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物理学习方法的指导

来源 :学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xhus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多年的初中物理教学实践中,我深深体会到,只有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才能真正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从而提高自己教学的质量。笔者认为,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师要从以下三个环节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指导。
  一、课前预习
  预习不单纯是翻一翻、看一看课文内容,预习时要有明确的目的,带着问题进行预习,我们不妨从这几方面着手。(一)这节课要讲的是什么?通俗点说,就是这节课的标题。(二)这节课有什么原理、公式要记的?(三)这节课的实验都有哪些?
  我们预习课文后,如果有时间,可以做一下配套的同步练习册,看能做多少题,就做多少题,不会做的,就先空着,留着等老师讲完课以后再做。
  二、课堂学习
  课堂学习主要做好以下三个方面。
  1.听
  听课时,注意听老师讲课的思路,一节课讲了哪几个方面的内容。
  2.记
  上课时应做好课堂笔记,我发现同学们现在做课堂笔记,往往就是把老师写在黑板上的板书原封不动地抄在本子上,这种课堂笔记实际上对学生的学习帮助不大。老师板书在黑板上的大部分是课本里的句子,既然是这样,不如直接教学生在课本上划线标出。而做课堂笔记,应该是把老师讲的那些课本没有具体写的内容,直接作在课本上相应的知识点旁边。并且我们还要在课本上用不同的记号标出这节课的重点、难点及老师提醒的易做错的地方。
  另外,我们物理课上,经常会有一些课堂练习,每个课堂练习老师把它写出来,是为了解决哪个知识点,解该道练习关键在哪,思路怎样也需要适当注明。还有就是我们物理课每一章都会有一些关键词句,这往往是我们解题的关键字眼。
  3.练
  物理这门学科,单纯靠记知识点,背定义或公式,是远远不够的,学了知识,要力求理解并加以应用,做题解决实际问题,所以课后的作业要及时、认真地完成。我发现学生有一个很不好的习惯,就是做作业时,喜欢边翻书边做,总想着在书本上找答案,更有甚者干脆是借同学的作业来抄。我们做作业时,应尽量放开书本,如果是课堂上对知识点记得不够好,你就先看书,看完后,放开书本再做练习。我们经常听到有一些同学抱怨:“怎么练习册上的题我绝大部分能做,可考试时却总考不好。”这实际上就是平时做作业过分依赖书本所产生的后果。
  “練”还包含另一方面,就是老师讲评作业时,对于自己做错的或不会做的题,要注意听老师解这道题的思路,分析自己为什么做错了,不能只把答案更正就算完事。过后应再把错题再做一遍。甚至可以自己做一本错题集,以备复习用。
  三、课后复习
  这个是我们初中生学习最薄弱的环节,现在我们有这样的一些同学,第一种是听课较认真,作业不欠交,但就是考不好;第二种是小考还行,大考不行;第三种是学习刻苦程度一直不变,但考试成绩却阴晴不定。这些同学主要问题就出在不会复习。复习包含两个层次,一是课后的复习,课后要试着回忆老师上课讲了些什么,怎么讲的,思路是怎么样的。二是考前的复习,考前的复习要做到“四要”:一要把学过的知识点加以识记;二要把各章的知识予以归纳,并分开基本知识(定义、公式)和实验;三要比较各章的不同及各章重、难点,做到层次清晰。四要分析各章主要有哪些题型,物理是理科,题目是无限的,但题型是有限的,争取以点带面,触类旁通。
  以上就是笔者总结的有关初中物理的学习方法,希望能起一个抛砖引玉的作用,学习无定法,适合自己的就是好方法。方法很重要,只要方法对了,坚持就会成功。同时要提醒大家的是:学习物理要能吃苦,爱因斯坦说,“成功是一分天才加九十九分汗水”;学习物理要有想法,阿基米德说,“给我一个支点和足够长的杠杆,我能撬动地球”;学习物理更要谦虚,牛顿说,“如果说我比别人看得更远些,那是因为我站在了巨人的肩上”。
其他文献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青岛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41~42页。  【教材分析】该信息窗呈现的是一幅长方形剪纸作品及规格,同时说明所布置展板的要求,拟引导学生研究布置展板的方法,开展对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知识的学习  【教学目标】  1、结合解决实际问题,通过具体操作和交流活动,认识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会在集合图中分别表示两个数的倍数和它们的公倍数。  2、在探索公倍数、最小公倍数等知识
期刊
探究性学习是儿童与生俱来的认识方式。它是让学生在探索、感受、理解知识的产生和发展的过程中培养他们自行解决问题能力的一种学习活动。在教学中,教师要创造性地理解教材内容和结构。进行独特的教学设计,始终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获得情感的体验,在行动中尝试性的探究化解问题的策略和解决问题的适当方法,并在尝试中不断修正自己已有的假设直至最后得到确认,从而实现创造性的学习。那么,如何把课堂变为探究性活
期刊
一个没有阅读的学校不可能有真正的教育。  朱永新教授说:“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他的阅读史,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取决于这个民族的阅读水平”。  俗语称“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阅读可以成就人生,阅读可以改变命运。可以说是:读书是我们每一个人一生的必修课。“朗读者”“中国诗词大会”等电视节目的展播更是将读书活动掀起了新一轮的高潮。阅读之作用在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更加日趋明显。  无独有偶,今年暑假小学生期
期刊
一、背景与意义  在国内外研究中,新教师也称“新手教师”或“初任教师”。有关“新教师”的界定,主要集中于教师专业发展阶段理论中,新教师于工作后3年左右,经常表现出“求生、冲击、转变和适应”等共同特点。一方面,专业知识不够扎实,另一方面,又面临着来自各方评价、同事竞争、身份转换导致的挫折感和消极逃避心态,导致工作热情降低、专业认识错位和职业情意失控。这一时期,教师需得到及时化解和疏导。  目前我国的
期刊
非谓语动词一直是高中英语语法中的重难点,经过多年的英语学习,不少同学对其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知道了非谓语动词各种形式所代表的含义,但在实际运用中,尤其是语法填空题型里遇到长难句,困惑他们的往往是空格处到底是该填动词的谓语形式还是非谓语形式,如Recently a survey_____ (compare) prices of the same goods in two different supe
期刊
我班学生李义山,父母离异,他跟随父亲和爷爷奶奶生活,父亲常年在外务工,爷爷奶奶的溺爱使他抽烟、赌博、偷窃样样都会,学校批评教育过他多次,但总不见效。  一天下午,我正在批改作业,一位教师告诉我:他班的学生告诉他,李义山中午又从人家钱包厂里鬼鬼祟祟地夹了一包东西出来,准是又偷了什么……”。  我一听,气就不打一处来,当老师的一听自己的学生屡教不改,是多么的心痛啊!  我立即找到李义山,问他拿了钱包厂
期刊
一、抓住課堂阅读教学的阵地,提高语文阅读能力  1.浏览性的泛读法  对大部分浅显易懂的书或阅读价值不高的书籍报刊,可采取浏览法,即“随便翻翻”,以大致了解其主要内容,或通过看标题、目录、内容提要、前言等,以求在有限的时间内获取更多有价值的信息。例如:对于市面上的一些儿童类期刊,我们在读的过程中就必须有选择性的进行浏览式泛读。《儿童绘本》是一本十分有趣,十分新颖的期刊。在读的过程中,读者就可根据自
期刊
问题意识也称为思维的问题性心理品质,是指人们在认识活动中,经常意识到一些难以解决的、疑惑的实际问题或理论问题,并产生一种怀疑、困惑、焦虑、探究的心理状态。简单地说,问题意识就是人们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意识。  就数学来讲,所谓“发现问题”,是指经过多方面、多角度的  数学思考,从表面上看没有关系的一些现象中找到数量或空间方面的某些联系,或者找到数量或空间方面的某些矛盾,并把这些联系或矛盾提炼出来。
期刊
一、课题研究背景  课程总目标要求:“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述自己的意思,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一二年级写话目标是:“对写话有兴趣,寫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写出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在写话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根据表达需要,学习使用逗号、句号、问号、感叹号。”由此可知写话在语文教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作为二年级的学生,写话能力应该有了更高的发展。
期刊
小学基础教育改革已经进入核心素养时代,创新意识是数学核心素养的重中之重。只有从小培养创新意识,才能为提升学生核心素养打下良好的基础。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可以从以下三方面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升数学核心素养。  一、激发好奇心理,触发创新意识  哈佛大学校长陆登庭曾经说过:“如果没有好奇心和纯粹的求知欲为动力,就不可能产生那些对人类和社会具有巨大价值的发明创造。”小学生特别对新鲜事物好奇,在教学中,抓住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