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里木盆地大油田的勘探方向:以麦盖提斜坡构造为例

来源 :勘探家:石油与天然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y12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塔里木盆地的油气勘探实践证明在该盆地寻找“大油田”只能依赖于有机质丰度较高,热演化程度适度的烃源岩。本文从石炭纪原型盆地类型与有机岩相带预测出发,指出也呈区域性展布的,发育在被动辄级厌氧陆架环境的石炭系卡拉沙衣组烃源岩即为这类源岩,主要发育在麦盖提斜坡部位。
其他文献
针对苏里格庙地区表层地震地质条件差和地震勘探程度低的情况,采用高分辨率地震采集技术,以高保真、高分辨率、高信噪比为核心的高分辨率处理技术,并采用一些独具特色的处理
塔里木盆地东部具有古隆起,中拗陷,晚稳定的构造发育特征,于-寒武系碳酸盐岩生储盖组合好、烃源岩有机质丰度高,热演化程度高、构造和地层圈闭大,形成早,埋藏较浅,具备了形成大型天然
本文对松辽盆地北部未熟-低熟石油的生成量,排出量进行的定量评价表明,其生成量约为常规成熟油的20%-25%;在此基础上预测的未熟-低熟油的资源量约为成熟油资源量的5%-10%。因此,对这一非常规石油
中国油气勘探在20世纪50年以后已取得了巨大成就,就19978年生产原油达到1.6×10^8t以上,进入世界石油大国行列,在进入21世纪,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油气勘探前景如何?这是人们关心的问题。本
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石炭-二叠系碎屑岩储集层大都为水敏性极强、物性较差的致密层,其低的主要原因是由钻井试油过程中对储层污染和伤害形成的水锁造成的;此外由于井身结构不合
渤海湾盆地含油气系统资源丰度大于40×10^4t/km^2,存在源自盆外隆起的大型砂体和良好的聚油构造背景是油气富集带的三个基本条件。已发现的油气富集中分为凹陷中央凸起油气富集带、凹
该文较系统地总结了近几年来,在推广测井新技术的过程中,密切联系中国各类油气藏的特点,逐步形成的较为可行的技术应用与管理方法。主要包括三个层次测井解释技术与岩石物理研究
油气探明储量是勘探阶段的最终成果,又是编制开发方案和油田建设投资决策的重要依据,因此探讨储量精度是勘探头等重量的大事。
本文回顾了核磁共振测井在我国油田应用情况,对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作者的见解。认为核磁共振测井作为一种高新测井技术可以在我国油气勘探与开发中起到重要的作
鄂尔多斯盆地同气系统研究目前尚无成熟的划分方案和系统成果,本文主要依据油气赋存的层位并参考油气源将其划为下古生界含气系统、上古生界含气系统及中生界含油气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