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传统文化与企业文化的辩证分析

来源 :当代经济管理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inoracl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文章通过对我国传统文化特别是儒家文化的剖析,阐明了我国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的影响作用,特别是当今社会人们所面临各种发展中问题和困惑,需要建立伦理道德规范时,儒家文化的博大精深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文章就传统文化特别是儒家文化对社会的影响尤其是对中国企业文化建设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和探索,并就企业文化与传统文化的辩证关系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传统文化;儒家文化;企业文化;关系分析
  
   我国的传统文化在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经历了形成、演变、沉淀、继承和发展过程,今天,它不仅影响着我国的社会生活,也影响着企业的发展。 企业作为社会成员,既是传统文化的承载着,也是传统文化的推动者,因为企业文化的形成受社会规范的影响和制约,而社会规范又是传统文化影响的结果,因此,企业文化要想得到社会的认可,就必然根植于传统文化之中,汲取传统文化的精髓,所以企业文化既是传统文化与企业个性的结合体,又是民族精神和企业特色的体现者。但传统文化也不都是优秀思想的结晶,企业文化在承传传统文化时,既要有一定的选择性,又要有发展性,使企业文化建立在优秀基因的基础上,这样企业文化才能成为推动企业健康成长的精神动力,反过来也推动着传统文化的健康发展。
  
  一、传统文化与企业文化的关系
  
  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是在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儒家文化。在中国,早在商周时期就出现了儒士阶层。到先秦时期,儒学成为显学,形成了庞大的儒家学派。从汉代开始,汉武帝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政策,儒学取得了“独尊”的地位,成为“官学”,长期作为中国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并广为传播,在亚洲一些国家形成了“儒学文化圈”,使儒学成为一种世界性的思想学术文化流派。特别是自宋明以来,以儒学为核心,儒、道、佛三教合流,使儒学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在儒学的影响和作用下,中国古代曾在世界上遥遥领先。早在西方传教士从远东纷纷向西方传播他们一知半解的亚洲见闻时,西方人对东方世界便怀着一种不同于对待美洲新大陆土著文化的惊奇、神秘和敬畏感。中国封建社会经过充分发展所达到的文明,远远高于欧洲的中世纪文明
  [1]。今天,儒家文化的博大精深,对企业文化的建设有着极其深远的影响。
  (一)儒家文化所创造的精神世界不仅影响着中华民族的伦理,而且也成为企业行为的规范。企业文化既是企业的灵魂,也是企业行为的导向,健康、优秀的企业文化是企业行为正确性的基础,也是企业立于社会的法宝。尽管我们的经济生活在变化,我们的企业文化在发展,但都离不开我国传统文化的深刻影响。今天,我国企业在快速发展,但很多企业却在缺乏理智的状态下进行,我国企业需要伦理方面的规范,需要达成伦理方面的基本共识来稳定经济秩序,儒家文化中“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给了企业更多的启迪,也成为约束企业行为的法宝。子曰:“人能弘道,非道弘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2]。我国企业用儒家文化规范自己的行为,用自己的行为影响社会,推动社会健康发展,这正是我国企业必由之路。
  (二)我国传统文化特别是儒家文化不仅影响着我国人民的思想、道德,而且也影响着企业文化。在我国传统文化特别是儒家文化影响下的企业文化对企业行为产生了重大影响,成为我国企业走向世界的有力武器。企业文化有着极强的辐射性,当我国企业走向世界,企业行为所表达出的企业文化已不再是企业的象征,而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代表,我国传统文化的博大与精深所形成的世界影响力正是企业竞争优势形成的基础。所以,我国企业要求得发展,就必须建立优秀的企业文化,而优秀的企业文化又必须以我国传统文化为基础,这样,企业的行为才能为员工和社会所接受,获得有力的支持和长久的发展。
  
  二、传统文化对企业文化的影响
  
  优秀的企业文化总是在文化的民族性与时代性统一的基础上,吸收本国优秀的文化传统,并显示出不同的民族文化特色。企业文化是亚文化,必然根植于传统文化的土壤中。中华五千年的传统文化是一个巨大的宝库,包涵着丰富的、具有规律性的管理思想。传统文化的精髓部分不仅可以与市场经济相容,而且能够成为现代企业文化的深厚基础,更能使我们的企业显示出突出的中国特色
  [3]。而中国特色的企业文化又使我们在经营管理中内聚凝聚力,外显企业实力的有力保证。传统文化对企业文化的影响可以从两个方面来探讨:
  (一)传统文化从内在品格上影响企业文化的建设。企业作为社会成员,不仅仅是经济活动的执行者,更是社会责任的承担者。我们对成功企业的评判既要看它的经济效益,更要看它的社会效益,而要考察企业的社会效益,企业做人就成为关键。要做事,先做人,这是我们今天常谈的一句话,对于企业来说,做人更难,因为企业是人的集合体,企业要做好人,不是一两个人的事,也不仅仅是领导者的事,而是企业全体成员共同的事,是大家共同来做好人和事的问题,要解决这个问题,优秀的企业文化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我国传统文化中儒家人本哲学所体现出的内在品格正是企业优秀文化建设的根基。在我国传统文化中,作为人本哲学的儒学,它以人为中心,以道德为入路,内彻心性,外透天道,重和谐,言时中,衡经权,刚健有为,积极入世,转世而不为世转、化俗而不随俗迁,是其内在品格
  [4]。儒学中所强调的人与天道的关系,实际上就是人与社会的关系,反映在企业身上就是企业与社会的关系,而处理好企业与社会的关系正是企业做人的重要标志。今天,企业都在谈文化建设,但真正能理解企业文化真谛的企业并不多,这就是我们所处的社会太多急功近利,见利忘义的企业,由此带来社会道德缺失的原因。所以我们在企业文化建设中,融入传统文化特别是儒家文化的内在品格,对企业确立正确的经营哲学,处理好与社会的关系,做好经营活动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百年老字号企业同仁堂所建立的企业文化和经营哲学带给了我们更多启迪,同仁堂以靠对普通百姓生活关怀的执著追求,在创业之初,创始人就抱着“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的治病救人的高尚追求;同仁堂历经330多年,靠的是对医药行业的专一和其健康的经营理念。同仁堂放长眼光,苦练内功,不急功近利,不盲目求大求快;同仁堂拥有先进的医药技术。创始人乐显扬在创立之初收集了大量的宫廷秘方、古方、民间验方及祖传秘方,这为同仁堂的百年不衰奠定了坚实的技术基础;同仁堂的“百年信用”维系了同仁堂的生命。透过同仁堂,我们看到了传统文化的缩影,也正是传统文化的影响,使同仁堂走向了成功之路。
  (二)传统文化从总体特征上引导企业文化的建设。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规范和引导着企业的行为,所以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强调企业的社会责任非常重要。21世纪是社会高速发展的时代,在这个时代人人都在谈发展,但却忽略了在发展背后所产生的严酷的社会问题,恐怖的袭击;贩毒、走私;环境污染;贫富差距;各种事故不断;劳资矛盾加剧等,这些问题不仅影响了社会的稳定,也同样制约着社会的发展。社会发展的目的是为了让百姓安居乐业,如果社会发展背离了这一宗旨,发展就毫无意义,这应该是一个世界性的论题。企业是社会发展的主力军,也是社会发展宗旨的执行者,企业行为的好坏直接决定着社会的稳定与发展,更影响着我国和谐社会建设的进程。比如针对我国目前药价居高不下的问题,政府多次出台了降价和限价政策,但收效甚微,原因是政府对什么药降价或限价,这种药的生产厂家就立即停止生产该药,然后将该药改头换面起个新药名又高价卖出,尽管政府的愿望是好的,但却无法解决老百姓看病贵的问题,所以,企业如果没有社会责任,只考虑自己的利益,社会就无法和谐。承担社会责任是企业职责所在,而优秀的企业文化又是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根本保证,优秀的企业文化就包含了企业的道德建设,我国传统文化的代表儒家文化正是道德建设的典范。子思“尊德性而道问学,致广大而尽精微,极高明而道《中庸》[5]”,这是儒学总体特征的概述。在企业文化建设中,从儒学的总体特征上引导企业文化的建设,使企业明白道德建设是值得思考和讨论的问题,它包含的内容广大却又体现在细节上,它高大却又平凡,它既是企业精神所在,又是企业在日常活动中最平凡的工作,这样企业文化的建设才是既有利于社会,又有利于企业,从我国企业在世界经济舞台的地位来看,融入我国传统文化的企业行为将对世界产生影响,也会对我国社会产生影响,对企业而言,带来的是双赢。
  
  三、企业文化对传统文化的推动与发展
  
  我国传统文化是伴随我国历史发展而源远流长的,它既是我国社会生活实践的总结,又是人们社会生活的指南,所以我国的传统文化应该是人人皆知,人人遵从的规范。但是,在改革开放之前,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对我国传统文化的研究只是局限于少数专家学者,社会上的多数人对这一问题并不感兴趣,有人将它视为东方的老古董予以鄙视,有人甚至作为封建的糟粕予以批判。改革开放不仅使我国发生了沧桑巨变,而且使我国传统文化从被忽视、受冷落的地位一跃而成为当今的“显学”[6]。我国传统文化的代表人物主要是孔子、孟子和荀子,其经典著作是儒家传统的“四书五经”,儒学虽经历了两千多年的演变发展,其博大精深的内涵并不是人人都能理解的,尽管在今天它有着巨大的社会价值,但在影响人们的行为上还是有一定的局限性。怎样才能使我国传统文化发扬光大呢,除了通过宣传、艺术传播外,企业将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融入到企业文化中,通过企业的管理哲学以及为社会服务的经营行为诠释中国传统文化,让更多的人理解传统文化的真谛,体会它的价值所在,同时企业文化受现代价值观的影响,在建设中也会摒弃传统文化中的糟粕,弥补其缺失与不足,从而不断完善和丰富传统文化的内涵,推动传统文化的发展。
  (一)在我国传统文化中,儒家将“仁、义、礼、智、信”作为做人的基本准则,我们在企业文化的建设中,把儒家做人的基本准则融入企业文化的精神层中,并体现在企业文化的行为层中,使企业在经营活动中,用智慧去处理员工关系和经营活动,用诚信赢得合作者,正确处理各种利益关系,从而通过企业行为诠释我国传统文化,通过企业做人之道体现儒家文化,使更多的人透过企业文化了解我国传统文化的真谛,以更好地影响人们的行为和社会的伦理道德,使我国传统文化更加发扬光大。
  (二)在儒家文化中,“中庸之道”是其核心。在计划经济下,我国企业管理在“中庸之道”的影响下,曾经是平均主义和大锅饭的模式,这种模式管理下的员工,由于所得与所付出的不一致,产生了不公平的心理,这种心理严重挫伤了员工的积极性和工作热情,从而影响了企业的劳动效率。改革开放后,中国企业管理受到外国管理思想的影响,管理模式发生了巨大变化,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企业管理更多的是重视企业的竞争与发展,在这种思路的影响下,企业开始把关注点放在了企业家和部分有能力的员工身上,过分强调了他们的作用,重视他们在企业的地位,把企业发展的责任落在了这部分人的身上,利益分配也围绕他们进行,从而使企业大多数员工由于无法分享企业成功的快乐和成果而失去激励作用,使企业成为了少数人的天下。21世纪我国进入了构建和谐社会的时代,在这个时代,企业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企业的和谐是社会和谐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企业的和谐又取决于企业如何善待员工。在企业生存和发展过程中,既需要企业家和具有聪明才智的员工去思考、去创造,又需要大量勤勤恳恳认真负责的员工将思考与创造付诸于行动,体现在日常的、繁琐的工作中,所以企业的成功应该是全体员工共同努力的结果,所有的员工都应该是企业成功的分享者,要做到这一点,企业就必须建立团队意识,让员工了解自身的价值,懂得工作的意义,重视每个员工的作用,激发员工的干劲,将“中庸之道”的儒家文化核心贯穿于管理活动中,体现在企业文化中,不偏不倚,用行动诠释儒家文化,从而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和员工的归属感,达到无为而治的儒家管理的最高境界。我们今天引用“中庸之道”的管理思想并不是重新回到平均主义,保护落后的时代,而是在扬长避短的前提下,创造让每一个员工都能发挥作用的机会,使“中庸之道”的思想得到充分的体现和发展,让每一个员工都能成为企业发展的贡献者,分享成功的快乐。
  正是儒家文化的影响和渗透,才使企业文化成为影响企业成功的保证,也创造了企业与社会和谐发展的基础。“大巧在所不为,大智在所不虑”(《荀子.天论》)[7],这正是企业管理的最佳境界,也是传统文化对管理活动的真正作用,而企业行为的结果又是对传统文化的弘扬。
  
  参考文献:
  [1]中国企业文化之根基(1)[J] http://www.gzu521.com网2006.7
  [2]宋洁论语[M] 北京.北京出版社 2004. 8 (P127—129)
  [3]谈中华传统文化与现代企业文化的融合(1)[J]http://www.studa.net网2007.3
  [4]周立升、颜炳罡等著 儒家文化与当代社会[M] 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2.5 (P6)
  [5][战国]子思著 梁海明译注 大学中庸[M] 呼和浩特.远方出版社 2004.10(P73)
  [6]朱耀廷 中国传统文化通论[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5.11 (P1)
  [7]孙聚友 儒家管理哲学新论[M]济南.齐鲁书社2003.8 (P260)
   (作者通讯地址:新疆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新疆 乌鲁木齐830047)
其他文献
摘 要:本文使用1980-2007年我国非寿险业的保费收入及其影响因素经济发展水平、通货膨胀率和风险水平的时间序列数据,构建了一个关于非寿险业保费收入的计量模型,运用协整理论和误差修正模型来分析各个因素对非寿险业的保费收入的影响,并通过脉冲相应和方差分解分析研究变量的动态特征,最后相应的结论。  关键词:保费收入;GDP;CPI;风险水平;协整分析;误差修正模型    近年来,我国的非寿险业发展迅
期刊
摘 要:文化创意产业作为凝结一定程度的知识产权的创造性产品和服务的生产、扩散、聚合体系,正在成为全球经济和现代产业发展中的一个新亮点。文化创意产业的核心内容是创新活动,其本质特征体现在对创新产权的收益上。因此,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是营造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环境的关键,要通过不断增强人们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加强知识产权制度建设,来促进我国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  关键词:文化创意产业;知识产权;法律保护  
期刊
摘 要:近几年来,全国各地——不论是欠发达地区还是发达地区,农民收入都有了不同程度的增长,但是不同地区又各有差异。而对于整个浙江省来说,不同的区域农民收入以及增长速度,消费结构等也大不相同,本文通过比较全国与浙江省的农民收入及其增长速度,浙江省内各市的农民收入增长速度,来分析不同的农民收入对农民消费结构的影响。  关键词:农民收入增长分析;地区差异;聚类分析;消费结构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渐渐
期刊
摘 要:在知识经济新时代,知识型员工及其掌握的知识成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性因素。如何构建知识型企业员工激励制度,充分调动知识型员工的主动性、创造性,发挥其潜能,是有效提升知识型企业价值,推动知识型企业做大做强,并形成巩固的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因素。本文运用有关现代企业激励理论,对我国知识型企业如何构建员工激励机制的理论与实践问题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知识型企业;员工激励;制度    本世纪是一个充
期刊
摘 要:城市化是现代化进程的关键环节,对提升工业化水平、提高资源配置和利用效率发挥着重要作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作出的重要战略决策,是党中央解决“三农”问题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举措。本文立足于我国国情,简要论述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城市化的关系,为协调新农村建设与城市化建设提供政策参考。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城市化;“三农”问题    1.城市化和新农村建设的协调因素
期刊
摘 要:诚实信用是和谐社会构建的重要内容,在各国民法中均得到一定认可,有着广泛而深刻的法律含义。诚信原则经历了长时期异化的过程,在商事领域中也逐步确立下来。商法中诚信原则具有诸多不同于民法中诚信原则的特征,表现更加灵活多变,异化的主要原因是适应商事领域的生存环境。  关键词: 诚信原则;异化    和谐是事物间及内部各部分通过特定调节方式保持协调的良好状态。我们所要构建的和谐社会是民主法治、公平正
期刊
摘 要:集群品牌是集群内企业集体行为的综合体现,是集群内众多组织、机构在对某一种或某一类产品、服务长期的生产经营中积累而形成的,具有为外部购买者、合作者以及其他相关者所广泛认可的知名度、美誉度的名称和标识。根据国内集群的发展情况,集群品牌可以分成不同的类型。  关键词:集群;品牌;内涵;类型    品牌竞争是现代经济竞争的高级阶段。品牌代表着品牌所有者的信誉、实力。通过培植品牌、形成名牌,可以获取
期刊
摘 要:在中国海外贸易史上,福建海商一直为史学家和经济学家所瞩目。中外学者在该领域已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而近日,笔者从史料中欣喜的发现了一位长期以来被学者忽视了的清代特大闽籍海商——王位中。该人物以及他的相关事迹,为明清时期的福建海商以及东南亚海外贸易问题的研究提供了更多的证据。  关键词:王位中;清代闽商;海上贸易     在中国经济史上,闽商一直为学者瞩目。因为从清代前期至鸦片战争前夕,闽南
期刊
摘 要:改革开放30年以来,中国农村土地经营制度的变迁基本上就是逐步破除人民公社制度和建立并完善家庭承包经营责任制度的过程。家庭承包责任制的建立是我国农地经营制度史上的一次重要制度变迁。80年代中后期,家庭承包经营责任制的固有问题和内在矛盾开始凸显。国家从宏观上对此进行了边际完善。针对家庭承包经营责任制的缺陷与不足,未来进一步的发展方向是:在农地集体所有的框架下,强化农地使用权;在农地制度长期稳定
期刊
摘 要:石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存在工作方式陈旧、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等问题,直接影响了企业的发展。实行干部及员工制度等一系列改革,加强人力资源培训及规划,方是进一步发展企业的良策。  关键词:人力资源;企业管理;管理对策    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受许多因素影响和制约。其中人的因素是最重要也是最根本的影响因素,在实际工作中,许多企业虽然已经认识到人的重要性,但由于受到我国管理体制等因素的限制,无法施展手脚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