酿出自己的个性

来源 :中外食品·酒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ollyzhang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勤奋造就成功
  
  淑华•Newton女士在加州酿酒师中,甚至在整个世界的酿酒圈里,都很特别,这种特别不只是说她酿出的酒特别,更重要的她是白人世界里的,“黄色”酿酒师。
  淑华出生在中国,是一个东北的地主家庭,父母都很喜欢她,取名林淑华。林家是当地兴旺的大家族,族谱至少可上溯至16世纪以前。然而到了1950年,由于当时的政治原因她的父母迫不得不举家背井离乡,从此生活遭遇了极大的转变。经过一年在中国大江南北辗转流离后,她的一家来到了香港。抵达香港后,他们立即把年轻的淑华送往伦敦接受教育。
  聪慧、努力的淑华不负厚望取得剑桥大学学位,之后便开始了三年的记者生涯。在这段时间内,她曾经任职于《伦敦每日镜报(London Daily Mirror)》、《新加坡虎报(Singapore Standard)》及英国广播公司。到了60年代,为了继续深造及远离伦敦的繁华喧嚣,淑华选择了新西兰作为全新的进修地点。
  在新西兰,她修读文学及科学学士双学位,之后继续攻读临床心理学及工业心理学硕士学位。毕业后,又回到伦敦攻读医学博士。成功获得博士头衔后,淑华加入了伦敦大学担任助理教授。
  淑华不仅拥有骄人的学历学识,她在事业上也出类拔萃。1972年,她与Peter Newton结成连理,两人一同移居美国。在加州,淑华帮忙打点丈夫的Sterling酒庄;同时,他们还合力将纳帕谷(Napa Valley)发展成全世界最著名的酿酒区之一。1978年,淑华出售了Sterling酒庄,并开始策划以她个人酿酒理念建造一个全新的酒庄。
  于是,她一手打造了全世界最别具一格的酒庄之一:Newton酒庄。每当有客人来到Newton酒庄,传统的中式大门就会首先迎接您的来临,然后一条迂回的走廊将会引领您逐步深入,感觉更像一间宁静的宅邸而非酿酒工房。酒庄的酿酒设备及酒窖低调地隐藏于山腰的洞穴里。顺着一座中式宝塔往下俯瞰是Peter亲手打理的英式花圃,并巧妙地隔开了发酵室。酒庄的整体设计均出自淑华之手,与山上的自然景色配合得天衣无缝。
  每到葡萄的生长季节,温泉山(Spring Mountain)陡峭的斜坡上就少不了淑华的身影,她会细心察看每株葡萄藤的生长情况。到了收获季节,她会再次攀到山上测定及品味葡萄。淑华深信,优质的葡萄酒是由葡萄园缔造的,亦即是由“terroir”—最佳的地域而产生的。
  
  人生的转折点
  
  在跟淑华的谈论中,她告诉了我们她一段改变她人生的经历。身高1米74的淑华,在高中时代幸运地遇到了Coco Chanel 女士,当时淑华是学校里的模特。在伦敦白人的世界里,淑华有一些自卑,虽然学习成绩很优秀,体育活动等都很擅长。在跟她Coco Chanel 女士相遇后,淑华看到自己一直钦佩的人近在咫尺,希望能够从她身上学到成功的秘诀。在跟Coco Chanel 女士一起工作的过程中,淑华一直不敢懈怠,和Coco Chanel 女士一样保持充沛的精力,全力以赴地投入在工作中。Coco Chanel 女士对淑华的努力也看在眼里,最后她把淑华留在自己的工作室,做助理的工作。工作室里的烦琐,纷繁的事情很多。这些事情都由淑华一个人打理,她却做得很认真,没有抱怨。在为Coco Chanel 女士做助理的两年时光中,与她朝夕相处的日子让淑华成熟、稳重了很多。在即将离开工作室的时候,淑华问Coco Chanel ,“你为什么能成功?”
  Chanel 女士说:Be Confidence ,and to be different!
  淑华默念着这句话,重复着“Be different”,悟出了真谛“一定要做出自己的特色,与众不同!”逐渐,这也成为淑华一直遵循的行为方式。
  
  


  酿出自己个性的酒
  
  在多年以后,当在学业和事业都已经有所成就的淑华和丈夫回到了美国——丈夫的国家。丈夫家一直拥有一个葡萄酒庄园。回到美国,淑华和丈夫一起就在酒庄里忙碌,想酿制出富有特色的葡萄酒。淑华不会酿酒,但是好学、勤奋的她又开始学习酿酒,这个时候她已经拥有了博士学位。
  淑华一边在酒园里实践,一边学习。同时,为了能酿造出更好的葡萄酒,淑华和丈夫买掉了以前的酒园。1977年,他们在温泉山(Spring Mountain)的山坡上购买了一平方英里的土地,成为温泉山产区最早建立葡萄酒产业的酒庄之一。酒庄以丈夫的姓来命名,叫“Newton”酒庄。淑华依然遵循着葡萄酒酿造的基本哲理“三分酿造,七分种植”。在保证种植很优秀的葡萄之外,淑华想一定能酿出与众不同的葡萄酒。
  为了保证葡萄本身要有特色,淑华购买的酒庄座落在海拔1600英尺的温泉山山脉上。朝东的山坡能够保护葡萄不让午后的太阳炙烤葡萄,而高海拔使得在山坡上的葡萄园的温度低于山脚下的葡萄园的温度,这样就使得葡萄果实能够在蔓藤上留得更久。虽然在这么高海拔地方生长的葡萄果实产量有限,但是果实的风味十足,果香浓郁,造就了具有波尔多风格的葡萄美酒。
  淑华是华人,出生在中国。中国是她永远不能忘记的根,所以在酒庄设计的时候。她将浓浓的中国情怀融入其中。中国式大门和亚洲的建筑风格都反映出其深远的影响。而风格庄重的花园设计和英国风格的电话亭则显示出Peter的英国情结。在这个酒园中,我们也能深深地体会到淑华和Peter之间的爱。
  从葡萄园的设计到酿酒的技艺,淑华对自然环境的热爱感染了在纽顿葡萄园的方方面面。葡萄园座落于呈梯田状的山坡上,海拔高度从500英尺到1600英尺不等。纽顿拥有560英亩的葡萄园面积,其中110英亩分别种植了梅洛特,卡本内苏维浓,品丽珠,小维铎等葡萄品种。这些葡萄品种之间分开种植,并且和本地的植物一起生长,完好的保持了天然的生态系统。而酒庄建立在山坡上,用来陈年葡萄酒的酒窖则延伸到山脉的中心地带。天然恒定的温度和湿度,使葡萄酒在这样良好的环境中酝酿,升级!
  “No pain ,no gain!”这一切淑华和丈夫亲力亲为的勤苦和努力都没有白费。获得了业界权威的专业杂志《葡萄酒爱好者Wine Advocate》 的好评,95分评价的殊荣给NEWTON酒庄。更让淑华欣慰的是在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访美期间,由白宫第一夫人亲自挑选了Newton的酒作为款待胡主席的佳酿, 这也是淑华感到很开心的事情。
  Be different,淑华用特别的方法酿造出未经过滤的夏多内,是现在很多藏酒者一直追捧的对象,也是她一直坚持自己的风格,今天她获得了各个方面的成功。今年,Newton酒庄加入了路威酩轩集团(Moet Hennessy Louis Vuitton),这样淑华就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在酿制充满个性的Newton的酒了,但是淑华说,她之所以加入MHLV,是因为一方面她喜欢这样专业认真的集团一起合作,更重要的是淑华资助了很多贫穷的孩子,他们需要受到教育,需要社会的关爱,为了能更好地做好她一直坚持和热爱的社会工作,她需要时间,最好地方法就是找到最优秀的合作伙伴。
  我想现在淑华一定在世界的某个地方,用心在关爱着那些需要帮助的孩子。“Be confidence,and to be different!”她用那句曾经激励过她成功的话,又去激励更多的人走向成功,同时她的身体力行也让这个社会更加温暖、和谐!
  


  “Be different!”淑华酿造着Newton的酒,也酿造着自己醇厚的,充满个性的人生!
  
  纽顿夏多内
  白葡萄酒
  风格:纽顿夏多内展现出非常活泼的个性。其纯净的果香只有通过在葡萄园里细心的栽培和一丝不苟的酿制方法才能够获得。细腻精致的白色鲜花,爽脆的苹果,烤面包的味道逐渐在口中转化成层层的丰富果香;清新的感觉如鲜花般绽放,柑橘,梨子,杏仁等水果的味道跃然舌尖;一丝橡木的幽香带来如同春天般令人舒心微酸回味。
  
  纽顿梅洛
  未过滤型红葡萄酒
  风格:纽顿未经过滤的梅洛红葡萄酒展现出优雅的口感和丰富的香味。鲜花般的气息和黑梅酱,草莓酱,丝丝的橡木香形成鲜明的对比;欢快的樱桃,甘甜的加仑子,草莓的果香衬托出稳健的结构和完美平衡的酸度和甜度的平衡。
  
  纽顿夏多内
  未过滤型白葡萄酒
  风格:这款内涵丰富强劲有力的葡萄酒体现了只能够在未¾过滤的葡萄酒中才可以发现的丰富口感和复杂的层次。该款葡萄酒有柑橘,椰子,咸奶油糖果,烤杏仁的香味;黄油和橡木的味道和层层的桃子、芒果、蜂蜜的味道融合在一起;回味甚至带有一丝矿物质的清新。橘子酱,焦糖,金银花的气息相互交融;天然酸度和甜度完美平衡,回味悠长。
  
  纽顿纳帕
  山谷克莱红葡萄酒
  风格:只有小心翼翼地将几种¾过精心挑选的波尔多葡萄品种完美的融合在一起,纽顿波尔多风格红葡萄酒才有如此鲜明的个性,独特的风格;该款葡萄酒一开始展现出蓝梅,蔓越桔,草莓的果香,其间透出黑醋栗的幽香;酸度和甜度达到完美的平衡,成熟的单宁糅合了丰富的黑樱桃,黑梅,李子等水果的味道,还融合了烤橡木的幽香。
其他文献
陈芳女士,毕业于密歇根大学安阿伯尔分校,并获得心理学、妇女研究与组织研究学士学位,曾就职于高盛(香港)长达两年,现任怡园酒庄的总裁。她于2002年加入怡园,正值怡园酒即将推向市场之际。陈芳女士全程负责管理怡园葡萄酒生产与经营,包括葡萄的栽种与培育、葡萄酒的酿制与灌装、产品的销售与市场推广,以及怡园酒庄的财务管理与整体战略制定。  见到陈芳是在怡园上海的专卖店里,在浦东的柳杉路上,尽管我自认为对上海
期刊
虽不能说对美国生活有多么深刻的体会,但是那一天的游玩确实让我深深爱上了那里,以至于直到今日,都仍时不时怀念起那份惬意,那份随心所欲。蓝天、绿草、洁白的水鸟、醉人的葡萄酒、热情的美国朋友一切就这么简单,这么真诚。    这大概是最悠闲的假期了。早上睡到自然醒,清晨刚下过一场雨,窗外的草地格外的清新。早餐过后,苏博来接我们去西纽约的Finger Lake转一转,看看湖景,赏赏枫叶,还可以品品葡萄酒。 
期刊
收获的秋天悄悄来了,熟透了的水果成了派对上的亮点。青涩的水果派们采集了艳丽的颜色把整个派对推向新高潮。你还等什么?跟我们来一个水果派对大变身,让惊艳的服饰和妆容自然而然地为你卸下肩头的重负吧!          妆容要点:本次变身要点在于画眼影。画眼影要注意自己的眼形与脸形之间的协调。双眼皮的女士可在上眼睑内眼角涂少许眼影,以较浅色的眼影在外眼角涂得宽厚一些;若是单眼皮,宜用浅咖啡色眼影抹在上眼睑
期刊
“自然崇拜” 2007年9月1日  对于很多推崇传统酿酒风格的人来说,更愿意相信大型古旧橡木桶的魔力,如意大利皮埃蒙特(piedmont)地区以及西班牙里奥哈(Rioja)地区的人们对硕大的古旧橡木桶充满信心。然而,是不是大的橡木桶就一定会比小橡木桶酿酒效果好呢?未必,在美国用小型新法国橡木桶酿造出的赤霞珠(cabernet sauvignon)也曾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征服了无数人,甚至越来越多的新
期刊
“我们的语言有时会在稍纵即逝的幸福瞬间变成威士忌,而我们——至少我——总是梦见那一瞬间:如果我们的语言是威士忌”——村上春树的话让人遐想。  “我的摇滚生活,以不同的生活态度面对社会发生的一切。摇滚不只是娱乐,更是一种精神”。这里的语言是猛烈的威士忌中孕育的摇滚。酒的烈、乐的猛,就欠缺一个主导它们的元素,一并构造猛烈的威士忌摇滚,汪峰带领乐迷们一起沉醉。他的身影在酒吧出现,点着一根香烟,交叠着双腿
期刊
也许我们的世界并不是宇宙里唯一具有文明的星球,也许宇宙不止有一个。你是否想过,在浩瀚的时空里有另外一个世界,那里的一切几乎都与我们的世界相同,仅有一点细微的区别:比如那个世界里中国的土地面积多了一平方米,比如天稍微蓝一点,比如美国总统的名字拼法不太一样。你是否想过,在时空里还有第三个世界,与刚才提到的这一个也只有细微的区别如此反复,无穷个世界,细微的区别反复叠加,最后在某一个世界里产生了令人目瞪口
期刊
5月12日,距离《百地福葡萄酒购买指南》中文版发布会还有两天,我们有幸采访了法国百地福(Petit futé)出版社的事长多米尼克奥塞斯(Dominique Auzias)。在和平宾馆的大堂里我们见到了奥塞斯先生,其人与之前见过的照片相比更显和善。在大堂的一个角落,奥塞斯向我们介绍了奥塞斯家族的庄园、历史,以及酿酒的理念……    历史(The History)    奥塞斯家族是个酿酒世家,历代
期刊
脚步声嘎然而止  暗示了疲惫的时间  有一抹红色孤傲地化作了一片旗帜  寂寞在坚硬的石板上弥漫    你那里有风吗?  有人在你的身后奔跑  于是,´息与´息  纠缠在一步之遥  时光在瞳影幻化成一只  凡高的耳朵  灰色的纱裙下  是几百年前  那个英俊骑士的战袍    酒被搁置在视线之外  屏住呼吸  用绝望  背弃那个饮酒者的味道    歌声来自那个遥远的城堡  而这
期刊
朋友告诉我一定要去一个地方,那里我一定会喜欢,拿着门牌,顺着不熟悉的上海街道,开车探询。“威海路147号”记着门牌号,我们顺着车挡风玻璃雨刷的间隙寻找着……  怎么说呢,是上海因为张爱玲,而成了众多小资云集的地方,还是因为上海滋生了张爱玲的小资情怀呢?这是很多人喜欢上海的原因。小资是一种精致的生活情怀,我很喜欢上海,可能是心里温存着很多这样的情怀。每次当飞机在上海机场即将降落的时候,看到南方的尖顶
期刊
静止20秒左右,阳刚的酒气逐渐在口温下暖化,再慢慢在口内流转,口腔两边感到些微辛辣。单宁柔和,Cabernet酝酿出的黑莓果香相当浓郁,细细咀嚼又带点香草的味道,非常和谐舒服    外面的雨不停地下着,淅淅沥沥,看来短时间内是不会停了。  习惯了什么样的心情喝什么样的酒,打开酒柜,这样清新缠绵的雨夜,我选择前几天刚带回来的Queen Adelaide Regencry Red Cabernet S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