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师盈利预测及其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

来源 :西南财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anInsh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企业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是现代资本市场发展的基础之一,但这种分离也造成了各市场主体之间存在严重的信息不对称现象,因此上市公司外部的利益相关者迫切需求经营者对企业的真实情况进行及时披露,此时需要证券分析师在上市公司和外部利益相关者之间承担起信息桥梁的作用,帮助证券市场提高运行效率。证券分析师是证券市场中具有独立地位的专业人员,他们具有完备的专业知识和分析技能,通过搜集处理市场中的各类信息,对上市公司的未来发展和盈利情况做出预测,并向投资者提供投资建议和指导。证券分析师按照所属机构的不同可以分为买方分析师、卖方分析师和独立分析师,本文的研究对象是供职于国内证券公司的卖方分析师群体,这个群体的发展时间还不久,但是对我国证券市场的完善至关重要,因此研究他们的工作价值和行为特征具有重大意义。国内外在研究分析师盈利预测及其影响因素时参考的基础理论主要有三条,分别是有效市场理论、信息不对称理论和行为金融学理论。有效市场理论由尤金·法玛于1970年提出,其主要内容是当市场有效时,证券价格不会因为市场中信息的传播而受到影响,即市场价格对信息的反映是有效率的。有效市场理论将证券市场按照有效性分成三种:弱势有效,半强式有效和强式有效。在弱势有效市场中,证券技术分析无效;在半强式有效市场中,基本面分析无效;在强式有效市场中,获取内幕消息也无法获得超额收益。研究表明我国市场处于弱势有效阶段。信息不对称理论是指由于市场中各参与者掌握的信息量不尽相同,其中掌握信息越充分的参与者,在交易博弈中占据的优势也越明显。信息不对称现象造成了市场失灵,而且由于这种现象的广泛存在,使投资者、上市公司和证券分析师之间的利益冲突和博弈变得复杂。行为金融学是基于心理学及其他学科来研究市场参与者的各种行为特征的一门理论,它不仅研究人们的理性投资决策,也能够对各种非理性决策做出解释和预测。行为金融理论对证券分析师盈利预测的影响主要体现在过度自信、反应不足与反应过度、羊群效应三点上。本文运用文献法对国内外关于分析师盈利预测问题的研究成果进行了梳理,并按照影响分析师盈利预测因素的种类为线索做了文献综述。本文还对当前中外相关领域的研究状况做了对比。发现在国外成熟市场中分析师盈利预测的相关研究已经比较成熟,研究成果非常丰富。反观国内,由于证券分析师行业存在时间较短,对这一领域的研究还存在很多空白,与西方差距较大。国内在分析师盈利预测领域的研究与西方具有差距的主要原因是:环境因素、数据库因素以及分析师行业本身的不成熟。本文的主要研究目的是探究当前影响我国分析师盈利预测准确度的一些因素以及这些因素的作用机制,研究对象是国内证券公司下属的卖方分析师每年对国内A股市场上市公司出具的年度盈利预测报告。样本数据选取了2012到2014年三年间国内卖方分析师对A股上市公司的全部预测净利润数据,样本总计23990个。文中首先将被解释变量定义为分析师盈利预测绝对准确度,通过理论分析,又提出了十个可能对分析师盈利预测准确度产生影响的因素作为解释变量,并做出相应假设。然后通过描述性统计分析研究了2012到2014年分析师盈利预测准确度的特征和成因,并将创业板公司的预测数据单独提取出来进行比较。最后通过回归分析证实了一系列对分析师盈利预测准确度有影响的因素,并试图解释这些因素如何产生影响,同时也证实了另外一些因素与分析师盈利预测准确度无关。本文得出的主要结论如下:国内卖方分析师对A股上市公司做出的盈利预测与上市公司实际盈利水平具有高度相关性,说明了当前我国卖方分析师的工作是有价值的,他们切实承担起了上市公司与投资人之间信息桥梁的作用。2012到2014年的数据表明,我国分析师的盈利预测平均误差达到了84%,误差中位数则为17%,方差为83。从总体上看,这一方面说明了国内的分析师总体在过去三年中的盈利预测准确度依然不够理想,另一方面也表明国内卖方分析师在业务水平上分化较大,预测准确度排名靠后的分析师做出的盈利预测误差非常大。通过将2012、2013、2014年度的样本数据横向比较,可以发现国内分析师在这三年间的总体表现都不尽如人意,但是2013年中分析师预测准确度的两极分化程度更加严重,预测不准确的部分分析师提出的预测偏差更大,本文认为这是2013年发展陷入困境的宏观经济和低迷的A股市场两个因素共同造成的。通过对相对盈利预测准确度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发现当前国内分析师的盈利预测存在普遍的乐观倾向。将2012、2013、2014年度数据分开比较,发现宏观经济和证券市场低迷的2013年证券分析师预测的乐观程度较另外两年低,说明市场的悲观情绪会影响到分析师,降低分析师对上市公司盈利的期望值。通过对相对盈利预测准确度分布区间进行描述性统计,发现只有三分之一的盈利预测准确度较高,另有三分之一的盈利预测误差非常大,说明当前市场上预测准确的分析师数量并不多,大量的盈利预测是具有误导性的。通过将创业板公司预测的相对预测准确度分布区间与全部样本进行对比,发现国内分析师对创业板公司的预测准确度并不明显低于对主板企业的预估,但是具有更强烈的乐观性倾向。笔者认为这是创业板公司自身特点和火热的市场情绪共同造成的。通过回归分析,本文找出了一些当前影响国内卖方分析师盈利预测准确度的因素:分析师做出的盈利预测准确度随着被预测公司营业收入规模的扩大,非营业收入占比的降低,财务杠杆的降低而提高,当被预测企业处于微利或亏损时,分析师预测准确度会降低。研究同一家公司的分析师数量越多,盈利预测越准确。分析师平均研究的公司数量越少,盈利预测越准确。分析师发布盈利预测报告的日期距离年报发布日越近,该盈利预测越准确。分析师盈利预测准确度与被预测公司营业收入规模正相关也从侧面说明了我国证券市场的信息透明程度有了明显提高。被预测企业大股东持股比例、分析师所属券商规模以及分析师自身声誉对分析师盈利预测没有显著影响。笔者将创业板样本数据筛选出来单独进行回归分析后发现,创业板公司盈利预测的影响因素有所不同:分析师所属的券商规模越小,做出的盈利预测越准确;分析师跟踪的上市公司数量的增多不会造成盈利预测准确度的显著下降;上市公司大股东所占股份比重越大,分析师盈利预测越不准确。本文属于实证论文,全文结构按照实证论文的格式进行安排,一共分为五章:第一章是绪论。绪论部分主要阐明了本文选题的相关背景和意义,以及各章节的主要内容和结构。第二章介绍相关概念和制度背景。这一部分主要内容包括证券分析师和分析师盈利预测的相关概念以及我国证券分析师行业的发展历程。第三章是理论基础与文献回顾。本章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着重介绍了分析师盈利预测及其影响因素的相关基础理论,并据此做了一些理论分析阐述。第二部分回顾了到目前为止国内外学者对相关问题的研究成果,并对国内和西方成熟市场的研究现状进行了分析比较。第四章是分析师盈利预测准确度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这一章是本文的核心部分:笔者首先给出了实证研究的设计思路,提出了若干可能影响到分析师盈利预测准确度的假设因素并定义了相关变量和模型,其次对证券分析师盈利预测准确度情况进行了描述性统计分析,并对前文提出的各解释变量进行了相关性分析,最后用实证方法验证了假设的影响因素对卖方盈利预测准确性的影响。第五章是研究结论和政策建议。这一章首先回顾了本文的研究内容并对得出的结论做了总结,并根据结论对证券分析师行业、投资者、市场监管者等市场参与者分别提出了一些建议,最后指出本文的主要贡献、创新点以及不足和局限性。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病态巨核细胞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yelodysplastic syndrome,MDS)中诊断及鉴别诊断的意义。方法选择我院2009年1月-2010年12月收治的31例MDS患者和89例其他全血细胞减
目的探讨宫颈液基细胞学与组织病理学诊断结果的一致性,寻找和分析引起不一致的原因。方法将我院2011年1月至2011年12月间行液基细胞学检查与组织病理学结果进行比对,以组织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