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观的与悲观的

来源 :江门文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nlinemaj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美国作家富兰克林说:“世界上有两种人,他们的健康、财富,以及生活上的各种享受大致相同,结果,一种人是幸福的,另一种人却得不到幸福。”为什么会有如此绝然的不同呢?他说:“他们对物、对人和对事的观点不同,那些观点对于他们心灵上的影响因此也不同,苦乐的分野主要也就在此。”那么这两种人平时所关注的是什么呢?他又说:“乐观的人所注意的只是顺利的际遇、说话之中有趣的部分、精制的佳肴、美味的好酒、晴朗的天空等等,同时尽情享乐。”
  ——看来,世间美好的东西尽为乐观者所有,造物者派给他们的使命就是要他们尽情地占有和享用美好。
  其实,有奢望也是挺美好的,那是对乐观的一种寄托,因为它没有给旁人带来威胁和不安。要做一名幸福之人就要有对美好的东西有所向往、有所期盼,哪怕是幻觉也是不错的。乐观,会使你幸运,因为您总被“浸泡”于美好的乐事之中,当然,倘若美好的愿望成为现实那就圆满了。可是,对于美乐之果实是仍需要采摘之劳作的,虽然有的能够唾手可得,然而更多的还是需要付出艰辛才有可能摘得正果的。对于正果的获取,许多时候是会与你所付出的艰辛相矛盾的,甚至是背道而驰的。但是,虽然是相同的劳作却又会把人分成了善与恶两类,人们为获取果实所施展的手段是五花八门层出不穷的。于是,在这个世界里,将永远不会有绝对安宁的了。
  “而悲观的人所想的和所说的却只是坏的一面,因此他们永远感到怏怏不乐,他们的议论在社交场所既大煞风景,个别的还得罪许多人,以致使他们到处与人格格不入。如果这种性情是天生的,这些怏怏不乐的人倒是更堪怜悯。假若悲观的人能够知道他们的恶习对于他们一生幸福有些不良的影响,那么即使恶习已经到了根深蒂固的程度,也还是可以矫正的”。
  ——确实如此,悲观的人生总是存在于黑暗的空间内的,他们所想的,所接触的是完全与阴暗相协调着的。他们会把问题悲观化,习惯了黑暗而不愿相信甚至不知道会有光明,自打出娘胎之时的启明生理的变化也没能给他带来光明,由于总处于焦虑的黑暗之中,更使得所视之物与美好相悖,就是对于自己的模样也是没有顺眼之觉的。于是,他们到处得罪于人也是顺理成章的了,对持异议的旁者之模样更是无法静下心去接受了。他们的情趣所在,是“以悲为悲,以乐仍为悲”,更无乐事以资乐之,总让自己在悲凉无助的境地之中去敲阴暗之门。于是,谁都无法拯救他们于黑暗之中,惟有自己的醒悟方可“矫正”,对于那些有所反思者还是有出路的。
  “悲观”是一种“恶习”,虽然只是人的一种态度一种心理的活动,但是,它会结出悲哀的不幸之果实。
其他文献
午夜时分,他摸进村子,敲开了自家的门。  站在面前的是位小子,四目相对都显得有些陌生,俩人几乎同时发问:你是……  我是华儿。  华儿,我是你爸。  爸,你终于回来了!  爸实在想你,估摸着你初中毕业了,回家看你一眼!  咋,还走哇?  得走!骗那几单,听说要判好几年刑,不想坐牢。  爸,又“严打”了,外面到处有告示,悬赏缉拿你!  悬赏?  是呀。  懸多少钱?  一万块。  华儿,爸决定去服刑
期刊
我国公益机构超过一千家    目前我国有1000多家公益机构,10年来共得到近100亿元的捐赠。当前我国困难群体的规模有1.4亿至1.8亿人左右,约占全国总人口的11%至14%。目前我国公益活动的形式随着时代的进步而发生变化,从由政府组织集体捐赠转变到“民政部门牵头,有关部门配合,社会力量支持,群众广泛参与”的经常性社会捐助活动,经常性社会捐助工作站已达2万多个。手机短信成为捐赠的新方式。   (
期刊
小时候,我对饥饿的感觉异常强烈,每天总要到中午了才有早饭吃,而晚上则要等到七八点钟才吃上夜饭。父母每日忙于耕种之事,没时间理我,喊饿的时候多半是为了引起他们对我的关注,现在想来觉得可笑。这样整天地喊,父母亲也就习惯了,干脆不理我。有时碰上母亲心里烦躁,还会被她揪屁股。那一手揪下去,就有一大块皮肉发紫。当然在母亲的心里,我喊“饿了”完全是一个小孩子的娇气。因为她总是在我喊饿之后补充一句:“真饿的时候
期刊
在职介所的招聘大厅里,那个慈眉善目的老板递给我一张小纸条,我终于找到了上面所写的那条街的28号。我不觉傻眼了,这是一座三层的小楼,楼底的大铁门紧闭着,旁边挂着一个小木牌,白底黑字,上书“××食品厂”五个大字。第一次见到这么小的工厂,我心里还真没底。没办法,想着口袋里仅剩的10块钱,我只有硬着头皮按响了门铃。  门里面出来一个人,听我说明来意,那人上楼去领了一个小女孩下来,让她带我去工厂。不知道拐过
期刊
哥在一家制罐公司当仓库主管,手下有五六十人,是个工仔小官,他有权每年炒掉几个不适合的人,再招几个人进来。  前些日子,朋友的弟弟大学毕业,找不到工作,便托我问问,想让她弟弟到我哥手下做个仓库管理员,我便向哥说了这件事。  哥问我:“是你的好朋友吗?”我说是的。  哥又问:“是个大学本科生?”我说不但是,而且还是个挺优秀的本科生。我想哥肯定会要,不料哥说:“不行,我不能要。”我吃了一驚,问他:“为什
期刊
老王是60年代初出生的,属牛。满脸的络腮胡子加上黑白夹杂的头发,就似一堆乱蓬蓬的茅草。他的一句口头禅是:“变成了牛就要拉犁。”虽然是四十多岁的人了,还是和年轻小伙子似的,整天嘻嘻哈哈的,没一点正经。  由于没技术,文化低。从家乡出来一直在这间厂干到现在,组长都已当了8年多。  近来,厂里搞整改,有些职位要变动。老王的组长位置也摇摇欲坠。工友们为他着急,叫他去给上司说说情,拍拍马屁。可老王却说,我打
期刊
不知道从何时起,身边的同事开始用“美女”一词来称呼我,乍听之下心里颇有些得意,想必自己还是有几分姿色才能跻身于“美女”行列。某一日在公司走廊里,竟听到有人对着一位年约40的女士也大呼“美女”,天哪,原来这个词的覆盖面之广早已在我想象之外,它可以上至80岁老太太下至8岁小女孩。看着电视上铺天盖地的广告,翻着手边花花绿绿的杂志,都无一例外地用美女来演绎和表达着一个主题。我不禁大声悲叹,恨不能立即去韩国
期刊
编者语:  《七彩校园》栏目旨在给学校文学爱好者一块园地。欢迎在校师生惠赐佳作,要求文章精短,1000字左右为宜。    足球“复仇”赛  广东省恩平市独醒中学高二(4)班郑柏龙    今天天气晴朗,我们班在足球场上和高一(5)班进行了一场精彩的足球赛。在上一次的交锋中,我们班以0∶2告负,原因是我们缺少了大部分的主力球员。显然,这次我们是为复仇而战的,这场比赛只可胜不可败。  现在,比赛双方都选
期刊
佳佳:“爸爸,我要到法院告隔壁的明明!”  父亲:“明明骂你还是打你了?”  佳佳:“都不是。”  父亲:“那你为什么要告他呢?”  佳佳:“他侵犯了我的隐私权,他在作文里写我小时候尿炕。”    礼物  妻子打开丈夫送给她的结婚纪念礼物,发现竟是一本字典,很不高兴。  妻子:“你干嘛送我一本字典呢?”  丈夫:“哎,去年结婚纪念日,我给你买了一台你需要的洗衣机,你说你太高兴了,简直找不到合适的字
期刊
故事发生在30年前的苏北农村。  这天凌晨,天还没亮,王老汉就用独轮车推着两捆青竹到20里外的镇上去赶早市。时值盛夏,天热难耐,王老汉先是脱了衬衫,还是热得不行。他见天还没亮,路上又没有行人,索性脱了短裤,把它和衬衫一起放在竹子上,只穿着内裤继续赶路。一阵微风吹来,老汉这时的感觉好爽快哟!  走着走着,离小镇越来越近,天也渐渐放亮。老汉这时想到应该穿上衣服了,可他定睛一看,吓了一跳,放在车上的衬衫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