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2011年,扬州市江都区积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努力化解经济运行中出现的突出问题,经济基本面持续向好,经济运行总体呈现平稳较快发展态势,实现了“十二五”良好开局。2011年,全区GDP达578亿元,增长12.6%;规模工业增长31.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7.8%,投资增长22.1%。
关键词:扬州市江都区 经济增长创新
1 2011年扬州市江都区经济运行基本情况
1.1 农业生产形势良好。2011年全区夏粮秋粮连续8年喜获丰收。夏粮总产21.95万吨,秋粮总产41.87万吨,分别增长6.3%和6.6%创历史新高。
1.2 工业经济快速增长。2011年,全区规模工业实现增加值突破400亿达403.71亿元,增长15.1%。工业产销率达到98.4%,比上年提高0.2个百分点。全年完成高新技术产业产值606.19亿元,增长30.4%,占规模工业比重37.1%,比上年提升5.3个百分点。全市工业用电量19.33亿千瓦时,增长11.6%。
1.3 投资较快增长。2011年,全区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34.99亿元,增长22.1%。其中工业项目完成投资232.73亿元,增长14.4%;房地产完成投资97.75亿元,增长34.8%。全年入库项目360个,亿元以上项目46个,5亿元以上项目21个。
1.4 消费品市场平稳增长。2011年全年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70.76亿元,比上年增长17.8%,增速居扬州七县(市、区)第2。其中城区实现零售额156.5亿元,增长17.6%,农村实现零售额14.3亿元,增长19.9,农村高于城区2.1个百分点。
1.5 城乡收入增长提速。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337元,增长17.5%,比上年提高4.7个百分点;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1988元,增长18.6%,比上年提高4.5个百分点。
1.6 财政金融平稳增长。全年完成财政总收入80.08亿元,其中一般预算收入34.38亿元,分别增长26.4%和28.1%;其中一般预算收入占GDP比重达6%,比上年提高0.5个百分点。全年人民币金融存款余额558.3亿元,贷款余额280.5亿元,分别增长14.5%和13.1%,存贷比50.5%。
2 值得关注的几个问题
在当前全区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形势下,要圆满完成2012年目标任务,以下几方面情况需要引起高度重视:
2.1 出口增速会有所下降。从2011年全年各月增幅看,我区出口总额增幅在高位运行,且从下半年开始呈逐渐回落态势,2011年2-12月各月增幅分别为:28.6%、28.6%、61.3%、61.3%、65.6%、53.2%、52.7%、47%、41%、35.2%。
2.2 消费增长预计稳中有升。受到我国对于环境保护限制,对于高排量、高污染汽车进行限购,以及油价上升的因素汽车的销售量出现了明显的下滑,随着汽车消费者的生活需求人们对于汽车的需求欲望必然会增加,使得汽车消费相比2011年将会有较大的提速;人们生活基本资料物价上涨,尤其是关系民生的蔬菜、粮食、食用油等物价的上涨增加了人们的消费成本,造成消费总量的增长;居民生活的提高,以及房地产房屋建设完成,给居民提供了大量的商品房,同时家电下乡活动的开展为家电行业带来了发展机遇,使得家电销售有了一定的上升。
2.3 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将有所回落。今年我区的固定资产投资速度能够保持快速的发展主要依靠房地产业的高速投资以及工业的恢复发展。2011年我区这两大行业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达到83%。随着出口需求的放缓,将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工业投资扩张。从房地产投资看,既定调控政策尚不能马上放松,否则政策效果将大打折扣;由于目前房地产开发企业待售房面积处于历史同期最高水平,且资金链趋紧,融资难度加大,未来一段时间商品房投资进度将会放缓。从有利因素看,2012年电力、水利、交通等基础设施投资增速有望明显回升;随着劳动力成本上升,“机器替代劳动”推动的设备更新改造,对投资增长也会形成一定支撑;在五年规划周期中,第二年往往是规划项目落地开工较集中的年份。
3 2012年积极把握结构调整有利机遇
由于国际经济环境有所恶化。我区出口、投资需求面临下行压力,潜在风险也在增加,需要在防范、化解风险中把握机遇,积极推动结构调整,保持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2012对全区经济影响的有利因素:一是国家宏观政策将适时预调或微调,对我区保增长、调结构影响积极;二是CPI拐点初显,通胀将得到有效控制,有利于扩大消费、刺激生产;三是《国九条》、发展文化产业《决定》、加大水利基础设施投入、增值税制度改革试点等,对扶植中小企业发展,助推文化产业、加快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产生积极影响,有利新的经济增长点形成,为发展交通运输业为首的现代服务业带来新的机遇。不利因素主要是受资金、土地等要素供应瓶颈制约我区城镇化、工业化进程加快,固定资产项目投资、房地产投资将首当其冲受影响,工业产业升级、节能降耗压力也将加大。
综上所述,预计2012年伴随着出口、投资增长的下降,消费增速的回升,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将有所提高;农民收入增速有望继续高于城市居民,有利于遏制城乡差距拉大;由于劳动力供求关系的转变,工资水平上升有利于收入分配格局的改善。综合各方面因素,初步判断2012年全区经济上半年可能维持缓慢小幅回落态势,下半年将稳步回升,全年经济总体上有望呈现增长速度平缓发展、结构调整取得积极进展的格局。
参考文献:
[1]朱玉祥.机遇与创新:《特别关注》12年发展历程[J].传媒,2013(2).
[2]李士伟.立足高远抓机遇 创新思路谋发展[J].教育与职业·综合版,2007(8).
[3]俞悦.机遇下的创新与创新中的机遇[J].中国计算机报,2010(47).
关键词:扬州市江都区 经济增长创新
1 2011年扬州市江都区经济运行基本情况
1.1 农业生产形势良好。2011年全区夏粮秋粮连续8年喜获丰收。夏粮总产21.95万吨,秋粮总产41.87万吨,分别增长6.3%和6.6%创历史新高。
1.2 工业经济快速增长。2011年,全区规模工业实现增加值突破400亿达403.71亿元,增长15.1%。工业产销率达到98.4%,比上年提高0.2个百分点。全年完成高新技术产业产值606.19亿元,增长30.4%,占规模工业比重37.1%,比上年提升5.3个百分点。全市工业用电量19.33亿千瓦时,增长11.6%。
1.3 投资较快增长。2011年,全区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34.99亿元,增长22.1%。其中工业项目完成投资232.73亿元,增长14.4%;房地产完成投资97.75亿元,增长34.8%。全年入库项目360个,亿元以上项目46个,5亿元以上项目21个。
1.4 消费品市场平稳增长。2011年全年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70.76亿元,比上年增长17.8%,增速居扬州七县(市、区)第2。其中城区实现零售额156.5亿元,增长17.6%,农村实现零售额14.3亿元,增长19.9,农村高于城区2.1个百分点。
1.5 城乡收入增长提速。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337元,增长17.5%,比上年提高4.7个百分点;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1988元,增长18.6%,比上年提高4.5个百分点。
1.6 财政金融平稳增长。全年完成财政总收入80.08亿元,其中一般预算收入34.38亿元,分别增长26.4%和28.1%;其中一般预算收入占GDP比重达6%,比上年提高0.5个百分点。全年人民币金融存款余额558.3亿元,贷款余额280.5亿元,分别增长14.5%和13.1%,存贷比50.5%。
2 值得关注的几个问题
在当前全区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形势下,要圆满完成2012年目标任务,以下几方面情况需要引起高度重视:
2.1 出口增速会有所下降。从2011年全年各月增幅看,我区出口总额增幅在高位运行,且从下半年开始呈逐渐回落态势,2011年2-12月各月增幅分别为:28.6%、28.6%、61.3%、61.3%、65.6%、53.2%、52.7%、47%、41%、35.2%。
2.2 消费增长预计稳中有升。受到我国对于环境保护限制,对于高排量、高污染汽车进行限购,以及油价上升的因素汽车的销售量出现了明显的下滑,随着汽车消费者的生活需求人们对于汽车的需求欲望必然会增加,使得汽车消费相比2011年将会有较大的提速;人们生活基本资料物价上涨,尤其是关系民生的蔬菜、粮食、食用油等物价的上涨增加了人们的消费成本,造成消费总量的增长;居民生活的提高,以及房地产房屋建设完成,给居民提供了大量的商品房,同时家电下乡活动的开展为家电行业带来了发展机遇,使得家电销售有了一定的上升。
2.3 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将有所回落。今年我区的固定资产投资速度能够保持快速的发展主要依靠房地产业的高速投资以及工业的恢复发展。2011年我区这两大行业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达到83%。随着出口需求的放缓,将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工业投资扩张。从房地产投资看,既定调控政策尚不能马上放松,否则政策效果将大打折扣;由于目前房地产开发企业待售房面积处于历史同期最高水平,且资金链趋紧,融资难度加大,未来一段时间商品房投资进度将会放缓。从有利因素看,2012年电力、水利、交通等基础设施投资增速有望明显回升;随着劳动力成本上升,“机器替代劳动”推动的设备更新改造,对投资增长也会形成一定支撑;在五年规划周期中,第二年往往是规划项目落地开工较集中的年份。
3 2012年积极把握结构调整有利机遇
由于国际经济环境有所恶化。我区出口、投资需求面临下行压力,潜在风险也在增加,需要在防范、化解风险中把握机遇,积极推动结构调整,保持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2012对全区经济影响的有利因素:一是国家宏观政策将适时预调或微调,对我区保增长、调结构影响积极;二是CPI拐点初显,通胀将得到有效控制,有利于扩大消费、刺激生产;三是《国九条》、发展文化产业《决定》、加大水利基础设施投入、增值税制度改革试点等,对扶植中小企业发展,助推文化产业、加快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产生积极影响,有利新的经济增长点形成,为发展交通运输业为首的现代服务业带来新的机遇。不利因素主要是受资金、土地等要素供应瓶颈制约我区城镇化、工业化进程加快,固定资产项目投资、房地产投资将首当其冲受影响,工业产业升级、节能降耗压力也将加大。
综上所述,预计2012年伴随着出口、投资增长的下降,消费增速的回升,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将有所提高;农民收入增速有望继续高于城市居民,有利于遏制城乡差距拉大;由于劳动力供求关系的转变,工资水平上升有利于收入分配格局的改善。综合各方面因素,初步判断2012年全区经济上半年可能维持缓慢小幅回落态势,下半年将稳步回升,全年经济总体上有望呈现增长速度平缓发展、结构调整取得积极进展的格局。
参考文献:
[1]朱玉祥.机遇与创新:《特别关注》12年发展历程[J].传媒,2013(2).
[2]李士伟.立足高远抓机遇 创新思路谋发展[J].教育与职业·综合版,2007(8).
[3]俞悦.机遇下的创新与创新中的机遇[J].中国计算机报,2010(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