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气体生产装置中隔膜压缩机水分处理方法的改进

来源 :中国化工贸易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y72445806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首先阐述了管路内壁去除水分的原理,并介绍了电子气体生产装置中隔膜压缩机气体管路水分处理方法的改进。改进后的处理方法缩短了气体管路水分处理时间,改善了处理效果,能够满足常用电子气体的水分含量要求。
  关键词:电子气体 隔膜压缩机 水分处理 吸附 脱附
  
  
  电子气体广泛应用于半导体制造行业,是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平面显示器件、太阳能电池、光电半导体器件、光线通讯器件等电子工业生产中不可或缺的原材料,主要用于薄膜、刻蚀、掺杂、气相沉淀等工艺【1】。随着电子消费品的升级换代,产品制造尺寸越来越大,产品成品率和缺陷控制越来越严格,整个电子工业界对电子气体气源纯度,以及杜绝输送系统二次污染的要求越来越苛刻【2】。其中H20是电子气体的主要杂质之一,对产品的质量起着关键作用。电子气体对H20含量有很高的要求,高纯氢气、高纯氮气等常用电子气体H20含量要求达到0.5ppm以下【3】。
  隔膜压缩机具有密封性好、压缩比大、不与任何润滑剂接触等特点【4】,在易燃易爆气体、有毒气体、电子气体行业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为确保隔膜压缩机使用过程中不会对电子气体造成污染,需要在使用前对其进行洁净化处理,而水分处理是其中的重点和难点。
  二 管路去除水分机理
  1.吸附与脱附
  气体被固体表面俘获而附着在固体表面的现象称为吸附,吸附在固体表面上的气体分子脱离固体表面的束缚回到空间之中的过程称之为脱附【7】。
  隔膜压缩机气体管路水分偏高的原因是在隔膜压缩机装配前,H20分子吸附在管路内壁,因此需要采取措施使吸附在管路内壁上的H20分子脱离固体表面,并使其从气体管路中排出。
  2.朗谬尔(langmuer)吸附等温曲线
  固体表面气体吸附量用单位固体表面吸附气体分子的摩尔数表示,则:
  
  上式中 ,
   为单位固体表面的吸附中心数,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 为气体分子在固体表面的吸附几率, 为吸附时间, 为分子式能。
  图3所示为实验测得的吸附等温曲线,由图可见,压力(P)越小,温度(T)越高,固体表面的气体吸附量越小。
  因此采取加热和抽真空的方式能有效减少固体表面的气体吸附量。
  
  图3 实测的吸附等温线
  三、改进前隔膜压缩机管路水分处理方法
  1.改进前的水分处理流程
  
  图4 改进前隔膜压缩机气体管路水分处理流程图
  2.水分含量检测
  水分处理完毕后,使用隔膜压缩机将高纯氮气充装钢瓶至3MPa(高纯氮气水分含量为0.40ppm),之后检测钢瓶中电子气体的水分含量。图5是隔膜压缩机气体管路H20含量随处理时间的变化曲线:
  
  
  图5 气体管路处理方法改进前H20含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
  可见,使用以上方法处理隔膜压缩机气体管路水分的效果并不理想,处理12小时后,管路中的水分含量仍在1ppm以上。
  四、隔膜压缩机管路水分处理方法的改进
  1.处理水分效果不佳原因分析
  使用加热、抽空、置换的方式处理隔膜压缩机气体管路水分效果不佳的原因主要有以下3方面:
  (1)使用试漏液检漏的检漏精度低,对于微小的漏点无法检出。在进行抽空处理时,空气会从漏点进入隔膜压缩机管路中,影响管路的处理效果。
  (2)隔膜压缩机气体管路中有四个单向阀,单向阀两侧压差过低时无法确保单向阀开启。因此从隔膜压缩机出气口进行抽真空处理,无法保证二级排气阀之前的管路的真空度。
  (3)隔膜压缩机管路存在“死区”,即一、二级排气管与压力表相连接的支管,隔膜压缩机抽空置换处理的过程中,支管中的水分不易处理。
  2.改进后的水分处理流程
  
  图6 改进后隔膜压缩机气体管路水分处理流程
  3.主要改进措施
  (1)隔膜压缩机组装完毕后,使用氦质谱检漏仪对气体管路进行检漏,具体方法为:向隔膜压缩机充入高纯氦气和高纯氮气的混合气(90%高纯氮气和10%的高纯氦气)至二级气压达到10MPa,在隔膜压缩机管路连接法蘭处包裹塑料膜,之后用氦质谱检漏仪进行检漏。
  (2)隔膜压缩机运行的情况下使用高纯氮气吹扫的方式进行处理,具体方法为:
  隔膜压缩机进气口接入高纯氮气(0.1MPa),启动隔膜压缩机,待二级气压升至5MPa后,缓慢开启一、二级排污阀将氮气泄放,控制排污阀开度,使二级气压控制在3~5MPa。隔膜压缩机运行10分钟后,由于绝热压缩的作用,一、二级排气管的温度可以达到80~100℃,有利于水分的脱附。
  (3)由于一、二级排气管与压力表连接的支管为“死区”,隔膜压缩机压缩氮气的过程中没有氮气流动,管路中的水分无法排出,因此采用如下方法进行处理:
  拆下一、二级气压表,使高纯氮气从压力表接头处泄放,这样就解决了“死区”的影响,在隔膜压缩机主管路中80~100℃的高纯氮气吹扫下,有利于水分的脱附和从管线排出。将卸下来的压力表放入烘箱(烘箱温度设定为50℃),并用高纯氮气对接头处进行吹扫,膜压机管路处理完毕后,将压力表从烘箱取出并迅速安装,安装压力表过程中保持支管有少量的高纯氮气吹扫,防止空气进入气体管路。
  (4)检漏合格后,对管路进行抽空置换处理,去除气体管路中的O2、N2等杂质。
  4.水分分析检测
  水分处理完毕后,使用隔膜压缩机将高纯氮气充装钢瓶至3MPa(高纯氮气水分含量为0.38ppm),之后检测钢瓶中电子气体的水分含量。
  表1为使用改进后的方法,在不同泄漏率下隔膜压缩机管路水分的处理结果。
  
  表1 气体管路处理方法改进后H20处理结果
  吹扫时间(h)
  泄漏率(Pa m3/S)
   2 4 6 8
  8.3×10-5 1.32 0.86 0.84 0.93
  1.3×10-5 0.85 0.48 0.43 0.42
  4.6×10-6 0.74 0.46 0.42 0.44
  8.7×10-7 0.76 0.45 0.44 0.45
  
  根据表2数据,当隔膜压缩机气体管路泄漏率较大(4.3×10-5 Pa m3/S)时,水分处理效果不佳,原因是最后一步的抽空、置换处理时,潮湿空气渗入管路;当泄漏率达到1.3×10-5 Pa m3/S时,水分处理效果良好。
  因此隔膜压缩机水分处理前氦质谱检漏要求为:管路每个接头的泄漏率小于1.0×10-5 Pa m3/s。
  此外,在管路泄漏率达到要求的情况下,高纯氮气吹扫4小时后,H20含量都能达到0.5ppm以下,满足常用电子气体的H20含量要求。
  五 总结
  对现有的隔膜压缩机气体管路水分处理方法进行了改进:
  1.因为使用试漏液检漏的检漏精度不高,改为使用氦质谱检漏仪对隔膜压缩机气体管路进行检漏,要求管路每个接头泄漏率小于1.0×10-5 Pa m3/s。
  2.使用加热抽空置换的方式无法达到良好的水分处理效果,改为在隔膜压缩机运行的情况下使用高纯氮气吹扫的方式进行处理。
  3.一、二级排气管与压力表相连接的支管为“死区”,水分不易处理,因此改为将一、二级气压表拆下,使高纯氮气从压力表接口泄放,并将压力表烘干处理,待管路处理完毕后,再安装一、二级气压表。
  经实验验证,采用改进后的方法处理隔膜压缩机,经过4小时的高纯氮气吹扫,管路水分就能达到0.5ppm以下,能够满足常用电子气体的使用要求。
  参考文献
  [1]李盛姬,黄雪静,齐海,张建君. 含氟电子气体研究进展. 低温与特气[J],2013,31(1):1-5
  [2]李东升,黄勇. 电子气体系统技术应用现状和发展趋势. 中国集成电路[J],2007,94:37-39
  [3]李志行、何道善、黄建斌等. 中国工业气体标准应用手册[M]. 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467-566.
  [4]刘汉新. 隔膜压缩机工作原理及常见故障分析处理. 中国化工贸易[J],2013,8:129
  [5]张贵臣.隔膜压缩机排气量不足的原因及解决方法[J].机电产品开发与创新.2012,25(5)
  [6]王兴国、吴立志、肖云峰.隔膜压缩机金属膜片受力变形的分析[J].北京石油化工学院学报.2008,16(1)
  [7]王晓冬、巴德纯、张世伟等. 真空技术[M].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2006:28-36
  作者简介
  胡帅(1984-),就职于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八研究所,硕士研究生。
  
  
  
  
其他文献
摘要:针对锦91块经过多年的吞吐开采后处于高含水生产的情况,锦州油田大胆尝试使用螺杆泵进行不注汽冷采,结果出现产液下降产油升高的现象,通过对稠油流动规律的研究,并对锦91块进行了大量的资料分析,发现螺杆泵的稳定流可以避免抽油机生产时的脉动流所造成的稠油微观结构的反复启停,更有利于原油的产出,在锦91块在使用螺杆泵规模化冷采,整个试验区出现了产水下降、产油升高的良好局面。  关键词:边底水稠油 螺杆
摘要:深井组合套管修井工艺对水平井、双(多)台阶水平井、套管开窗侧钻水平井等特殊井眼的钻井起到了重要作用。根据实际井身结构,合理组合修井打捞钻具;对钻具悬重、组合的强度以及不同的工序要有严格的检查制度;对每一根钻具、接头进行精确丈量,以减少深井打捞误差;避免由于钻具的原因造成深井打捞的复杂化;科学配制洗井液,在工艺不同时应及时调整洗井液参数,以保障压井及修井施工工艺。  关键词:套管;深井;打捞;
摘要:本文简短分析我国钻井装备制造保障企业现状,提出基于增强其竞争力的科技知识管理体系,阐述新体系的内涵与作用,通过构建科技创新机制,优化知识管理系统,与强化知识管理功能,构筑科技创新平台的有机结合,相互促进,从而增强企业竞争力,提高钻井装备制造与保障能力。  关键词:钻井装备 制造保障 竞争力 科技知识       一、背景  石油钻采工业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龙头产业,其装备制造与服务保障发挥着举足
摘要:录井技术在地质勘探中的应用经过多年的发展已广泛应用于各种地质相关工程实践当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应用意义。在综合录井技术地质勘探应用技术分析的基础上,分析综合录井技术应用面临的难题和存在的问题,对此进行研究提出当前综合录井应用的发展方向,并提出加强意识转变、开发数据库系统、发展随钻技术等对策。  关键词:综合录井地质勘探问题对策       综合录井技术在地质勘探领域已得到广泛使用,将录井技术中
摘要:为了降低成本及优化工艺,对72V160Ah电池模块进行改造试验,对其零部件结构及材质做改造对比测试,测试数据显示是可行的,最终决定将铜排改成铝排,同时联接结构也做以调整,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关键词:铜排铝排测试数据对比       一、测试目的  通过优化生产操作工藝,提升72V160Ah电池模块装配效率,降低模块成本。  二、优化方案  将目前3mm厚的铜排改为2mm厚的铝排;将攻牙
摘要:以2-氯甲基-3,5-二甲基-4-甲氧基吡啶盐酸盐和2-巯基-5-甲氧基苯并咪唑为原料,将缩和、氧化两步反应一勺烩合成奥美拉唑,同时考察了氧化反应中氧化剂的选取。  关键词:奥美拉唑合成       奥美拉唑(omeprazole,1)化学名为5-甲氧基-2-{[(4-甲氧基-3,5-二甲氧基-2-吡啶基)甲基]亚磺酰基}-1H-苯并咪唑,是瑞典Astra公司研制开发的第一代苯并咪唑类胃酸质
摘要:煤层气是一种清洁能源, 有很大的利用价值, 尤其是在当前国际国内经济高速发展, 能源日渐短缺, 环境压力和煤矿安全生产的严峻形势下, 煤层气有效的开采工作显得更加急迫与重要。本文主要就煤层气的研究背景以及意义,煤层气的开采净化以及增长措施进行了论述,而且对目前国内的煤层气开采存在的问题以及发展趋势就行了介绍。  关键词:煤层气 开发利用 净化 增产 趋势       煤层气(俗称瓦斯)是煤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