形式,仔细品味,你会发现很有趣味。
  无舍之人
  这世界上,大多数项目是先有了想法,再有了钱,然后有了人,但是大理无舍度假酒店却不同,是先有了人,然后有了想法,于是一切就自然而然了。
  股东是一群自称Ibbser的设计师,来自全国各地,掌柜老K,来自南京;INNO,无花果咖啡的老板陈耿,来自上海;度假酒店设计名师琚宾,来自深圳;“戴爷”戴晓龙来自广州;“蓝古”席行千来自苏州;“坏宝”张伟,来自杭州;人称“四哥”的余微微,来自武汉……   大约两年前,老K与INNO在一次环洱海的骑行之中萌生了开无舍的想法,于是他关掉了自己在南京的设计公司,推掉所有的事情,在大理定居下来,而此后,越来越多的Ibbser加入了进来,无舍成为了他们共同的交集之一,翻看属于他们的图片集,有人短发变长,有人由胖到瘦,孩子慢慢长大,属于两年时间的记忆,因为无舍而得以沉淀,天南海北的伙伴们,从紧张忙碌的生活、工作和节奏中抽离,再以同一个理由,聚在大理,的确是一件很让人感动的事情。直到现在,在属于无舍的微信群里,大家仍在回味聚在一起的日子中的点点滴滴,甚至他们不经意间的“回大理”和“去工作”,都已经表达出了他们对这片苍山洱海、风花雪月的黑土高原,以及无舍度假酒店的依恋。
  无舍之人,何尝不是人之无舍?无舍是什么?无舍是属于一群人的年轮。
  BOSS:为什么会有想法做大理无舍度假酒店?
  老K:说起来来到大理是INNO的示范作用,而大理无舍是起源于我们2011年的一次旅行,环了一圈洱海,那时候路还很糟糕,但是环过洱海的人大多数都会喜欢大理了吧?我们当时几个设计师和朋友们一合计,不如做个客栈。
  INNO:不是所有人都能够放弃一切落户到大理的,比如我,就往返于大理与上海之间,老K能够选择定居下来,可能与他在法国两年的经历有关吧!
  戴晓龙:最初我和老K在大理古城找房子,挑了好几处地方,因为工作原因中途往返了好几次,才最终落在了这里。”
  余微微:“我们这一群人,一直都期待着这样的一块地方,所以,我们也愿意为之付出。
  无舍之乌托邦
  大理,大理想国。天地无边,景舍无界,洱海近在咫尺,天际就在眼前。一群“不务正业”的设计师和朋友们建立的理想主义的酒店。发呆、冥想、思考、创作,在这,住的是设计师的乌托邦理想,或者说,无舍,是一种尝试。
  夏日,地处高原的大理的黑夜直到快21点才来临,以深蓝色的天空,发亮的洱海,五色的火烧云为背景,无舍的院子里,水池包围中的那一圈木凳铺上沙发垫,再配上音乐、美酒、水果和零食,就成为了真实的派对现场,不管是无舍酒店中的房客,还是酒店的掌柜、股东,都聚在一起,聊天、听歌、游戏、欢笑。也许今晚聚在一起的朋友们第二天就如同蒲公英一样散落到不同的地方,但是共同的记忆,让大家继续保留着憧憬和话题。
  难怪无舍度假酒店的公共空间如此之大!与相对封闭的房间相比,大家更愿意呆在宽敞而美丽的一楼平台里,如果把这里当成一个玩累了睡觉的地方,那只能说明你来错了地方。
  乌托邦,其实是大家放下自我封闭,率性交流,适合无限想象的地方。
  BOSS:一群设计师在从设计到经营的层面管理酒店,是否意味着,设计师能够从设计到商业管理方面走得更远?
  琚宾:在这里,从材料到景观,从建筑的造型到每一栋房子之间的距离,都是自然的,不同于那些代表权力的建筑,如果你将自己还原到人与人最简单的距离,你就会发现,无舍其实很正常,这并不是商业模式可以解决的问题。
  老K:是的,我就是一个例子,来大理两年时间了,在最开始,我还特别有热情的混大理的各种圈子,交各类朋友,与大家合计一起做点什么事情,而过了一段时间以后,我发现慢慢的,这些已经不是那么重要了,也许最自然的存在,就是最合适的存在吧,这就是大理的生活状态。
  张伟:商业管理并非我们所长,设计师对于用空间调动情绪,以及商业模式会比较敏感,但是系统的商业管理并不是靠这个就能解决的,特别是国际度假酒店品牌,他们都有一整套的运营模式,甚至会精确到毫米,不管是硬件还是软件,都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完全解决的。
  蓝古:事实上,无舍只是我们的作品,我们的理想,而不是一个成形的产品,你看到的景色、住的房间、感受到的氛围,都是无舍独有的,它无法复制,或者说,如果真的把无舍搬到其他地方,它就不是无舍了。
  余微微:如果真的要说是商业管理的尝试,只能说在无舍中,我们在做一些尝试,这里的每一个房间的设计都不一样,窗外的景色都是经过精心选择之后的结果,包括我们用派对和互联网交流工具营造的社交式酒店的雏形,往往会被其他酒店所忽视,而这些应用,必将是今后酒店差异化竞争的手段,但是无舍,还是独一无二的无舍。
其他文献
低胸装复苏的季节,给自己选一条花朵形项链,立体的外形与缤纷的色彩,看着就让人心花怒放烘托出微妙的时尚与高贵。
期刊
越来越多的父母们开始意识到,在孩子的智力发育的早期就开始进行知识的培育,对孩子一生的发展都会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幼儿教育学家指出,真正的早教应从0岁开始,最晚不得晚于3岁。因为1-3岁是宝宝一生中最重要的学习阶段,用集语言、视觉、听觉、感觉统合、全脑智能开启等全面启发和培养孩子的创造力的“全脑王子脑力训练系统”帮助孩子多元智能全面发展。  我们常说“三岁看老”,但孩子在3~7岁这个重要的脑力发展时
期刊
BLEU DE CHANEL  香奈儿蔚蓝男士淡香水  ¥680/50ml  前调:柑橘、葡萄柚、薄荷、粉红胡椒  中调:雪松、老丹脂  后调:茉莉、广藿香、香根草  香水介绍:  CHANEL香奈儿推出全新男士香水Bleu de Chanel 蔚蓝男香,以雪松展现男士阳刚不屈的意志,加入生姜来让你体味男人不凡的一生。  Bvlgari宝格丽 当代绅士男士香水  ¥465/60ml  前调:莲花、
期刊
七夕节前,我接受邀请欣然前往武汉马哥孛罗酒店。马哥孛罗一直是自己所钟爱的酒店品牌,这回有幸再次下榻,有如见到老友一般兴奋不已。酒店地处汉口江滩水畔,身居闹市,四通八达,占足地利优势。更令人神往的是,置身酒店即可饱览无敌江景。  马哥孛罗酒店透出一股现代感的港式气派。门前莹白色“MARCO POLO”LOGO与泛着暖黄色灯光的通透玻璃幕墙交相辉映颇具时尚感。下车后临近酒店,门童立刻跨前几步面带微笑拉
期刊
法国不仅盛产美味的葡萄佳酿,也萌生浪漫的艺术情节,源自法兰西的帕佛伦斯酒店品牌也不例外。以当代艺术为主题的紫缘酒店与传统豪华酒店相比,更显与众不同。  同样来自法国的紫缘酒店总经理乐华先生举手投足间,散发着法国男人特有的优雅,言辞中充满激情与幽默,和蔼亲切的态度让人顿生好感。出身酒店世家的乐华先生在加入紫缘酒店之前,曾在成都钓鱼台精品酒店、泰国苏梅岛海滩共和国酒店度假村、上海中国佛餐厅担任总经理,
期刊
提起李泉,圈内的人想到的是这样一个人:他曾经是上海音乐学院钢琴系的头号才子,却出人意料地走向了流行乐坛;他曾经是学院派唱作人,却以老板的身份签下赵薇、庞龙;他曾经是和陈奕迅同台比拼的选手,却成为著名的音乐人;一人身兼创作歌手、金牌制作人、唱片公司推手、音乐学校掌门人等多个角色,他就是李泉。  提起李泉,圈外的人想到的是这样一个人:大多数人对他的记忆是从《走钢索的人》或《岛中央》开始的,儒雅的外表,
期刊
2015年4月30日,米兰——古驰非常荣幸在近十年内,一直致力于保护电影业的艺术文化遗产。最近,古驰又与马丁·斯科塞斯(Martin Scorsese)的電影基金会(The Film Foundation)合作,修复了卢奇诺·维斯康蒂(Luchino Visconti)的《洛克兄弟》(Rocco e i suoi fratelli)(1960年)。这部影片还在2015年5月17日第68届戛纳国际电
期刊
Prada 2015早秋系列由史蒂文·梅塞(Steven Meisel)掌鏡,在位于纽约的工作室进行拍摄。其每幅作品皆有一对男女出镜,与Prada 2015年秋冬男装秀场空间类似,冷峻的蓝色与黑色仍是主打色调;中性灰的背景使人物自然而然地成为观者瞩目的焦点,人物姿态优雅却又从容不羁,给人以自由遐想的空间,去诠释人物和旁观者之间的关系。  尼龙是Prada的经典面料之一,与Prada另一重要DNA—
期刊
為庆祝2015年世博会,凸显本届盛会“滋养地球:生命的能源。”的中心主题,Salvatore Ferragamo在2015年米兰世博会特别推出精粹系列,带来众多限量版配饰作品。该精粹系列配饰均以生态环保的方式重新演绎了Salvatore Ferragamo的经典作品,其设计理念则源自2015年世博会背后的信息:有关营养与全球资源的国际讨论。本精粹系列还包含一些印有编号和“Limited Editi
期刊
美国当地时间5月6日下午,Louis Vuitton于加州棕榈泉举办2016早春系列时装秀。这是设计师Nicolas Ghesquiere继摩纳哥之后第二次早春度假旅行。其中包括CatherineDeneuve,Michelle Williams,charlotte Gainsbourg等在内的众多明星现身看秀。  Louis Vuitton 2016早春度假系列依旧是70年代风情唱主角,结合设计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