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教育公平 切断贫困代际传递

来源 :科教新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g9706032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缩小城乡教育资源差距,促进教育公平,切断贫困代际传递。”在困扰中华民族几千年的绝对贫困问题将历史性得到解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决定性成就的历史节点上,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要注重教育脱贫,着力解决教育资源均等化问题,阻断贫困代际传递。
   “不怕一代穷,就怕代代穷。”如果说发展产业、易地搬迁等方法能有效帮助贫困群众打通摆脱贫困的道路,那么教育扶贫则更像是点亮了通向美好未来的路灯。“积财千万,不如薄技在身”,补齐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发展短板,让贫困家庭子女都能接受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是夯实脱贫攻坚根基所在。
   “培养一名女孩,影响三代人。”前不久,一场时代楷模、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张桂梅先进事迹报告会,让无数素味平生的听众肃然起敬、眼角湿润。12年来,这位长期被多种疾病缠身的东北女性,以其羸弱之身,硬是将1804名贫困家庭的女孩送进了高校的殿堂,以一己之力改变着上千贫困家庭命运的轨迹。
   周秀芳,浙江宁波的一名普通退休教师、一位让人钦佩的老阿姨,不远千里走进湘西,为山區孩子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跋涉守望。六年多时间里,这位“支教奶奶”捐建了29所希望小学,结对帮扶近400名贫困生,累计捐款物超3500万元。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征途上,有无数的“张桂梅”“周秀芳”,为贫困家庭、贫困孩子倾情相助。
   促进教育公平,需要政府之手“兜底”。作为“精准扶贫”理念首倡地,湖南推动教育扶贫、阻断贫困代际传递行动迅速、成效颇丰:芙蓉学校建设、消除大班额、全面落实农村教师津补贴、为乡村中小学教师评职称开辟“专用通道”……近四年来,全省累计资助贫困学生2418.91万人次,发放各级各类助学资金278.95亿元,累计劝返义务教育阶段适龄少年儿童13885人,实现了控辍保学“应返尽返”、学生资助“应助尽助”、学位保障“精准供给”和教学保障“学有优教”。
   促进教育公平,最根本的就是缩小城乡教育资源差距。现实而言,保证让贫困地区每一个孩子都能接受公平、有质量的教育,就需要加大对农村办学条件的资金投入,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改善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努力实现贫困家庭孩子“有学上”“上好学”。
   促进教育公平,关键在教师。受各种因素影响,当前乡村教师队伍仍面临职业吸引力不强、补充渠道不畅、优质资源配置不足、结构不尽合理、整体素质不高等突出问题。补齐这块教育“短板”,既要有效解决乡村教师短缺问题,优化乡村教师队伍结构;又要聚焦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最关键领域、最紧迫任务,吸引优秀人才到乡村学校任教,打造一支扎根乡村、乐于奉献的教师队伍,让更多懂孩子、有爱心的老师为孩子们一路护持。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实现脱贫成果持续、稳固,就要不断创新教育扶贫方式,激发贫困人口的内生动力。教育脱贫既扶“今天”,更扶“明天”,既“雪中送炭”又“授人以渔”,正所谓“培养一个,致富一家,影响几代人”。用真招、做实功、见真情、求实效,促进教育公平,不让贫困地区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就能阻断贫困代际传递,彻底拔掉穷根、稳定致富。
其他文献
今天上课的时候,老师让我们观察“肉肉”。我们都感到奇怪,有的伸出手来左看右看,有的甚至掀开衣服露出了肚皮,在肚子上捏来捏去。老师看到我们这奇怪的动作,忍不住笑了。连忙说:“今天我们是要观察多肉植物。”   远远看去,“肉肉”就像朵盛开的莲花,它的叶子一片叠着一片,好像一只只小手向你伸来,可爱极了。走近仔细观察你会发现,叶子的根部非常细,越往上越宽,到了最顶端又变尖了,中间叶面向下凹,像一个绿色的小
期刊
1月15日,贵州兴仁市一段学生集体帮学校搬桌椅的视频在网上走红。视频中,学生们排起搬运长龙将桌椅依次传递。学校彭老师介绍,学校新建教学楼后,需要把一些桌凳搬到新楼,学生们看到老师在搬运时自发过来帮忙。据了解,搬运距离有300米,中间要过一座桥,经学生们帮忙半个小时桌凳就全部搬完。   (據齐鲁网闪电新闻1.17)
期刊
近日,湖北恩施清江外国语学校的吴艳华老师休完产假返校,在教室门口刚一现身就被两名学生发现。他们惊喜地手舞足蹈起来,大喊着“吴老师!”欣喜若狂地向同学们报告好消息。闻讯的学生们瞬间冲出教室,欢呼雀跃着张开双臂向吴老师飞奔而来,大家一拥而上,团团抱住她,场面就像大型追星现場。此情此景让不少网友直呼暖心“可以看出老师平时是多么爱学生”。   (据沸点视频1.17)
期刊
“勤劳小蜜蜂”“贴心小暖男”這些可爱的小昵称,配上有学生个人外貌特色的卡通画。这个充满“仪式感”的学期评语,是长沙县春华镇中心小学一年级 3 班班主任老师王依钿给孩子们的期末评语。王老师表示,这些评语都是她根据学生日常的一些表现和性格特点来写的,每一份都“独一无二”。评语也没有等级评价划分,只通过“为你点赞”和“温馨提示”让孩子们了解到自己的闪光点与不足。   (摘自《潇湘晨报》1.17)
期刊
在湖南怀化有这样一支篮球队,90后女教师毛雅琳带领一群乡村女孩每天上课之余加练3小时篮球。在过去的几年里,这个以留守儿童為主的篮球队,让多名女童改变“早早打工”命运进入了省市名校。篮球已成为凉亭坳小学一张最闪亮的名片,孩子们插上了梦想的翅膀“飞”出大山,拥抱更广阔的世界。毛雅琳说,我在旁边吹吹哨,能让她们争取到更好的教育机会,就够了。   (据中国妇女报微信公众号1.14)
期刊
近日,辽宁大连一学生由于居家隔离,需要在家考试,父母临时“客串”起监考老师的角色。不仅配备了摄像头,负责发卷的爸爸从宣读考场要求到拆封试卷,语气动作相当专业,考试的仪式感拉满。網友:考试的氛围必须要有。   (据人民视频1.15)
期刊
“何处见风流?满脸冬寒至室门……”因为最近天气比较冷,河南郑州实验高中的同学们就想到用自己所学的宋词的格律,写词提醒同学们随手關门。沈老师称:刚开始是一名男同学写的,后来大家都十分感兴趣,积极写诗词,最后挑一些好的贴在门上。老师对此非常欣慰,学生们能做到活学活用。   (据星视频1.16)
期刊
近日,浙江长兴一小学门口,防疫机器人“小安”正在为入校的學生自动测温。这款防疫机器人是4位平均年龄只有11岁的小发明家,在老师的指导下设计制作的。网友纷纷为他们点赞!   (据人民视频1.16)
期刊
19岁那年,来自山西的张俊成到北京大学当保安。好学的他受到老师们的鼓励,利用业余时间刻苦学习,并于1995年考上北大法律系。畢业后他回到山西,2015年创办长治市科技中等职业学校,担任校长。他希望孩子们可以像自己一样,通过学习改变命运。   (据江苏新闻1.17)
期刊
受大连疫情影响,1个多月前,大连理工大学升级校园封闭管理举措。如今,随着学校周边中风险社区解封并降低风险等级,大連理工大学寒假开启,学生开始有序错峰离校。1月18日至20日,学校安排点对点包车送站,分批次将近2.5万名在校生送往机场、火车站、港口等交通口岸,踏上去往全国各地的返乡之路。首日凌晨,大连理工大学就发车52车次、送达学生1919人。3天内,送站包车数量将达到大约600车次。  (据中国青
期刊