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需要什么样的学生

来源 :现代妇女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etgoo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出国留学是近年来家长关心的热门话题,并且有越来越低龄化的趋势。有一次,一些初来美国的高中生家长听说我在哈佛教书,希望给他们介绍在哈佛读书的华裔学生,讲讲进入哈佛的秘诀。我的班上正好有一位来自台湾的女孩,她接受了邀请,在一个座无虚席的小会场上侃侃而谈。她对家长们说:“你们不要让孩子把重点放在准备SAT等标准化考试上,这个东西对哈佛不那么重要,最多只占15%的考量(后来一个学生甚至断言只有5%)。”
  那么,哈佛喜欢什么样的学生呢?按照她的理解,是有头脑和社会责任感、全面发展、具备领导力且要与众不同。
  她有许多傲人的成绩和能力,其中我记忆犹新的是,她用物理学和数学知识,推导出一个美国北部降雪城市需要的计算撒盐量的公式,简单又实用,具有明显的社会效益和环保意识,入围西屋奖(相当于现在的英特奖),这显然是一块重要的敲门砖。
  我渐渐掌握了打开“黑箱”的密匙。
  首先,很多人觉得一旦进入哈佛,就会光宗耀祖。而招生办公室考虑的是,这个学生会不会为哈佛增光,为哈佛带来重大的捐款和影响力。
  哈佛招生办公室的一位女士直言不讳地告诉我,哈佛的第一优先条件,就是已经取得突出成就的学生。所谓的突出成就,就是类似于在国际奥林匹克运动会这样的世界级赛事中拿冠军。不过,这里说的成就绝不仅仅指体育,也包括学术、商业、政治等各个方面。你可能会想,这种人太少了吧?其实也不是特别少。我儿子就曾找到过一种罕见牙科疾病的致病基因,像这样的学生会被优先录取。
  之后,是一些虽然还没有那么高的成就,但已经崭露头角或展示了巨大潜力的学生。这里包括那些商业巨头和政府高官的孩子。有人说美国走后门是公开的,这话不假。
  进入哈佛这类世界名校的第二个重要原则是多样性。哈佛需要有领导能力、能言善辩、组织社会活动乃至政治改革的人才,培养未来的总统和国家领导人,但不需要每个学生都是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如果所有的人都一样,那哈佛在生物学、化学、数学、经济学等学科的学术优势又由谁来传承呢?
  所以,哈佛需要各种各样的人,有好出风头的领导者,有体育和音乐明星,有在学术方面已经有建树的学者苗子,有全面发展的通才,但也要没有那么多突出成就,只是功课好、踏踏实实做学问的人。
  同理,哈佛如果只要有特殊家庭背景的学生,那么将蜕变为老式的贵族学校。相反,每年哈佛这类名校都会有意识地招收一些家庭出身特別低微、但本人能在逆境中有所建树的学生。我认识的一个学生就是这样,他的父母都是越南人,在餐馆打工,英语还说不好,但这位同学平时的成绩保持得相当不错,SAT考试的成绩也不错,而且组织了一些帮助穷困家庭的活动。他凭这些进入了美国名校。这背后的逻辑是,他具有成为未来杰出人才的潜力。现在的总统奥巴马不也有类似的经历吗?
  其实SAT是一种能力测试,顶尖名校主要是用它过滤掉那些学术上可能有问题的学生。从某种意义上说,AP考试的数量和质量也许更重要一些。可以说,许多华人家长片面地认为,哈佛只要某种类型的学生,而且常常把成绩以外的东西片面地归于文体活动,而没有考虑科学研究、政治活动等等。
  这些年的亲身体验及所见所闻,让我感受到哈佛这样的名校真正需要的是多元化的人才。而对于每个孩子来讲,能够真正做自己、展示出自己的独特性,才是哈佛需要的品质。
  (摘自《社会纪实》 )(责编 微子)
其他文献
在美剧《少年谢尔顿》第3集里,谢尔顿跟家人一起听牧师布道。牧师说:“有人问我怎么知道上帝是否存在,我回答说这是个很简单的数学题。上帝要么存在,要么不存在,我們持怀疑态度来看,最坏的情况也是对半开。我喜欢这个概率。”谢尔顿说:“牧师的说法是错的,混淆了可能性和概率,按照他的类比,我回家后,可能在床上发现100万美元,也可能没有。在哪个宇宙中这件事的可能性是对半开?上帝存在的概率是0,我相信科学。” 
棉纺织厂空调风机消耗能量占总能耗的15%,使用新一代先进翼型节能轴流风扇叶轮进行风机改造,可以收到节能、降噪的效果,一台50A型No20轴流风机经改造后风量增加96%;效率提高64.6个百分点;轴功率下降
最近这段时间公众号没有更新,因为生活中出了一件大事,一直为这件事揪心。想把这段经历写下来与众分享。  3月25号下午我刚落地上海,中欧同学把我电话都要打爆了,大家通知我快去寻医,因为同班同学突发脑出血紧急送院。  我慌里慌张跑到医院。那个平日里说说笑笑,西服革履的英俊男人躺在重症监护室加床上,头已被剃光,准备开颅手术。医生反复提醒我们要想清楚这一刀开还是不开。即使开了刀,要承担一个后半生不能尽任何
汉字除了是语言外,还蕴含着我们老祖宗的深刻智慧,以及丰厚的人生哲理。  停:暂时停下,是为了更好地前行。  中国古代的驿道,每隔一段距离,便有一个亭子。这些亭子是做什么用的呢?我们先来看看这个“停”字——“人”和“亭”靠在一起,便成了“停”。  古人在驿道旁建造亭子,是为了让人们暂时停下疲累的脚步,在“停”中补充体力、蓄积精神,好让后面的路走得更轻松、更快捷。“停”,是为了更好地走,这就是“停”字
前段时间和一个朋友聊天,他说现在的孩子很幸福,也很可怜。幸福之处,是有更好的物质条件和更多的关注;可怜之处,是因大多数的孩子都被6个大人(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紧密围绕,常常要被不同的信息轮番打扰。  不被打扰,成了如今孩子成长的奢侈品。  不要打乱孩子探索的节奏  上周末我们一家三口去逛商场,里面有个儿童绘画区,可以让孩子们画画,也方便带孩子逛商场的家长坐下来休息。工作人员会发给小朋友们几张绘
那天,我带儿子去公园玩,看见一个小男孩儿忽然放声大哭,他身旁的爸爸冷嘲热讽:“一个过山车有什么好怕的?妹妹都敢坐,你一个男孩子怎么胆子这么小!”男孩儿边哭边喊:“我不想去,我怕……”不远处另一对父女在过山车入口催促他们,爸爸的脸马上变得温和起来,冲他们招招手,低下头又一脸不悦地对男孩儿说:“人家都在等你,还不快走?就知道哭,丢人不丢人!”说着就一把拽起男孩儿的手拉走了。  儿子见了,惊恐地对我说:
哥们儿爱看莱昂纳多。今天他在网上和别人吵了一架,吵架原因是莱昂纳多到底有没有资格拿奥斯卡。吵了两个小时,结果是不得不晚上加班完成工作任务。哥们儿找我吐槽,倒不是吐槽奥斯卡和对立影迷,而是觉得自己好没用,因为他觉得自己浪费了太多时间在没有价值没有意义的争论上,却把正事耽误了。  之前在网上看到一个让人心酸的故事。就是一个毕业了几年的女孩儿因为叫的牛肉面里肉少和老板争执起来。结果哭了。原因不是因为牛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