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思音乐欣赏教学中的音乐内容与音乐体验

来源 :西江文艺·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fzzf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音乐欣赏教学是音乐教学中的重要内容,是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和参与审美实践的重要途径。而音乐的内容和音乐体验是音乐欣赏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两部分,只有正确认识了它们,才能在音乐欣赏教学中收到较好的成效。
  【关键词】:音乐欣赏教学;音乐的内容;音乐体验
  在尹红教授编著的《音乐教学论》一书中对音乐欣赏教学的定义有如下四个方面:
  1、音乐欣赏教学亦是音乐教学中的重要内容,属于学校音乐教学中“感受与欣赏”领域。
  2、音乐欣赏教学给学生提供了最好的审美实践机会,是培养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
  3、音乐欣赏的审美实践方式一般是从音响感知入手,然后进入感情体验,唤起想象与联想,直至通过理解认识来领悟音乐的思想和意境。
  4、音乐欣赏教学具有题材广、容量大且與其他姊妹艺术联系紧密等特点,在启迪智慧,开阔艺术视野方面可以发挥巨大的作用。
  音乐欣赏教学自我国第一个小学音乐教学大纲《小学音乐课程暂行标准(草案)》中提出已经历了六十年,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有些问题却一直存在着,如:
  1、填鸭式讲解型:这种类型在传统教学中比较常见,老师用程式化的方式按自己的理解用语言来描述或者解释音乐,老师会给学生大量的关于作品的信息,但是整个教学过程忽视了学生作为音乐欣赏者的主体地位。这种以语言代替音乐的欣赏教学约束了学生感受力和想象力的发展。正所谓“艺术不能容忍说教,审美不能依赖灌输”,讲解型欣赏教学不符合音乐欣赏的规律。
  2、单一式灌输型:欣赏教学采用先完整听、后分段听、再完整听的单一方式。很长一段时间这成了欣赏教学的唯一程序模式,这一程序模式可以给学生做详细的音乐分析,但是中学音乐教育是非专业的音乐教育,他应该是由多项教学内容构成的综合课,如果每一首作品都采用这种单一灌输形式反复的听,学生会分散注意力而失去兴趣。
  3、自由型:根据学生的喜好来确定教学中的欣赏内容。自由型的欣赏教学看似简单有趣,但如果老师不具备从事歌唱教学、器乐教学、律动教学、创作教学等基本能力和音乐人文素养或者未能及时了解前沿音乐文化,不能对学生进行有效引导的话,自由型的课堂将难以驾驭,听赏活动将流于形式。
  音乐的内容
  自律论美学认为在音乐中形式即是内容,别无其他内容,认为音乐的美存在于乐音与乐音的艺术组合之中,是一种不依附、不需要外来内容的美。他律论美学认为音乐是情感的表现。情感论美学或内容美学把情感或其他音乐之外的东西称为音乐的内容,把乐曲中乐音的独特结合方式视为音乐的形式。 王次昭在其《音乐美学新论》一书中论述:“我们认为,音乐的内容应该具有双重的涵义,正如罗兰·巴特与尼格马图林纳将语言和艺术的内容划分为两个层次一样,音乐的内容也应该包括两个不同的层次。” 当代美国哲学家奥尔德里奇认为:“音乐作品的内容既是可听的,也是可见的一一或准确地说,可听和可见二者在音乐作品中互不排斥。”
  王次昭对于音乐中非想象的音乐性内容做了如下解释:我们认为音乐中音乐性的内容应该包括三个方面,即基本情绪、风格体系和精神特征。 非音乐性内容主要是指那些音乐之外的内容,它不包含在音乐的音响之内,是由于音响而产生想象或联想获得的内容成分。
  在音乐欣赏教学的过程中,由于受到自律与他律美学思想的影响,传统的音乐欣赏教学就出现了各类极端的现象。一种是受他律美学的影响,过分强调音乐以外的内容,因此,将音乐课上成美术课、历史课、地理课等;另一种受自律美学的影响,过分强调音乐本体,注重对于音乐的分析,因此,忽视了学生在音乐教学过程中的音乐体验。然而,这样两种极端的教学都是不可取的,音乐的音乐性内容与音乐的非音乐性内容在音乐欣赏教学中都不能受到忽視。
  音乐体验
  体验在心理学中的一般意义,是指一种有诸多心理因素共同参与的心理活动。体验这种心理活动是与主体的情感、态度、想象、直觉、理解、感悟等心理功能密切结合在一起的。也就是说,体验是在与一定经验关联中发生的情感融入和态度、意义的生成。 在美学中,体验即审美体验。审美体验是对生活、生命更为本质性的经验和感受,是思想认识在人心中沉积日久后转化为直接性的东西,是一种渗透着优美感、崇高感的情思,是感性与理性的统一。
  宋瑾教授将音乐欣赏活动划分成前理解、音乐体验和后反思三个部分。毋庸置疑,音乐体验环节尤其重要,但是前理解与后反思也是欣赏活动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在张前主编的音乐美学教程中对于音乐欣赏活动的一般本质有这样的论述:“感性体验是音乐欣赏的根本目的,理性认识对音乐欣赏活动具有强化作用。”
  音乐体验不是简单的整体、分段的灌输式活动,也不是自由的随便听听。在音乐欣赏教学中,由于教师对于教学主体的把握不够准确,使得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缺乏对音乐体验的积极性,或是选择自由的教学方式,学生放任自流,致使学校音乐欣赏教学流于形式。
  从我国第一个小学音乐教学大纲到2011年音乐课程标准的颁布,音乐欣赏教学的地位越来越受到重视,教学问题也在不断的变化中出现。不过在音乐教学中我们一定要始终坚持着“以音乐为本体,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
  参考文献:
  [1]尹红:音乐教学论【M】,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02.
  [2]林卿:前理解差异与音乐体验方式的多样性【J】,音乐与表演,2014,02.
  [3]喻娟:音乐欣赏教学的美学审视【D】,湖南师范大学,2005,03.
  作者简介:梁静,女,西南大学音乐学院2013级硕士研究生,   研究方向:音乐教育理论与教学研究。
其他文献
【摘要】:优秀的广告作品都以自己独特的图形语言准确又清晰地表达设计的主题,以最简洁有效的元素来表现富有深刻内涵的主题,由此可以看出图形创意在广告设计中具有灵魂的作用。平面广告设计是一种以视觉的语义与人交流的艺术行为,使受众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了解更多的信息,同时又通过图形本身富含的艺术性和哲理性,引发受众的感知经验和情感共鸣,并最终得到认同。在当今的读图时代,图形创意是广告设计作品的表现形式,是设计
期刊
【摘要】:19世纪下半叶俄国绘画艺术巨匠列宾深受广大观者的喜爱,他的绘画作品取得了伟大的成就。他在绘画艺术上的成就来源于多种内外因,在这里,主要就俄国现实主义美学思想的理念与富有戏剧性效果的技艺这两个重要因素谈谈对列宾绘画创作的影响。俄国现实主义美学思想的理念和富有戏剧性效果的绘画技艺使列宾的绘画创作作品既有思想支持,又有技法成就,这两点是成就俄国画家列宾绘画创作的两个重要因素。  【关键词】:列
期刊
【摘要】:色彩是动画中最重要的叙事手段和造型要素,通过运用色彩的层次与对比,和谐与冲突,基调与变调等手法,可以引起观众情绪的反应。动画艺术集文学与视听艺术于一体,早期的动画艺术家通过在动画片中借鉴中国传统色彩,使动画中的人物富有中国特色艺术的魅力。由此可见,继承发扬这一民族艺术元素是创作优秀动画片的有效途径,可提高塑造人物和场景的成功机率。  【关键词】:动画;传统;色彩;民间美术;艺术性  艺术
期刊
【摘要】:后现代已不可抗拒的进入社会的各个领域,无外乎在音乐领域也掀起一股思潮,本文通过对后现代音乐思潮来源与特点的介绍,分析当下民族音乐学是如何深受其影响,由此凸显出来的三个特点。  【关键词】:后现代音乐思潮 民族音乐学  后现代主义起始于二、三十年代, 主要强调人们的思想和行动应该要有超越启蒙时代的必要意识,在七十年代逐渐被神学家和社会学家广泛使用,八十年代风靡西方,九十年代在中国迅速蔓延开
期刊
【摘要】:光造就了这个美丽曼妙的世界,光赋予了我们洞察真相的可能。光以不同的方式穿过建筑外墙体,进入内部空间,成为独特的设计语言,光和它所缔造的氛围更是建筑的灵魂。设计师循光而行,在建筑的光影交错中寻找设计的空间艺术。  【关键词】:光;建筑;空间  多少年来,人们在光影交错中追问着生命的意义,世界各地的建筑大师在忽明忽暗里,探寻着时间的秘密。正如建筑师罗杰斯所说:“建筑是捕捉光的容器”。,时光荏
期刊
【摘要】:电视是时间和空间综合存在的艺术,观众总是通过耳闻电视音乐、目睹电视画面的綜合方式感受电视音乐。此时的电视音乐已经不同于一般的音乐:画面需要听觉形象的诠释,音乐也离不开视觉形象的配合,因而电视音乐是一种音画结合的艺术形式。电视音乐以其独特的感染力、表现力,提升了电视艺术的感受力,影响着观众对电视中某一故事情节以致整部片子的领悟和理解。  【关键词】:电视音乐;功用;表现形式  近年来,随着
期刊
【摘要】:世上万物的形态千变万化,归纳这些空间的形态,均属于点、线、面的分类构成。他们彼此交织,相互补充,相互衬托,有序的构成缤纷的世界。在设计中也同样,任何一种版式设计,在空间原理上均归于点、线、面的分类。这三种是几何学的概念,也是版式设计的基本元素和主要视觉语言形式。  【关键词】:版式设计;空间;编排构成  版式设计是现代设计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视觉传达的重要手段。表面看来,它是一种关于编
期刊
【摘要】:了解西方音乐学理论对于音乐研究生对自身专业有更加清晰的认识,对音乐学的相关学科知识有整体上的把握,拓展自身的知识面。本文主要是了解音乐学理论的历史发展中产生的各种体系,以及它们的演变;以及对音乐学学科的建设和发展思考。通过这样的梳理使加深对音乐学的认识,在今后专业学习中更加注重全面的学习和加强学科间的交流和学习,改掉以往片面学习的态度。  【关键词】:音乐学;历史发展;跨学科  随着人们
期刊
【摘要】:图像诗理论与尹氏图像诗歌有机结合,深入浅出地介绍了汉语图像诗歌的定义、源理、特征、要素、创作方法、禁忌、发展前景等,是国内第一篇体系完整的图像诗歌教学讲义。  【关键词】:图像诗;定义;特征;创作方法  图像诗,古已有之,既是诗歌,也是图像,在图像中创造诗意,在诗意中营造图像,让汉字站起来叩动读者的心灵,为国之诗歌艺术瑰宝,在当代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已初步形成独立的诗学体系,成为中国当代诗
期刊
【摘要】:西方艺术经过几百年的发展,其形式与风格获得了巨大的创新,对平面设计领域也产生了巨大影响,这种影响主要体现在设计手法,理念,风格等,推动了平面设计的创新性发展,特别是现代艺术各学派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兴起与繁盛都为平面设计带来了影响和启迪,为平面设计工作者带来了全新的灵感,对应的平面设计风格也得到了突破与创新。国内平面设计也受到了西方的启发,到后来的发扬本民族特色的设计。  【关键词】:西方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