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管理宜疏,不宜堵

来源 :今日中国教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uslife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昔日大禹治水的故事至今耳熟能详。相传,在禹治水之前,人们只懂得造堤筑坝,结果洪水泛滥,民不聊生,后来,禹被委以重任,用疏导分流的办法把黄河流域泛滥多年的洪水引入大海,解决了多年的水患问题,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笔者认为,治水尚能如此,治校亦然。
  水,乃物流也,当年“疏导”之法即能解决根本。今日,学校管理,乃“人”之管理,要“疏”而“导”,绝非“堵”而“截”,此法若能运用得当,其功效能跟当年大禹治水相媲美。
  平日,在学校管理中,无论在中层干部范围内,还是在教师群体中,由于各自出发点不同,认识问题、处理问题、解决问题的办法也存有差异,所以,难免有不和谐音符。只要这些不和谐的音符存在,小到随时有可能抵消一个人的工作热情,甚至造成心理障碍,影响身心健康;大到影响、带动周围的人,降低其工作积极性,导致工作质量下降。
  像学校实行的教师聘任制,我们的程序是先公布学校的合理设岗,然后,教师对照岗位填报志愿,采用部门选聘,实行双向选择,但最终须经由校委会统一审定。每年在聘任时,都有如下情况发生,即各部门负责人都想选最棒的教师,做为教师个人也想挑选最钟爱的年级或学科,这原本无可厚非,因为毕竟本位主义思想存在,但作为学校必须从大局出发,全盘考虑,从客观上加以调控,力求使各部门人力资源达到最优化配置,所以,面对个别部门在聘人或个别老师在选岗等方面的不如意情况,学校是硬性逼迫接受,还是像当年大禹治水那样巧用“疏导”之法,显然,“疏导”乃上策也。
  再像关系到教师切身利益的评优树先、晋职等问题,尽管学校尽最大努力通过各种途径和方法实施阳光工程,但往往不能被个别人所能理解和接受,面对个别杂音,是置之不理还是批评教育,显然,上述方法都不行,解铃还需系铃人,此时“疏导”仍为上策。
  那么,问题怎样发现?又该如何疏导?我认为,作为管理者应明察秋毫,并坚持经常走下去,深入下属中间,多跟他们沟通,注意倾听其心声,及时把握其思想动态。待问题发现之后,该如何疏导?我认为沟通是搞好“疏导”之关键。首先,找准突破口,或者从部门负责人入手,或者找到教师个人进行面对面的沟通,或者在集会时进行阐释,但交谈或说明时必须注意措词,而又不失时机;胸襟坦荡,而又不失真诚。晓之以理,使之树立个人服从集体的大局观念;动之以情,明确学校之所以这样做的原因,这种坦荡真诚的交流必能金石为开,冰雪融化,真正为其拨开迷雾,解开疑团。但切不可使矛盾激化,更不能使老师心中的疑虑或不满积郁时间过久,要尽快使其体味到那种“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使其心情舒畅地投入工作之中,避免那种因逼迫而被动接受或带着情绪工作带来的一系列消极效应,最大限度地发挥其工作效率,为学校创造教育教学质量这一最大财富。
  管理,说到家就是人的管理,在大力提倡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和谐校园的今天,我们不妨在学校“人”的管理方面多动些脑筋,构建和谐校园,打造教育品牌。可见,学校管理如同当年的大禹治水,宜“疏”不宜“堵”。
  (作者单位:261500山东省高密市东关小学)
其他文献
一个善于倾听的教师,在学习上是学生们佩服崇拜可以共同探讨协商的偶像,在生活中是学生们可以求助、可以信赖、可以交心的大朋友。  教育是雕塑心灵的艺术,真正的教育必然是从心与心的对话开始的,而心与心的对话又是从真诚地倾听者开始的,不会做一个真诚的倾听者,绝对成不了一个合格的教育者。真正地倾听不是简单的听学生把话说完,而是心与心默默地靠近,是情与情悄悄对流,是一颗心去感受另一颗心的跳动,一种爱去与另一种
期刊
儿子开始读学前班了。  开学后不久的一个星期五下午,从单位回到家中。当我走进房间,看到儿子一个人正静静地坐在桌(一个稍高的方凳,儿子把它当桌子,屁股下坐的也是个临时凳子——一截直径约二十厘米的塑料水管)前,像模像样地写作业时,心中真是有说不出的高兴。  你看,他多认真,多自觉,兴致多高呀!  如果这种认真和自觉,能够成为学习习惯,那他日后读书、考大学就一点也不用父母费心了。  从平时的学习中我知道
期刊
在化学教学中,应用“四化教学法”,对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至关重要,对提高教学质量较为有效。笔者从近20年的教学生涯中逐渐摸索出了关于化学教学中的对知识的问题化、对方法的有序化、思维发散的灵活化和知识记忆的重点化的四个特点的经验,有抛砖引玉之意。    一、提炼知识,教学内容问题化    教学中教师可根据大纲的要求,结合教学内容的特点提炼主线知识,并随着教学环节的推进,在有关知识点上设计
期刊
数学是人们生活、劳动和学习必不可少的工具,是一切重大技术发展的基础,是人类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数学是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的,所以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数学学习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和交流等活动。    一、创设情境,体验数学    在空间与图形的教学中,应充分利用学生生活中的事物,引导学生探索图形的特征,丰富空间与图形的经验,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同
期刊
数学源于生活,应又于生活。尤其在当代,数学的影响已经遍及人类活动的各个领域,成为推进人类文明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作为数学教育工作者,就必须考虑社会发展与数学课程之间的关系。    一、让学生感受数学从生活中来    1、从生活背景入手,诱发学数学的兴趣  学习内容和学生熟悉的生活背景越贴近,学生自觉接纳知识的程度就越高。从学生熟悉的生活背景导入,让学生感受数学无处不在,能提高学生亲近数学的热情,诱
期刊
《数学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课标》)的基本理念是构建整个《课标》的基石,它着眼于培养学生的终生学习的愿望和能力这一课程改革的总趋势,充分反映了数学课程要服务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这一时代的要求。《课标》中的每一段都是基本理念物化的结果,都与这些理念有着密切的联系。对《课标》内容的认识和理解,要从《课标》的基本理念开始,只有全面而深刻地领会《课标》的基本理念,才能全面地认识和理解《课
期刊
教育必须适应社会的发展和需要,作为教育的“媒体”——教材,更要体现时代精神,在编写内容时,必须坚持“解放思想、与时俱进”。    一、坚持“人性化”    我们必须坚持把中华民族几千年积淀下来的最凝重、最美好的传统,进一步发扬光大。这就要我们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从根本抓起,从娃娃开始进行良好的教育。因此要在教材的编写上,坚持以社会主义道德为基础,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切入点,摄入人性化的教育内容,
期刊
现代社会的发展,对中学生的教育提出了新要求。体育教学是中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新课标对体育教学在学生品德教育中的作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体育教学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手段.学生在体育活动中,需要克服困难和具有坚韧不拔的意志以及不甘落后的进取精神,还要处理好个人与集体的关系等。因此,体育本身具有很丰富的思想品德教育的因素。体育教学对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作用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学生的意志品
期刊
《机械制图》是职业学校接触较早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是一门既有理论又有实践的重要基础课。教具是为了更直接地反映教学内容而制定的教学工具,它本身具有直观形象的特点,因此机械制图课中教具的应用我认为应注意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一、选择教具要有代表性    不同学科,不同教材,不同年龄的学生,所需的直观手段各不相同。无论使用哪种直观教具,在使用时都应注意与本学科的联系,使它符合教学要求并能有效形成学生清
期刊
编写教案是教学的基础工程。它是教师依据课程标准及教学实际,深入学习,解读文本(教材),把握内涵,设计教学线路的蓝本,也是教师在课堂施教的凭借。在很大程度上讲,备课的质量对课堂教学效率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我们曾做过这样一项调研:选择同样内容的教材,由数名教师分别独立备课,然后依次在同一年级施教,其效果大相径庭。可见编写教案之重要。  然而,在基层学校调研中,我们发现在教案编写中存在很多问题:一是备课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