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后进群体心理特点及其教育转化途径

来源 :教书育人·高教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airssz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学生后进群体的人数逐年上升,已引起了教育界的广泛关注。做好大学生后进群体的转化工作,必须准确把握其心理特征,针对其心理特点寻求和实施教育转化工作的方法,才能达到预期的教育效果。本文全面分析了大学生后进群体厌学、逆反、应付、从众等心理特点,从心理学的角度探讨了如何加强对这一部分学生的教育和管理,提出利用“罗森塔尔效应”、“南风效应”等心理效应开展大学生后进群体的转化,并探讨如何避免“破窗效应”和“超限效应”在大学生后进群体转化中的消极作用。
  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提出“把育人为本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关心每个学生,促进每个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发展,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国务院16号文件要求:“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途径、新办法,要努力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增强实效性。”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这些都要求高等学校要积极寻找适应大学生发展规律,有创造性、实效性的途径。同时《纲要》中提出“为每一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这就要求高校对于日渐形成的“大学生后进群体”加强教育和管理,多角度、多层次探索“大学生后进群体”的教育管理途径。
  后进生问题一直是一个令教育工作者头疼的问题。后进生之所以表现不尽如人意,除极少数是因为遗传学上的特殊病症之外,绝大多数是由学习目标不明确、意志心理不坚定、是非认知不正确、行为习惯的养成不良等诸多因素综合构成的。因此,单从行为上对后进生进行转化是治标不治本的,要根治,要彻底转化后进生还得从心理上的治疗开始,利用群体心理转化后进生即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大学生后进群体”不是指由生理因素造成的智力落后、反应迟钝的学生,也不是指有其他非先进政治倾向的学生,而是指那些学习成绩差但表现尚好或在日常行为中表现落后、纪律差、行为习惯差的学生,通常突出表现是素质发展相对滞后,由这样的大学生个体组成的群体称为“后进群体”。大学生后进群体的组成人数逐年上升,已引起了教育界的广泛关注。据不完全统计,我国高校的后进学生群体在大学生中所占的比重已经接近25%,而且呈上升趋势。如何加强对这一部分学生的教育和管理,是摆在高等学校教育工作者面前的棘手问题。心理学研究表明,大学生后进群体的形成其主要原因并不是智力本身,而是包括学习环境、动机、意志、自信心等在内的非智力因素起主导作用。因此,做好后进大学生的转化工作,必须准确把握其心理特征,针对其心理特点寻求有针对性的教育方法和实施教育转化工作,才能达到预期的教育效果。
  一大学生后进群体的心理特点和行为表现
  (一)厌学心理及其表现
  厌学心理是指个体学习兴趣降低,学习动机缺失,自信心缺乏、心理压力大。行为表现为不爱学习,学习成绩明显落后,对于学业抱有得过且过的应付心理,不关注课堂学习内容,经常有迟到、早退,甚至旷课等情况出现。
  (二)逆反心理及其表现
  逆反心理是指个体在客观环境与主体需要不相符合时产生的一种消极心理状态,是一种与教育作用相斥的心理。行为表现为逆反对立、好动、固执、好感情用事,只喜欢听表扬,不接受批评意见,一旦受到挫折,不反思自己的过错,而是采取消极对抗的方式面对问题。
  (三)应付心理及其表现
  应付心理是指个体意志相对薄弱,兴趣不持久,自制力不强,得过且过的心理状态。行为表现为对集体和自身的发展不关心、不关注,做事依赖性强、缺少主见、马虎应付。
  (四)从众心理及其表现
  从众心理俗称“随大流”,后进大学生从众心理是大学生后进群体形成的重要条件,是指后进大学生在后进群体压力下,在认知、判断、信念与行为等方面资源与后进群体中多数人保持一致的现象。行为表现为趋向容易实现的消极目标,对于积极目标畏难不前。
  二依据大学生后进群体心理特点开展教育转化工作
  大学生后进群体产生的原因是复杂的,只有把握学生的心理状态,才有可能做好其教育转化工作。根据大学生后进群体的心理特点,利用心理学知识,认真思考其教育转化的新方法,从而真正实现大学生后进群体的成功转化。作为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出初步的探索。
  (一)对存在厌学心理的大学生后进群体的转化
  对于存在厌学心理的大学生,应从提高其学习兴趣,强化学习动机入手,激发其产生自觉学习的强烈动机,使其充分认识到学习对于自身成长乃至未来的重要性。在此类后进群体的转化中可以充分利用“罗森塔尔效应”即当一个人获得另一个人的信任、赞美时,他便感觉获得了社会支持,从而增强了自我价值,变得自信、自尊,获得一种积极向上的动力,并尽力达到对方的期待,以避免对方失望,从而维持这种社会支持的连续性。在学习过程中教育者应给予后进大学生更多的关注,向他传达“你很优秀”的信息,从而对后进大学生产生一种激励作用。在教育过程中我们不难发现,受老师喜爱或关注的学生,一段时间内学习成绩或其他方面都有很大进步,而受老师漠视甚至是歧视的学生就有可能从此一蹶不振。为此,对待后进大学生,要多给予积极的期待,改变对后进生的认识与态度,充满热情地相信他们会有更好的、更大的发展,这会激发他们的自尊心、自信心,使他们自觉地努力去实现教育者所期待的角色,最大限度地激发其潜能。
  充分发挥厌学大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在学习中的作用。从大学的学习特点、学习规律入手、建立适当的期望值,结合他们的基础和实际引导他们立志,制定合理的学习目标,并善于用“放大镜”去寻找和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对点滴成绩予以认可和接受,激发其学习兴趣,提高对自身的要求,使其成为学习的主人。   (二)对存在逆反心理的大学生后进群体的转化
  对存在逆反心理的大学生,应从改变其消极心态入手。对存在逆反心理大学生的教育和转化可以充分利用“南风效应”,给学生以温暖、信任的感觉,增强学生对教育者的信赖感。“南风效应”是指给予他人温暖、关心的态度,以消除对方的防御心理。每个大学生从年龄特点上讲,都具有强烈的自主意识。教育者要真正做到从感情上亲近他们,从生活上关心他们,从人格上尊重他们,才能帮助他们建立信心,改变他们对学校教育的逆反心理,消除消极的心态,追求积极的目标。
  在开展“逆反心理”后进大学生转化的过程中,一定要避免“破窗效应”,不要给后进大学生贴标签。如果一名学生因成绩不好或有些不良的行为习惯,就抓住不放,给他贴上一个错误定性的标签,就相当于在汽车上开了一个破窗,此时,如果这名后进大学生认可了他就是一面破窗,他就会出现破罐子破摔的想法,既然是破的东西,让他再破一些也无妨,而这样下去的结果,“破窗效应”就会导致其逆反心理越来越强。所以,教育者在发现破窗是不要急于去认定谁弄破了窗子,而是要及时修好被打碎的窗户,矫正和补救已经发生的问题。作为受教育者要尊重、信赖和理解学生,使学生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从而转化为积极的动力。
  (三)对存在应付心理的大学生后进群体的转化
  对于存在应付心理的大学生,要从增强其意志力入手。在此类大学生的教育转化过程中要避免“超限效应”,即刺激过多、过强和作用时间过久而引起心理极不耐烦或反抗的心理现象。当后进大学生出现问题时,教育者不要对一件事作同样的批评,使后进大学生从内疚、不安到不耐烦,最后感到反感。犯一次错,只批评一次,是教育者对具有应付心理的后进大学生的参照,如果非要再次批评,那也不应简单地重复,要换个角度,换种说法。这样,受教育者尤其是意志不强的后进大学生就会认为同样的错误没有被“揪住不放”,厌烦心理、逆反心理也会随之减低。
  (四)对存在从众心理的大学生后进群体的转化
  对于存在从众心理的大学生,应从帮助其培养主观能动性入手。大学生正处于人生成长的关键时期,由于人生经验、社会阅历等方面的不足,他们的思维方式、人生态度、行为习惯具有不成熟性和未完善性,使得他们在认识以及行为上往往具有情绪化、自我中心和随意性等特点,因而在日常的学习与生活中往往做出从众的反应。作为教育者不能单纯靠制度来管理学生,要引导学生通过自我主动的学习和理解,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才能从真正意义上去接受和实践。与此同时还要对后进生严格要求和细致管理,不能留有时间和空间上的管理“空档”,直至他们树立起良好的学习目标与行为习惯。
  对待后进大学生要优化教育转化方法,在教育转化过程中,要善于使用“南风效应”与“罗森塔尔效应”,即采用容易被学生接受的教育方法,引导学生朝积极的方向努力发展自我。“软”的手段符合人的生理与心理的需要;而采取了“硬”的手段,使人们产生抵触心理。教育者在教育转化后进生的过程中,应把握学生的特点,充分地考虑学生的感情。顺应后进生内在的正当需求,采用符合他们实际和需要的“南风式”的教育方法,就会轻而易举地让学生“脱掉”后进群体的“大衣”,达到教育目的,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参考文献
  [1]刘儒德.教育中的心理效应[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2]贾黛翃.世界最伟大的教育法则[M].北京:海豚出版社,2005
  [3]张海燕.高校后进生转化工作的思考和实践[J].沈阳工程学院学报,2008(7):450-452.
  [4]马晓燕.高校后进生的心理特征及其转化艺术探讨[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07(10):165-167.
  [5]王有志.浅谈高校后进生的成因及转化对策[J].教育研究,2007(4):20-23.
其他文献
目的:糖尿病肾病是造成糖尿病患者死亡的主要慢性并发症之一.如能对其进行早期治疗,则肾脏病变可以恢复.该研究旨在了解灵芝对糖尿病早期肾病的干预作用.方法:43只正常雄性SD大
该研究通过大鼠玻璃体腔内注入N-甲基-D-天门冬氨酸(N-methyl-D-aspartate,NMDA)建立类似青光眼性视网膜损伤模型,研究该药是否对EEA所致的视网膜损伤有保护作用.第一部分制作
大学生就业形势目前日益严峻,如何提高大学生的创业热情,增强他们的创业能力,各高校已展开了全方位攻略。作为塑造和输送高技能人才基地的高职院校,则更加重视创业教育,他们积极探索高职生创业教育的途径、方法、创业教育模式以及创业教育体系,努力寻找适合自身特点的创业教育。  一大学生创业教育理论研究综述  198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面向二十一世纪国际教育发展趋势”研讨会上,首次提出完整的创业教育(Ent
期刊
  会展旅游正日益成为人们喜爱的旅游形式。广州作为“国家中心城市”,一直重视会展旅游的培育与发展,目前已成为我国重要的会展旅游城市。本文针对广州会展旅游也存在着展览
一我国农村职业教育的现状  (一)农村职业教育生源不足,招生困难  世纪之交的高等教育扩招促使高等教育迈入大众化阶段,由于各类高校不断扩招,高等院校与职业院校在招生方面展开了激烈的竞争。[1]实行九年义务教育后,虽然每年初中毕业生升学率逐年上升,但2005年以前始终保持在50%左右,50%左右的升学率意味着每年有一半的初中毕业生没能升学而直接参与就业,积聚了大批初中及以下受教育水平的劳动者,对我国
期刊
目的:研究胃癌细胞MHC系统表达情况,以及胃癌人全身免疫功能的改变,探讨胃癌细胞免疫逃逸的机制,寻找监测胃癌发展,判断预后的有价值的临床指标.结论:1、MHC-I类分子,尤其HLA-B
人力资源是影响一个国家发展的核心要素,研究生资源作为一种重要的人力资源,其质量高低对国家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研究生“厌学”心理作为一种不良心理状态,会对研究生培养过程产生负面影响,降低我国研究生教育质量。当前“厌学”心理在研究生队伍中存在一定程度的蔓延趋势,对其产生背景及原因进行剖析,进而寻求调适之道,就成了我国高等教育的题中应有之义。  一现象解析  (一)研究生教育理想与现实冲突下的失落 
期刊
冰嵴龙的眼睛上方有一个弯曲并向前突出的头冠。这个奇怪的头冠横在头颅上,冠的两侧还各有两个小角。由于头冠很薄,科学家推测头冠应该不是具有防御功能,很可能是在交配季节展示
目的:研究雌激素受体ERα、ERβ亚型和Ki-67在正常、良性增生和恶性增生子宫内膜中的表达,探寻ER在子宫内膜从正常到良性增生及恶性增生发生过程的作用,为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
装备学院每年承担着来自全国40多所地方大学毕业国防生任职培训任务,为解决好国防生培养和使用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1],受总部委托,我院组织人员对此问题进行了调查研究。本文把研究报告中与签约高校有关的内容提炼出来,供各地方高校的同志们参考,以便各地方高校掌握国防生培养的总体现状,使国防生培养模式更加适应部队的特点和需求。  一国防生在校期间的培养情况  1在校期间的军政训练情况  必要的军政素质是国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