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排螺旋CT灌注成像联合术中超声检查在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治疗胰岛素瘤中定位诊断的价值

来源 :中华消化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inguo40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多排螺旋CT灌注成像联合术中超声检查在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治疗胰岛素瘤术中的定位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7月至2014年7月北京协和医院收治的20例胰岛素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术前采用多排螺旋CT灌注成像检查评估,术中采用超声检查定位肿瘤,并依据肿瘤的不同位置采用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施行手术.分析多排螺旋CT灌注成像联合术中超声检查对胰岛素瘤定位诊断的准确率,并记录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围手术期并发症、手术前后血糖值等指标.术后采用门诊和电话方式随访,随访时间截至2014年7月31日.正态分布数据用(x)±s表示,偏态分布数据用M(范围)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结果 20例患者中共检出21个肿瘤,多排螺旋CT灌注成像定位诊断准确率为90.0%(18/20),多排螺旋CT灌注成像联合术中超声定位检查诊断准确率为100.0%(20/20).正常胰腺组织血流量值为(97±37)mL/(100 mL·min),血容量值为(20±14)mL/100 mL,渗透性值为(38±22) mL/(100mL·min).肿瘤组织血流量值为(170 ± 50) mL/(100 mL·min),血容量值为(26±14) mL/100 mL,渗透性值为(51 ±42) mL/(100 mL·min).其中肿瘤组织血流量值明显高于正常胰腺组织血流量值(=5.58,P<0.05),而血容量、渗透性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31,1.18,P>0.05).21个肿瘤位置分别位于:胰头部11个、胰体部6个、胰尾部4个.20例患者中,采用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行胰岛素瘤摘除术19例(1例中转开腹手术),采用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行保留脾脏的胰体尾切除术1例.手术时间为(146±54)min,中位术中出血量为50 mL(20~1 000 mL),患者无术后出血、感染、死亡等并发症发生.术后11例患者发生A级胰瘘、9例发生B级胰瘘.患者术前血糖为(3.8±1.0) mmol/L,术后60 min血糖为(6.4±1.8)mmol/L,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69,P<0.05).截至随访日期所有患者临床症状消失,临床症状缓解率达100.0%(20/20).结论 多排螺旋CT灌注成像联合术中超声定位能显著提高胰岛素瘤的检出率及定位诊断准确率,有利于提高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治疗胰岛素瘤的手术疗效。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横结肠无血管区系膜包裹并缝扎胰腺残端预防胰体尾切除术后胰液漏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5月至2014年3月郑州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收治的69例行胰体尾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35例患者用丝线间断纵向缝合胰腺残端后采用横结肠无血管区系膜包裹胰腺残端并缝扎作为改良组,34例患者胰腺残端用丝线间断缝合后未做其他处理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胰腺残端处理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引流管放置时间
目的 总结肛周坏死性筋膜炎(FG)的临床特征,探讨该病的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2年2月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收治的12例FG患者的临床资料.11例因肛周脓肿就诊,1例因肛周异物就诊,大部分患者表现为肛周疼痛、高热(>38.5℃)和心动过速.患者发病至入院时间为3 ~20 d,平均8d.其中7例患者合并糖尿病,仅2例患者术前服用降糖药,但血糖控制不好;6例患者合并高血压
近年来,随着对胰头部肿块型慢性胰腺炎的形成机制及其与胰腺癌关系的认识不断深入,大型胰腺治疗中心手术安全性也不断提高,胰头部肿块型慢性胰腺炎的处理有朝着积极手术干预方向发展的趋势.术前对胰头部肿块型慢性胰腺炎的鉴别诊断不断进步,对于术前EUS活组织病理检查阴性,诊断困难的患者,术中Tru-cut组织芯活组织病理检查正越来越多地被应用,其对决定胰头部肿块进行合适的手术方式有重要作用.外科医师应通过不断
目的 系统评价不同方法预防ERCP术后胰腺炎(PEP)的效果.方法 以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ERCP、post-ERCP pancreatitis、pancreatitis、pancreatic duct stent、non-steroid anti-inflammatory drugs、indometacin、diclofe
目的 探讨多环黏膜切除术(MBM)治疗食管高级别上皮内瘤变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4月至2012年10月河南宏力医院收治的24例食管高级别上皮内瘤变患者的临床资料.24例患者均行MBM,分析患者手术时间、病变切除及并发症情况.术后1、3、6、12个月分别复查胃镜.随访时间截至2013年4月.结果 24例患者共26个病灶均顺利完成MBM治疗(其中2例行2次MBM治疗),平均手术时间
部分局部晚期肿瘤常累及腹部多个器官,伴有消化道梗阻,而无远处转移.部分此类患者可通过实施Ro切除,理论上有获得长期生存的可能.部分患者可通过R1切除,配合术后综合治疗,可达到解除消化道梗阻、减轻疼痛、延长生存时间的目的.将联合器官切除的复杂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应用于胰外来源肿瘤(如局部晚期胃远端癌、结肠肝曲癌、胆囊癌及胆管癌)的手术治疗,能使部分患者获得Ro切除和术后的长期生存,部分患者术后生命质量明
目的 比较腹腔镜下可调节胃束带术(LAGB)与腹腔镜胃袖状切除术(LSG)治疗肥胖症合并2型糖尿病的近期减重及降糖疗效,并初步分析两种术式减重与降糖疗效间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 1年12月上海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收治的40例肥胖症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行LAGB 14例(LAGB组),行LSG 26例(LSG组).采用门诊及远程随访的方式比较两种术式术后1年
神经纤维瘤病是由神经嵴细胞分化异常引起多系统损害的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可发生在全身大多数脏器,但发生在胆总管极为少见.2007年2月浙江省丽水市中心医院收治1例老年胆总管神经纤维瘤患者.术前MRCP检查示胆总管略扩张,直径为1.2 cm,中段见结节状短T2信号灶,大小为1.4 cm×1.6 cm.术中快速冷冻切片病理检查示胆总管中段胆管细胞癌,遂行胆总管肿瘤切除+胆管空肠Roux-en-Y吻合
目的 探讨经脐单孔腹腔镜结直肠手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自贡市第四人民医院收治的25例结肠、直肠上段良恶性肿瘤行手术切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病变的部位和性质确定手术方案。采用门诊和电话随访,随访时间截至2013年3月。结果25例患者中行结直肠部分切除术14例,根治性右半结肠切除术1例,横结肠癌根治术1例,根治性左半结肠切除术1例,乙状结肠癌根治术2例,直肠癌
期刊
腹部创伤患者救治中如何降低漏诊率和阴性探查率仍然是临床难题.本文基于血流动力学和致伤机制提出诊断与治疗流程,进一步阐述该流程中涉及的体格检查、创伤重点超声评估(FAST)、CT检查和诊断性腹腔灌洗(DPL)等腹部创伤伤情评估技术,钝性伤和穿透伤手术指征等紧急救治策略,以及腹腔镜下和剖腹时的探查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