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语言研究综述

来源 :西江文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uochangf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媒介科技的发展,自媒体时代随之而来,区别于广播、电视、杂志等传统媒体,手机、互联网、微信、微博、客户端等新的媒体形式也应运而生,大众的传播模式也由单向传播转为多向互动传播模式。在此媒介背景下,对当前的新闻语言研究作出归纳、分析、和总结,以调整自身的研究方向,适应当前多模态的媒介生态环境,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新闻语言;研究现状;新媒体
  一、新闻语言的研究概述
  整体来说,新闻语言是新闻学和语言学的交叉学科,因为其涉及到语言学这门深奥的学科,需要研究者对语言学的相关内容有所了解和掌握,再加上我国对于新闻语言的研究起步比较晚,研究方法和体系等都尚不成熟,所以可以看出新闻语言学的研究仍存在很多问题:如研究对象和方法都比较单一,研究层面尚浅,缺乏深入研究,和其他学科的互动较少,研究有时未能紧跟时代潮流等等。但值得欣喜的是,我国的新闻语言学在几十年的研究中有很大进展,正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研究队伍在逐渐壮大,研究成果不断涌现,研究内容也日益丰富起来,研究者们也欲加紧追赶时代的步伐。这些都表明,新闻语言的研究已经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
  二、新闻语言的研究对象
  (一)关于新闻语言语体特性的研究
  如刘世华的《信息时代的新闻语言》,文中论述了新闻语言具有以使用者的本民族规范了的语言为基础,又以新闻报道的特殊要求加以改造的与众不同的特点。它既要准确、规范、讲究“立言得体”,又要富有时代气息,以增强信息时代新闻的真实性、可读性及亲和力。向阳的《作为修辞的新闻语体》,文中以修辞学,语体学相关理论对新闻语体这样一个语体形式进行分析。得出新闻语体属于一个独立的语体形式,和政论语体、事务语体、文艺语体、科技语体等一样,是不可缺少的语体形式。对于新闻语言特性的研究,不同学者会选择不通角度出发进行自己的研究,但他们的观点是基本一致的,没有存在明显的冲突。
  (二)关于新闻语言使用规范的研究
  在新闻语言规范方面,也有很多学者对新闻标题也做了很多相关的研究。学界认为:新闻标题即是新闻事实的浓缩与结晶,是新闻价值的集中体现,也是对新闻事实的认识与评价,是媒介对舆论的引导。学者们普遍认为报纸的新闻标题十分重要,因此要求新闻采写人员用精炼的语言对新闻内容或主要思想作出最为凝练的概述,要做到第一时间吸引读者的注意力,同时也要注意规范性。如陈梅在《搜狐网站娱乐新闻标题恶俗用词分布及其规范研究》(2013)一文中指出目前网络中的“标题党”挖空心思,利用恶俗用词来刺激网民的神经,吸引他们的注意力,以此来获得高点击率。并通过对搜狐娱乐新闻标题用词的分析,借此来表明娱乐新闻标题的走向。深入探讨网络娱乐新闻标题用词的规范方法及实例,使娱乐新闻标题用词得当同时,从网编素质提升的角度,合力来净化网络环境。
  (三)对不同媒体语言比较的研究
  随着媒介环境的变化和媒介形式的日益多元,报纸、广播、电视、网络、手机、微信、微博、客户端都给人们提供了不同的媒介接触方式。媒介作为信息的载体,有着自身的特点,而语言作为媒介传播信息的工具,也随着信息载体的变化而变化。因此不同的媒介则都无可避免地具有自己的新闻语言特点。如段业辉《论报纸、广播、电视、网络新闻语言的语境》、朝鲁门《浅谈网络语境下的网络新闻语言特点》等。有学者是从网络新闻语言的使用规范入手,有的则从网络新闻语言的功能出发,还有的主要探析网络新闻语言的使用语境和产生机制等。这些研究点都扩充了新闻语言的研究范围,为新闻语言的研究打开了新的思路,也使得新闻语言的研究紧跟时代的步伐,具有了现实意义。
  三、新闻语言的研究方法
  (一)文本分析法
  纵观新闻语言的研究类的著作、文献等,我们可以看到,研究者们最最为偏爱的还是以静态研究法为主,尤其是文本分析法,使用的频率最高,最为普遍。大多数的研究者,都选择了这种方式,即从相关文本入手,对新闻语言的各个方面进行深入的探析。这方面的研究很多,如之前提到的孙国平的《实用新闻语言》,运用文本分析法对新闻语言的基本特点及其实际运用的规律、技巧等,都做了深入的研究与精当的论述。
  (二)比较研究法
  比较研究法也是新闻语言研究中受学者常用的方法,这种研究方法一般研究思路清晰,可操作性强,因而备受学者们偏爱。比较研究法可以理解为是根据一定的标准,对两个或两个以上有联系的事物进行考察,寻找其异同,探求普遍规律与特殊规律的方法。在新闻语言领域,研究者的比较研究一般分为纵向比较研究和横向比较研究。
  (三)例证法
  除了文本分析法和比较研究法外,例证法或案例分析法也是新闻语言研究者常使用的方法。例证法主要是通过对具体的案例进行选取和分析,最后得出结论佐证自己观点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要求研究者首先要对案例进行筛选,其次对恰当的案例作出清晰的阐述,从而证明自己的观点。如陈丽的《中英新闻报道中语言歧视现象分析》一文。
  四、新闻语言研究存在的问题与思考
  (一)研究浮于表面
  我们从论文期刊网搜多的结果看,关于新闻语言的研究似乎数量上并不少,但仔细阅读就会发现,这些关于新闻语言的研究大多只是表面现象的分析和论述,并没有涉及到折层次的社会问题,也没有深入问题的本质进行探讨。
  除此之外,很多近期的论文虽然紧跟了时代潮流,研究网路语言、微博语言、新媒体语言或多模态语言等,但从内容上看仍旧是深度不够,似乎只是新瓶装旧酒,换汤不换药。很多问题已经被研究过了,但包装了新的外衣,打上了新媒介环境的标签再次投入到学术领域中。
  (二)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不够丰富
  通过上文中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关于新闻语言的研究论述仍旧主要集中于新闻语言的语体特性、新闻语言的规范性探讨和不同媒介对新闻语言的使用情况这几个方面。且关于新闻语言的语体特征的研究还占了绝大多数,其他方面所占比例很小。有关新闻语言和其他学科之间关系的研究太少,大多数研究仍旧集中在新闻语言领域内部,没有扩展开来。
  (三)研究群体和方法单一
  新闻语言因为其学科本身要求,其研究群体主要仍旧集中于语言学、新闻学、新闻传播学的专家、学者,或者相关学科的硕士、博士研究生。其他学科如人类学、社会学、哲学等学科的研究者很少。另外,学界对于新闻语言的研究方法还较为单一,大多数研究学者仍旧习惯以静态研究为主,缺乏动态研究,采用的方法还是集中于内容分析法、案例分析法、比较研究法这三个方面。其他的实证研究法则很少涉及。这需要学界研究者的共同努力,探寻新的研究方法,并把其应用在新闻语言研究领域,从而建立起更加严谨、多元的新闻语言研究理论体系。
  总体来说,关于新闻语言的研究处于上升状态中,但和新闻学的其他领域相比还处于一个相对靠后的位置,同时也存在着一些問题,这些都值得我们思考。
  参考文献:
  [1]蓝洪文,马向伍.新闻语言分析[M].北京:中国物质出版社,1989
  [2]孙国平.实用新闻语言[M].北京:民族出版社,1998
  [3]黃匡宇.电视新闻语言学[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0
  [4]李元授.新闻语言学[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1
  [5]段业辉.新闻语言比较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
  [6]蒋冰冰.新闻语言与城市社会[M].上海:海文化出版社,2008
  [7]崔林.电视新闻语言:模式、符号、叙事[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9
  [8]陈原.社会语言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9]陈晓.近年来报刊新闻的语言特色研究[D].江西:南昌大学,2010
  [10]向阳.作为修辞的新闻语体[D].西安:西北大学,2007
  [11]张丽香.新闻语言中流行语的运用及规范[D].黑龙江:黑龙江大学,2006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意思自治理念在民事领域被更广泛地应用。劳动关系中也借鉴经验,通过订立个人劳动合同和集体劳动合同的方式,允许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协商工资、时长等相关事项,确认双方权利义务。由于“资强劳弱”的不对等天然存在,单纯依靠市场调节容易使天平更加倾斜,通过法律手段对双方的权利义务加以规范十分必要。2008年实施的《劳动合同法》以《劳动法》为基础更加细化,对实践具有极强的指导规范作
期刊
一、法律与行政  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是国家的统治工具。行政狭义地讲,指国家职能中,除了立法和司法以外的全部职能的总称;广义地讲,指作为决策职能的政治之外的执行职能。  在讲到法律与行政的关系时,就要说到两个方面:一是两者之间有何关系;二是应该如何处理两者的关系。就第一方面两者之间的关系来说,古往今来,都在争论法律与行政何者为先,在封建专制时代,君主独裁专制,具体说就是封建君主的意志或命令决
期刊
【摘要】:从电影问世至今,其画面质量不断改革、不断进步。最初的电影只有电影画面却没有声音,因此剧情的发展很多时候只能通过演员的肢体动作来表现,后来电影从无声电影发展为有声电影,其性质便从原本的纯视觉艺术改变成为可以容纳摄影、雕塑、舞蹈、文字、音乐、建筑等多种艺术的结合了现代科技与艺术的视听综合的艺术。通过音乐,调动了观众的情感乃至引发其情绪波动,同时也成为了引发观众与电影的情感共鸣的重要手段。接下
期刊
【摘要】:北宋开国,即沿袭五代旧制于西京洛阳置西京留台,仁宗时又先后设南京留台与北京留台,形成了三京留台与中央御史台并存之局面,直至南宋三京丢失,不再设置。在此期间,三京留司御史台随着当时政治大背景的变迁而沉浮,实现了由粗制到完整的机构蜕变。在受到当时政治环境影响的同时,也对当时的政治环境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尤其是在王安石变法时期,安置了许多较有威望的保守派首领人物,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变法阻力,间
期刊
【摘要】:随着当前社会信息交流媒介的发展,新媒体的兴起影响着大学生的生活和学习。在此背景下,民航类高校团组织应当利用好新媒体并结合自身实际情况,不断创新宣传工作。本文以中国民航飞行学院飞行技术学院团委为例,分析创新民航类高校共青团宣传工作的必要性,并就如何在新媒体环境下创新民航类高校共青团宣传工作提出相应的策略。  【关键词】:新媒体;民航院校;共青团;宣传;创新  随着当前社会信息交流媒介的发展
期刊
【摘要】:电影《十面埋伏》以唐大中十三年为时间节点切入,以反官府组织“飞刀门”与官府之间的矛盾冲突为叙述铺垫,在两方明暗斗争的大框架下,建构了金、刘捕头与飞刀门帮主之女柳小妹的三角恋情。别具一格的创新镜语也为影片增添了历史厚重感与审美性,两重性身份构筑了立体化人物形象,性格也趋向多元。电影的叙事内涵摒弃了张艺谋《英雄》中的政治观与历史观,从人性角度进而解读情爱观与敌我观之间的矛盾冲突。本文将从电影
期刊
【摘要】:伊格尔顿对于意识形态的内涵指出:“我说‘思想意识’大体上是指我们所言所信的事物与我们所生活的社会的权力结构和权力关系相联系的方式。”在其对于文学批评的政治性以及革命的批评当中,也一针见血的指出意识形态就是阶级之间的权利关系在意义层面的斗争。在一个成型的社会体系中,意识形态作为上层建筑的精神内核总是受到社会权利不同程度的影响。现代社会的思想自由在普遍范围内得到了解放,尤其是公民社会概念的兴
期刊
【摘要】:随着精准扶贫工作的大力推进,打尖村群众的生产生活在快速提高,收入也在不断增加,但受限于打尖村的地理环境和人文条件等因素的影响,缺资金、缺技术、缺发展动力和缺劳动力成为制约打尖村贫困群众发展经济的瓶颈。打尖村要实现“同步小康”,就得下大力解决制约打尖村贫困群众经济发展的实际困难,本文对此作一定思考。  【关键词】:经济发展方向;农民专业合作社;精准扶贫;同步小康  一、打尖村的基本情况  
期刊
【摘要】:企业档案管理工作在朝着现代化的方向发展,档案管理对企业来说至关重要,在进行相关档案管理工作的过程中,管理模式和管理途径也在不断的发展创新,而信息时代的来临也为企业的档案管理工作带来一场新的革命。  【关键词】:企业档案;管理模式;创新  在社会主义信息环境下,企业档案管理工作在企业中的发展地位也变得越来越重要,进行档案管理工作的目的就是对企业的档案管理工作模式进行创新,目的是更好的服务于
期刊
【摘要】:采用对比分析法,文献资料法,SWOT分析法,结合目前体育行业的市场发展态势,从竞品分析的5个维度出发(战略定位、用户人群需求、产品功能模式、商业模式、UI设计),对比分析了懂球帝和直播吧两款App。并且就产品的未来发展提出了改进意见和展望。结论:体育类App要全面把握用户市场,内容为王;深度传播和运营赛事IP,挖掘长尾价值,实现盈利和变现;抓住新技术,实现互联网产品的创新。建议:体育类A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