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四宜”、“三有”来建设特色小镇

来源 :社会与公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m_68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习总书记说过:我们的建设要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这个乡愁是我们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的优良传统,我们最浪漫伟大的诗人李白说了: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我们最著名的唐朝宰相张九龄:海内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我们革命的元老84岁在台湾已经觉得自己回不来了,因为62年的时候,我们国共两党很多摩擦,所以他作了一首绝对之作:站我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陆,不可见兮,只有痛苦。站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故乡,故乡不可见兮,永远难忘。天苍苍,野茫茫,高山上隔有山。这就说明,我们对故乡的热爱、对自己祖国的热爱,但是只有这个乡愁是最猛烈的,只有这个乡愁也是最能够凝聚民心的,所以,我們中国发展的这个时候,总书记提出要建设记得住乡愁的特色小镇,我们古镇镇在这里举办这个高水平的学术研讨,是贯彻我们中央建设一个很好的举措,我们都是中国人,问候语除了你吃饭了吗?第二句问说可能是:你家乡是哪一个?这就是文化的认同,所以说,甜不甜故乡水,清不清故乡人。还有一句:子不嫌母丑。母亲再丑,也是自己的母亲,也要孝敬,所以我想,我们的建设,就要围绕:适宜居住、适宜创业、适宜创新、适宜旅游,并且有使命担当,有发展前景,有经验成就的“四宜”、“三有”来建设特色小镇。
  建设特色小镇,我觉得有几个方面,第一个是:方向要准。我们社会治理,十八届三中全会很明确,就要围绕党委领导、政府主导、社会协同、文明参与、法制保障这个基本原则来建设,我们的社会治理要在我们党委政府的领导下,要依照法制,要全民治理。第二个是:格局要大,就好像古镇的灯饰产业,已经辐射到了周边的镇区,甚至辐射到江门,建设辐射到了,那社会治理呢?也一定要辐射到我们周边的镇区、周边的城市,让我们的社会治理有一条天然的护城河,从而使古镇社会治理更加好。第三个方面:规范要好,这里面有两层意思:第一个,一定要认真规划,要超前,不能够10年20年,最起码我们要迈向世界灯都的话,也要100年,这个要超前。第二个,要认真地落实,不能够一个领导来了又变了一样,不能变来变去,要坚决落实好规划,不然很难能够可持续发展,我记得福建三明市太原县,那里的市院县委书记都是一个蓝图干到底,所以让那个小县城,人口只有10万人,也没有什么旅游资源,但是那里除了山丘,全部房子按照山丘来建设,一望过去相当漂亮,一进去那个县城就想进去看个究竟,所以后来发展旅游很发达,10万人的小县城旅游输入达到了12亿,这就是适宜居住、适宜创业、适宜创新、适宜旅游的县城,所以规范要好。第四个,特色要特,古镇灯饰国内出名,甚至国外很多人在这里做生意、营销、发展,我们的特色要发挥我们的工匠精神,开拓创新,让灯饰越做越好。第五个,服务要全。我们有这个目标迈向国际化的灯都,以后我们服务的人群也会各式各样的,世界各国的人都有,所以我们的服务要各方面规范的时候,一定要全面。第六个,产业要强,这个产业离开发展的话,什么都是空中楼阁,我们举办这个会议就是要有这种物质条件,所以我们狠下决心,一定要做大做强我们的产业。第七个,科技要新。小平同志说,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同时也可以说,科技是我们社会善治的重要依靠力量,那里所有到贵阳市的都有人脸识别系统,并且到了每一个住宅小区,都有人脸识别系统。所以我们要依靠这个科技的力量,提高社会善治的效率,还有能够节省成本。第八个,法治要严,法治是底线,社会再好,都会出现一些违法乱纪的,那么就要靠我们的底线来兜底,就是要法治。
其他文献
人、自然、发展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人类的活动已严重破坏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大气、水、土壤、海洋遭到污染,物种濒危,人口数量激增、自然资源枯竭、温室效应等一系列威胁人类生存的问题。大自然用极端天气、风暴、洪灾、雪灾、干旱、雾霾、沙尘暴。。。报复人类,人类开始意识到环境问题的严重性,并采取一系列措施,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人类只有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才能实现人与大自然的和谐相处。  历经30多
期刊
特色小镇建设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大部署(201607三部委文件),具体如下:  (一)目的意义  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有关全会精神,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贯彻落实中央关于推进特色小镇、小城镇建设精神,落实《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引领带动全国小城镇建设,不断提高建设水平和发展质量。  (二)建设目标  住建部 发改委 财政部《关于开展特色小镇培育
期刊
(一)特色小镇在哪里?他们如何描绘自己?  这是我从国家公示的名单中找到的两批特色小镇的名字,然后通过地图直接查找出他们的经纬度坐标,然后制作成这样一个地图。  特色小镇和它的起源一样,先是从浙江,然后到江苏,是以长三角为中心的,而且是靠近经济发达的地区,广东省是辐射到次梯度这么一个位置,而西北部和西部相对比较少的。这样一个分布特征和住建部推动的另外一个大项工程传统古村落的分布形成鲜明的对比。  
期刊
今天,“2017年中国特色小镇社会善治(中山古镇)研讨会”在中山古镇镇隆重召开。大家齐聚一堂,共同研究探讨特色小镇的社会善治,也为中山,为古镇的社会治理把脉问诊、建言献策。在这里,我谨代表中山市委、中山市政府、中山市社工委对这次研讨会的举办表示热烈的祝賀!向出席研讨会和一直以来关心、支持中山建设发展的各位领导、专家学者、嘉宾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中山古称香山,是一代伟人孙中山的故乡,位于珠三角
期刊
之前,我也有来过一次古镇,是到我们早上到的全民公益园。那一次,更多的是去看一下,但却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今天,我有这样的一个机会,一个上午非常充实的参观,让我可以更加深刻了解古镇。  来中山,每次我都是讲社会治理的内容。这一次,我非常愿意来古镇学习,但是这一次有点特别的是,前面加了特色小镇。我所在的机构是北京大学城市治理研究院,特色小镇的研究也是我们研究的一个方向。我们在跟全国政协也是一个相
期刊
我在中央党校主要是从事经济学方面的研究,包括教学方面的工作,我们这个研讨会的主题是特色小镇的社会治理问题或者社会善治,我对社会学方面是一个外行,所以我试着是从产业的角度,对社会治理方面它的这种内在逻辑关系,试着做一点分析和阐述,和同志们一起来商榷或者探讨。  我是第一次来中山,当然也是第一次来古镇,昨天通过参观交流,给我们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我们古镇的产业发展欣欣向荣,同时生态优美,是传说中美丽的
期刊
我在1992年的时候就追寻邓小平南巡的脚步来到珠三角这一片热土上来从事改革开放的调研。当时教育部组织了一个博士生考察团到东莞、顺德和中山考察,我当时所在的小组在东莞,后来也来过多次中山。1992年来的时候留下了三个非常深的印象。第一个是去东莞考察到的改革开放的重大变化和成就,主要是看两个东西,一个是看养猪场,第二个是看三位一补的主要是做鞋的企业和纺织的企业,留下了一些故事。当时去看一个已经工业化的
期刊
2017年8月1日中国人们解放军建军90周年。从7月底开始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一系列活动,29日北京八一大楼颁发八一勋章和建军90周年文艺晚会、30日内蒙古朱日和沙场阅兵、31日晚上北京人们大会堂国防部盛大招待会、8月1日庆祝建军90周年大会。  当大家都聚焦八一建军节系列活动时,第六届库布其国际沙漠论坛7月29日在内蒙古鄂尔多斯市库布其沙漠开幕,国家主席习近平致贺电。
期刊
(一)中山为什么要建设特色小镇?  1、国家和省力推特色镇发展,建设特色小镇恰逢时势,国家层面密集出台关于特色小镇建设的政策文件。  广东省力推特色小镇建设。 到2020年将建成约100个省级特色小镇,特色小镇的产业发展水平、创新发展能力、吸纳就业能力和辐射带动能力显著提高,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明确提出要建设一批国家级的特色小镇。  2、探索中山可持续发展新模式的客观要求  以传统
期刊
8月17日下午,经部领导批准,民政部社会组织管理局召开电视电话会议,向各省(区、市)登记管理机关通报近期社会组织管理工作有关情况,民政部党组成员、社会组织管理局局长詹成付主持会议并讲话。会上,民政部社会组织管理局副局长廖鸿通报了部分行业协会商会涉企收费案例,巡视员李波通报了“善心汇”、“网络互助”有关情况,副局长安宁通报了社会组织信息化建设情况。  关于规范社会组织涉企收费问题,詹成付在讲话中指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