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应性鼻炎患者鼻腔灌洗液中细胞间黏附分子-1和白细胞介素-6水平及其与气道反应性的关系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j314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变应性鼻炎患者鼻腔灌洗液中细胞间黏附分子-1(intercellular adhesion molecule-1,ICAM-1)和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与气道反应性的关系.

方法

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54例变应性鼻炎患者和20例健康对照,在特异性变应原鼻激发试验(specific allergen nasal provocation test,SANPT)后1h的鼻腔灌洗液中ICAM-1和IL-6的浓度.对54例变应性鼻炎患者和36例鼻炎合并支气管哮喘(缓解期)患者及20例健康对照进行肺功能检查和非特异性乙酰甲胆碱支气管激发试验,并采用直线相关分析方法分析其鼻腔灌洗液中ICAM-1、IL-6水平与肺功能第1秒用力呼气率(FEV1)的相关性.

结果

变应性鼻炎患者鼻腔灌洗液中ICAM-1、IL-6的浓度分别为(272.75±32.25)pg/ml、(52.11±16.54)pg/ml,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的(158.82±32.88)pg/ml和(25.64±10.14)pg/ml,差异有极显著意义(P均<0.01).变应性鼻炎患者肺功能FEV1为(83.90±4.87)%,鼻炎合并哮喘患者为(78.82±7.41)%,健康对照为(90.25±4.69)%,三组间差异均有极显著意义(P均<0.01).变应性鼻炎患者支气管激发试验阳性率为64.8%,鼻炎合并哮喘患者为83.33%,健康对照组无阳性,三组间差异均有极显著意义(P<0.01).变应性鼻炎患者肺功能FEV1与鼻腔灌洗液中ICAM-1水平呈高度负相关(r=-0.7071);与IL-6水平呈中度负相关(r=-0.6248),二者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

上、下呼吸道变应性炎症密切相关,变应性鼻炎患者的肺功能较健康人降低,而且64.8%的患者表现为气道高反应性,提示其有并发支气管哮喘的潜在可能性.

其他文献
期刊
由舒鸿飞为主编,张书昌、徐云祥为副主编的《杏林写作心录》一书,已于2009年10月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全书25万余字,共分"中医写作三要素"、"中医写作的关键"和"论文的撰写要领"
目的观察青蒲方保留灌肠治疗左半结肠型溃疡性结肠炎临床效果。方法将63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症状、肠镜改变情况。结果两组疗效、症状积分比较
错构瘤多发生于肺和肾脏,发生于喉部者极为罕见,国内外报告不多.现将我们所遇到的2例喉错构瘤及其治疗经验报告如下.例1男,32岁,因咽部异物感20月,呼吸困难伴声嘶12个月以"喉
目的探讨咽、食管严重狭窄和闭锁的手术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分析了1983年1月~2001年6月山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现山东大学齐鲁医院)耳鼻咽喉科手术治疗的27例咽、食管严重狭窄
为观察痔瘘洗剂促进肛瘘术后创面愈合的临床疗效,将90例肛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常规换药前予以痔瘘洗剂熏洗创面,对照组采用常规换药。通过对术后两组创
目的探讨纤维连接蛋白(fibronectin,Fn)、抑癌基因p53和p81(Ezrin蛋白)在喉癌中表达,及其与喉癌流行病史、病理学分级、临床TNM分期和预后等生物学行为的关系. 方法应用组织
人参与黄芪是中医临床常用的两味补气药,因古今医籍的不同论述,造成临证上的妄投妄用。下面就此谈点看法。《神农本草经》曰:"人参,味甘微寒。主补五脏,安精神,定魂魄,止惊悸,
目的探讨连朴饮合三联疗法治疗合并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疣状胃炎疗效。方法将64例疣状胃炎合并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患者随机分为三联疗法抗HP治疗组(A组)32例与三联疗法抗HP配合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