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平安过冬宜与忌

来源 :中南药学·用药与健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edh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冬季养生,对人体有着良好的作用,对于老人来说,冬季养生尤其重要。冬季天气寒冷干燥,是易发生疾病的季节。所以对老年人应给予更多的关照,特别是应对他们采取保健措施,以使老年人平安度冬。老年人在冬天养生应该特别注意以下几个宜与忌:
  【宜】
  1. 生活规律,起居有常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载:冬三月早卧晚起,必待日光。早睡以养人体阳气,保持温热的身体;迟起以养奶气,日出而做,以避严寒,求温暖。衣着要暖和、宽松、柔软。脚要保暖,睡前用温水洗脚,并搓 脚心100~200次,以补肾健脑。总之,冬季宜养藏为本,强肾助阴,以顺应自然,御寒健身。
  2. 饮食调摄,科学合理
  冬季饮食之味宜减咸增苦,因为肾主咸味,心主苦味,咸能胜苦,故以补心气、固肾气。饮食宜温热,但不可过热。忌食生冷和粘硬食物,以防损伤脾胃。民谚云:冬朝勿空心,夏夜勿饱食。因此,早上可煨生姜服少许,以驱风御寒。还要注意维生素A、维生素B2、维生素C的摄取,适量食胡萝卜、油菜、菠菜、绿豆芽、枣、核桃仁等。所谓“药补不如食补”。阴虚之人应适当多食些羊肉、鸡肉、鹅肉,以补虚益气、养胃生津。
  3. 加强锻炼,增强体质
  中医素有食补不如气补之说。冬天动一动,少闹一场病;冬天懒一懒,多喝药一碗。气补或动一动就是运动。冬季昼短夜长,阳光微弱,应多在室外锻炼,以补阳光照射不足。在冷空气中活动可增强神经调节机能,提高造血功能和抵抗力,但锻炼不宜出大汗,以防感冒。避免在大风、大雾、雨雪等恶劣天气中锻炼。
  【忌】
  一忌外出过早。冬季的早晨,室外是一天温度最低的时候,所以外出最易引起感冒,甚至诱发心脑血管病,因此老人最好选择上午10点以后到室外锻炼。
  二忌日晒过长。日晒过长会损伤皮肤,破坏人体的自然屏障,使大气中有害的化学物质、微生物侵袭人体,造成感染,还可引起视力减退。
  三忌洗浴过长。冬季空气干燥寒冷,许多老年皮肤干燥脱屑、瘙痒,误以为是由于不清洁所致,于是每天洗浴一次,结果越洗皮肤越干燥脱屑更多。其实老人冬季五六天洗浴一次最宜。
  四忌活动过剧。适当的体育运动是强身健体、防病抗老的重要手段,但老人不宜做剧烈运动,要选择合适的运动项目,如慢跑、骑自行车、打太极拳等。若运动后头晕、头疼、四肢乏力、胸闷气短、失眠多梦,那就说明运动量过大,要注意减少运动量,甚至暂时停止运动。
  五忌取暖失度。冬季天寒地冻,老人怕冷,喜欢用热水袋贴身而卧,这样会引起皮肤红斑或烫伤,所以只要室温达到18~25摄氏度即可。
  六忌蒙头睡觉。有些老人冬季喜欢捂头睡觉,以为这样可以暖和些,殊不知这样一来被窝内的氧气含量会逐渐减少,而二氧化碳等废气逐渐增加,使正常的呼吸运动受到影响,甚至造成窒息,或因缺氧诱发心脑血管病。因此正确的睡眠方法是:右侧卧位,低枕,头露被外,双腿屈伸。
  七忌嗜烟好酒。冬季老人喜欢边吸烟边聊天边看电视,由于关门闭户,烟雾不易外散,对人体十分有害。长期烟雾蓄积对人体影响更大。有的老年人喜欢喝酒御寒,往往贪杯成瘾,经常酩酊大醉。由于冬季室内外温差较大,酒后体虚,外寒之邪乘袭,寒热错杂,给心、脑、肺造成损害。
  八忌“小疾”不治。老年人如遇感冒、咳嗽、头疼、心慌等“小疾”,又是在冬季,必须及时治疗,以防患于未然。 秦品与/文
其他文献
生活中, 很多药物在服用时都有一些讲究,有的饭前服好,有的饭后服好,有的则需要空腹服用。那么对于高血压患者而言,服用降压药有什么讲究呢?  高血压病人一天中什么时间服药最佳,除考虑药物因素外,主要看病人的血压波动性及昼夜节律性。人的24小时血压波动是有规律的,正常人血压具有“两峰一谷”的昼夜节律性,即晨起6~10时、下午4~8时血压最高,而午夜睡眠时血压最低,夜间平均血压较日间低10%。这种规律性
期刊
停药问题是个难事。停不好病情可能复发,不停药又有副作用,如何把准最佳停药时间,既治好病又不会伤身,我想谈一点经验。  看疗程 按照标准服药时间吃  很多药有标准服药时间。如退热药、止吐药等“立竿见影”的药,吃一次即可。而抗溃疡药、驱虫药等,需吃到疗程结束,如奥美拉唑、阿莫西林、甲硝唑在治幽门螺杆菌感染时,须用足14天。  另外,同种药治不同病时,疗程有别。如常用的盐酸左氧氟沙星胶囊,治支气管、肺部
期刊
有些药物如甘草、口服避孕药、类固醇、非甾体抗炎药、可卡因、安非他明、促红细胞生成素和环孢菌素等,可引起血压的升高,称之为药源性高血压(drug-induced hypertension)。药源性高血压是继发性高血压的重要原因之一,因药物的药理或毒理或毒副作用、药物相互作用所致,或因用药不当所致。研究证实,引起高血压的药物通常分二类:一类药物引起或加速高血压的发生,一类药物则干扰某些降压药物的降压作
期刊
生活中,药物治疗的成败,不仅取决于正确选择药物,而且有赖于合理的用药方法。我们生病服药时,医生也许会特意交代,某种药在吃第一次时要剂量加倍;而有时医生又会特别提醒,某药第一次服用要减半。为什么要这样呢?其实这就是所谓的首剂加倍和首剂减半。  首剂加倍  首剂加倍指第一次服药时,用药量要加倍。为使药物迅速达到稳态血药浓度,通常医生第一次给予常用量的加倍量(又称负荷剂量),目的是在病菌繁殖初期,使药物
期刊
许多糖尿病患者在用口服降糖药时没有做到科学服药,导致血糖控制不好。有些在医院买了药回去就吃,没有仔细了解药物的正确服用方法,如该饭前吃的在饭后吃,该在饭后吃的又在饭前就吃了,也有的患者不到医院看病,自己到药店买药吃,这样都是不可取的。  三注意  通常,磺脲类药物(格列本脲、格列吡嗪、格列齐特、格列喹酮、格列美脲)应在餐前半小时服,诺和龙应于餐前一刻钟以后服用;a-糖苷酶抑制剂与第一口饭嚼碎同服;
期刊
慢性便秘是一种常见的胃肠动力疾病,主要表现为排便次数明显减少、粪便干结,患者有排便困难和便后不尽感。由于人们饮食结构的改变及精神心理和社会因素的影响,慢性便秘成为了一个非常常见的疾病,而且发病率有增高趋势。便秘可以影响各年龄段的人,女性多于男性,老年多于青、壮年。慢性便秘虽不是威胁患者生命的危重症疾病,但因发病率高、病因复杂、反复发作、治疗效果不佳等因素而不同程度地影响着病人的生活质量。目前老百姓
期刊
锻炼因人而异 食补因人施膳  小寒进补因人施膳  说到进补,自古就有“三九补一冬,来年无病痛”的说法。人们在经过了春、夏、秋三季的消耗,脏腑的阴阳气血会有所偏衰,合理进补既可及时补充气血津液,抵御严寒侵袭,又能使来年少生疾病,从而达到事半功倍之养生目的。在冬令进补时应食补、药补相结合,以温补为宜。  唐代名医孙思邈指出:“安生之本,必资于食……不知食宜者,不足以生存也……故食能排邪而安脏腑。”这说
期刊
(接上期)  10.抗菌药物与抗生素是不同概念  抗生素是由细菌或微生物分离出来的具有抗菌作用的生物活性物质,其抗菌活性用生物效价来表示,如青霉素40万单位等,而抗菌药物的含义更广,他包括化学合成的具有抗菌作用的化学药物和抗生素,如氟哌酸、磺胺嘧啶、痢特灵等化学合成的抗菌药物,因此,抗菌药物含盖了抗生素。  11.药物的基本作用与不良反应  药物是用于治疗和预防疾病的生物或化学物质,其作用为影响机
期刊
警惕煤气中毒真可谓是“老生常谈”了。但“常谈”并非杞人忧天,而是因为煤气中毒这个老牌“隐形杀手”变换手法还在肆虐逞凶。因此“常谈”实属必要,以便警钟长鸣,常抓不懈,严加防范。  无煤炉也会煤气中毒  据有关报道,近年来煤气中毒事件除了使用煤炉取暖不当发生外,使用燃气热水器和使用土暖气不注意通风也是其中的原因。煤气中毒发生的情况目前还是十分严重的。最近报道,杭州一女子使用家中壁挂式燃气热水器洗澡时,
期刊
在女性的一生中,由于月经和生育的关系,使得女性气血不足、面色萎黄、手脚冰冷、腰膝酸软。那么,在冬季,女性应该怎样养生呢?为此,本刊记者采访了成都市中医名医馆妇科赖玉琴主任。  着装 要风度也要温度  许多女性为追求时髦漂亮,在严寒的冬季只要风度不要温度,穿衣单薄甚至薄袜短裙。在冬季,我们应该顺应气候的变化,不应该与自然抗衡。同时,应该加强锻炼,逐渐增强抗寒能力。但是,不能因为追求漂亮,就穿很少的衣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