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小红:慈铭体检的三个阶段

来源 :财经界·管理学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yf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到今天为止,中国民营医疗机构的整个发展还依然是非常的势单力薄,而且参差不齐犹如散兵游勇般分布在各个不同地域上。中国民营医疗机构在国家医疗行业所占的具体比例,连国家卫生部也没有一个详细的统计,也没有一个清晰的数据。所占的市场份额,有人估计1%,有人认为有3%,但都认为在5%以内。这样的市场份额,跟国外的同行业相比,少得可怜。在一些发达的欧美国家,私有化的民营医疗机构已经占了90%以上,就是在像韩国、日本这样非常重视公共医疗的发达国家,民营医疗机构的市场份额也占到了70%以上。
  中国的医疗行业,由于种种因素,管制的程度依然非常高,而且开放的速度非常缓慢。另外,我们也确实没有更多的人才,能够像我这样,走出公立医疗机构来工作。中国最初的民营医疗机构,比如说福建莆田帮,都是一些莆田的老板进入这个行业的,而不像国外的民营医疗机构那样,是通过有医疗资金和医疗背景的双向结合来进行的。中国医生不可能有多少钱来投资,而真正有钱的人又没有医疗的背景。这导致了目前中国民营医疗机构占有的行业市场份额非常小这一现状。
  慈铭体检从2002年3月成立到现在为止,六年的时间,已经发展为下属7个子公司、30家连锁机构的全国性集团企业,这在任何一个民营医疗机构都是没有的。医疗是高风险行业,连锁更是一个风险特别大的特别挑战。如果你的一家医疗机构出问题,品牌就会受影响,全部分支机构都会连带着受影响。市场上有很多不同名称的医疗机构,背后是同一个老板,因为这样就不会有品牌上的连带责任。慈铭体检之所以选择连锁,除了肩负了更多责任和重任,是对自我经营管理的挑战外,也确实从管理到质量、再到整个体系的构架,都有自己的独到之处。
  回顾慈铭体检的发展历程,大致可以分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一言堂。慈铭体检从零起步到现在的集团化管理,用了六年的时间,这在任何行业,都是一个神话式的发展。在鼎辉投资进来之前,就是在第一个股东进来之前,我和我先生完全占有慈铭体检100%的股份。一开始,为了要效率,为了要正确的决策,自然而然地就是我个人一言堂。面对十几个职能部门,面对所有的下面的分支机构,我就是大脑,下面就是手脚,他们就是听指挥。当然,这样一个状态对我来讲非常辛苦,非常劳累,但是也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执行和效率。今天回过头来看,这样不但没有造成什么重大失误,反而导致在企业起步的两年半的时间里,迅速扩大成长。当时我的决策完全是迎合市场的需求,并没有去谋划和策划未来连锁发展这样一个方向。我作为一个没有管理背景,也没有资本运营经验,完全是一个医生出身的最高管理者,那时候想的就是怎样能把我的业务体系搭建好,怎么为老百姓服务让他们成为我的忠实客户,怎么能够减少失误,怎么能够让管理团队迅速有效地执行下去。
  第二个阶段,集团化。2004年的10月份,鼎辉作为投资方近来以后,慈铭体检不再是我一个人的公司了,也不是一个家族性的公司了,而是一个未上市的公众公司。在这种情况下,我开始搭建管理团队,开始思考如何让管理更加有效,更加系统,更加标准化。我们制定出系统化、数字化、国际化、标准化这样的战略发展目标,然后就开始招聘更优秀的人才来带队伍,指导大家,我个人一言堂的局面也开始被打破,慢慢停了下来。另外,在鼎辉进来后,慈铭体检开始建立异地子公司,一年之内就开始在上海、在浙江金华地区、在大连开始推动异地子公司的发展,开始形成全国性集团化这样一个发展模式。到了2007年,慈铭体检满足了“注册资本一亿元人民币以上,有5家以上子公司”等成立集团公司的几个硬性条件,正式成立集团公司。集团化后,慈铭体检的管理层级更多了,从集团到子公司,再到分公司,三层管理。这个时候公司的各个职能部门都形成建制,整个的制度啊,体系啊,标准啊也都开始系统化。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们不断加强连锁经营的信息化建设,因为这是公司经营管理的规范化的核心。我个人从没有哪一天在系统化的建设上掉以轻心过。到现在为止,我认为慈铭最强大的、能够支撑整个公司走下去的,不是现在有多少家连锁机构,也不是现在有多少个子公司,而是未来能够迅速建立这些异地子公司的核心团队以及信息化系统化的硬件系统。慈铭体检的团队可以迅速搭建,慈铭体检的一套核心管理理念可以复制,这不是说出来的,而是靠我们自己的系统平台构建出来的。慈铭体检的系统所到之处,就可以立即把自己的管理模式、集团管控模式搭建起来,这不但使我们过去五六年做了别人十几年才能做好的事情,而且也是我们未来能够战无不胜的关键所在。
  第三个阶段,构建企业持续成长的平台。慈铭体检在集团成立以后到现在,开始在业务体系上形成了一套自有的东西,包括自主研发、自主开发、推向市场等。这样一个系统包括管理团队,不但自身磨合得很到位,而且还能够不断地复制下去。慈铭体检的业务体协,在集团公司成立以后,开始成立了研发部门,从单一的业务体系转变为多元化的经营和扩展式的经营,就是顺着整个企业的价值链继续延伸下去,进行扩展。我们不断地思考,如果为我们的客人搭建后续的服务平台,如何打造出一个企业能够持续成长的平台。对于目前我们做到位的健康管理体系,我们并没有急于把它推向市场,而是把它建成系统,体系。比如说我们去年做了1000人,今年做到4000人,这种客户量相对于体检的上百万的客户,是很少的,所以市场还没有概念,但我们要做到,一旦大力推向市场,就能够完全对内对外保持一致性,集团系统内部能够形成一套靠系统来说话的管理框架。对外来讲,就是顾客一进来,就能够感受到慈铭体检在管理上的水平和层次。慈铭体检在集团化以后,讲得更多的不是多元化扩展,而是企业化的延伸,是整个产业价值链的延伸。(本文根据《管理学家》 “双周论坛(北京第24期)”录音整理而成,未经演讲者慈铭体检韩小红总裁最后审阅)
其他文献
从霍桑实验起,心理学就不断介入渗透到管理学研究中,领导理论自然也在心理学家们的关注范围内。最早运用心理学原理系统探究领导问题的,是20世纪上半叶最有才华并最有开拓创新精神的心理学家卢因。美国心理学界把他列入20世纪世界心理学家前十名,与弗洛伊德、斯金纳等人并列。    卢因的学术生涯  库尔特·卢因(Kurt Lewin,又译为勒温,1890-1947),是德籍犹太人,生于普鲁士波森省的莫吉尔诺(
期刊
管理方格理论来源于领导方式双因素理论。1945年,俄亥俄州立大学工商研究所的斯托格第尔(Ralph M.Stogdill)和沙特尔(Carroll L.Shartle)两人主持了这一研究。他们把领导行为归纳为“关心人员”(体谅)和“关心工作”(结构)两个方面,每个方面又分为高与低两个区域,并由此设计出了著名的“领导行为”四分图(即高体谅高结构、高体谅低结构,低体谅高结构、低体谅低结构四个象限)。在
期刊
事实上,这不仅仅是这一个企业的矛盾,而是企业的共性所在:不论是面临利润滑坡的被迫转型,还是在行业发展的鼎盛期谋求更大的发展,跨领域跨行业扩张的冲动始终伴随着企业的一生。   可以理解,企业的目的就是追逐利润。虽然我们一再强调强化企业核心能力、固守本业,但是新业务却始终对企业具有高度的诱惑力,这种冲动一方面源自继续强化主业的防守策略,比如沿着产业链的纵向扩张;更多来自于新业务利润的诱惑以及股东或利益
期刊
商业世界总是有着很多机会,这让层出不穷的新公司和弱小者能够崭露头角,甚至极大改变现有竞争格局。但是也正因为机会太多,一个优秀的企业必须拥有一个明确的定位,否则它将无法拒绝业务的蔓延。所谓多元化,实质就是未能抗拒住机会的诱惑。多元化甚至不能被称为“战略”,因为真正的战略只有一个方向,多元化却想同时拥有多个方向,这些方向之间的分歧性越大,多元化失败的概率就越大。  为什么会有多元化“战略”呢?表面上很
期刊
不久前,各种版本的外企铁公鸡排行榜通过互联网、手机短信流传开来,不仅排行,而且还号召抵制上榜企业的产品。上榜企业忙不迭声明自己不算铁公鸡,国家商务部部长更是正式出面澄清。这是抗震救灾期间,继王石言论之外的另一个热门话题,这显示出中国发自草根的一股强大舆论力量。网友们说的对不对呢?  我们不赞成构成舆论的各种排行榜,包括数额很大的捐款红榜,也包括类似铁公鸡这样的黑榜。捐款应该是自愿的,种种排行榜都构
期刊
享誉管理学界的大师,不但有来自大学和研究机构的学者,而且有来自企业经营一线的高管。从商海中摸爬滚打拼搏出来的人,一旦形成自己的理论,往往是具有真知灼见的经典。斯隆就是这样一位来自实践的管理大师。他不是组织理论学者,但他设计的“事业部制”却成为管理学界的组织典范;他没有专门研究战略,但由他制定的通用汽车公司竞争战略可以与迈克尔·波特的精心设计媲美;他没有在决策方面发表任何文章,但他的决策方式无疑比抽
期刊
在管理学的发展历程中,斯隆没有专著,没有论文,只有经营实践。但是他对管理学的贡献却是实实在在的。有不少人曾经说过,斯隆的自传《我在通用汽车的岁月》,就是一本上乘的管理学教科书。如果仅仅从理论贡献上看,斯隆还比不上他的部下穆尼(James D. Mooney)。穆尼是通用汽车进出口公司的经理,他凭借一本《工业,前进!》(再版时改名《组织原理》),就在法约尔之后占据了管理过程学派传人的重要地位。然而,
期刊
别人能做好,我就能做好吗  如同文中新兴的核桃市场,新的市场机会似乎总是难以抗拒。1996年,正是三株、太阳神等保健品在国内销售如火如荼,在这两个成功的榜样面前,海尔一直想打造一个保健品王国,并不惜在生产、科研上投入巨资。海尔药业当时提出了“亚健康”的概念,并以此为切入点,倾力打造保健品“采力”。2002年被称为“外来资本做酒年”,受金六福和浏阳河酒成功的激励,长安汽车、健力宝、重庆力帆、大红鹰、
期刊
卡茨的贡献在于他首先提出了管理人员应当具备的三项技能(即技术技能、人事技能和概念技能)以及不同层次的管理者应该以不同的权重掌握和应用这三种技能,并指出了这些技能不一定是与生俱来的,从基层、中层一直到高层管理者都可以、而且必须根据自己的岗位特征学习、培训、发展这些技能。  在他后来的补充论述中,卡茨又进一步发展或纠正了自己的观点,譬如:认为“概念技能”对一个资深的高级经理来说,“当一个人过了青年时期
期刊
20世纪20年代,上海永安公司是当时规模最大,并在国外享有一定声誉的“环球”百货公司;而到了1994年,永安国际有限公司在香港拥有12间永安百货店,8间无印良品店,并与日本SEIYU合作经营沙田西田百货,年营业额达27亿多港币。    悉尼:从第一篮水果到第一桶金    创业梦照进水果栏  郭乐原籍广东省香山县(现中山市),1874年出生于一个较富裕的农民家庭,兄弟六人,他排行第二。其父拥有28亩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