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猜”入课 “击发”灵光

来源 :广西教育·D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ank1s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水尝无华,相荡而生涟漪;石本无火,相击而发灵光。这天,笔者给初三学生上《杨修之死》一课,通过设计一系列问题,以“猜”入课,让学生在思维激荡的过程中享受学习探究的乐趣,绽放思维的“灵光”,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猜”而后知人物
  上课伊始,笔者告诉学生:“同学们,老师在上新课之前先请大家猜一本书,老师给出有关这本书的一些信息,知道的可以抢答。”生做跃跃欲试态。于是笔者开始说信息:第一,这是一部长篇小说,属于四大名著之一;第二,这是元末明初的作品;第三,它是我国第一部章回体历史小说,也是我国最有成就的历史小说。我的话音刚落,全班学生齐声回答:《三国演义》!还有个学生补充了“作者是罗贯中”。课堂气氛瞬间活跃起来。于是笔者导入新课: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就选自《三国演义》中的一个章节——《杨修之死》(板书课题名称)。
  “下面,老师请同学们猜一个人,课文中的一个人物,猜法同上。第一,在京剧脸谱中,他是个白脸;第二,在老百姓的心目中,他是一代奸雄;第三,他兴屯田,统一北方;第四,他生在三国时期,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
  “曹操。”学生再次齐声回答。
  笔者顺势补充了一个知识点,准备引出下面一个人物。“我们曾经学过他的诗歌《观沧海》《龟虽寿》,《龟虽寿》大家都背过了。接下来我们再来猜一个课文中的人物——”
  笔者话还没说完,就有学生抢答了:“老师,不用猜了,这个人是杨修!”
  “那可不一定哦。这个人呀,他自小学习枪棒,性格刚烈,武艺过人;他在曹操起兵的时候就带领众人前来投靠,从此跟随曹操南征北战,是曹操的心腹和爱将;他的同族弟弟曾经救过曹操的命,他族弟的名字叫夏侯渊。”我慢条斯理地说完,那个抢答的学生不好意思了,全体学生大声说出了答案“夏侯惇”。
  接下来笔者再说猜人物,没人在老师说话前“抢答”了。“曹操曾经说过,他的才华与这个人相比相差三十里;他才思敏捷,喜欢卖弄小聪明;他是曹操手下的一个文书官”这些条件,自然难不住我班的学生,“杨修”已是呼之而出。
  笔者之所以以“猜”入课,让学生了解与课文相关的名著、作者及课中主要人物,是因为本班学生都已读过《三国演义》原著,此处设“猜”,不过是为了激活学生的知识储备,活跃课堂气氛,让学生感受到曾经的课外阅读并不是虚掷时光,而是可以给自己带来满满收获的。
  “猜”而后通文意
  显而易见,前面的“猜”对学生来说不过是几碟开胃小菜,也难怪有学生开始“抗议”:“老师,不要让我们猜这么简单的好不好啊!”于是,笔者“不得不来一点高难度的”的猜题了。
  “大家知道,《三国演义》这部小说的语言虽然是白话,但它是早期的白话,是一种文言与白话相互间杂的语言,所以,个别词语会比较难懂。《杨修之死》这篇课文里,就有一些这样的词语(课件出示以下词语:拒、禀请、随口、遂、公、何、有味、肺腑、造言、辕门、忌、置、耳、恶、切勿、愈、邺城、竟、答教、匹夫、惑乱、彪、斜刺里、折却、班师)。大家先通读课文,并联系上下文猜一猜它们的意思,看看能拿下多少。”此时的“猜”,不再是全班性的“师问生答”,而是转入了联系上下文自主猜读、同桌交流。结果显示,学生基本上能正确释义其中70%的词语。之后,笔者又安排学生将剩下的词语通过查阅资料自主完成。两三分钟之后,学生已经能够把不懂的词语全部弄明白了。
  解决了“猜读”生字词的含义,疏通文意便不在话下了。在这个教学环节,笔者把“猜读”的问题交给学生,引导学生在自主学习与生生合作中“拿下”了生僻词语和疏通文意的任务,教学进展顺利。
  “猜”而后深探究
  接下来的“猜”,将要跨越一个更高的坎儿,将学生的课堂学习引向有深度的自主思考与合作探究。
  “同学们还要挑战更高难度的吗?”
  “要——”
  “好!那咱们就试试啊。这一次我们要‘猜’什么呢?俗话说得好:人心难测。可见猜人的心思难度最大。大家同意这个观点吗?”
  学生莫衷一是,有认同的,也有不认同的。
  “那老师做个示范。老师抬起一只脚,大家猜猜看,老师是想前进还是想后退呢?”
  生哄堂大笑。接着笔者课件出示了三个话题,让每一个学生自选一题去猜答案。第一个话题是“猜猜文中所展示的曹操的心”,第二个话题是“猜猜杨修是个怎样的人”,第三个话题是“猜猜杨修的死因”。几分钟后,很多学生举手示意作答。关于第一个话题,学生认为曹操在本文中的心理发展过程无非是“忌之→恶之→愈恶之→大怒→杀之”,有的学生还顺势总结了曹操奸诈虚伪的性格特点。关于第二个话题,大部分学生都能说出文中提到的杨修的七件小事(鸡肋事件、改建圆门事件、分食一盒酥事件、梦中杀人事件、簏中藏质事件、试二子才干事件、作答教事件),并能总结出杨修才思敏捷、自作聪明、恃才放旷的性格特点。关于杨修的死因,绝大多数学生都认同以下两点:第一,杨修恃才放旷,数犯曹操之忌;第二,曹操妒忌杨修的才能,不想让他留在自己的身边。只有一个学生提到了曹植与曹丕为皇位明争暗斗,而杨修参与其中,站到了失败的那一方,“想不死都难”。这名学生说完,其他学生都不由得会心大笑。笔者顺势接话:既然大家都笑了,想必也都认同刚才这名同学的观点吧?事实上,杨修卷入曹氏家族内部争权夺势的斗争当中,这就注定了他会成为这场斗争的牺牲品。
  这个环节的“猜”,“猜”的是文章“知人”的深义。
  在小结环节,笔者再出“猜”题。
  “同学们,杨修因为恃才放旷,数犯曹操之忌;因为有绝世才能,曹操妒忌他,不想让他留在自己的身边;还因为卷入了曹氏家族内部争权夺势的斗争,注定了他会成为这场斗争的牺牲品。可是,老师想,杨修或许可以不死——如果他能改变一下自己,他也许会好好地活下来。那么,我们就做最后一猜:如果杨修想保全性命,他可以怎样做?”此处名为“猜”,其实已经进入人生规划设计的范畴了。
  虽然课已接近尾声,但学生依旧思维活跃,诸如投身刘备、远走东吳、学郑板桥“难得糊涂”……“保命”思路不一而足。
  下课铃声响起,课堂在学生热烈的讨论声中戛然而止。最后一猜,其实没有标准答案,只是,它可以启迪学生更深刻地思考人生。
  (责编 白聪敏)
其他文献
玉林北流市幼儿园党支部坚持以党建统领幼儿园工作全局,全面落实基层党建责任,认真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有关重大会议精神,按照“围绕教育抓党建,抓好党建促教育”的工作思路,促进党建和教育教学的有机融合,推动园所高质量发展。  一、坚持三个抓手,筑牢坚强堡垒  配备强有力的幼儿园党组织领导班子,是确保园所党建工作规范化开展的有力保障。在上级部门的指导下,我园党支部领导班子分工协作,职责明确,切实履行
近日,上海某家政公司在社交网络平台上发布的一则“清华毕业生求职担任保姆”的消息引发广泛关注。5月27日,该家政公司人员接受采访时称,这名求职者的学历无假,可在网上查询。上述求职消息发布于5月25日,标题“清华—保姆阿姨‘35万’管家”引人注目。从该求职消息来看,应聘者今年29岁,毕业于清华大学,本科学历,正寻求合适家庭担任管家工作,期待月薪3.5万元。(5月29日 《东南早报》)  从报道来看,所
首先,教师需要加强理论学习,因为“学”是“慧之源”。每个学期,学科教师要通读学科课程标准,研读学科教材,把握教材编写意图,厘清教材逻辑,构建学科知识网络,将教材中的知识点进行梳理、整合,弄清楚知识点之间的联系,找准教学切入点。每个星期,学科教师要开展集体备课,深度研读教学用书、学科教材,根据学生的学情精心设计教学,突破教学重难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教师还要定期阅读教育理论专著,丰富教育理论知识。 
“灵慧美”生态课堂教学注重呈现自然和谐、精彩绽放的课堂生态,拒绝封闭性的、灌输式的教学方式,提倡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实现由浅表学习转向深度学习.在“灵慧美”生态
期刊
用列举法求概率(树状图)是人教版数学九年级上册第25章第2节第3课时内容.学生学习这一内容之前已经了解随机事件、概率等概念,知道用列表法求概率.本节课学习用树状图法求概
期刊
培养一批专业素质精良的优秀教师队伍是推动新建学校快速、可持续发展的现实需求。新建学校年轻教师多,他们教学经验不足,教学水平有限,而年长教师又处于瓶颈期或倦怠期,缺乏教改意识和诊断教学问题的能力,加上新建学校教学资源匮乏,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教师的成长与发展。促进新建学校教师的发展,当务之急是要引领教师明确发展目标、找准发展方向,建立和完善校本教研机制,给予教师专业引领,激发教师的潜能,促进教师的专业成
教育部下发的《关于大力加强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的通知》强调,校园文化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要充分意识到校园文化建设在中小学教育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并从校园环境建设、校风学风建设、校园活动的开展三方面给出推进校园文化建设的基本路径。笔者认为,校园文化建设要以人为本,突出“人境”合一的理念,使学校形成良好的教育生态,实现师生的健康成长与学校的良性发展。  “人境”合一是“灵慧美”生态教育的理念,旨
时光荏苒,转眼间我已从教二十多年。我和学生之间的许多故事,有些已随着时光的流逝而淡忘,可有些却如同树根一样深深地扎在了我的心上。譬如,那一次偷手机事件。  那天,我正在吃午饭,小莹突然到访,她是我教过的已经毕业了的学生。我有些纳闷:今天又不是周末,她怎么来了呢?不会是出什么事了吧?虽然有些疑惑,但我还是邀请她和我们一起吃午饭。  饭后我跟她闲聊,问她什么时候回校時,她故作轻松地回答:“现在就回去。
近年来,地域文化教育实践以研学旅行方式,成为各地中小学校的热门实践活动之一。其常规操作是基于地域文化特色、学生年龄特点和相关学科教师的教学需要,组织学生通过集体旅行、集中食宿的方式走出校园,拓宽视野、丰富知识,加深与本地自然和文化的情感联结。然而,多数学校在研学旅行中存在着“只旅不学”的问题,这些学校的组织者往往只是将活动行程单“当作”研学手册,将组织学生实地参观当作“研学”,偶有现场教学,亦与传统的课堂教学没什么两样,致使研学旅行缺乏应有的高度和效度。
《从容面对六月天》是一本从心理学层面讲述学生如何应对压力和挫折的专著,该书以故事、游戏、对话、讨论等形式引导学生学会自我激励,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和策略。  该书序言中提供了一份调查数据:87%的学生感到学习困难,不是智力问题,而是心态问题,中小学生普遍存在考试焦虑和厌学等负面情绪。有鉴于此,上海市家庭教育研究会启动了“家庭减压助考训练”等研究项目,《从容面对六月天》一书正是这些研究的主要成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