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芎嗪诱导Bel —7402人肝癌细胞恶性表型逆转的研究

来源 :临床肝胆病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nda_72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探讨川芎嗪诱导Bel-7402人肝癌细胞恶性表型逆转作用,为肝癌的分化治疗提供可借鉴的资料.选用反映肝细胞恶变的甲胎蛋白(AFP)的分泌量、γ-谷氨酰转肽酶(γ-GT)和醛缩酶(ALD),反映肝癌细胞分化的酶学指标酪氨酸-α-酮戊二酸转氨酶(TAT),鸟氨酸氨基甲酰转移酶(OCT)和碱性磷酸酶(ALP)作为观察肝癌细胞恶性表型逆转的指标.Bel-7402人肝癌细胞经4mmol/L川芎嗪处理后,AFP分泌量明显低于对照组,γ-GT和ALD活力也明显低于对照组;相反,OCT、TAT和ALP的活力则明显高于对照
其他文献
患儿,男性,5个月,因皮肤巩膜黄染进行性加重4个月,发热6天,于2001-05-22入院.缘于入院前4月,发现尿黄及皮肤巩膜黄染,大便灰白,入院前6天出现发热,咳嗽,无脓痰,便稀,有奶瓣,
期刊
血清胆红素大于171μmol/L称为高胆红素血症,临床上常见于各种原因的肝内、外胆汁淤积.高胆红素血症可以引起细胞死亡而加重肝损伤,高胆红素血症持续存在,可发生广泛肝内泥砂
探讨拉米夫啶泛昔洛韦联合治疗慢乙肝对临床疗效的影响.82例血清ALT>正常值1.5倍以上,HBeAg、HBVDNA均阳性的慢乙肝分两组分别接受核苷类似物治疗.52例单用拉米夫啶;30例泛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