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切口手法白内障摘除术治疗的临床观察

来源 :昆明医科大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sterwh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研究白内障患者应用小切口手法白内障摘除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白内障患者76例,在2015年6月-2019年10月入院治疗,随机分为对照组(n=38,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治疗)与观察组(n=38,小切口手法白内障摘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术后视力恢复情况、术后1天及1周的裸眼视力及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术后1天、1周及1月的视力均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术后3月视力达标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裸眼视力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意义(P>0.05)。结论:对白内障患者行小切口手法白内障摘除术,具备简单、安全、并发症少及治療效果好等优势,值得广泛推广。
  【关键词】:白内障;小切口手法白内障摘除术;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临床效果
  【中图分类号】R27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107-2306(2020)03-104-02
  前言:
  白内障是临床眼科常见病为多种原因如老化、遗传、免疫与代谢异常、外伤或中毒、局部营养障碍、辐射等因素,引发的晶状体代谢紊乱,造成患者晶状体蛋白质变性,发生浑浊,进入人眼的光线被混浊的晶状体阻碍,无法投射到视网膜上,导致患者视物模糊、视力进行性减退,且伴有眩晕感、近视度数增加等,严重影响身体健康[1]。临床常以手术治疗为主,近年来随着微创手术的不断开展,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手术已经成为现代白内障手术的主要治疗方法,但其设备昂贵、要求技术较高,基层医院难以普及;大多县级基层医院仍然以白内障囊外摘除术(ECCE)为主;小切口手法白内障摘除术为改良型的白内障囊外摘除术,切口小,效果好,其疗效确切,本文以76例患者为观察对象,探讨该措施的临床应用效果,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5年6月-2019年10月收入治疗的白内障患者76例,男38例,女40例,年龄56-82岁,平均年龄(76.39±8.56)岁。符合《眼科诊疗常规》中的白内障相关诊断标准,均签署知情同意书,随机分为两组,各38例,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差异无意义,可进行对比(P>0.05)。
  1.2方法
  对照组(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手术治疗),方法为:①术前准备:于术前采用复方托吡卡胺滴眼液散瞳,丙美卡因滴眼液点眼表面麻醉,安多福0.1%PVP-I消毒液常规消毒结膜囊,铺巾。②手术措施:主切口位于角膜缘前相距1mm10点,宽2.2mm;辅助切口于2点方位的角膜缘,前房穿刺注入医用透明质酸钠凝胶,以撕囊镊行CCC环形撕囊;水分离、分层后,行预劈核,于10点位的切口采用撕囊镊钉住核块轻轻后拉,增加核块和囊袋赤道部的间隙;于2点位切口,以劈核钩钩住晶体核块的赤道部,分别向内、向上,撕囊镊、劈核钩两向用力,刺入晶体核弹力分核,一分二,旋核二分四,超乳,抽吸出残余晶状体皮质;向前房、囊袋再次注入医用透明质酸钠凝胶,使囊袋张开,植入人工晶体,再次抽吸至干净停止,注水闭合角膜切口,以妥布霉素地塞米松眼膏包眼。
  研究组(小切口白内障手法碎核摘除术治疗),方法为:术前、术后与对照组一致。手术措施:以上方穹窿部为基底做结膜瓣,热凝止血,角膜缘后的1mm处,11点方位上切形状为反眉弓形、长3mm的巩膜隧道,经隧道内的前行至前房;前房内注医用透明质酸钠凝胶,角膜缘2点位方向做辅助切口,用撕囊镊进行CCC环型撕囊,囊袋口直径6mm;水分离、水分层,慢慢旋转晶状体核至前房。撕囊镊刺入晶体核弹力以碎核刀将核一分为二,晶体圈套器分两次将晶体核隧道取出。植入人工晶体方法对照组一致。
  1.3观察指标
  ①记录两组患者术后1天、1周及3月的视力恢复情况,标准视力为0.5-1.0。
  ②评估患者1周后的裸眼视力,并记录比较。
  ③记录两组不良反应,包含后囊破裂、角膜水肿、前房渗出及虹膜破损等。(后囊破裂+角膜水肿+前房渗出+虹膜破损)/例数X100%=总发生率。
  1.4统计学分析
  SPSS20.0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取t检验;计数资料取X2检验,P<0.05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比较两组术后视力恢复情况
  研究组患者术后3月的视力恢复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比较两组裸眼视力及不良反应
  两组患者术后裸眼视力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意义(P>0.05),见表2。
  3.讨论
  白内障手术是最早的外科手术之一,于公元前600年,印度的外科医师Susruta利用一种小刀将混浊白内障向后推入玻璃体腔,使患者重获光明,此为针拨术。而随着科技的发展,及眼科医生的不懈探索白内障手术经历了白内障囊内摘除术(ICCE)、白内障囊外摘除术(ECCE),再到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手术(PHACO)手术[2]。而最早的ICCE手术,既没有保留后囊;也没有植入人工晶体,治疗效果比较,已被淘汰;ECCE对手术设备和耗材要求不高,且价格便宜,曾是临床白内障手术的主要方式,但其切口较大、术后视力恢复较差、易并发散光等问题,而被淘汰;PHACO具有手术切口小,伤口愈合快,视力恢复迅速,术后散光小,术眼反应 轻,手术时间短等优点,该手术方法联合人工晶状体置入术是目前临床上应用最广泛的白内障复明手术方法。但是设备昂贵、要求技术较高,基层医院难以普及。而小切口白内障手术(MSICS),具有成本低、切口小,且治疗效果与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的治疗效果相似,而被广泛应用。
  本文结果表明,研究组术后3月视力恢复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裸眼视力与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意义(P>0.05),表明经小切口手法白内障摘除术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病情,提高视力,且安全可靠。
  综上所述,采用小切口手法白内障摘除术切口较小,可恢复患者视力,且操作简单、安全、并发症少,手术费用较低,效果好,设备无特殊要求,易被患者接受,其应用效果显著,值得在基层医院普及、推广。
  参考文献
  [1]边建军, 郭陈煜, 周超. 不同切口大小超声乳化术联合玻璃体切割术治疗老年性白内障合并黄斑病变[J].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 2018, 41(2):158-162.
  [2]马琳丽, 徐强, 姜士军. 硬核性白内障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术50例临床观察[J]. 国际老年医学杂志, 2017, 38(5):231-233.
  [3]马琳丽, 徐强, 姜士军. 硬核性白内障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术50例临床观察[J]. 国际老年医学杂志, 2017, 38(5):231-233.
其他文献
【摘要】 目的 探究艾滋病患者抗病毒治疗依从性的影响因素研究。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9年12月期间正在治疗2808例艾滋病患者,统计每年治疗期间人数变化情况,分析并发症发生情况并予以相应健康教育,对艾滋病患者服药依从性进行分析。结果 影响艾滋病依从性因素中,肾脏损伤、一线治疗失败、备孕、过敏及其他原因偏高,占比为18.14%、7.91%、7.44%、7.44%、27.91%,干预后
期刊
【摘要】目的:结合临床实际总结出痰内结核分枝杆菌有效的检查方法。方法:从我院2018年1月—2019年1月期间接受痰内结核分枝杆菌检查的肺结核患者中随机抽取40例为观察组,并抽取同一时间接受体检的40例健康者为对照组,两组均接受痰涂片法、夹层杯法、痰快速培养检查方法。结果:通过经 3 种检测方法,观察组痰内结核分枝杆菌阳性检出率均高于对照组(P5000 条菌/ml的痰液才能够将抗酸菌检测出来。层杯
期刊
【摘要】目的 研讨多囊卵巢综合征伴胰岛素抵抗患者采取吡格列酮二甲双胍片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68例多囊卵巢综合征伴胰岛素抵抗患者,均来源于本院2019年1月1日到2020年3月31日期间收入,按治疗方式不同分成两组,对照组24例和观察组44例。对照组采取炔雌醇环丙孕酮片治疗,观察组采取吡格列酮二甲双胍片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前后各指标情况。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血清胰岛素(FIN)、空腹血糖(FPG)
期刊
【摘要】本文介绍1例艰难梭菌及巨细胞病毒感染性肠炎,直肠一处取活检,病理提示为黏液腺癌,经抗感染治疗后再取活检未见肿瘤,并经随访未见进展。因此,重度炎症导致的组织学变化易造成误诊,应在临床工作中重视。  【关键词】艰难梭菌;巨细胞病毒;直肠癌  【中图分类号】R318.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107-2306(2020)03-085-01  患者女,71岁,主因腹胀伴发热4天,加
期刊
【摘要】观察济川煎加味治疗老年性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80例老年便秘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口服枸橼酸莫沙必利片,治疗组采用济川煎加味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便秘改善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便秘情况明显好转,组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97.5%,明显优于对照组的65.0%,组间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不同容积注射器对小儿静脉穿刺回血率的影响。方法:将150例需进行静脉穿刺的患儿随机分为A、B、C三个组 ,每组各50例。 A组:2ml注射器; B组:5ml注射器;C组: 10ml注射器。各组均抽取浓度为0.9%氯化钠注射液,用药剂量为2 mL,然后再按要求接一次性头皮针和留置针肝素帽按常规操作排气,采用常规操作进行静脉穿刺,选择静脉穿刺及输液技术娴熟的护士为本研究的操作者,比较
期刊
【摘要】目的分析 Enterprise支架輔助栓塞颅内动脉瘤常见并发症及其原因和处理措施。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3 月至2018年12月经 Enterprise 支架辅助栓塞治疗的 91 例颅内动脉瘤患者术中、术后出现的常见并发症及其可能原因,以及采取的相应处理措施。结果 91例患者共计治疗 122 个颅内动脉瘤,其中破裂动脉瘤 74 例,未破裂动脉瘤 23 例,复发者4例,其中动脉瘤多发者
期刊
【摘要】目的 浅析针灸推拿联合康复训练对于脑梗死偏瘫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 抽取我院2017年1月~2018年8月收治的脑梗死偏瘫患者62例,按随机字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参照组,各31例,参照组行康复治疗,研究组基于此联合针灸推拿治疗,就两组治疗效果进行组间比对。结果 研究组患者治疗后临床效果相较于参照组更高,且ADL评分上升趋势更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1.1.2 纳入标准  ①患者临
期刊
【摘要】目的:结合临床实践,总结出脑梗塞最佳临床治疗计划。方法:随机从神经内科2019年期间治疗的脑梗塞病案中抽取80例,以选入组别的顺序分为两个小组,单数为对照组,偶数为观察组,其中对照组选取氯吡格雷药物;观察组在这一基础上选取氟伐他汀,对两组患者病情改善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临床效果、神经功能缺损评分、Barthel 指数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脑梗塞,氯吡格雷+氟伐他
期刊
【摘要】目的 探讨异位妊娠诊断中血清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测定的临床价值。方法 以本院检验科为研究单位,在2016年1月-2019年12月间,选取异位妊娠患者431例(观察组)与正常妊娠孕妇30例(对照组),均采用免疫化学发光法(CLIA)对其血清HCG水平进行监测,2d后,用同种方法在此进行测定。结果 对照组首测时的血清HCG与观察组相比,显著偏高(P0.05)。  1.2方法  取3ml静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