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的理论内涵与实践导向

来源 :江西社会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yan30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具有鲜明的实践特色、理论特色、民族特色和时代特色,是根植于中国土壤、彰显中国劳动者思维、契合历史和现实发展诉求的精神品格。党的十八大以来特别是在2020年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发表重要讲话、作出重要指示批示,系统阐明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的主体属性、科学内涵、内在逻辑和弘扬路径,继承并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劳动观,深化并发展了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的中国属性、时代品格和实践导向,为新时代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
其他文献
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西北监管局原党组书记、局长王天才曾是一名口碑不错的厅官。不过,这“好口碑”却是建立在损公肥私、私分国有资产的基础上的。私分国有资产4000万余元,在编干部职工人人有份  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西北监管局(以下简称“电力西北局”)成立于2005年1月,单位性质为事业单位,2013年单位名称变更为国家能源局西北监管局(以下简称“能源西北局”),单位性质变更为行政机关。王天才自2005年1
南宋萧照《中兴瑞应图》(局部)中的斗殴行为书名:《宋潮》作者:吴钩出版: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宋代的一项司法判决机制  “寄杖”“封案”是宋人称呼缓刑的术语。“封案”之后,还有“拆断”机制,即当事人若不改、再犯,法官可以拆封,取出判决书,执行刑罚。现代国家设立缓刑制度的初衷,是以刑罚为震慑,又给予当事人悔过的机会,宋朝的“封案—拆断”判决也是基于同样的考虑。  笔者认为,“封案—拆断”至迟在南宋时期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