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清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水平与重度子痫前期孕妇妊娠结局的关系

来源 :中华妇幼临床医学杂志(电子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血清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与重度子痫前期(SPE)孕妇妊娠结局的关系。

方法

选择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于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妇产科住院治疗的76例SPE孕妇为研究对象。按照血清NT-proBNP水平,将其分为研究组(n=45,血清NT-proBNP水平升高者)和对照组(n=31,血清NT-proBNP正常者)。采用成组t检验,对2组SPE孕妇年龄、人体质量指数(BMI)、孕次、产次、收缩压、舒张压、分娩孕龄等进行分析;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对其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转氨酶(ALT),总胆汁酸(TBA)、D-二聚体,以及分娩新生儿生后1 min Apgar评分等进行分析;采用χ2检验、连续性校正χ2检验、Fisher确切概率法,对SPE孕妇低白蛋白血症、脐血流异常、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肝功能异常,以及其胎儿宫内生长受限(FGR)、视网膜病变(ROP)、肺动脉高压(PAH)发生率等进行统计学分析。本研究遵循的程序符合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伦理委员会规定,并获得该伦理委员会批准(审批文号:YXYLL-2020-134),所有受试者均签署临床研究知情同意书。

结果

①2组SPE孕妇年龄、BMI、孕次、产次、收缩压、舒张压、脐血流S/D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其他文献
目的提高对伴(t9;22)(q34;q11)/BCR-ABL融合基因阳性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2015年收治的1例原发性t(9;22)(q34;q11)/BCR-ABLp190( )MDS铁粒幼红细胞性贫血伴多系发育异常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相关文献复习。结果患者,男性,69岁,血红蛋白84g/L,白细胞和血小板计数正常。骨髓穿刺涂片分类计数,原始细胞比例为0.01,粒系和红系细胞有发育异常形态学改变。染色体核型为46,XY,t(9;22)(q34;q1
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TFPI)是人体血浆中的一种大分子质量蛋白质。人TFPI可被分为TFPI-1、-2亚型。人TFPI广泛表达于人体细胞中,参与机体凝血过程。目前研究发现,TFPI表达水平在心血管疾病,妊娠相关疾病,如子痫前期(PE),溶血、肝酶升高和低血小板计数(HELLP)综合征,羊水栓塞(AFE),血液病,脓毒症,以及肿瘤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笔者拟就人TFPI的2种亚型的基本特征,人TFPI-1亚型及其分布、抑制机体凝血功能机制及其与妊娠相关疾病关系,以及人TFPI-2亚型分布、与妊娠相关疾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NHB)所致脑损伤虽然是可以预防的,但是脑损伤仍然该病患儿的最常见并发症。部分NHB所致脑损伤患儿临床表现隐匿,症状缺乏特异性,易发生漏诊及延误治疗,从而造成患儿不可逆神经系统后遗症。目前,临床对NHB脑损伤的诊断,主要结合患儿临床表现及头颅MRI和脑干听觉诱发电位等辅助检查进行。近年提倡尽早对高危NHB所致脑损伤患儿进行脑功能监测和脑损伤生物标志物检测,包括S100B蛋白、神经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同时结合神经行为评分,如胆红素所致神经功能障碍(BIND)、新生儿行为神经测定(N
胎儿尸检是胎儿病理的主要诊断和研究方法,在胎儿医学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主要是在探究胎儿生长、发育异常,判断其死亡原因、遗传综合征及评估不良妊娠复发风险。随着我国三胎政策的放开,高龄产妇随之增加,胎儿医学也为胎儿病理学对胎儿生长、发育异常的诊断提出更高要求,这对于传统诊断病理学而言,既是挑战也是机遇。笔者拟就胎儿病理(尸检)的研究现状与困境、未来与突破,特别是对可能取得的突破性进展进行展望,旨在为从事胎儿医学相关研究的临床工作者提供参考和依据。
子宫内膜异位症(EMS)是育龄期女性的常见良性疾病。EMS在临床行为学上具有类似恶性肿瘤的特点,其发病机制迄今尚未完全阐明,临床尚缺乏有效诊疗手段。既往研究发现,机体免疫调节功能异常在EMS发生、发展各个环节中起着重要作用。调节性T细胞(Treg)是一群具有免疫抑制功能的CD4 CD25 T细胞亚群,在维持机体免疫平衡和诱导免疫耐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Treg在EMS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笔者拟就Treg失衡与EMS关系及其在EMS中作为潜在诊疗靶点的研究进展进行阐述。
新生儿脓毒症(NS)是导致新生儿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其造成的新生儿死亡占比约为16%。根据NS发生时间,可被分为早发型NS(EONS)与晚发型NS(LONS)。由于对NS早期诊断迄今尚缺乏特异度高的生物标志物,导致对NS治疗延迟。为NS早诊断、早治疗,避免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研发可在NS早期诊断及预后判断中发挥优势的生物标志物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已经被广泛用于NS临床诊断及预后判断的生物标志物包括血清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淀粉样蛋白A(SAA)等。笔者拟就NS分型和临床表现,NS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