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爱清 12年执著马路边

来源 :车与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songyif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张爱清
  义务交通协管员 58岁
  解堵招数:身体力行,死守一个交通最复杂的路段,见招拆招,十二年坚持不懈
  江湖地位:07年十大“昆明好人”;方圆五百米人尊称“张师”;熟识的车主路过常敬上一支烟、一个苹果。
  


  一条宽约十米的机动车道,一个供X路公交匆匆停靠的拥挤站台,一条污水横流的破碎人行道,一个每日出入上百辆次城际大巴的客运站,一架横贯南北的高架桥下行人如织,场面混乱纷杂。
  一辆出租车不合时宜地停靠在客运站门前,挡住了大巴出行。出租车自顾自收钱,一个古怪的老人狂奔而至,身穿褪色的旧款交通协管蓝衬衫和萤光黄背心,腰间白色警用皮带上挂有玩具手枪和玩具手拷,挎着写有“为人民服务”的军绿小布包,苍老的脸上汗迹横流。
  老人怪叫着哄走出租车,又挡住车流让大巴顺利出站,再手舞足蹈指挥公交靠站,让小车靠左通行。回身看见两个背小孩的妇女从花园栏杆爬出,老人大步跑到面前,挡下车流,让母子通过。一辆车不满等候,按了喇叭,老人空踢一脚,示意妇女加快脚步,所有司机都笑了。
  初到昆明的乘客出站后总会为老人的古怪行为而惊诧。老人名叫张爱清,58岁,义务指挥交通已经十二年。为了更真实地看清他与他的工作,记者静静守望了一个小时。
  张爱清义务指导疏通交通的工作地点在昆明东部客运站,这里位于菊华与金马立交桥之间,车水马龙。由于客运站两个停车场被高架桥隔开,过街通道距此有几十米之遥,很多乘客都选择扛上行李爬过栏杆穿越花坛,急驰的车流不时被花坛中跳下的行人打断,交通自然拥堵不堪。客观地说,昆明似乎没有比这里交通更复杂、道路更拥堵的路口了,也许就是他选择这里工作的原因。
  缘于一次生病时抗生素注射过量,他已经失聪25年。没有听觉,老人必须眼观六路,时时观察潜在的拥堵征兆,远处公共汽车开来,他马上驱走车站前停靠的出租车;等候过街的行人多了,他会适时堵住穿行的车流;大巴出站,他会提前让公交错开。看到因一辆车引起的拥堵,他大叫着跑去解堵;看到有白发老太太蹒跚走向公交车,老人急忙跑去搀扶。在狭长的路段左冲右突,东奔西走,张爱清老人一天的工作量远大于一个繁忙路口的交警。
  老人懂得用些小动作自娱自乐,也让身边人放松。有时前后无车,他就回到小铁棚喝口茶,刚点上烟,四辆公交列队而来,他马上掐灭香烟,大步奔向站台。一小时光景,他竟难享片刻的宽松。
  记者在纸上写了“张师,辛苦了!有空么吹两句嘛。”老人一笑,带记者来到小铁棚坐下。见我用较粗的记号笔写字,他从抽屉翻出一支圆珠笔,说:“别浪费纸。”在身后喧闹的车流声中,我们有了以下谈话:
  车与人:身体如何?
  张爱清:好!我天天动,身体好得很!
  车与人:最近有没有生过病?
  张爱清:没有。闲下来才会生病,天天做事,身体才好。
  车与人:我看见您扶着背小孩的人过街。
  张爱清:没办法,背着小孩、提着行李还要爬花坛,我怕她摔着。
  车与人:这里是否应该修条路给行人过街?
  张爱清:不能!一修就更堵了。前面有个路口,他们本该往那边走。都想抄近路,我又怕他们被车轧着。
  车与人:旁人支持您的工作吗?
  张爱清:都支持呢,这里的人都听我招呼,路口也很顺畅。
  车与人:我们杂志在做《全民解堵》的专题……
  张爱清:全民解堵,好!最主要不能只约束开车人,行人也要遵守交规。这才是“全民”!
  车与人:您有什么愿望?
  张爱清:愿望?呵呵,我就想这个路口好好呢,一直都好好呢,不出什么事。
其他文献
羽·泉1999年以《最美》一炮而红,10年来共出了6张专辑,有红极一时的《最美》《冷酷到底》,也有备受争议的《三十》。日前,在彩排“十年豪情”全国巡回演唱会时,羽·泉之陈羽凡接受了《车与人》的电话采访。  作为中国明星赛车队的成员,羽凡对赛车可谓情有独钟,“以前我喜欢吉普,但后来觉得车代表的是一种速度和激情,就开始偏爱跑车了 。”为了练习飘移,他还专门添置了一辆日产尼桑350Z跑车,“我很看重驾驶
期刊
2008年11月8日,在中国烟草改革发展的史册中,将深深铭刻这不凡的一天——红云红河烟草(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授牌成立。        昨天的光荣    回首近年来的改革发展历程,国家烟草专卖局“深化改革、推动重组、走向联合、共同发展”的重大决策,迅速推动了发展大企业、大品牌、大市场的滚滚浪潮;云南省委、省政府“巩固烟草支柱地位不动摇、做优做强烟草产业不动摇”的坚定决心,为云南卷烟工业又好又快发展注
期刊
网志.com    双周网事  网瘾=神经病?!  日前,我国首个《网络成瘾诊断治疗标准》通过专家论证,报批国家卫生部。如被审批,网络成瘾将被正式纳入精神病范畴。一石激起千层浪,这条消息立刻引起了人们的口水战。不少专家指出,《标准》不够宽泛、成熟,还需要科学化、严谨化地去推敲。    “东楼kappa女”艳照藏木马  11月初,网络惊现上海东楼某kappa女服务员与人性交易的全程拍摄视频。该视频长
期刊
搜 博      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傍晚在院子里坐着乘凉,忽然想起前些天买进的股票,在这崩盘的世界里,总该另有一番样子吧。CPI渐渐地升高了,证券交易大厅内股民们的欢笑,已经听不见了;妻在屋里看着行情,迷迷糊糊地选着黑马。我悄悄打开电脑,分析着行情。沿着屏幕,是一条曲折的K线走势。这是一只幽僻的股票,牛市里涨不上去,熊市里就更加惨烈。贴吧里,挤了许多股民,蓊蓊郁郁的。那骂街的,是些一直深套着的,
期刊
猜字      横排  一、中国当代最富争议的市委书记之一,曾主政宿迁市。  二、街名,沿昆明旧城垣而建。  三、歌名,徐千雅演唱,歌词第四五句为“回忆悠长,玉龙雪山”。  四、原名“窝洞”,是滇池岸边一个螺丝壳堆积如山的渔村,是昆明著名的古镇之一。  五、又称榆城,位于苍山脚下。  六、康有为率千名举人联名上书清光绪皇帝,是中国群众的政治运动的开端。  七、昆明电视台拍摄的第一部大型方言室内系列
期刊
张祖林论汽车与污染    10月4日,为期一天的“城市创新与和谐发展”市长论坛在昆明举行。昆明市市长张祖林在论坛上作了题为《创新城市治理 建设和谐昆明》的发言,他在发言中提到:“城市的发展、现代化的发展很快,我们的准备却是不足的。汽车工业发展的同时,却没有想到对环境造成污染的问题。”    昆明9的哥合谋  议价被逐出队伍    近日,昆明市客管处接到举报称,民族村、昆明国际机场附近部分的哥在营运
期刊
     
期刊
统筹:岳东  文字记者:李松鹤程珂  编辑:贾延壮  摄影记者:武跃红  美编:周姝  插画:田昕        堵!堵!堵!  每当被夹在城市中不能动弹时,开车的人、坐车的人就想拥有一对翅膀,飞起来!然而翅膀是永远都长不出来的,那我们就为我们的交通多尽一些义务,有些人这样做了。  本期《车与人》采访的几位普通市民,他们的点滴作为正在告诉所有人一个朴素的真理:要想一个宽松畅通的交通,必须全民参与,
期刊
“一声叹息”职业年龄未知    解堵招数:通过在论坛发帖,以图说的方式图解昆明交通。  江湖地位:在云南网论坛金碧坊发帖数篇,每篇帖子点击都超过数百次,无奈神龙见首不见尾。    >>当2008年进入秋季的时候,昆明除了刮起“恼人的秋风”,交通也依然“恼人”。因为一直关注昆明的交通,《车与人》发现在云南网论坛,金碧坊里不少人都发表了很多关于昆明交通的文章。而网友一声叹息的帖子在当中显得非常引人注目
期刊
访谈嘉宾:云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经济学家熊思远    《车与人》:昆明有个叫王买全的市民,用了8年时间研究解堵昆明交通,还提出了方案,您怎么看?   熊思远:这肯定是件好事了,普通市民能够参与到城市的交通建设中来,是个可喜的变化,作为社会的个体,市民都是交通的参与者,政府部门制定的规定最终都要用实践来检验,如果大家都来关注交通,不是被动的接受,而是主动的提出自己的见解和看法,是值得提倡的。但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