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病毒(IHNV)分离株病原学研究及全基因组序列分析

来源 :中国兽医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x77287728c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初步了解东北地区某虹鳟养殖场的一株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病毒株的病原学特征,将该病毒株进行虹鳟鱼苗人工回接感染试验。结果显示,一周内人工感染试验鱼均出现明显的临床症状。将病死虹鳟鱼苗研磨过滤除菌后接种到胖头鱼肌肉细胞系(FHM),出现了特征性病变(CPE),用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病毒(IHNV)4组水生动物病毒的6对特异性引物对该毒株进行race-PCR,扩增其全长。结果显示,该病毒基因组全长为11 132 nt,基因组序列中4种核苷酸G、A、T、C含量分别为24.28%、28.67%、19.46%、27
其他文献
为研究禽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症病毒(Reticuloendotheliosis virus,REV)蛋白酶PR与宿主细胞的相互作用,将REV PR基因克隆入酵母双杂交诱饵载体p GBKT7,构建诱饵载体p GBK-PR,经菌
为探讨苏丹红Ⅰ(Sudan Ⅰ)对大鼠肝脏细胞色素P450酶系CYP 1A1、CYP 2E1和CYP 3A1基因表达的影响及ALT和AST活性的变化情况,将30只清洁级SD大鼠随机分为5组:对照组和Sudan 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