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体化”让学生真正“学会”

来源 :体育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zengbi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我国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开设标准为高中每学期32~36节,初中每学期48~54节,小学每学期48~54节,水平一为64~72节。从表面上看体育与健康课时在增加,而且贯穿中小学三个学段的12年中,但实际上学生到底学会了多少?作为一线教师我感到实际效果和预先设想还是有很大差距的。如果这么多课时都能实实在在地发挥作用,学生将真正享受到新课标带来的益处,因此学生能够顺利学会本课技能、实现教学预设目标就是每一堂体育与健康课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准。体育与健康课的特性决定了教师的独特地位,学生要在教师的有效引导下学习,教与学要紧密配合。学习效果的达成应是教师教的有法和学生学练得法的有机结合,最终达到认知、技能、情感的“一体化”。
  一、“认知、技能、情感”一体化的内涵与诠释
  课标的重要理念是“帮助学生学会学习”,学生的学离不开教师的教,这是体育与健康的特点决定的。其他文化课内容知识,学生可以通过自学获得,而体育技能动作需要教师讲解技术要领、示范动作、帮助练习,才能掌握。学生在学练的过程中,会伴随着情感体验,积极向上的正能量的情感投入,这能够促进学生知识的获得、技能的掌握,反过来获得知识、掌握技能的过程又促成学生情感目标的达成。因此说,“认知、技能、情感”是相辅相成、互为提升的一体化,牢固树立这个理念,应成为体育教师教育教学的主线。
  二、“一体化”有效促进学生的“学会”
  体育教学的过程包括教师的教、学生的学练、练学、生成,即认知—教和学练,练学—形成技能,最终达成学会。下面以中学的篮球运球接行进间投篮教材加以阐述。
  1.认知是“学会”的知识基础
  认知是通过人的心理活动(形成概念、知觉、想象)获取知识。是个体认识世界的信息加工活动。是人通过感觉、知觉、记忆、想象、思维等对世界事物的认识过程,习惯上认知与情感相对应,即在认识过程中常常伴随着情感、情绪活动。学生的认知首先是通过体育与健康课中教师的教而获得的,在课外学生仅能了解一些体育运动的表面知识,而内在的技术动作要领、肌体的感受、认知等,需要教师来传授和学生的练习体验。
  (1)教什么
  学生的认知过程离不开教师的教,教师教什么,不同的教材,有着不同的教学方法、教学顺序;学生在不同的水平学段、不同的年龄组,有着各自的心理、生理特点,教师要根据其特点及机能素质的敏感发展期,选编相适应的、起促进作用的教材进行教学。为此,教师要制定好有效的学年计划、单元计划、课时计划。
  如中学的篮球运球接行进间投篮教材,大约用三节课完成,即第一节课教跨步拿球迈步起跳投篮,第二节课教自己运球接跨步拿球迈步起跳投篮,第三节课复习完整动作,强化一大二小三高跳的行进节奏,达到自然、协调、自动化的技能目标。
  (2)怎么教
  教师在教的过程中,对知识点要准备充分,用精湛、准确、简练、形象的语言进行讲解,有利于学生记忆。教师的示范要正确、姿态优美,示范位置、示范面要能让学生看清楚,结合讲解在学生头脑中形成动作的第一表象,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学习兴趣。教学方法要合理、清晰,有递进层次,教师要耐心解答问题,不厌其烦地示范或参与。
  教师首先要介绍运球接行进间投篮,分成“跨步拿定位球练习,跨步接传球练习,自己运球跨步持球练习三个步骤来分解教学”让学生做到心理有准备,并产生求知欲望。第一节课教1—跨步拿(接)球、2—迈步、3—起跳投篮,教师组织学生站在限制区一侧观看教师完整示范,做运球接行进间投篮1~2次,让学生看清、记住完整动作。然后教师组织学生站成学练队形教动作,让学生左右前后间隔散开大一些,建立学生做行进间动作空间。教师先背对学生示范一遍,明确运动方向,教师再面对学生逐步教授。教师先带领学生做1—自己前上抛球并迅速跨(右)大步拿球,教师强调跨(右)步的空中脚着地前拿球,并伴随着口令:跨拿(接),反复练习、强化拿球时机,这是行进间投篮的关键。再做2—双手持球迈(左)步,再领做屈右腿上摆,左腿蹬地,双手举球起跳投篮。教师领做要先慢做3~4遍后,看大多数学生会了,再稍快把动作连贯起来练习。口诀是:跨拿、迈一步、起跳投,稍快的跨、迈、投,再快1、2、3。然后,学生个人记忆性练习3~4次,并默念1—跨拿、2—迈步、3—起跳投篮,达到自主、思考、探究练习。
  在学练过程中,学生记忆、思考、模仿主要是个人活动,练习密度较大,达到初步掌握动作。
  2.技能是“学会”的成果
  技能是掌握和运用专门技术的能力,通过练习获得的能够完成一定任务的动作系统。技能按其熟练程度可分为初级技能和技巧性技能。初级技能只表示“会做”某件事,而未达到熟练的程度。初级技能如果经过有目的、有组织的反复练习,动作就会趋向自动化,而达到技巧性技能阶段。学生体育动作技能的形成是经过学练、练学反复地进行而达成的。
  (1)练什么、怎么练
  在体育与健康课分组教学中,学生通过练学,动作技术向形成技巧性动作技能方向发展。在这一阶段,教师的活动是巡视、观察,发现问题及时纠正、辅导、点拨,对差生要耐心帮扶,组织学生小组内动作展示,强化动作概念。学生活动是分组练学,学生带着在认知阶段获得的“初步掌握动作”进行分组练学,进行从认识到实践的过渡。要体现学生自主思考、探究、发现问题,向教师提问或与同伴探究、讨论,来解决问题。学生在练习过程中要不断反思,默念动作要领,默念练习口令。练习速度由慢到快,由不熟练到熟练。
  如第一节课教师教1—跨步拿球、2—迈步、3—起跳投篮动作后,在学习场地,让前后相临的两位同学为一组,一看一练跨拿迈投,互相纠正、讨论;再一人侧举球,另一人做跨步拿定位球迈步起跳向上投出,自己接球练习,同伴讨论、探究、理解;再一人轻抛球,另外一人做跨步接抛球迈步起跳投出,自己接球练习,此时应能说出完整动作过程,同时,对于不太理解的问题请求老师解答。再分四组在四个半场的罚球线外,开始做跨步拿定位球或接抛球迈步起跳投篮,此时多与同学讨论、探究:如何才能协调做出动作?如此,在反复练习中,学生达到较熟练掌握完整动作。这时教师把学生组织到某一半场内,请做得较正确、协调的同学做动作展示,以强化正确动作概念,并提出:动作要协调连贯,要做出跨步大、迈步小、起跳投篮要高跳的目标。在这个阶段教师调控的较松一些,学生边探究、边思考、边练习,形成自己的知识与技能,练习时间较长。
  (2)巩固性练习
  在分组学练后,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动作展示,强化正确动作概念及印象,同时又是对做得好的同学的肯定和对差生的纠正。接下来分组进行巩固提高性练习,教师要特别关注差生的练习。
  如篮球运球接行进间投篮的第一节课,分四组在四个半场内练习完整动作较熟练后,进行分层教学(当然,也可以不分层)。教师把学生分成普通组和提高组,把做得不太协调的同学分到普通组,由教师重点指导,在教师帮助、鼓励下,经过多次练习达到较熟练完成完整动作,并让学生尝试做跨步接传来的球迈步投篮练习;教师把做得协调,脚步正确的同学分在提高组,做跨步接传来的球迈步投篮练习。在这个练习过程中,学生由背诵动作要领,到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动作过程,这是从实践到认识的升华,是知识的生成,是动作技能的生成,达到熟练掌握动作,学生学会了跨步拿(接)球迈步起跳投篮技能。
  3.情感是“学会”的添加剂
  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满足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对人的行为活动具有增力或减力的效能。能通过表情外显传递一个人的思想感情。学生的情感伴随在体育教学的教、学练、练学、学会的全过程,起着促进技能形成的作用。
  学生在学会跨步拿球迈步起跳投篮技能的过程中,有成功、满足、兴奋等情感的体验,这些情感对学生学会跨步拿(接)球迈步起跳投篮技能行为活动产生了增力,学生的练习热情更高,动作练习次数更多,动作熟练程度更高,达到个人动作自动化,成功形成动作技能,达到了“学会”。
  在“学会”的过程中,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达成了,认知、技能、情感形成了完美的一体化。在此过程中,体现了认识指导实践,实践证实认识,也就是真理的求是过程:理论—实践—再理论—再实践,产生第二次飞跃,即学生学习过程的生成—“学会”。
  三、结束语
  “学会”目标的达成取决于教师的教学理念,熟知教材的重难点、了解学生的情况程度,选择合适的教法,掌握恰当的调控、指导、点拨、鼓励、即时评价、积极参与,关注弱势群体,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等技巧。牢记“认知、技能、情感”三者一体化理念,不断反思、优化教学方法及过程,定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学会”,从而达到有效的课堂教学。
其他文献
2013年12月13日,青少年体能素质“课课练”创新研究学术研讨会在首都体育学院举行。本次会议由中国教育学会体育与卫生分会十二五规划课题——《青少年体能素质“课课练”创新研究》课题组举办,来自北京市各区县的百余名中小学体育教师、体育教研员参加了本次会议。  会议邀请了北京市体育科学研究所闫琪研究员进行了题为《适用于学校体育的体能训练方法》的专题报告,报告从青少年身体功能训练理论与实践的角度深入探讨
摘 要:本文作者运用实地观察法,对一些学校的《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的过程进行了全程观察与记录,发现测试中存在的一些常见问题,希望能引起大家的重视并对这些问题进行纠正,从而真正发挥《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导向作用,促进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提高。  关键词: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问题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2410(2014)10-0064-01
关键词:水平三;侧手翻;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2410(2014)12-0047-01  设计思路:  本节课以解决动作重难点为立足点,以动作技能的迁移为原理,合理、有效、适时的利用图解和多种辅助练习手段,不急于让学生先学习侧手翻完整动作,而是先复习扶墙手倒立和各种诱导练习,由易到难、循序渐进,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与积极性,让学生在不知不觉
历时三天的浙江丽水市庆元县中小学体育教师技能大赛于5月18日圆满结束。浙江丽水市庆元县教育局主办这次比赛,全县专职体育教师除病假以外,全员参与了技能比赛,最大年龄为50岁,
为落实"贴近一线,服务一线、指导一线"的办刊宗旨,《体育教学》杂志于2013年4月19日开展了基层"送教入校"活动,杂志社特派两名优秀社外编辑、骨干教师进行现场上课。"送教活动"的第
本文以胜利街小学体育传统项目田径和速滑两项体育技能训练为主线,从具体做法和经验思考两方面介绍了学校体育传统项目工作.围绕“提倡快乐读写塑造健康体质”这一特色,经过
提起高仲明老师,广州市中小学的体育同行都不会陌生,作为推动体育课程改革力量之一的教研员,高老师将其毕生精力都投入到学校体育教学研究和面向全体学生的群众体育工作中。他把
葫芦岛市原名锦西市,环渤海经济圈最年轻的城市,是中国东北的西大门,为山海关外第一市,素有"关外第一市"之称。几年来,葫芦岛市学校体育工作在辽宁省教育厅的正确指导下,在各县
关键词:喀山世界大运会;首体院;元素  中图分类号:G898 文献标识码:D 文章编号:1005-2410(2013)08-0006-02  2013年第27届夏季世界大学生运动会在俄罗斯喀山成功举办。在本届世界大运会中,中国代表团以26金、29银、22铜的成绩,位列金牌榜的第二位,东道主俄罗斯代表团以155块金牌和292块奖牌,分别雄居大运会金牌榜和奖牌榜的首位。  尽管本届世界大运会在俄罗斯联
体育教案是教师经过教学设计,以课时或单元编写的具体教学方案,是授课思路、教学内容、教学技能的客观反映,也是体育教师的组织能力、创造能力以及教学思想的具体体现。笔者结合已有经验,单纯从教学设计来谈谈如何编写表格式体育教案。  一、表格式体育教案的基本格式与内容  体育教案的格式多种多样,有表格式、讲义式、提纲式等。其中表格式教案是体育教师应用最为广泛的,它的最大特点是清晰、明了、统一、规范(见表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