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土高原贫困地区发展商品经济的途径——关于小流域治理的经济意义的思考

来源 :农业经济问题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dt198807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正】 黄土高原是我国一个特殊的自然地理单元.长期以来,这里的经济处于低层次平面垦殖状态,走着一条"越穷越垦,越垦越穷"的恶性循环的路子.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党的政策指引和国家的扶持下,当地农民群众为脱贫致富作出了很大努力,并且开始把发展商品经济提到自己的议事日程上来,但除了部分矿产丰富、开发条件又较好的地方之外,黄土高原贫困地区的多数地方,由于经济和社会发育程度很低,商品经济的发展受到了各种因素的严重制约.正是面对这种情况,这里的农民群众在脱贫致富的强烈冲动下,创造了以户包为主
其他文献
【正】 编辑同志:您好!承蒙关照,拙作已在1988年第5期刊出.我是一名"小字辈",能在贵刊发表习作,说明你们没有门户之见,以质取文,公平竞争.而且我是在3月投稿,5月就刊出了,贵
<正> 近年来,由于开发农业的迅速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推进了生产力的发展,越来越具有重要的作用.为了进一步协调发展开发农业,本文就其组合的深化与扩展问题,进行一些初步的探
【正】 在城乡改革汇合的新形势下,县属驻乡镇的双管单位,即粮管所、供销社、信用社、食品站、财政所、税务所、工商所的改革进展缓慢.为此,县委组织有关方面的负责同志反复
<正> 我国农村改革的深层发展已触及土地制度问题,土地制度的创新已不可避免.如何实现这一创新?本文将在反思我国农村制度变革历史的基础上,提出我们的制度创新思路.一总结我
<正> 一、农业资金政策与其宏观社会经济背景的关系 农业资金政策,是国家和政党依其一定历史时期的路线和纲领解决农业资金方面的各种问题而制定并实施的行动准则。农业资金
暗示是人类复杂的心理现象之一,不同的个体之间往往因认知、情感、意志、行为及个性等方面的差异而接受暗示的程度不同,同一群体的暗示性程度也往往共同受某些因素的影响.本研究针对住院分裂症患者这一病理性群体,用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方法研究影响他们暗示性的因素。
【正】 近几年,在我国经济运行中,出现了明显的社会利益分配倾斜流通领域的经济现象.这种现象的存在,不仅无助于搞活商品流通,而且在比较利益准则的支配下,诱发了政府、企业
《农业经济问题》1988年9期登载的文迪波同志《对我国农村两次重大变革的重新认识》(下称《认识》)一文,就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和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村改革进行了分析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