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益终生好家风

来源 :中国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wei1s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父亲在镇上的中心小学工作,只有周末才回家。父亲回来的日子就是节日,我还没上学时,父亲回家来给姐姐哥哥的礼物是书,而我得到的常常是一个或两个苹果。母亲呢,总会给父亲准备一大碗蛋炒饭,似乎父亲在学校里总是吃不饱似的。
  后来我上学了,父母对我学习上的要求毫不含糊。有时父亲会从他们中心小学带回一张卷子给我做,明明我是考到了一百分,可父亲会指出哪个字写得不够规范,比如“世”的一横没有封好口,“我”的斜钩接近竖弯钩了。后来父亲干脆给我们姐弟仨买了三本字帖,让我们自己挑一本,要求我们每周练两张字,周末他回来帮我们批分,我每次得分都是最高。到三年级时,我的铅笔字被拿到少年宫展出。我常想这得益于我选的字帖好,其实我姐临帖临得也蛮好的,只是她选的那本字帖的字的确太特别了,反正不是我喜欢的字体。写字让我赢得荣誉,同样也是写字让我今生唯一一次挨了母亲的一个“毛栗子”。那是在练软笔书法时,我始终把握不好捺笔的“渐行渐提”。现在我在教学中也很严谨,学生读错字音,我必得纠正;字写得不漂亮,我立马指出。不知道孩子们长大后会不会像我现在一样的理解这种做法?
  我们练字、做作业时,母亲也不闲着,总会在一旁缝缝补补或者帮我们做新鞋。母亲连一块碎布也不肯浪费,常会比试着零碎布说:这个够做老大的鞋面布,那个够做老二的鞋底布,这个可以补老三的袖子。母亲那时年轻,眼睛好,针线活堪称一流,补的补丁平整、针脚均匀,做的鞋子鞋底还要纳出花样,鞋头就好像用楦头楦过一样,所以我们穿的衣服即使打着补丁也不难看,每年都不愁有新鞋穿,穿的鞋子也总是特别有模有样。小时候穿新鞋子对于我来说真不是稀奇的事。
  放暑假了,我们家五人全休假在家。白天,母亲忙家务,父亲看书,我们兄妹仨除了割点草外就是做作业、看书,父亲给我们讲“三槐世泽,两晋家声”,教我们下象棋。晚饭吃得比较早,晚饭后,我的任务就是帮当拖拉机手的堂哥扇扇子。不知道堂哥怎么会讲那么多的故事,堂哥也总喜欢叫我给他扇风。堂哥一边享受着我扇的凉风,一边吃晚饭讲故事。而用扇风换来的故事我会在第二天割草的时候,加进我的想象,传播到我的那些小伙伴的耳朵里。不过,再后来,我给小伙伴讲的故事纯粹就是我自己编的了。就这样,跟着我割草的人还真不少啊。虽然谈不上前呼后拥,但多则七八个,少则四五个是常有的事,我也从不欺负任何一个,为此赢得了大人们的不少赞誉。
  记得有一回春天时,我们一群十来个人放学后割完草呼啦啦地回到村子里,谁知外号叫“日本人”的民兵营长正站在村口第一户人家门前等候着呢,他叫我们所有人把篮子里的草兜底倒出来。我们村上的小孩子平时都很害怕这个“日本人”,有哪家的孩子哭个不停,只要说:“日本人来喽”,孩子的哭声顿时止住了。现在见“日本人”凶神恶煞般地等着,大家面面相觑,不知道他葫芦里卖的什么药,但是又不敢违拗。一个个把篮子里的草倒出来后,原来“日本人”要逐一检查我们是否偷了生产队里的红花草,结果只有我割的草里没有夹带红花草。在一旁看热闹的几个大人纷纷说道:“还是她家家教好。”小伙伴们灰溜溜地挎着篮子回家,我却得意着呢。
  夏天的晚上,父亲和伯父们以及左右邻居家的大人们常会集中在我家门口乘凉,谈古论今,父亲不时让我给这些大伯叔叔递烟、倒茶。听母亲说那时父亲一天两包烟都不够抽,原因可想而知。
  在聊天的大人中却很少见到我的大堂伯。他常常一个人坐在老宅的最东面,在晚风中依依呀呀哼唱着京戏,一把蒲扇半天摇一下。大堂伯是个极有个性的人,长得仪表堂堂,我有记忆时他就已经六十多岁了,但仍然身材颀长,爱穿一身白衣白裤,大夏天出门时还不忘穿一双白纱袜,戴上一顶礼帽,一副超凡脱俗的样子。大堂伯读过书,手也很巧,是个能人,村人都请他写结婚用的大帖,请他剪办喜事用的各种各样的窗花。七十岁那年,他竟然在家用小字毛笔抄起了《红楼梦》。我还看不懂,但我清楚地记得字写得很漂亮。以至于后来大堂伯去世,堂嫂捧着他尚未抄完的几本《红楼梦》哭了又哭。我读四五年级的时候,堂哥堂姐们已经陆续考上大学或毕业后留在省城工作,大堂伯会给我们这些留在家里的晚辈出字谜,而最先猜出的常常是我。我能觉察得出骄傲的大堂伯也是喜欢我的,因此也常有些沾沾自喜。



  从大堂伯的叙述中,我知道了堂哥家里的那一块写有“见义勇为”的木匾是我祖父在民国时捐给县上一百担稻子获得的表彰纪念;我知道了我父亲成绩优异,但因为祖父得了大病去世后家道中落,未能继续深造……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渐渐知道大家喜欢我的个中原委。我母亲把省吃俭用积攒的钱借给村上人家办事不计报酬;堂哥到了结婚的年龄母亲更是经济上支持,让举棋不定的伯母大胆办事;我还亲眼看到过母亲把省下来的菜油送去一部分给村上那个患胆囊炎的妇女,就因为她家境贫寒,比我们难。我父亲呢,淳朴的村人和他的同事们始终记着他的好。人们说起在那个年代父亲帮村人买过砌房用的建筑材料,帮别人买过结婚用的棉花胎,拒收下屬送的礼物,解决过许多人的燃眉之急,特别是一直鼓励村上的人多读书跳出农门。
  别人对我好那是爱屋及乌啊,父母“前人栽树”,我是“后人乘凉”。现在的我虽然只是一个很平凡的人,但我跟我的父辈一样,踮着脚,抬起头,一直朝着美好奔去,不停地触碰着快乐。
其他文献
石墨烯是一种碳纳米材料,具有优异的光学、电学、力学特性,在材料学、微纳加工、能源、生物医学和药物传递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被认为是一种未来革命性的“新材料之王”。  在江苏省常州市举办的“石墨烯的现在与未来发展”圆桌对话上,与会嘉宾曾现场分享了石墨烯产业的最新趋势,共同探讨中国石墨烯发展面临的新挑战。与会嘉宾认为,经过十多年的发展,随着低成本、高性能、规模化应用技术的突破,今天的石墨烯已成为发
期刊
在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喜庆时刻,回首凝望奋斗激情燃烧的岁月,追寻同舟共济奋发的足迹,金沂蒙集团有限公司与新中国发展同行,抒写了一部艰难曲折的创业史、一部产业创新的发展史、一部砥砺前进的奋斗史,谱写了令人瞩目的壮美诗篇。应运而生,与创业同行  上个世纪的70年代,农业进入了一个全新的种植时代,为解决农民购肥难,搞好农业生产,提高粮食产量等现实问题,在各级政府的支持下,临沭化肥厂应运而生。这个在计
期刊
克里雅河上游支流,库拉甫河与喀什塔什河交汇的普鲁村,海拔2577米。这里气候温和,自然生态环境适于植物生长,因而,普鲁村居民的生产结构、方式介于山区和平原绿洲之间的过渡属性,他們世代过着半耕半牧的生活  初秋,借由发改委勘探项目,让我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昆仑山深处行走。从界山达坂到克里雅山口,再到火山口地带,这条路长约400公里,连接和田和阿里。行走在高处,最高脚踩海拔5700米,心也放飞到一个高度
期刊
这是一群我们永远不该忘记的劳动者,他们在平凡的岗位上,追求职业技能的完美和极致,在追求成功的道路上,他们默默坚守,孜孜以求,他们是中国制造向中高端迈进的征程中,不可或缺的中坚力量、不可多得的专业人才。  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中国周刊》以创新创造为主题,深入挖掘工匠故事,弘扬时代工匠精神,推出“大国工匠”系列报道,从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等多个角度,聚焦代表中国制造水准的"国宝级"技工,讲述他们追
期刊
图片来源:微摄  澳门回归祖国20年来,社会经济适度多元、全方位发展,澳门创造了经济腾飞的“澳门奇迹”,成为粤港澳大湾区的四小龙之一。随着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澳门的支柱产业已经逐渐显现新规模、新格局,正朝着经济的多元稳定前行。从大湾区的战略定位来看,未来澳门将在国家发展大局下迎来新的机遇,将通过与大湾区各城市磨合沟通、优势互补,书写澳门未来发展的新篇章。开创未来 书写发展新篇章  2019年12月
期刊
图:准备回家的民工  为有效保障农民工权益,彻底解决农民工讨薪难问题,国务院及相关部委接连出台政令法规,从规范企业工资支付行为、健全工资支付监控和保障制度、推进企业工资支付诚信体系建设、依法处置拖欠工资案件、改进建设领域工程款支付管理和用工方式等各方面提出了具体治理措施。顽疾 恶意欠薪难以根治  当前,根治欠薪还存在深层次问题,如工资支付保障制度刚性不足等问题。每到年底,农民工四处讨薪时有发生。2
期刊
为掌握乡村振兴工作推进情况,我们乡村振兴共创行动调研组对各地乡村振兴进展进行了调研。调研中,农民对于乡村振兴战略取得初步成效表示认可,体现在道路交通条件、农村医疗教育设施改善等内容,但存在的问题依然严峻: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任重道远,资金人才技术等要素支撑不足,基层组织建设和带动力偏弱,重点领域融合发展不够等。  未来,加强特色小城镇等项目平台建设、强化基层党组织和乡贤的带动力、壮大集体经济提升乡村自
期刊
从北京首都机场搭乘航班抵达河内2300多公里,这是一段轻松的航程,和飞往国内任何一个城市都无多少差别。假如按照每小时6公里的速度,徒步32天也能到达河内,当然是要日夜兼程。这是一个让人脚板发痒的距离。近在咫尺,弗往天涯,这也许是越南之旅讓国人倍感亲近的时空要素。河内越南餐 猝不及防的自然清香  落地签证,彻底免除了对大使馆签证官阴冷面孔的恐惧。一下飞机越南金莲国际旅行社的工作人员阿雄持牌在机场海关
期刊
摘要:2019年12月22日,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CF40)主办的第三届金家岭财富管理论坛全体大会“行业变革下的理财子公司挑战与机遇”,上海新金融研究院(SFI)副院长、浙商银行原行长刘晓春认为,银行理财子公司需要在四个方面有明确的认识和定位,才能够真正走得更远、更具竞争力和特色:一是定位于理财市场上面最保守、提供最安全产品的角色;二是为客户选择安全的资产、配置安全的资产;三是更准确理解战略协同、
期刊
摘要:“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刚刚闭幕,2020年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是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圆满收官。确保‘十三五’规划圆满收官,需要保持经济稳定增长,防止经济惯性下滑。”在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CF40)主办的第三届金家岭财富管理论坛上,十三届全国政协常委、经济委员会副主任、中财办原副主任杨伟民发表演讲指出,“中等收入陷阱”等定律未必适用中国,我国庞大的人口规模提供了有助于经济长期持续增长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