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移动互联网红利 贡献扶贫大生态

来源 :可持续发展经济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izi66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到2020年,确保中国现行标准下的5000多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脱贫攻坚是中央企业的重大政治任务和义不容辞的社会责任。作为通信行业的龙头企业,中国移动积极发挥自身通信信息技术优势,通过总结过往扶贫工作经验、结合脱贫新形势和新要求,构建了基于“1+3+X”体系框架的“网络+扶贫”模式(如下图所示),着力以新型信息化技术加快弥合数字鸿沟,让贫困人口共享移动互联网发展的红利,推动扶贫工作搭上数字经济发展的快车。
  何谓“1+3+X”体系框架的“网络+扶贫”模式 ?
  “1”是以网络扶贫为主线,加大贫困地区网络建设。如积极开展“村村通电话”工程和电信普遍服务试点,提高网络覆盖率,搭建数字高速公路。截至目前,中国移动在贫困地区累计实现了12.7万个乡村通电话、7.2万个乡村有线宽带覆盖,建档立卡贫困村宽带覆盖率达96%。
  “3”是加强组织、资金、人才三方面保障。中国移动成立了由党组书记任组长的扶贫工作领导小组,下设扶贫工作组统筹协调各项工作;同时将资金向深度贫困地区和“两不愁三保障”问题突出地区倾斜,无偿捐赠各类扶贫资金累计超过16亿元;此外,还累计派出扶贫干部4425人奋战在脱贫第一线。
  “X”是将网络扶贫与教育、健康、消费、民生、产业、就业、党团等领域相结合。例如,在江西,中国移动在农村教学点、城镇中心学校部署视讯硬件,以云课堂实现帮扶学校之间教学过程全同步,开展远程教研活动。该项目惠及江西864万中小学生,并为30万在籍贫困生提供了免费宽带及云作业服务。
  “网络+扶贫”模式的特点与典型实践
  充分发挥网络信息技术优势。作为国内提供信息通信服务和保障的主要力量,中国移动通过网络建设、信息化扶贫等方式在贫困地区、贫困人群开展网络扶贫相关工作。
  精准扶贫系统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从前我们开展扶贫工作,靠腿跑、靠手写、靠脑记。”杨楼村第一书记钱书记表示,全村从最初四十多户贫困户,到现在十多户贫困户,前期的贫困户数据档案整理、收入情况、享受政策……有关精准扶贫的几十个指标,都需要实地调研、手写记录、纸质汇总,繁琐且工作量大。钱书记的难题,也普遍存在于其他的扶贫工作干部中。
  为帮助广大扶贫干部们更好开展扶贫工作,中国移动深入扶贫一线实地调研精准扶贫的政策落实、扶贫工作流程节点、贫困户脱贫难点痛点,自主研发建成中国移动精准扶贫系统。通过系统功能,可实现一部手机连接地方政府、帮扶干部、贫困群众、社会爱心人士四类用户;一套系统精准研判扶贫工作;一个平台汇聚社会多方扶贫资源。
  这一精准扶贫系统已在全国 14省份、92市县落地,以“一个系统、一部手机”服务 816.9万名贫困群众、74.1万名帮扶干部,建立起精准脱贫生态圈。
  精确把握当地需求。中国移动结合当地实际情况,配合当地政府,精心筛选扶贫项目,将扶贫、扶志与扶智相结合,促进对口帮扶地区经济、社会、人文、生态各个方面的发展。
  无法用普通话进行沟通交流,已经成为严重阻碍部分少数民族地区脱贫致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制约因素。为了帮助少数民族地区群众解决因语言不通而阻碍脱贫就业的问题,中国移动云南公司搭建了“1个核心武器——语言扶贫 APP、流量+宣传+大数据3套保障体系”信息化推普模式。
  “语言扶贫”APP涵盖1000句常用语和当地500个高频词,主要功能包括识字课程、日常生活、自主学习等模块。截至2019年底,中国移动已为2万贫困人群发放“语言扶贫”定制机,并为12万贫困人群免费提供语言扶贫APP定向流量,“语言扶贫”APP的使用用户达14.83万,助力当地百姓年收入实现较快增长。
  为改善中西部地区、特别是贫困地区中小学生的教育环境,中国移动自 2006 年起,联合教育部实施“蓝色梦想—中国移动教育捐助计划”。通过开展“中西部农村中小学校长培训项目”支持中西部贫困地区师资建设,为提升贫困地区教育软实力提供特色化帮助。
  广泛动员多方参与。“网络+扶贫”构建的大扶贫生态可以充分发挥运营平台的聚合力量,打破藩篱,动员更多力量贡献扶贫,扩大扶贫的规模和影响力,把单一的企业扶贫转化为社会参与的扶贫活动。
  作为网络连接平台,中国移动通过政企合作,以及携手社会组织、员工、合作伙伴、扶贫对象等利益相关方共同推进扶贫工作。
  例如,开设扶贫商城,借助中国移动福利平台、积分商城等渠道积极购买和销售贫困地区农产品,打通“需求、渠道、供给”全产业链,2019年消费扶贫金额超过1亿元。今年5月中国移动创新推出“助农扶贫送流量”直播活动,帮助滞销农产品打开销路,帮助农户减少损失,探索助农扶贫新路径。首批签约、上线农产品入驻中国社会扶贫网“央企电商签约馆”。
  聯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指出,信息通信技术的传播和全球互联具有加快人类进步和弥合数字鸿沟的巨大潜力。中国移动“网络+扶贫 ”模式以通信技术优势为主轴,开展相关个性化、针对性、创新性的扶贫实践,集公益性、惠民性于一体,助力贫困地区发展;同时,一些创新化应用形成了扩大示范效应,从对口帮扶县区推广到全国扶贫工作当中。从自身企业扶贫实践到联动、赋能多方力量共同行动,中国移动的扶贫举措为构建大扶贫生态格局贡献了智慧。
其他文献
“确认挑战”创新营是联合国全球契约青年SDG创新者项目(简称YSIP)的第二个训练模块,2021年3月,中国区举办的“确认挑战”创新营以线上专题课为始,以线下研习与实战演练为主,为青年SDG创新者们带来新的脑力激荡与创新思维体验,开启了一场面向SDG与商业创新的研习、交流、展示与淬炼的创新之旅。  全球契约中国网络秘书长、中国企业联合会副理事长刘鹏在本次创新营致辞中指出,中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
期刊
在整个人类历史中,技术一直是进步和繁荣的动力。  人工智能(AI)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驱动力量,同时也面临着社会治理、伦理、隐私保护的挑战。面对当前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所面临的积极变革和严峻挑战,如何引导规范人工智能的发展方向,推动人工智能健康可持续发展,成为全世界都面临的重要难题。而可持续发展是当今世界范围内的共识,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提出的17项目标(SDGs)成为全人类共
期刊
自2019冠状病毒病在全球蔓延以来,非洲大陆始终是国际社会高度关注的地区之一。据非洲疾控中心发布的数据,截至非洲东部时间10月14日,非洲地区报告2019冠状病毒病确诊病例累计超过159万例,其中有38884例死亡病例。尽管在过去两个月,非洲地区的疫情逐渐缓和,但世界卫生组织非洲区域办事处专家Dr. Ngoy Nsenga在接受媒体采访中表示,非洲国家实际感染者数量可能远高于确诊总数,因为非洲80
期刊
食物、能源和水(Food ,Energy, Water ,简称FEW)是人类存在的基础,是人类未来之所系,也在联合国17个可持续发展目标之中。日益严重的食物、能源和水问题是当前人类整体所面临的全球性难题。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更是加剧了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实现的难度。如何用科技助力解决食物、能源和水问题等危及人类生存的紧迫性挑战,成为国际社会探讨的问题,中国企业也在积极思考和行动。  作为一家中
期刊
访谈嘉宾简介  王遥,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院长,中国金融学会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剑桥大学可持续领导力研究院研究员,牛津大学史密斯企业与环境学院可持续金融项目咨询委员会专家。研究领域为绿色经济、可持续金融、绿色金融和气候金融。2019年获《亚洲货币》年度中国卓越绿色金融大奖“杰出贡献奖”。  在应对气候变化行动领域,“气候投融资”是当前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行动的核心议题之一,发展气候
期刊
访谈人物简介  康健,北京大学教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北大附中校长、党委书记、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专家组成员;长期关注中国农村贫困地区的教育公平与学校发展问题;参与创办三所民办学校并担任云南楚雄兴隆美丽小学创校校长兼办学顾问。  2021年2月21日发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以下简称为《意见》)在“提升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水平”部分明确提出,要“提高
期刊
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中央单位定点扶贫工作的要求,2002年、2012年江西广昌縣、宁夏海原县先后成为华润(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称华润集团)的定点扶贫县,至今,华润集团共投入5.5亿元通过新农村建设、产业扶贫、投资扶贫、人才扶贫、教育扶贫等多种方式全方位开展定点帮扶工作,两个定点扶贫县分别于2018年7月和2020年3月“脱贫摘帽”;此外,自2008年以来,华润集团在全国捐建了12座华润希望小镇,
期刊
企业重视儿童权利,并采取积极的措施尊重与支持儿童权利,有利于儿童的健康成长,也有助于企业保持稳定,实现可持续发展。同时,披露与儿童保护相关的信息,可以促使企业以儿童的视角审视企业可能存在的风险,以便采取改进行动。全球儿童论坛(Global Child Forum)联合波士顿咨询发布的报告《儿童权利和商业的状况2019:从承诺到实践》显示,过去五年,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将儿童视角融入商业行为,保护儿童
期刊
事件1:履责典范成为央企创建世界一流示范企业的要求  1月25日,国务院国资委召开中央企业创建世界一流示范企业座谈会,航天科技、中国石油、国家电网、中国三峡集团、国家能源集团、中国移动、中航集团、中国建筑、中国中车集团、中广核等10家创建世界一流示范企业作发言。国务院国资委在《关于中央企业创建世界一流示范企业有关事项的通知》中明确提出,世界一流企业应该是“三个领军”“三个领先”“三个典范”。其中,
期刊
三、中国企业社会责任发展的基本共识阶段(2006-2011)  2006年,法律、党的纲领和中央政府三个层面分别明确了对企业社会责任的要求和态度,推动企业社会责任逐渐得到各界普遍认同,代表着中国企业社会责任发展的新起点,成为“中国企业社会责任新纪元年”12。第一,2006年1月1日正式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修订案,其总则中明确规定公司要“承担社会责任”;第二,2006年3月,时任国务院总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